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

董卓一直在冷眼旁觀,看着馬日磾今日在朝堂上的表演。

董卓對馬日磾雖然不熟悉,但是對他的行事風格也很瞭解,很顯然,今日的馬日磾與往日有些不同。

不過,雖然不知道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但是董卓知道馬日磾今日的所作所爲是向着自己的,這很和他意,所以董卓就冷眼旁觀,並不吭聲。

直到馬日磾向劉辯陳述讓劉辮選擇一名漢室宗親,再選擇一名士林中有威望的人共同執行此事時,董卓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笑意。

雖然不知道馬日磾今日犯的什麼邪風,但是,他確實是爲了這個朝廷,也是爲了天子着想的。

看起來關西馬氏的格局還是很高的呀。

與太原王氏,還有弘農楊氏那些自以爲是的大家族相比,着實是有格局不少。

劉辯也對馬日磾今日的表現非常滿意。

“馬愛卿說,推薦一名良臣,還有一名漢室宗親共同處置此事,那依照馬愛卿看來,誰人能夠當此重任呢?”

馬日磾急忙說道:“臣,推薦荀侍中以及五官中郎將劉景升。”

“五官中郎將乃是漢室宗親,更有八及之名,這些年來在關中負責官學、私學的興學之事,其功勳建樹人人皆知。”

“至於荀侍中,更是名滿天下,如今慈明公剛剛故去,其子已來京城服喪,公達雖然也是荀家子弟,但並非慈明公直系兒孫,慈明當年引公達入長安,也是對其抱以厚望,今日,正是讓公達繼承其輔國之志,有所建樹,以慰慈明公在天之靈的好時機,還請陛下酌情重用公達……以他的才幹和能力,處理此事定然不在話下。”

一個劉表,一個荀攸,都不是劉辯討厭的人。

特別是劉表,還是他的母親何太后現在所重視的人。

雖然上一次在推舉撫遠大將軍這件事上,劉表的意見與皇室相左,但是他畢竟是漢室宗親,跟天子一樣,都姓劉啊。

荀攸也繼承了荀爽的處事風格,並不如其他的那些世家經學高官子弟一樣,行事只顧一己私利。

讓這兩個人擔當責任,還是非常符合劉辯的心的。

劉辯看向了旁邊的董卓,問道:“相國以爲如何?”

董卓正在思考之間,沒有立刻回答。

就見司空淳于嘉站了出來:“陛下,對於此事,臣不敢苟同。”

劉辯又看向淳于嘉:“爲何?”

淳于嘉道:“荀公達雖然是海內名士,但畢竟只是侍中,事關朝廷征伐西北之大事,整頓財務估算用度,捋順脈絡,工程何其浩大何等重要,非得是熟悉朝中諸務,以及歷年朝廷運作用度,在其位者,方可行之!”

“另外,五官中郎將劉景升,雖有功勳,卻也只是精於學術,其人入朝時間比公達還短,雖有八及之名,卻終歸與執政沒什麼關係,臣推薦大宗正劉鬆與司徒王允共同履行此事。”

“王司徒位列三公,聲名冠天下,宗正劉鬆乃是昭烈之子,如今更是位列九卿,乃是漢室宗親中的佼佼,以此二人執政能力,度量國家財務,定然可信!”

荀爽死了之後,王允在衆臣的推薦下,繼任司徒的職位。

而劉鬆則是劉寬的兒子。

馬日磾表示反對道:

“王司徒身爲三公,劉宗政爲九卿前位,可謂是責任重大,兩位平日裡皆公務繁忙,執掌萬千諸事……這些事情交給三公和九卿前位者,如何又能做的仔細,做的妥當?”

“還請陛下三思。”

劉辯沒有答應任何人。

他略一沉吟,隨即說道:“此事,且容後再議……”

還未等劉辮的話說完,就聽董卓朗聲道:“老臣保舉侍中荀攸擔任太僕,替陛下執掌輿馬!”

只是一瞬間,劉辯就明白了董卓的意思。

不是說荀攸職位太低嗎?

那就索性給他提升到九卿的位置,如此一來就可委任其重任!

屆時,看眼前的這些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他是前司徒荀爽留在長安的後輩,是荀家的嫡系子孫,承載着潁川士族的厚望,朕重用他,提拔他,你們若是反對,那就是與整個潁川士林還有清流係爲敵!

果然,淳于嘉聽了這話,有些猶豫了。

劉辯見狀,嘴角掛起了笑容。

…………

就在長安方面針對西北之事議論不停的時候,劉儉,關羽,張飛等人已經登上了渤海灣邊的大海船上。

河北建造的海船很大,每一艘海船都耗費了許多的錢財,如今船隊的規模不大,只能運載關羽這四千遼東精銳,但若是搞奇襲的話,這些兵卒已經是足夠了。

正所謂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

這一次的海運,載運了關羽的四千精兵,再加上劉儉,關羽,張飛三人,雖然人數不多,但這樣的陣容,卻足可大用!

港口邊上,荀彧遙望着乘船漸行漸遠的劉儉,許久沒有離去。

他只是眺望着無盡的大海,眉頭緊鎖,口中唸唸有詞。

劉儉也是站在甲板上,看着逐漸遙遠的荀彧,若有所思。

直到完全看不到海岸邊了,劉儉方纔轉身回去。

甲板上有一方小案几,張飛和關羽坐在案几的旁邊談天,看見劉儉來了,急忙起身請劉儉坐下。

隨後,兄弟三人圍繞着這方小案,一邊談天說地,一邊觀海景。

張飛還算是不錯,雖然是第一次登船上大海,但卻並沒有不適的感覺,相反,他似乎還非常的享受這種感覺。

大海之上,一望無際,海風陣陣,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之感。

只有駛入大海之中,人類才知道自己是有多麼的渺小。

看着大海,人才會意識到,自己的心胸是多麼的狹隘。

張飛感慨了好久之後,緩緩言道:“大海如此壯闊,卻不知我大漢的海對面,又都有些什麼?”

劉儉微笑着:“等到哪一天,中土平定,翼德若是能夠獨掌一支海軍,派你去大海的對面,探查一下,也並無不可。”

張飛聞言先是一愣,接着嘿嘿乾笑了幾聲。

他的笑聲中,似乎有幾分膽怯,但同時也有幾分嚮往。

關羽問道:“兄長,今日臨行之前,文若先生與你詳談多時,難道是有什麼大事發生?”

劉儉輕輕地搓着手掌,道:“確實是有事情,不過不是關乎我們徐州之戰的,而是長安那邊……”

隨後,劉儉就把長安那邊傳遞過來的消息,說給了關羽和張飛聽。

關羽捋着鬚子,道:“兄長指示馬日磾舉薦荀攸和劉表替朝廷總攬涼州之戰的財務諸事,所圖爲何?”

劉儉笑道:“沒什麼所圖,就是純粹想幫幫朝廷,僅此而已。”

“啊?”張飛聞言一愣:“幫朝廷?爲何?”

劉儉慢悠悠地道:“翼德,我們都是漢臣,難道幫朝廷有什麼不對嗎?”

“啊,這個……確實!”

張飛確實有點忘記,自己是個漢臣了。

現在在張飛的眼中,劉儉或許纔是這個天下,真正的主宰……

劉儉嘆道:“王允,楊彪,黃琬,淳于嘉……還有朝中那許多公卿,他們不會與天子和董卓同心同德的去平定涼州,謀劃西域……其實我當初慫恿董卓征服涼州,開拓西域確實有我的私心,但同時我也是真心實意的希望朝廷能夠征服涼州,重整漢室聲威。”

“涼州的戰事若是敗了,不僅僅是對朝廷沒有好處,對整個大漢也沒有絲毫的好處!”

“所以,針對涼州和西域,我希望朝廷能夠達成既定目標。”

“至少……達成一定的既定目標。”

“但是在錢財方面,確實是朝廷的一個短板,打涼州或是想一個持久戰,若是沒有真心實意幫助天子和董卓盡力的人,是辦不好這件事的……”

“荀攸和劉表,我給他們的建議就是,藉着這次朝廷對涼州施以國策,好生輔佐天子,幫陛下和董卓,打贏涼州這一戰,如此,以馬日磾,荀攸,劉表等爲首的清流士族集團,就可以藉着這次功勳,在朝中站穩腳跟了。”

“而且,荀攸若是想在朝中快速升遷,也唯有藉着平定涼州這件事,堅定的站在天子一邊,不然,他會被王允,楊彪等一衆公卿一直壓制。”

“打涼州,打的不光是天子和董卓的面子,打的也是荀攸,劉表等人在朝中的前程,二位弟弟可明白麼?”

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19章 審鮮卑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97章 太平五行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637章 廢除新政整理一下思路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659章 廢三公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20章 詐!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526章 校事府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796章 烏江之戰請個假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9章 審鮮卑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3章 兄友弟恭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73章 坦誠待君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585章 規劃
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19章 審鮮卑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97章 太平五行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637章 廢除新政整理一下思路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659章 廢三公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20章 詐!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526章 校事府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796章 烏江之戰請個假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9章 審鮮卑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3章 兄友弟恭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73章 坦誠待君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585章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