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

陳珪,糜竺等人都是人精,聽劉儉要上奏朝廷表奏劉備爲徐州牧,隨即不再言語了。

畢竟,若是能夠通過劉儉的表奏,得到朝廷的正式敕封,那徐州本土望族所謂的擁立,那就是個笑話。

人家是朝廷堂堂正正敕封下來的一州之長,來此就任乃是順理成章之事,憑什麼要承你們這些家族的人情?

陳珪,王朗,糜竺等人都是人精,稍稍一想,就大概明白了劉儉的意圖。

只是,就算是知曉了劉儉的意圖,他們又能如何呢?

劉儉可不是陶謙,可不是他們隨意使用一些計策,或是耍一些手段,就能唬弄的了的。

……

……

走出了太守府之後,陳珪,王朗,糜竺彼此互相對望,接着便見糜竺苦笑了起來。

“看起來,這位大將軍,似乎與我們想的不太一樣……看彼似頗爲專斷。”

陳珪慢悠悠地道:“不,若是專斷之人,斷然不會成就如此大的事業,依照老夫看來,這位撫遠大將軍,是爲了立威,同時也是爲了徹底掌控徐州。”

“徹底掌控……?”

王朗似乎有些沒太明白:“公此言何意?”

陳珪嘆道:“我們這些家族,先前與陶恭祖共分徐州政利的好時候已經過去了,依老夫看來,從今往後,徐州的軍政財權、地方法條還有鹽鐵之利,怕是都要被官署收回了……也就是收回他們劉氏的手中。”

這一番話說出來,別人倒是還好,糜竺的臉色首先就變了。

“應,應該不會吧?我聽說河北的撫遠大將軍,乃是勤政愛民之人,下轄之民皆甚是擁戴,他焉能做出與民爭利之事?”

陳珪聽到這的時候,不由哈哈大笑。

民?

咱們是民嗎?

“糜子仲,怎麼事到如今,你怕了不成?”

糜竺皺眉:“我有什麼可怕的?”

陳珪嘆道:“罷了,老夫不玩笑於你了,伱需知曉,大將軍在河北,雖然有愛民之美譽,能使河北蔭富,但河北主要命脈產業,全部把持於官署手中,其人集權甚矣,昔日在河北有諸多望族想要反抗其政,皆被滅門,手段頗是激烈。”

“河北如此,你覺得徐州焉能有幸免之理?”

“難道咱們就這麼認了?”

陳珪哈哈一笑:“不認又怎麼樣?河北有數十望族不服氣,可最終結果怎麼樣?滿族被滅,下場一個比一起慘烈。”

“而反觀那些順從大將軍的家族,如今不論是財富還是產業,都增加了不少,但是,他們如今在河北軍政以及人才任用上,卻都沒有什麼話語權。”

“而且,河北是履行朝廷新政履行的最徹底的地界,這當中代表了什麼,你們好好想想吧。”

說罷,卻見陳珪拱了拱手,向王朗和糜竺表示告辭。

糜竺和王朗也是魂不守舍的彼此告辭離去。

……

……

劉儉的奏疏很快就寫好了,他派人用最快的馬和使者將他的奏疏送往長安,同時劉儉另外還派使者去京中找尋他所扶持的盟友荀攸以及劉表,馬日磾等人,希望清流集團能夠幫助自己,向天子諫言關於劉備的州牧事項。

同時,他開始給青州的劉虞寫書信,讓劉虞從青州方面運調一些資源,給徐州應應急。

畢竟,這大半年以來,曹軍和徐州軍一直在交戰,彭城國,下邳國,廣陵自不需要多說了,被曹軍和孫堅軍好一番禍害,而徐州北境的百姓也因爲這場戰爭,而被徵調了大量的民夫,導致徐州北境耽誤了耕種與收成,生產力大幅度下降。

所以,徐州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要恢復生產,而恢復生產需要有谷種,有農具等等,而這些物資,則需要青州方面提供支持。

當然除了青州方面的幫助,徐州本土的望族與豪強,也需要提供他們應有的支持。

畢竟整體大環境不好,豪強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所有的階層齊心合力,讓徐州恢復元氣,走向富庶,這纔是最正確的道路。

當然,起先劉儉提出這一點的時候,大多數徐州本地的家族對於此事還是比較擁護的。

首先響應劉儉的人就是陳珪。身爲徐州諸家族之中,最有號召力的家族,陳家表示,將傾盡全力,支持大將軍與徐州之主劉備在徐州的所有施政。

陳家的態度讓劉儉感到非常的驚訝。

要知道,每佔領一個新地方,特別是徐州這樣的大州,一州之中,最難啃的骨頭一般都是當地諸家族的首領。

這些家族,大多是發展了百年以上,同時不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極爲雄厚,掌管着當地很多產業的命脈,而以政府爲主導的州牧勢力,只有在與這些家族領袖達成共識之後,才能在當地沒有掣肘的施政,這已經成了共識。

當然,諸侯牧守也可以完全用兵力與軍事力量威懾,但是那樣的話,只要日後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大規模的反叛,空耗物力和財力,當然有些時候,這也是一種必要手段。

不過,很顯然,像是陳家這種懂事的地方大族,最得諸侯牧守們喜歡的。

不但省事,省錢,而且省心。

更讓劉儉感到驚訝的是,陳珪居然主動向劉備,上了一份諫文。

這份諫文雖然是上給劉備的,但很顯然是寫給劉儉聽的。

這是真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諫文的具體內容,是陳珪當着徐州諸多屬官當衆念出來的,既是念給劉備聽,也是念給徐州諸多官吏聽,更是念給劉儉聽的。

陳珪這份諫書,叫做“諫行新政與屯田之政。”

其中大意,就是讓劉備照搬河北的屯田之政,在徐州仿效實施,同時在徐州廣招當地人傑,充實官署,當然,取納官吏制度要採取朝廷的新政……

總之,陳珪說了洋洋灑灑的一大段,都是劉儉下一步想要在徐州所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大部分都會或多或少損害一些徐州當地望族與豪強的利益,當然你要是往長遠了看,這也是這些大族能夠得到洗禮和進化的契機。

陳珪說完之後,又當即向劉備表示,願意主動獻上自己家族目前在徐州所未曾開墾的土地,將荒地歸公進行二次分配!

這一番表態,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來說,當先背叛了徐州本土望族豪強的陣營,直接向劉儉繳械投降了。

誠然,身爲徐州諸族之首的陳家如此做,會讓很多家族跟着他們一同歸順劉儉,但是同時,徐州本地很多家族也會開始不信任陳家。

畢經徐州北部有三個郡國,軍國之中又有數十個縣,其中每個縣中又至少有三到兩個頂級家族,又有數家豪強地主。

陳家作爲這些家族的首腦,若是在與他們利益一致的時候,這些家族自然會願意認陳家爲長。

但若是家族利益不一致的時候,他們不會跟陳珪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如此一來,陳家就很有可能失去他們家族在徐州北地的宗主地位。

這徐州北方的第一家族只怕就不再會是他們陳家了。

但即使如此,陳珪也並不害怕。

這個老頭還是相當有眼見卓識的。

通過劉儉整治河北四州的過往經歷,陳珪就知道,徐州既然已經落到了劉氏的手裡,那結果必然也會如同河北四州的結局一樣,不會有什麼變數。

這徐州境內沒有人能夠忤逆劉儉的意思。

冀州和幽州那麼難搞定的地方都被劉儉整治了,徐州又算麼呢?

既然徐州註定會被劉儉給整治,那自己還不如趕緊向劉儉投誠,抓住先機。

徐州這麼多家族,誰能夠讓劉儉優先高看一眼?誰又能夠使劉儉比較重視呢?

毫無疑問,就是先向劉儉表示出最大誠意的那個家族。

而以自己的家族體量來說,自己在今日所有的家族反應過來之前打出來這張示好歸順的牌,那麼從今往後,他們陳家必然會被劉儉所倚重。

雖然短時間看,徐州中這些家族會因此輕視了陳家,但是長遠來看,陳家日後一定依舊會是徐州第一家族。

陳珪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信心。

他更是對劉儉抱有極大的期望。

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750章 誰用誰第15章 家中豪飲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15章 家中豪飲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2章 師徒定事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226章 遺物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今天母親出院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740章 議降第710章 八千騎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34章 豪俠關羽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21章 佈局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98章 張角高徒第19章 審鮮卑今天幫老媽搬家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21章 佈局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802章 勸降使者
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750章 誰用誰第15章 家中豪飲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15章 家中豪飲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2章 師徒定事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226章 遺物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今天母親出院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740章 議降第710章 八千騎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34章 豪俠關羽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21章 佈局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98章 張角高徒第19章 審鮮卑今天幫老媽搬家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21章 佈局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802章 勸降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