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

關中的情況,自然不可能只有袁紹一個人知道,劉儉那面自然也是知道的消息。

劉儉在這知道這件事以後,所做的第一件就是迅速找到了負責校事府的賈詡,讓他增派人手往荊州,隨時查探袁紹的動向。

但是有些事情並不需要劉儉提前知會,賈詡早就有預判性的都做到位了。

他將目前有關天下各處主要的信息都告知了劉儉,而且箇中的情報都非常的詳細,甚至包括董卓在涼州與馬騰和韓遂交戰的細節,校事府方面也儘量做到事無鉅細的回報。

很顯然,賈詡在這方面確實很有能力和潛力。

不過,他也向劉儉提出了他的一個意見。

就是目前校事府的進步雖然很大,但精英人員還是太少,河北有足夠的財力可以培養人才,但培養是需要時間的,而且管理上的精英人才實在太少,賈詡身邊可以指揮調度的高級別人員捉襟見肘。

針對賈詡提出的這個問題,劉儉也早就有了解決方案。

在組建校事府之前,劉儉曾讓他的同門國淵組織了一支實力強勁的偵查部門。

這支部門的人員雖然不像是校事府一樣承擔那麼多的責任,比如說刺殺潛伏等事,但在情報刺探上,國淵所率領的這支隊伍的人實力和素質確實很高。

於是,劉儉決定讓國淵的這支隊伍加入到賈詡的校事府中,增強校事府的整體人員實力和素質。

現在,相比於關中,劉儉更加註重袁紹目前的動作。

益州劉焉的死,一定會促使袁紹有所動作,就看他的動作是向北還是向西了。

因爲賈詡往益州也派遣了不少校士駐紮在益州本土,定時向回傳消息。

“劉焉既然已經死了,那益州那面的形勢必然全部會傾向於袁遺,劉焉那幾個兒子無論是在聲望還是能力上都遠不及其父。”

“指望他們在益州能夠翻起什麼風浪來,只怕是不可能的,現在就盼着他們不要被袁家在益州徹底的剿滅,能夠留下一點殘局的勢力。”

“這樣一來,也方便日後我與他們接洽。”

賈詡惋惜的道:“如此,也就只能看天命了。”

“大將軍,袁紹在荊州調集各郡的兵馬,籌備軍械,同時還暗中調集民夫騾馬,還將各郡倉廩中的糧食向南郡集中,很顯然,就是要有大規模的行動。”

“依照老夫推斷,袁紹原先也是想抱着後發制人的態度,讓大將軍先行進入關中,但是現在,他改變了主意。”

“咱們也應該趕緊行動了。”

劉儉言道:“這次的事情重大,你也隨同我一起去,另外荀彧也隨我前往,荊州那邊你要隨時盯住,看着袁紹那邊有什麼後續動作正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怠。”

賈詡問道:“大將軍,那咱們何時出發?”

“袁紹行動之後,咱們就興兵。”

賈詡捋着自己的鬍鬚,奇道:“大將軍,只是不知咱們的軍械,糧草,還有士兵可曾都準備妥當?”

“自然是在各處準備着,只是聲勢並沒有鬧得那麼大。”

“各郡都在按着我的指示,暗中將原先的儲備糧向着河內的方向集結,現在三河那面反叛鬧得最兇,朱儁有重病在牀不能起身,韓浩抵擋不住叛軍,屢次向我們發出求援。”

“所以這個時候向三河集中一些兵力和糧草,並不會影響其他人的警覺,而且我採用的是化整爲零的手段。”

“這些事情,早在我徐州的時候就已經着手準備了,田豐和沮授替我籌辦的,你儘管放心。”

賈詡聽完之後,不由感慨:“大將軍果然是多謀之人!”

……

……

幾日之後,荊州方面的消息果然迅速傳到了河北。

正是如同賈詡所預料的那樣,袁紹驅趕大軍終於北上,通過武關,直奔雒陽而走。

由於司州的閥閱和關中的頂級豪富都已經與袁紹達成了政治共識,所以這些人倒是都非常歡迎袁紹抵達司州。

袁紹代表的是舊有公卿與舊有閥約體制的利益,他和他的手下是維護這個天下舊有的傳統制度的。那些老牌兒的閥閱以及老牌兒的豪族,現在因爲新政而損失了不少,並讓出了過多的政治利益。

他們很想將所有的體制改到新政之前,還是原先的大漢王朝,所有的資源還是供給他們分配。

袁紹所代表的羣體就是這樣的一個羣體,在司州和關中這種老牌閥閱彙集的地方,袁紹還是比較受支持的。

援軍方面,蔡瑁、黃祖、孫堅等人兵分三路,直接北上,先行搶攻入了司州,兵鋒直指雒陽。

同時,袁紹還派人上奏朝廷,說是目前司州與關中的叛亂實在太多,他身爲漢臣,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他此番興兵是爲了解決國家危難,並不爲了其他。

但這些話也不過是騙一騙那些不懂政治的普通黎庶百姓而已,換成像以劉辯爲首的一羣朝堂政治老手,那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董卓在西涼生了大病,他的將士被韓遂、馬騰等涼州叛軍反攻,退縮到了冀縣,這件事兒本來就讓劉辯夠頭疼的了。

現在袁紹突然發兵,再次進入了司州,可以說是讓劉辯措手不及。

按照道理來說,袁紹確實有能夠能力撲滅司州本地的各項叛亂。

但是撲滅了司州本地的叛亂,他會不會繼續撤走呢?

雒陽本來就是貴族豪門原先所聚集的重要地區,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要地。

此處更是天下的正中心。

司州五郡,一旦被袁紹控制了,再加上南陽郡的望族,這兩地的望族爲了復興他們原先在東漢王朝的地位與利益,一定會極力支持袁紹復辟舊制。

這會對劉辯的皇位產生巨大的威脅,只怕是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辯可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繼續打壓朝廷中的清流士族一系了。

因爲就楊彪、王允等人的政治立場來說,他們雖然與袁紹的利益有分歧,但是總體大致方面卻還是站在一隊的。

董卓如今生病了,指望不上,這些人就是朝廷中勢力最大的政治羣體。

能夠與他們相抗衡的只有清流一系,如果清流一黨再被撲滅了,袁紹一旦進了長安城,與楊彪他們會合,那劉辯就徹底玩兒完了。

一想到這兒,劉辯就不由渾身冒冷汗。

現在董卓指望不上了,他能指望的是朝堂中的清流,另外還有他的母后何氏。

劉辯停止了對清流一系的打壓,同時開始下放了一些官位給清流系的青年才俊,作爲他向清流系的示好。

另外,劉辯還請教其母何氏,母下應該怎麼辦?

何氏的意思則是讓他去請教大長秋呂強。

劉辯實在是不願意聽到呂強這個人的名字。

自從上一次劉辯對呂強進行了暗示之後,呂強就比較自覺的龜縮起來。其在內宮中少有露面,只是做一些他分內的事情,不讓劉辯的嫉妒之火燃燒到他的身上。

不過劉辯對呂強雖然十分的厭惡,但是何後對呂強的感情卻一直非常的堅固,她一直視呂強爲自己的長輩,因而強行讓劉辯認呂強這個阿公。

在這次這個節骨眼上,何後認爲讓劉辯去請教呂強,讓呂強給劉辯出出主意,或許能夠緩和一下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但問題是,何後打錯了主意,劉辯的心中從來就沒有把呂強當成過親人,他只是把呂強當成了最低等的奴才。

這次向呂強徵討意見,也不過是不得已。

不過,如今的皇帝也畢竟不是當年了,他壓下了對呂強的蔑視。親自去拜訪呂強,向他詢問如今的形勢應該如何穩定。

按道理來說,身爲大長秋,而且還這麼大年紀,爲了能夠得到一個好的結局,呂強不應該插手政治,不過他畢竟是老臣了,而且對待劉辯的感情比較深,所以呂強最終還是給出了劉辯一個答案。

一是利用劉儉,讓他進入司州對抗袁紹,二則就是立刻廢除小錢之政。

按道理來說,這兩條建言都是忠君之言,但是卻都觸怒到了劉辯的逆鱗。

從呂強向劉辯說出了這兩條意見開始,劉辯就已經下定決心不讓呂強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了。

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43章 教導張飛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806章 歲如河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46章 大饗諸士第221章 賈詡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請個假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712章 赦俘第661章 劉丞相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652章 圍京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7章 官場利弊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737章 接班人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702章 大事件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今天母親出院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03章 論袁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3章 案 情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再請天假第634章 烏合之衆
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43章 教導張飛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806章 歲如河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46章 大饗諸士第221章 賈詡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請個假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712章 赦俘第661章 劉丞相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652章 圍京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7章 官場利弊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737章 接班人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702章 大事件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今天母親出院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03章 論袁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3章 案 情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再請天假第634章 烏合之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