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

說實話,劉儉非常喜歡魯肅的直率。

他也挺喜歡張昭的那股虎勁兒的。

這兩位人才到了劉儉麾下,可以說,這兩個人正好可以形成一種互補。

看目前這種情況,針對今後的徐州,劉儉可以告訴劉備: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魯肅。

特別是魯肅,今日提出了讓他西進朝廷而暫緩在南方與袁紹、曹操等人的爭鬥策略,這當中的見識確實是非尋常人可比。

正常情況下,如今劉備已經奪下了徐州,依照常理推斷,正應該攜這股大勝之勢南下,與曹操、袁紹決勝負,若能勝之,則可一舉收復大漢南境。

而此時若是轉頭西進,則徐州這面就要留精兵悍將駐守。

而且這跨度一下子從大漢朝的最東邊跨到了大漢朝的最西邊,實在是有點讓人覺得捨本逐末了。

相比於袁紹與曹操,那西北邊的骨頭也並不好啃。

而且那個地方實在是特別敏感的區域,那是朝廷中樞,而且還有董卓在那裡。

那十餘萬西涼軍皆是天下精銳,再加上原本朝廷的中央軍,軍事實力是大漢朝最頂尖的,特別是朝廷在大義上還佔據正統。

而且關中之地也有函谷關等重要關卡,易守難攻,絕非那麼容易就可以打進去的。

以劉儉如今的名聲來說,若是驅兵西向直接進兵與朝廷決裂,那他的聲名可就都完了。

劉儉知道,其實這個天下對他而言,有一個潛在威脅。

那就是劉儉剝奪了太多的貴族豪右的利益。

雖然很多人看似臣服了,但難保他們不會什麼時候再瘋撲過來反咬一口。

但是卻正如魯肅所說,劉儉心中的志向可不是隻是僅僅當一名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據勢力。

既然他要做出以前古人都沒有做出的事業,那麼劉儉現在就必須要拿下朝廷。

只有佔有天下政治的最高權力。他纔有在中華一言九鼎的話語權,才能夠有最高的政治名義,然後再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

而且這件事宜早不宜晚。無論如何,他都避免不了的。

劉儉問魯肅道:“子敬之言,我亦覺得深有道理。”

“只是徐州這邊臨於江淮,曹操或是袁紹,隨時都能打來,卻當如何?”

魯肅言道:

“霸主之謀,自古就是謀足兵、謀足糧、謀足士。”

“九江郡,人口富庶,土地肥沃,又兼控扼四州要道,乃兵家必爭之地。

“可惜自從袁公路竊據淮南之後,荒淫暴虐,橫徵暴斂,致使淮南空盡,五穀不長,六畜不生。”

“曹操若是要將淮南恢復原狀,必然還要花費一大部分精力,但是淮地距離徐州和中原又過於近了,曹操若是大力發展淮地,又怕翌日勢危,大將軍或是袁紹竊占其地。”

“淮南一地雖可進窺中原,戰略意義非凡,然荊州位於江東上流,袁紹對曹操又佔據了咽喉之地。”

“現如今的曹操,雖然依附袁紹,彼此互爲脣齒,但是時日一長,他們也必圖發展。”

“大將軍,依我之見,只要我們鞏固邊線,不讓他們能夠近於中原或是徐州半步,時日一長,或許江東與荊州之間的關係也會發生變化。”

“縱然不會發生變化。但只要扼守於邊境,做出隨時奪取淮泗之狀,則曹操必然心疑,袁紹也定當謹慎,恐未必輕易北上。”

“自古以來,南船北馬,北方士卒之利在於馬戰,而徐州之地多平原,南軍若想北侵,恐不佔優勢,但北軍若要南下渡過長江,卻也不佔優勢……雙方彼此互相制衡,只要謹慎以待,想來不會出什麼問題。”

“只等大將軍拿下西北控制朝廷之後,曹操、袁紹縱然雄踞於南方,亦不爲大將軍所懼也。”

聽了魯肅的陳述,劉儉表示很滿意。

雖然魯肅的描述在實操上還是有一些淺顯和幼稚的方面存在,但是他的整體戰略大局確實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魯肅畢竟還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只是一個剛剛準備入仕到自己麾下的年輕人,這樣的人能夠有這樣的大局觀,就非常不錯了。

劉儉隨即對魯肅和張昭說:

“兩位皆是淮泗之人,對於東南的形勢甚是熟悉。”

“我兄長劉玄德現在在這裡沒有深厚根基,我想請兩位好好的輔佐於吾兄,我翌日會回返河北,然後仔細籌謀子敬所獻之戰略,將眼光放向朝廷。”“但是我若要去往西北,東南這面一定有穩固,纔會令我後顧無憂。”

“二位可能做得到嗎?”

魯肅和張昭隨即一同向劉儉拱手施禮道:“敢不應命!”

劉儉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一旁的劉備:“兄長,你看這兩位大賢可能用之?”

劉備感慨的向着劉儉長長的做了一揖。

“備誓死爲大將軍鎮守東南,絕不讓袁紹亦或是曹操等越境一步!”

就這樣,張昭和魯肅二位大賢成爲了劉備在東南方坐鎮的左膀右臂。

шшш ⊙ttκǎ n ⊙c o

這兩個人被劉備一人用於主持內政,一人用於協助劉備督建軍隊。

正如劉儉預先所估計那樣: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魯肅啊。

……

……

而就在劉儉等人在徐州招募人才之時,董卓已經起朝廷的精兵猛將前往關西的涼州,欲使涼州置於自己的治下,他與涼州當地的軍閥展開了混戰。

董卓一大把年紀了,他自知時日無多,如今關東一片混亂,又有袁紹和劉儉這樣的強敵。

董卓知道,他這輩子想要將這些強敵盡數剿滅,幾乎是沒有希望的,而身爲一個可以望到生命盡頭的老人來說,現在的董卓很想給自己死後留下一點東西。

正如當初劉儉所忽悠……不,是所爲他設計的一樣:涼州以及西域就是董卓讓自己名垂青史的良機。

而董卓如今的威名,還有他手下的軍事實力,對於涼州一衆軍閥來說,確實比較難敵。

特別是以韓遂和馬騰這支叛軍來說,董卓的勢力突然來到涼州,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但董卓想要剿滅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董卓知道,剿滅諸賊最大的難處:就是涼州的人口太少,城池太少,地域縱深太過於廣大。

而且這裡比較落後,到處都是黃土高原,叛軍來回縱橫,很難找到他們的固定位置。

雖然涼州只是一個州,但是它實際上的佔地面積比中原三個州加起來都要大。

更鬧心的是涼州北接草原塞外又有羌族各處叛亂,在這裡,十戶人中就有八戶是對朝廷有敵意的。

而對於董卓的大軍來說,糧草從長安往涼州供應,雖然相對比較近,但還是週轉困難。

這裡本地的居民,你想從他們身上攪出一些糧食來也是極難。

而對於涼州本地的土豪來說,他們也大多不會支持朝廷的軍隊,因爲這裡十個土豪中有八個就與叛軍有關係。

當然,他們表面上不顯山不露水,而且把糧食藏的好好的,你讓董卓一時間到哪兒去挖?

現在朝廷對待地方的法律,在劉儉和董卓的推動下,是重律法而輕權術。

但是涼州這個地界相比於中原,更加的輕視於法律,這裡的人更加的看重彼此之間的關係紐帶,畢竟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之中,若是一味的遵從法律,涼州的人口只怕會被藏匿的越來越多,賬面上的人口也越來越少,而大部分人的生存也越來越成問題。

伱也別怪呂布和牛輔到了這裡玩兒不轉,董卓到這裡都費了好一般力氣才逐漸打開的局面。

董卓從小就是在涼州長大的,他對於這個地方非常的熟悉,知道一味的在涼州瞎打是並沒有什麼用的,

想要讓涼州區安定,慢慢的使這裡的人都置於他的掌控之下,就必須要採取分化戰術,拉攏一批打擊一批。

涼州人本地大多異理性較爲淺薄,他們大部分只是爲了生存,所以董卓代表朝廷的只要給予一些涼州羌族和豪民足夠的利益,就會使他們傾向於董卓,使董卓在涼州站穩腳跟。

特別是董卓在涼州原本就有一些根基。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儉平定東南徐州的消息傳到了董卓耳裡,而且聽聞劉儉還派人表奏劉備爲徐州牧。

董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愣了許久,方纔長嘆口氣道:獅兒難與爭鋒!

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85章 過猶不及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16章 廁中爭雄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582章 謙亡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576章 試探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7章 官場利弊第98章 張角高徒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請假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4章 豪俠關羽第25章 負荊請罪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72章 朕之族弟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411章 朱車騎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411章 朱車騎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發燒了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92章 酒醉獻子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
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85章 過猶不及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16章 廁中爭雄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582章 謙亡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576章 試探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7章 官場利弊第98章 張角高徒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請假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4章 豪俠關羽第25章 負荊請罪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72章 朕之族弟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411章 朱車騎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411章 朱車騎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發燒了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92章 酒醉獻子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