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張趙駕到

第679章 張趙駕到

董卓的話,讓董旻和董璜都有所明悟。

他們沒想到,劉儉上任之後,長安朝廷的時局居然還這麼錯綜複雜,只是將胡軫送過來這一件事,居然就有這麼多的彎彎繞,實在是讓人心中多有不解呀。

董璜用手揉了揉頭,說道:“這位劉丞相未免也太不直率了,這種事情爲什麼直接不跟二叔說,非要讓叔父自己來猜?”

董卓聽到這兒,當場哈哈大笑。

“侄兒啊,朝堂之中的事情就是這樣,很多事情是不能直接用話告訴你了,這裡和軍中可不一樣啊。”

“就像這次將胡軫送到老夫這這件事,劉儉心中知曉,老夫定然能夠明白他的用意。”

“這種事情,以老夫的地位和劉德然的地位來說,是根本不需要說的那麼明白,大家彼此相知,該怎麼做,只是一句話,一個眼神的事情。”

董旻則是跟隨董卓的時間較長,對於這中間的事相較於董璜來說經驗頗足,於是說道:“侄兒,你跟你叔父要學的東西還多着呢。”

董璜無奈的感慨道:

“侄兒要跟叔父學的東西確實很多,只是侄兒怕自己愚鈍學不來呀。”

董卓轉頭,伸手在董璜的肩膀上拍了一拍。

“侄兒,其實這些事情不是要死記硬背的去學的,而是要在靠着在朝堂期間慢慢的領悟。”

“伱還年輕,今後的路還很長。”

“慢慢的,你就會知曉的。”

“不過說實話,現在你對這些陰謀權術不甚瞭然,對咱們董家倒是也只有好處沒有壞,沒有壞處,你也不必太過於自責。”

這話說完,董璜頓時有點懵了。

“叔父,爲什麼要這麼說?我不成長,怎麼反倒是對董家有好處了呢?”

董卓的笑容有些高深莫測。

“你若是一直能保持一副忠厚莽撞的樣子,劉丞相對咱們董家纔會放心啊,畢竟叔父已經老了……前段時間,劉丞相找來那張仲景和華佗爲我看病,雖然治癒了老夫的頑疾,但是兩位神醫都說老夫的體內病根無法根除,今後還需好生保養。”

“但這壽命能延續到什麼時候,確是不一定了。”

“你三叔的年齡不比老夫小多少,只怕也是撐不起董家的大旗,往後能夠爲董家指引道路,讓董家興旺人也就只有你了。”

董璜沒太理解,他縱然成爲了董氏家族的主事人……但是這跟他對於朝堂之道懂多少又有什麼關係呢?

董卓似乎也不想跟董璜多解釋,他對董璜說道:“來日你便去丞相府,拜見劉丞相!把老夫今日想給胡軫求情的決定給丞相轉達一下。”

董璜問董卓道:“叔父,我若是帶着這個消息去給劉丞相,那劉丞相會對我說些什麼?我又應當如何作答?”

董卓慢悠悠的說道:“該說的他自然會說,他怎麼說你就怎麼答,不用刻意掩飾,你想怎麼回答他就怎麼回答他……”

董璜也沒有多想,當即領了董卓的命令。

第二日,他便前往丞相府拜見劉儉,並將董卓想要替胡軫求情的決定向着劉儉轉達了一下。

劉儉聽說董卓居然想替胡軫求情,要保下他的性命,當時就顯得有些猶豫了。

“這恐怕有些不妥吧?胡軫犯的可是叛逆之罪。就算是殺剮他一千次,也不足以平萬民之恨!太傅如今要留下他的性命,這事兒若是傳了出去,只怕天下人都會以爲我不秉公執法,徇私擅自留下了逆賊的性命,此事對朝廷對我皆是有害無益。”

董璜說道:“叔父說了,他也知道丞相的難處,只是胡軫跟隨叔父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昨日,他當着我與三叔的面兒,一個勁兒的給我二叔磕頭,哭的那叫一個慘!”

“我二叔年紀大了,再想想昔日他與胡軫之間的往事,於心不忍,就厚着臉皮,讓我跟丞相說一聲,能不能保全胡軫的性命?”

“只要丞相能夠保下胡軫的性命,對他用其他什麼懲罰都可以,比如說把他永遠都監禁在天牢,或是砍斷他一對手一對腳……或是將他與他的全族人流放以爲懲戒?”

劉儉說道:“這斷手斷腳之酷刑,早在我大漢朝建國之初就已經廢除了,不過你剛纔說的也對,把胡軫留下一條性命,將他囚禁於牢,如此也不至於讓太傅難做,也算是對他有了個交代。”

“只是這件事還需要在朝堂上公議,回頭這事兒怎麼做?我再琢磨琢磨。”

董璜急忙說道:“多謝丞相對我家叔父的這般關照!丞相若是有什麼需要我等做的,儘管吩咐董璜,某定然萬死不辭!”

劉儉友善地說道:“令叔給胡軫求情這件事,汝是如何看待的?”

董璜聞言一愣,接着伸手撓了撓自己的頭,道:“我、我覺得、我覺得應該殺!”

劉儉說道:“既然璜你覺得應該殺,但太傅卻覺得應該將這個人的性命留下,那你覺得是你錯了,還是太傅錯了?”

董璜說道:“末吏覺得,我與從叔都沒有錯。”

“末吏想的是殺了胡軫,爲從叔雪恥!”

“而從叔想的則是留下胡軫的性命,因爲這樣的叛逆之徒的性命都被丞相給饒恕了!回頭丞相出兵涼州的時候,那些叛逆之賊心中定然就會有期待。”

“他們若是真的打不過丞相,想向丞相投降,就不會裹足不前,因爲胡軫就是一個先例!到時候他們就會知道,投靠到丞相麾下也會有一個好的歸宿,畢竟,畢竟連胡軫這樣窮兇極惡的人丞相都沒殺……”

劉儉挑了挑眉毛,說道:“太傅竟然想到這麼一層?看來董太傅之所以要留下胡軫的性命,似乎並不也完全是爲了他與胡軫的情誼,這其中似乎還多有爲我和朝堂考慮。”

董璜道:“呃……是的……我二叔確實是爲了丞相和朝堂,也多有考慮……”

看着董璜一副憨厚的模樣,劉儉不由樂了。

“太傅說沒說,胡軫被送到你叔父的面前,乃是劉某人故意爲之?”

董璜聽到這兒。頓時一愣。

接着便見他的表情有些扭捏,下意識的搖了搖頭:“沒、沒、沒說!”

董璜撒謊的功力有點不太行,他雖然沒當着劉儉的面說實話,但是他的表情已經出賣了一切。

劉儉看在眼裡,心中頗爲開懷。

就朝堂而言,這樣的人物,在長安之中就已經可以算是難得的實誠人了。

“董將軍,翌日,我發兵西向涼州和西域,若是用你爲嚮導,你可願意隨軍征戰嗎?”

董璜聽了劉儉的話,急忙拱手說道:“自然是願意的,只是我在陣前廝殺尚可,但若是用我爲嚮導,只怕會不盡如人意,還請丞相細細斟酌。”

劉儉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能夠如此正視自己,能夠看出自己的優劣長短,就足見你是一個可堪大用之人……既然你已經知道你的短處,那回頭就好好的從這方面多多磨練自身。”董璜當即拱手說道:“諾!末吏回去一定好好開始溫習關於涼州地理、山川以及民生風土人情的諸多情況,以待日後丞相兵向西域之時,能夠成爲丞相的嚮導!”

“善。”

……

建安元年八月酷暑,就在關中之地熱的不行的時候,兩名重量級的人物終於抵達了長安。

先是被任命爲右將軍的趙雲,來到了長安。

隨後,就是左將軍張飛保護着劉儉的家眷,也一同抵達了長安城。

這一次來長安,張飛也是將劉儉的家眷順道接了過來,讓他們能夠團聚。

劉儉好久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妾還有孩子們了,如今全家終於再次得以團聚,劉儉實在是喜不自勝,高興的不能再高興了。

就算是他身居廟堂之上,但他依舊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能夠與家人團聚,實在是他最大的幸福。

不光是妻兒,還有他的父親,母親,弟弟也全都來到了長安。

而如今,劉儉的孩子們也都長大了。

長子劉冀,如今已經十三歲了。

次子劉裕也已經十一歲了。

長女劉櫟八歲。

次女劉曦亦是八歲。

另外,還有他新添的四個孩兒,只是這四個孩兒在出生的時候,劉儉都沒有在他們身邊。

離開河北之前,劉儉曾按照母親胡氏的話努力播種,如今在見到幾位夫人的時候,已經是有了成果。

鄭慈爲劉儉又添一子,如今已經一歲了,名爲劉治。

卞玉兒爲劉儉添了一子,名爲劉基。

蔡覓生了一個女兒,名爲劉丹。

杜嫣給劉儉生了一個兒子,名爲劉勝。

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兒女,劉儉樂的合不攏嘴。

幸福來的實在是太突然了些。

而張飛和趙雲這兩位將軍的到來,也讓劉儉感覺到底氣十足。

張飛和趙雲如今雖然名義上是左右將軍,但是其實他們兩個人的左右將軍都是劉儉當撫遠大將軍時以撫遠大將軍的名義敕封的,只是隸屬於撫遠大將軍的體系之中。

朝廷方面並沒有對他們的左將軍和右將軍之位予以官方承認。

但是現在,劉儉卻決定以大漢朝堂的角度,正式任命他們爲左、右將軍。

這件事劉儉早就想做了,但是因爲張飛等人還沒有抵達長安,所以劉儉暫時不好施行。

如今他們來了,劉儉就要確定這幾個嫡系的爵位,當然了,不只是他們,後續還有許多原先他在河北所任用的人,都會陸續出位,只不過張飛和趙雲是扔出來先試試水的。

當劉儉在朝堂上提出要將張飛和趙雲冊立爲左右將軍的時候,立刻得到了很多朝臣們的反對。

這些朝臣倒也不是真的要針對劉儉,只是他們確實有他們的理由。

先前一個呂布當了徵西將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有點兒過於觸碰朝廷的底線了。

但呂布畢竟是從幷州軍那邊投奔過來的,朝臣們也知道劉儉還有朝廷需要用呂布來做爲安撫幷州軍的主要人物,給他重爵重位乃是正常的。

但是左右將軍的名位,比呂布的徵西將軍還要高。

在朝臣們看來,他們並沒有以大漢王朝官方的角度立下多麼大的蓋世奇功,他們所做的事一直都是以劉儉的部將去做的。

如今驟然將他們提拔爲左右將軍,這是不是有點過於兒戲了呢?

黃琬如今已經投靠到了劉儉的陣營,但是他也畢竟是一位老臣了,他有着他的行事規則。

他當即向劉儉表示,張飛和趙雲一下子被提拔爲真正的左右將軍,未免有些過快,不如讓他們先暫居中郎將之位,待日後立下功勞再按照劉儉的意思提攜。

朝中的臣子們大部分都是這個意見,他們覺得張飛和趙雲的功績還不足以擔當左右將軍。

至少應該再歷練一段時間,讓他們多積累一些功勞,才能與重將軍之號予以之。

但是劉儉卻直接駁斥了他們的意見。

在劉儉看來,讓張飛和趙雲當這個真正的左右將軍,並不是功勞的問題,他是要用這件事來在朝堂上確立一件事,那就是劉儉一定要擁有一言九鼎的權力。

就算是有些事情是不合規矩的,但是他劉儉只要開了口,那這件事就必須要按照他的意思來辦。

說白了,這樣做確實是有些專斷,對於長久的政治立場來說並不適合。

但是劉儉現在不得不如此,因爲眼下是亂世,亂世之中若是不能夠做到專斷和一言九鼎,那對於今後的很多事都會束手束腳。

當下劉儉就對衆人說道:“你們說張飛和趙雲不能擔當左右將軍,是因爲他們的功績不夠,但是我卻認爲他們的功績甚多,他們先前所立的功績,雖然沒有朝廷方面直接給予他們軍令和調令。但是,他們在邊塞所建立的功績,卻是爲整個大漢朝的人民謀福。”

“先卑匈奴還有烏桓,這些異族的收攏,皆是靠着這些戰將出生入死,指揮軍隊,方能有北境如此的局勢。”

“如今數不清的異族人口併入了我大漢王朝,而他們的子孫將來會學習我們的文化,學習我們的文字,說我們的語言,他們將會成爲我們大漢朝的勞力,爲我們耕種,爲我們納稅,爲我們增添人口。”

“而這一切一切的原因,都是取決於這十年來的邊境征戰之功!試問我大漢王朝四百餘年來,能夠達到如此功業的將領還有何人?”

“便是冠軍侯也未必也有此等功業吧?封狼居胥又如何?如今的河北邊境已成我大漢獨有,爲禍數百年的草原民族,已經成爲了我們的臣子!成爲了我們的子民,單憑這份征戰之功,只是封個左右將軍,難道還有什麼問題嗎?”

這一番話說的在場的一衆臣子們皆啞口無言,他們已經看出來了,劉儉以朝廷的角度來張飛和趙雲爲左右將軍,這件事是板上釘釘,絕對不容更改。

 

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652章 圍京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53章 千古之賭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發燒了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364章 冠軍侯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59章 廢三公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2章 涿縣四虎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712章 赦俘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3章 兄友弟恭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58章 劉儉上雒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63章 案 情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3章 千古之賭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春節快樂!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335章 神臂營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582章 謙亡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11章 朱車騎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807章 強漢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
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652章 圍京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53章 千古之賭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發燒了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364章 冠軍侯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59章 廢三公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2章 涿縣四虎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712章 赦俘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3章 兄友弟恭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58章 劉儉上雒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63章 案 情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3章 千古之賭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春節快樂!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335章 神臂營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582章 謙亡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11章 朱車騎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807章 強漢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