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我想和殿下談談,死諫!

劉據這一通操作下來,已經搞懵了殿內的所有官員。

不管是支持劉據繼位的,還是不希望劉據繼位的。

只不過那些不希望劉據繼位的臣子內心顯然不只是懵逼,還多出了一股子強烈的心虛與慌亂,再配合上韓千秋、石慶、章贛三人富有深意的眼神,使得他們已經有所猜測。

尤其是韓千秋話音落下之後。

石慶和章贛更是毫不猶豫的舉起了雙手,隨後韓千秋這個主持舉手表決的太常卿也高高舉起手來,他們怎麼還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於是內心略作掙扎之後,也只能頗不情願的跟隨一同舉手,先過了這一關再說。

於是僅是片刻之後,舉手表示支持這項國策的官員已經超過了半數。

這其中除了不希望劉據繼位的官員,還有一部分沒有明確立場、也沒有任何組織的騎牆派官員。

這些官員歷來沒什麼主見,也沒強大的派系支持。

此情此景之下爲了防止成爲出頭鳥,稀裡糊塗惹上是非,於是便被裹挾着隨了大流。

反倒是霍光、桑弘羊、公孫賀、杜周、韓說等這些個本該無條件支持劉據的人,卻沒有在這次表決中舉手表示支持。

“……”

面對這樣的情景,幾人面面相覷。

他們直到現在也還是沒能搞清楚劉據今日究竟在做什麼……拋開個人利益不談,這項國策一旦以詔書的形式推行下去,劉據便徹底站在所有朝堂官員、士族和功臣的對立面,哪怕許多此前支持劉據的人,亦有可能倒戈。

畢竟這同樣也是在革這些人的命,簡直就是不分敵我的地圖炮……

而這對劉據未來繼位絕對沒有任何好處,亦是他們不願看到的結果。

此刻他們比任何人都想立刻站出來向劉據諫言,請求他收回成命,三思而後行。

只是這畢竟是劉據第一次聽政,他們在朝堂上當衆反對劉據的政策實在有些不合時宜,因此纔不得不一直掐着手掌逼迫自己忍着,以待這次朝會結束之後,再私下勸說劉據,儘量阻止詔書下發,力爭將此事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而如此複雜的心思,反倒讓他們成了此刻朝堂上的少數派,根本無法對這次表決產生影響。

半晌之後。

“殿下,經過微臣清點,支持殿下這項國策的官員超過了半數,達到了總數的七成。”

韓千秋回過身來,躬下身對劉據說道。

“看來朝堂上終歸還是忠臣多啊。”

劉據作勢感嘆了一句,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便少數服從多數吧,可見這次由韓太常提出的科舉制的確是利國利民的國策。”

“趙謙,早朝之後儘快擬詔昭告天下,再讓李廣利和李延年二人配合,雙管齊下廣而告之,確保大漢上下領會這項國策的核心精神。”

“諾……”

就連趙謙都覺得今天這場早朝很不對勁,這項國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問題,答應的聲音都顯得有了些不自信了。

“……”

韓千秋則只能暗自叫苦。

剛纔這項國策還只是由他牽頭去辦,現在不過是三兩句話的功夫,就變成是他提出來的了,劉據這屎盆子扣的未免也太自然了些,自然的都有些不要臉了。

不過好在這事發生在早朝上,在場這多人看着呢,大夥的眼睛雪亮雪亮的,並非劉據說什麼就是什麼。

最終承擔後果的依舊是劉據。

相比較劉據的不要臉,他現在更好奇的反倒是劉據的第二項國策。

在場的人可都聽得真真兒的,劉據剛纔說過,他今日準備推出兩項國策。

這第一項國策已經如此炸裂。

剩下的那項國策恐怕也不遑多讓……

果然。

“既然方纔的國策諸位已經達成了共識,爲了不浪費時間,另一項國策也採用舉手表決的方式爲妙,諸位可有意見?”

劉據緊接着便又問道。

“……”

衆人這次倒極有默契的閉上了嘴巴,並未輕易答話,也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劉據的無聲抗爭。

然而劉據並不在乎,淡然一笑便繼續說道:

“這第二項國策,名爲度田制。”

“淅淅索索——”

此話一出,宣室殿立刻響起了陣陣小聲議論的聲音,在以農業爲主的封建社會,田地便是整個社會的根基。

涉及到土地的國策,即使劉據尚且沒有說出國策的內容,也足以令所有人意識到這項國策將帶來怎樣重大的影響,將會遭遇怎樣的反對與抵抗。

甚至有人心中已經浮現出了四個字:

“劉據完了!”

方纔那項名爲科舉制的國策,動的是官場統治階級的利益。

而現在又要搞什麼度田制,動的可就是大漢國祚的根基了,畢竟哪怕是這個時代的人也明白,漢室劉氏纔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而真正支撐起漢室朝廷統治的,便是天下那一個一個的大小地主,至於那些連土地都沒有的百姓,他們連說話的權力都沒有。

劉據卻不理會下面的這些雜音,只是提高了一些音量繼續說道:

“我的師傅董仲舒曾在給我父皇的奏疏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曰:‘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這句話已經道明瞭如今天下墾田存在的嚴重問題。”

“大漢自立國以來,經歷近百年,依舊延續此前的土地政策,尚未進行過一次變革,如今情況越發嚴峻,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而我方纔提到的度田制,重點便在這個‘度’字上。”

“顧名思義,便是丈量各地現有墾田,覈實戶數與地圖歸屬,以此作爲糾正墾田、人口和賦稅的根據,對不實不詳的墾田收歸國有,推行論功行賞的重新分配或我父皇此前推行的假民公田政策。”

“此策雖不求絕對公平,但亦旨在改變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局面。”

“另外,據我所知,大漢還存在大量有田無賦的情況,朝野之中有不少王公、諸侯、官員享有免賦特權,因此無止境無下限的兼併農民土地,天下大部分良田都已掌握在了這些人手中,而天下的大部分稅賦,卻要由立錐之地尚無的貧民承擔,長此以往,必定國將不國。”

“因此這免賦特權也該廢黜,擁有多少土地便該繳納多少稅賦,責任與義務相當,否則長此以往,國庫內帑必定空虛,依舊國將不國。”

“我父皇此前不是推行過告緡政策麼?”

“在度田制實施期間,亦可實行此策,對瞞而不報、報而不實者予以嚴懲,全部家產田產收歸國有。”

“至於這項國策,便交由石丞相和章御史全權負責,杜廷尉率領廷尉協辦。”

“我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這?!”

聽到這裡,霍光、桑弘羊、公孫賀、杜周、韓說等人只覺得整個人麻嗖嗖的,腦子裡都已經出現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哲學三大問。

這哲學三大問連在一起,最終還是融成了一個他們剛纔自信中暗自問過的問題:

“殿下爲何造反?!”

關於土地兼併的問題,沒有人比桑弘羊更加清楚。

劉徹此前搞出來的對外擴張、告緡算緡和遷茂陵等政策,針對的就是大漢的土地兼併問題。

正如劉據方纔所說,大漢開國百年運行到今日,土地政策早已沒有了剎車,土地兼併已經到了難以遏制的程度。

劉徹對外擴張,爲的就是得到更多的土地,遷徙戍邊正是爲了開源。

告緡算緡,其實與劉據的度田制也差不多,只不過開的只是針對商賈的地圖炮,波及範圍也不敢太廣,避免引起太大的動盪。

而遷茂陵,針對的則是一部分地方豪強。

那些地方豪強遷離本地,土地肯定是無法帶走的,如此朝廷便可對那些土地二次分配,以假民公田的方式安置百姓。

總之,這些政策劉徹走的其實也是如履薄冰,生怕步子邁得太大扯了蛋,一刀砍在大漢的大動脈上,做了亡國之君。

而劉據現在忽然要推行這項國策,無疑要比劉徹激進了太多……

桑弘羊甚至都可以想象,一旦這項國策以詔令的形式下達,將會在整個大漢引起怎樣的波動,說不定立刻便會有人起兵造反。

似劉徹那般專政的雄主,在制定那些國策的時候都小心翼翼。

劉據如今不過還是聽政太子,根基尚且不穩,如何能夠鎮得住場子,不是造自己的反,造大漢的反又是什麼?

不過有一件事卻是桑弘羊不知道的。

劉據的“度田制”其實也並非自己發明,而是借鑑了後世光武帝劉秀的“度田令”。

事實上劉秀在推行這項國策的時候,也遭遇了極爲激烈的抵抗,爆發了一場波及全國的武裝騷亂,甚至許多不明真相的農民都跟隨地方豪強參與了反抗,對剛統一不久的新王朝構成嚴重威脅,史稱“度田事件”。

不過劉秀並未退讓,採用鎮壓與分化、征剿和安撫的方略,數月便平定了叛亂,最終使“度田制”得到了貫徹,並且進一步嚴格化。

自此東漢迎來了第一個“牛馬放牧,邑門不閉”的盛世,度田制也成爲了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的定製。

並且劉據比任何人都清楚,土地兼併問題永遠無法根除,這是由人類特有的劣根性決定的。

因此任何變革都不可能根除這一問題,只能通過不斷地整治,加以緩解和限制。

故而劉據很清楚自己現在在做什麼。

霍光、桑弘羊、公孫賀、杜周、韓說等人的擔憂,他早已考慮的十分全面,他既然敢在這個時候出手,便是因爲時機已經到來,一切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與此同時。

“!!!”

石慶、章贛、韓千秋等人眼中卻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驚喜。

如果說劉據剛纔搞出來的科舉制還不夠大條,那麼現在的度田制便一定夠大條了,大條到足以掀起驚天巨浪,將劉據一浪拍死在沙灘上!

甚至這一刻,劉據在他們眼中都變得可愛了許多……

這便叫做雪中送炭吧?

如果劉據不這麼搞,而是像劉徹剛登基那會一樣韜光養晦,利用聽政太子的身份拉攏分化他們的聯盟,逐步扶持起自己的心腹與他們抗衡,那絕對是他們最不願看到的局面。

但劉據一上來就搞這麼大,將自己置於整個官場、甚至是整個天下的對立面。

那麼哪怕劉徹留下一道明確傳位劉據的遺詔,在如此動盪的情況下,劉據也註定不可能坐穩江山,要麼亡國,要麼易主。

就算亡國也無所謂,終歸本質還是易主,影響最大的依舊是漢室劉氏。

而他們這些人,要做的只是換一個人表忠心罷了,新主也同樣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真是愛死這個比爛的世界了!

他們此前還絞盡腦汁設計陰謀,企圖影響劉徹,阻止他將大位傳給劉據呢。

現在看來此前那些冒險的舉動真是太多餘了,他們根本什麼都不需要做,劉據自己就會被自己玩死。

如此想着的同時。

“殿下心繫萬民,微臣舉雙手支持!”

“微臣也支持。”

“……”

石慶、章贛和韓千秋臉上卻做出一副“被逼無奈”的姿態,不情不願的舉起手來做出了表態。

下面那些能夠混入朝堂的官員,就算沒有這三個人官職高,卻也無一不是心眼兒比蜂窩煤還多的老狐狸,見狀亦是很快反應了過來,紛紛舉起手來。

“唉……”

而這一次,依舊是霍光、桑弘羊、公孫賀、杜周、韓說等人沒有舉手,還無奈的嘆了口氣。

他們相視苦笑,暗自下定決心:

“早朝結束之後必須留下與殿下好好談談,死諫!”

第295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廣就不用自盡了!第218章 否則朕跟這逆子姓!第526章 關門!第91章 我還能信任你麼?第43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48章 人家最怕匈奴人西遷了啦第19章 你們配麼第266章 還太子呢,響馬強盜吧!第319章 這是何等可怕的主觀能動性?!第519章 你今日非死不可!第172章 太子最終會便宜了哪家的女兒?第440章 衛青的死期第362章 慈父多敗兒!第172章 太子最終會便宜了哪家的女兒?第293章 對症下藥的欺君第182章 後世的劍斬本朝的官第38章 天祿將軍第526章 關門!第469章 太子之間的心有靈犀第503章 劉據歸來,長安不夜!第41章 你們這是欺君!第56章 什麼市井無賴太子第513章 藏得最深的反間計?第479章 舅父,請再裸絞我一次第189章 廢立太子之議第303章 一羣戴罪立功加兩個顧命大臣,朕就不信還看不住你!第284章 主謀另有其人!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286章 一個侍醫三種用途第364章 乃舅可是奉旨欺君!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477章 劉徹的擔憂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14章 熊心豹子膽第305章 太子莫不是要拉坨更大的?!第147章 椒房殿,門上掛弓第220章 陛下爲何造反?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75章 朕就如此下作?!第383章 這難道還不是孝子?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第83章 這個逆子長出息了啊!第401章 我送給你的這個功業不小吧?第101章 大漢的牛皮癬!第30章 遲來十幾年的問候第105章 倡家棄子李廣利第499章 漢人夫妻之間特有的猜謎遊戲第281章 讓衛青親自出馬!第23章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第80章 萬國來朝!【第四更】第435章 他又去招惹龜茲做什麼?第411章 貴族大臣也盡數斬殺!第5章 掏心窩子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97章 又來軍令狀?第297章 難道這便是蠢人有蠢福?第62章 管好你的鳥第358章 西域立威之戰!第148章 我竟和李廣利看對眼了?第277章 404河蟹第274章 我祝你們長命百歲第206章 十二歲,毆打兄長第208章 司馬遷也成了逆子?第503章 劉據歸來,長安不夜!第271章 行刺太子?!第444章 不會是我知道的那個衛律吧?第261章 兩千多年的代溝第485章 大漢天子真是好福氣啊第138章 不孝女史婉君第425章 我不死難辭其咎!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513章 藏得最深的反間計?第299章 開門!自由貿易啦!第109章 “高興”軍,出擊!【四更萬字求訂第255章 義妁:我還可以繼續做下去,真的!第422章 卑鄙狡猾的漢人第101章 大漢的牛皮癬!第225章 太子殿下對奴婢說他要抗旨第147章 椒房殿,門上掛弓第447章 黃皮子軍!第428章 陛下你就是這個意思吧?第78章 夜郎國請求內附!【第二更】第472章 軍隊戰損承受力(二合一)第205章 太子真乃神人也!第420章 戰鬥史官和戰鬥使者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75章 朕就如此下作?!第338章 天子的脾性是逆反第392章 一環套一環第65章 一同沐浴天子聖恩第418章 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奧秘第304章 誰說男兒身就不能第389章 原諒你是大漢使者的事,我只負責送你去見他們!第28章 他在替朕負重前行第255章 義妁:我還可以繼續做下去,真的!第358章 西域立威之戰!第210章 一定是出現了倒反天罡的天象!第69章 雖沒看懂,但大受震撼第177章 別忘了方纔我與你的對賭第84章 朕有一位老友
第295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廣就不用自盡了!第218章 否則朕跟這逆子姓!第526章 關門!第91章 我還能信任你麼?第43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48章 人家最怕匈奴人西遷了啦第19章 你們配麼第266章 還太子呢,響馬強盜吧!第319章 這是何等可怕的主觀能動性?!第519章 你今日非死不可!第172章 太子最終會便宜了哪家的女兒?第440章 衛青的死期第362章 慈父多敗兒!第172章 太子最終會便宜了哪家的女兒?第293章 對症下藥的欺君第182章 後世的劍斬本朝的官第38章 天祿將軍第526章 關門!第469章 太子之間的心有靈犀第503章 劉據歸來,長安不夜!第41章 你們這是欺君!第56章 什麼市井無賴太子第513章 藏得最深的反間計?第479章 舅父,請再裸絞我一次第189章 廢立太子之議第303章 一羣戴罪立功加兩個顧命大臣,朕就不信還看不住你!第284章 主謀另有其人!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286章 一個侍醫三種用途第364章 乃舅可是奉旨欺君!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477章 劉徹的擔憂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14章 熊心豹子膽第305章 太子莫不是要拉坨更大的?!第147章 椒房殿,門上掛弓第220章 陛下爲何造反?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75章 朕就如此下作?!第383章 這難道還不是孝子?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第83章 這個逆子長出息了啊!第401章 我送給你的這個功業不小吧?第101章 大漢的牛皮癬!第30章 遲來十幾年的問候第105章 倡家棄子李廣利第499章 漢人夫妻之間特有的猜謎遊戲第281章 讓衛青親自出馬!第23章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第80章 萬國來朝!【第四更】第435章 他又去招惹龜茲做什麼?第411章 貴族大臣也盡數斬殺!第5章 掏心窩子第395章 劉徹:這個逆子莫不是在羽檄中下了屎!第97章 又來軍令狀?第297章 難道這便是蠢人有蠢福?第62章 管好你的鳥第358章 西域立威之戰!第148章 我竟和李廣利看對眼了?第277章 404河蟹第274章 我祝你們長命百歲第206章 十二歲,毆打兄長第208章 司馬遷也成了逆子?第503章 劉據歸來,長安不夜!第271章 行刺太子?!第444章 不會是我知道的那個衛律吧?第261章 兩千多年的代溝第485章 大漢天子真是好福氣啊第138章 不孝女史婉君第425章 我不死難辭其咎!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513章 藏得最深的反間計?第299章 開門!自由貿易啦!第109章 “高興”軍,出擊!【四更萬字求訂第255章 義妁:我還可以繼續做下去,真的!第422章 卑鄙狡猾的漢人第101章 大漢的牛皮癬!第225章 太子殿下對奴婢說他要抗旨第147章 椒房殿,門上掛弓第447章 黃皮子軍!第428章 陛下你就是這個意思吧?第78章 夜郎國請求內附!【第二更】第472章 軍隊戰損承受力(二合一)第205章 太子真乃神人也!第420章 戰鬥史官和戰鬥使者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75章 朕就如此下作?!第338章 天子的脾性是逆反第392章 一環套一環第65章 一同沐浴天子聖恩第418章 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奧秘第304章 誰說男兒身就不能第389章 原諒你是大漢使者的事,我只負責送你去見他們!第28章 他在替朕負重前行第255章 義妁:我還可以繼續做下去,真的!第358章 西域立威之戰!第210章 一定是出現了倒反天罡的天象!第69章 雖沒看懂,但大受震撼第177章 別忘了方纔我與你的對賭第84章 朕有一位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