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不許退!退者死!(二合一)

第473章 不許退!退者死!(二合一)

“放箭!”

伴隨着令旗兵一聲令下,數千強弩一同扣下機括,箭矢如同雨點一般向迎面而來的匈奴大軍傾瀉。

的確,與聲勢浩大的匈奴大軍相比。

這種規模的箭雨顯得有些不太夠看,並且還分做了三面,共同應對匈奴前軍、左軍與右軍的衝鋒。

“呵呵。”

烏師廬見狀露出了戲謔的笑容,

“早知漢軍只有這樣的手段,本王一開始便不應該採用襲擾的戰術,而是應該一開始便下令全力衝鋒,如此便不必白白折損那近萬人。”

可惜現在還並未發生李陵與匈奴於浚稽山那場戰事。

否則他恐怕就得好好想想,爲什麼那時的且鞮侯單于率領十一萬人都沒能將李陵那五千步卒一口吞下,還因此折損了一萬餘人,直到李陵所部箭矢耗盡才終於將其俘虜。

難道十一萬人不比他現在只剩下的五萬餘人多?

還是劉據這次率領的一萬人與五百萬支箭矢沒有李陵多?

下一刻。

隨着箭雨落下,正在奮力衝鋒的匈奴騎兵就像忽然撞上了一堵空氣牆一般。

衝在最前面的無數騎兵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與座下的戰馬一同栽倒在地。

而這些到底的騎兵與戰馬,則瞬間變成了一道道絆馬索或拒馬坑,使得後面的騎兵躲閃不及,要麼馬蹄無處落腳,戰馬直接被絆翻在地,上面的騎兵亦一同摔了個人仰馬翻。

最慘的還是前面那些被射下馬,卻只是負了輕傷的匈奴騎兵。

他們沒有死在漢軍的箭矢之下,卻被自己人那接踵而至的馬蹄踩踏,或是絆倒的馬匹重重撞擊碾壓,連鬼哭狼嚎都來不及便已不成人形。

“漢朝有句話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必要的犧牲,也是你們的榮幸,是你們唯一的價值與使命。”

烏師廬策馬立於數裡外的高地上,望着這血腥悲慘的一幕,心中亦出現了一絲波瀾,不過他本就不是善茬,很輕易便能夠找到自洽的理由。

而且他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這回雖然將中軍的騎兵也押了上去,但並非全部,他還特意留了五千人,用來擴充督戰隊的規模。

如今這些上了戰場的匈奴騎兵只有三條路走:

要麼,死在漢軍的箭矢之下;

要麼,死在匈奴督戰隊的箭矢之下;

要麼,爭取唯一的活路,攻破漢軍大營,生擒漢朝皇子!

事實證明,他的鐵血軍紀起到了作用。

經過漢軍的第一波箭雨洗禮,雖然因爲匈奴大軍的衝鋒陣型極爲密集,漢軍弩張士閉着眼射出去也有很大概率有匈奴騎兵接着,僅是這麼一波,便已給匈奴前軍、左軍與右軍攻擊造成了數千傷亡。

但這並未阻止匈奴大軍的腳步。

更多的匈奴騎兵踏着戰友與戰馬那血肉模糊的身體,繼續一往無前,彷彿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擋他們的腳步。

“呵呵,漢朝皇子,看到了麼,這就是匈奴騎兵!”

烏師廬很滿意麾下這些匈奴騎兵的表現,並對自己擴充督戰隊的決定感到自得。

如果沒有這步操作,只怕紀律性不夠強的匈奴騎兵此刻已經出現了潰散的跡象,畢竟沒有人不怕死。

烏師廬自己也不例外。

所以自打與漢軍對壘以來,他最多直到過前軍大營,還從未親自上到最前線去觀察漢軍營地,而現在他也依舊躲得遠遠的,避免發生什麼意外,畢竟他早聽說,大漢的黃肩弩射程挺遠,匈奴將領稍有不慎便會遭到狙殺。

然而他雖對漢朝的文化了解不少,但卻始終沒有想起那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劉據有以身入局的勇氣,而他卻只有站在遠處觀戰的魄力。

……

終於,第二波箭雨向匈奴大軍傾瀉而下。

更多的匈奴騎兵倒下,鬼哭狼嚎聲中,匈奴大軍衝勢不受控制的一緩。

前一次陣亡的匈奴騎兵的慘狀依舊曆歷在目,這一波則更加令人心悸,匈奴人也是人,誰也不想成爲倒在地上遭人踩踏的那一個。

最重要的是,如今他們已經衝殺到了距離漢軍大營只有一百步的地方。

一百步已完全在漢弩的射程之內,這波箭雨之後,漢軍弩張營隨即改變了戰術。

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拋射,而是分爲多排登上營牆,一排一排輪替上前直射,第一排射完立刻退去後面開弓搭箭,第二排則緊跟上前,以此類推!

即是說從現在開始,漢軍每一波箭雨的箭矢數量會有所減少,但是卻可以做到無縫銜接,一箭接着一箭接連不停,連綿不絕。

而且弩張士使用強弩直射的情況下,精準度絕對要比集團拋射的命中率高處好幾個檔次,射殺敵軍自然也更加效率。

而匈奴大軍,則再無喘息的機會。

衝在前面的人,只會如同排隊槍斃一般,成排成排的倒下,接連不斷的將死亡的恐懼傳遞給後面每一個匈奴騎兵,接連不斷的消耗他們的san值。

“啊!”

“救命!”

“日神,救救我,我不想死!”

目前爲止,這幾乎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彷彿匈奴人在用生命瘋狂的給漢軍刷戰績。

他們甚至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因爲他們的彎弓尚且達不到這樣的漢弩的射程,馬上使用的弓石數一般都不大,連一百步都很難達到。

在這片鬼哭狼嚎中。

匈奴大軍的戰線似乎與漢軍箭矢形成了某種微妙的僵持狀態。

“這是?!”

烏師廬此刻也終於看不不對勁了。

現在的漢軍大營,就像一個旋轉的死亡磨盤,匈奴大軍只要進入百步射程之內,就如同遇到了一股更加強大的阻礙一般,快速被這個死亡磨盤磨薄去一層,使得戰線竟很難再繼續向前推進。

並且不僅僅是漢軍的箭矢,不斷倒地的匈奴騎兵和戰馬,逐漸壘積起來之後,也成了阻礙匈奴大軍繼續衝鋒的巨大阻礙,極大的拖慢了衝鋒的速度。

“我王……”

一旁的老者謀士見狀,連忙開口向烏師廬諫言。

可是此刻他經不知該說什麼好。

此前他建議烏師廬不斷襲擾漢軍大營,消耗漢軍“有限”的箭矢,結果漢軍的箭矢卻彷彿無窮無盡一般,竟在十日內射殺了匈奴大軍近萬人,搞的匈奴軍中人心惶惶。

因爲這時,烏師廬已經對他起了殺心。

好在他急中生智,又迎合烏師廬的心思出了一計,建議烏師廬全力強攻。

結果現在衝殺到一半,死傷已經超過了此前的總和,最重要的是,戰線還好似陷入了停滯狀態,許久都無法向漢軍大營繼續推進。

若是再這麼下去,匈奴大軍可就要全部葬送在這支僅有萬人的漢軍手中了。

而此戰若是就此敗了。

以烏師廬的性子,一定會遷怒於他,本來要將漢朝皇子做成人彘,現在烏師廬就只能將他做成人彘泄憤了。

站在國家的角度去思考此事。

現在還是應該立刻下令撤軍,保存匈奴大軍的有生力量,否則再這麼下去,匈奴便徹底失去了與大漢對抗的資本。

但老者謀士開了口,卻又不敢將這話說出口來,正如他此前不敢建議烏師廬撤軍一般。

因爲此刻對烏師廬說出這種話來,也同樣是在找死……

“廢物!全都是廢物!五萬餘人竟無法衝破一萬漢軍的防線,這些廢物有什麼用!”

好在烏師廬此刻已經大發雷霆,壓根沒聽到他的話,只是在不斷的揮舞着馬鞭破口大罵,

“來人,傳令下去,命督戰隊給本王全部壓上去!”

“告訴督戰隊的人,任何人都必須向前衝鋒,無論是誰膽敢後退一步,哪怕是我父親,只要敢回一下頭,也立刻將其射殺,絕不姑息!”

“是!”

旁邊的親兵聽到這個命令,眼底亦是浮現出一絲爲難。

可此刻他也同樣不敢觸碰烏師廬的逆鱗,因爲真的是會死人的,於是只得硬着頭皮應了下來跑去傳令。

全軍上下,包括烏師廬最親近的人,在明知情況已經不太對勁的情況下,竟無一人敢在他面前提出相左的意見。

……

越來越多的匈奴騎兵在漢軍箭雨中倒下。

不難看出,匈奴大軍中已經有許多人心生退意,有些前面的騎兵已經不再向漢軍大營衝鋒,而是抓住機會就衝向左右兩側,將身後的戰友暴露給漢軍的箭矢。

而就算如此。

匈奴大軍依舊在強行頂上,如今再損失了大量騎兵之後,終於艱難而又緩慢的將戰線推進到了距離漢軍營牆大約七十步的地方。

劉據在操弄着大黃弩的同時,自然將匈奴大軍的情況盡收眼底。

“有這樣一個左賢王,可真是大漢之福,匈奴之災啊。”

他已經猜測到烏師廬究竟在做着怎樣的蠢事。

如果烏師廬現在命大軍撤退,他或許還會將其當做一個人物。

畢竟歷史上烏師廬也的確是個人物,他應該會在兩年後烏維單于駕崩時順利繼任單于之位,然後身爲“兒單于”,僅是做了三年單于就英年早逝。

死時還因爲子嗣年紀太小,最終由他的叔父,也就是烏維單于的弟弟繼任了單于職位。

在位三年,烏師廬的確沒做出什麼值得稱道的大事,至少漢朝的史書中沒有記載,史書中唯一與他有關的事情,也就是俘虜趙破奴的事了。

而且那件事,還與這次趙信城都尉詐降,騙他親自前來接應的事幾乎如出一轍。

反正趙破奴就是去接應秘密聯絡大漢,準備殺掉烏師廬投漢的匈奴左大都尉,纔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大軍圍困,至於這其中是否有着相同的陰謀,史書中倒是語焉不詳,只說匈奴左大都尉計劃敗露被殺……

“郭振,傳令趙破奴,命他統領麾下騎兵全部上馬聚於營門之前,一旦戰鼓擂響便是敵軍潰敗了,立刻衝出大營追殺,不殺夠萬人不要回來見我。”

一邊給大黃弩上弦,劉據依舊不忘讓郭振前去傳令。

他心裡很清楚,如今匈奴大軍的減員情況已經遠遠超出了軍隊戰損承受力的極限,能夠堅持到如今這一步,已是令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些欽佩。

不過也就到此爲止了。

接下來的每時每刻,匈奴大軍都有可能瞬間潰敗。

而潰敗的契機,則必定來源於匈奴大軍內部,就看烏師廬和匈奴將領們如何遞上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

匈奴大軍身後。

督戰隊受到烏師廬的命令之後,已經全部壓了上去。

他們立於大軍數十步之外,每人彎弓搭箭,瞄準了戰友們的後背。

“不許退!退者死!”

望着前面止步不前的戰友,督戰隊的幾名將領扯着嗓子賣力的大聲呵斥。

督戰隊的兵卒們手卻在不停地顫抖,有些人臉上掛着不忍之色,有些人眼中佈滿了血絲,牙齒咬的往外滲血。

前面那些都是他們曾經的戰友,有些還是他們的族人。

而如今,他們卻要逼迫這些人去送死,或者開弓射殺他們。

“將軍,我們頂不上去了,你們也看見了,前面的路已經被屍體阻礙,我們再衝上去就是白白送死,給我們一條活路吧將軍!”

前面的大軍中有人再也忍受不住,回過頭來向督戰隊苦苦哀求。

“這是左賢王的命令,我也是奉命執行軍令,你們不要讓我爲難!”

督戰隊的將領面色嚴肅的做出迴應,見有人又有後退的跡象,不得不親自拿過一張弓一箭射在距離其腳後跟不足一丈的地方以示警告,

“軍令就是軍令,任何人敢退一步,我這下一箭便只能射在他身上!”

他不射這一箭還好。

這一箭一射出去,前面那些原本便已在漢軍的強弩之下如同驚弓之鳥的匈奴騎兵當即受到了驚嚇。

不知是誰忽然喊了起來:

“殺人啦,左賢王的人殺咱們匈奴自己人啦!”

一時間匈奴大軍更是亂作一團,無數人振臂高呼:

“我們在前面爲左賢王賣命,漢軍射殺我們也就算了,左賢王竟也要射殺我們,難道今日非將我們全部逼死左賢王才滿意嗎?!”

“兄弟們,我不想死啊!”

“誰逼我死,我就要誰死,只要宰了督戰隊的人我們就能活!”

第16章 節杖不如燒火棍第199章 劉據的完整童年?第337章 猛虎 伏擊 獵物!第285章 立即將太子押送進宮!第373章 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第227章 父皇,要怪你就怪母后吧第305章 太子莫不是要拉坨更大的?!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221章 依漢律當判絞刑!第253章 西八,是什麼意思?第249章 朕順毛捋你,你又當如何應對?第190章 鼠鼠鼠第299章 開門!自由貿易啦!第96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13章 皇家園林第337章 猛虎 伏擊 獵物!第210章 一定是出現了倒反天罡的天象!第327章 他們還得謝謝大漢呢第372章 這就是我給你的底氣!第420章 戰鬥史官和戰鬥使者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138章 不孝女史婉君第416章 獨裁三部曲!第154章 太子竟當衆鋸了自己?第313章 西福!西福!請子西福?第446章 殿下竟如此禮賢下士?第143章 沒人見過的“寶鼎香”第66章 我得了和他一樣的病第232章 咱們又不是頭一回欺君第232章 咱們又不是頭一回欺君第196章 朕也給你選了一門婚事第151章 媽媽問我爲何跪着觀禮?第197章 父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502章 兒臣給父皇準備了一個“驚喜”第8章 無父無君第424章 這就是鑿擊戰術!第27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第123章 瓊樓玉宇中再續父子之情?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504章 封禪疑雲第13章 皇家園林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75章 朕就如此下作?!第419章 我不能死在這個地方!第343章 這裡是長安,是在天子的鼻息之下!第93章 輔政太子!第204章 衛伉:殿下,我悟了!第118章 交鋒即是結束!第209章 傳下去,太史公司馬遷是抄襲狗!第400章 陰險!滴水不漏的陰險!第329章 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爲跳舞的人瘋了第203章 決不能讓劉據繼位大統!第49章 發瘟匣第241章 就這一次,就多一會第326章 天帝的神聖意志,你們至少應該是下戶!第57章 柴胡不叫柴胡第287章 我愚蠢的兒子啊第204章 衛伉:殿下,我悟了!第47章 呂嘉之亂第453章 你可以安心去死了第220章 陛下爲何造反?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第309章 花生 小魚 香蕉!第36章 太子深藏不漏啊第137章 還有什麼是太子不會的?【三更萬字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115章 這纔是真正的材官將軍!第315章 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不過河拆橋第498章 二龍不相見第20章 他壞但不蠢第427章 燕然山就是你們的墓碑!第318章 躬匠精神,嗨嗨嗨!第57章 柴胡不叫柴胡第76章 上架感言第413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62章 豈不是顯得天子很呆?第466章 李陵的後車之鑑第53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10章 建章宮!第27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第476章 我與我父皇之間的默契(二合一)第230章 我看好這門婚事!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397章 可以與強弩相提並論的國之利器!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129章 照死了打,打死了再生!第316章 帥不過三息第328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98章 樂成人美的仁君慈君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486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有第274章 我祝你們長命百歲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501章 是巫蠱!是詛咒!第121章 一戰立三功???!!!第260章 兒臣絕不將就第148章 我竟和李廣利看對眼了?第467章 把大黃弩給我備上!第421章 從天而降的奇兵!
第16章 節杖不如燒火棍第199章 劉據的完整童年?第337章 猛虎 伏擊 獵物!第285章 立即將太子押送進宮!第373章 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第227章 父皇,要怪你就怪母后吧第305章 太子莫不是要拉坨更大的?!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221章 依漢律當判絞刑!第253章 西八,是什麼意思?第249章 朕順毛捋你,你又當如何應對?第190章 鼠鼠鼠第299章 開門!自由貿易啦!第96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13章 皇家園林第337章 猛虎 伏擊 獵物!第210章 一定是出現了倒反天罡的天象!第327章 他們還得謝謝大漢呢第372章 這就是我給你的底氣!第420章 戰鬥史官和戰鬥使者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138章 不孝女史婉君第416章 獨裁三部曲!第154章 太子竟當衆鋸了自己?第313章 西福!西福!請子西福?第446章 殿下竟如此禮賢下士?第143章 沒人見過的“寶鼎香”第66章 我得了和他一樣的病第232章 咱們又不是頭一回欺君第232章 咱們又不是頭一回欺君第196章 朕也給你選了一門婚事第151章 媽媽問我爲何跪着觀禮?第197章 父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502章 兒臣給父皇準備了一個“驚喜”第8章 無父無君第424章 這就是鑿擊戰術!第27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第123章 瓊樓玉宇中再續父子之情?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504章 封禪疑雲第13章 皇家園林第322章 蘇六還是自盡謝罪吧!第75章 朕就如此下作?!第419章 我不能死在這個地方!第343章 這裡是長安,是在天子的鼻息之下!第93章 輔政太子!第204章 衛伉:殿下,我悟了!第118章 交鋒即是結束!第209章 傳下去,太史公司馬遷是抄襲狗!第400章 陰險!滴水不漏的陰險!第329章 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爲跳舞的人瘋了第203章 決不能讓劉據繼位大統!第49章 發瘟匣第241章 就這一次,就多一會第326章 天帝的神聖意志,你們至少應該是下戶!第57章 柴胡不叫柴胡第287章 我愚蠢的兒子啊第204章 衛伉:殿下,我悟了!第47章 呂嘉之亂第453章 你可以安心去死了第220章 陛下爲何造反?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第309章 花生 小魚 香蕉!第36章 太子深藏不漏啊第137章 還有什麼是太子不會的?【三更萬字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115章 這纔是真正的材官將軍!第315章 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不過河拆橋第498章 二龍不相見第20章 他壞但不蠢第427章 燕然山就是你們的墓碑!第318章 躬匠精神,嗨嗨嗨!第57章 柴胡不叫柴胡第76章 上架感言第413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62章 豈不是顯得天子很呆?第466章 李陵的後車之鑑第53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10章 建章宮!第27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第476章 我與我父皇之間的默契(二合一)第230章 我看好這門婚事!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397章 可以與強弩相提並論的國之利器!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129章 照死了打,打死了再生!第316章 帥不過三息第328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98章 樂成人美的仁君慈君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486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有第274章 我祝你們長命百歲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501章 是巫蠱!是詛咒!第121章 一戰立三功???!!!第260章 兒臣絕不將就第148章 我竟和李廣利看對眼了?第467章 把大黃弩給我備上!第421章 從天而降的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