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先正達的種業翻身仗

第237章 先正達的種業翻身仗

京城,氣勢恢宏的先正達總部大廈。

總裁汪德認真地看着桌上的一份文件,這是一份誰也挑不出毛病來的工作彙報,主要內容是與三清藥業關於殺蟲藥的長期戰略合作。

全球蝗災中,三清憑着特效殺蟲藥狂攬60億美元的鉅額訂單,而先正達作爲生產商也分到了一杯羹,今年的財報無疑將會好看許多。

雙方後續還將繼續保持合作,三清出配方,他們來生產和銷售,從而在全球農藥市場攻城伐地。

他看着報告上的鉅額數字,心情不由異常歡暢,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向着遠處眺望。

三年了,這艘持續下沉的船,終於開始揚帆啓航,乘風破浪。

四年前,華夏化工集團收購了先正達公司,以430億美元的交易額,成爲華夏企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案,自此,鷹國,歐羅巴和華夏三足鼎立的全球農化行業格局形成。

然而,收購僅僅是開始,買來以後,如何將這家全球排名前三的農化巨頭吸收納入華夏體系,並將國內外的團隊整合到一起,讓華夏的本土農業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無疑是一場巨大的挑戰。

這絕不是依靠簡單的行政命令就能實現的。

汪德心中閃過了四年前冬日的某一天,他被任命爲新成立的先正達集團農業總裁,隻身一人踏上進京赴任的高鐵。

當時,集團的農化業務面臨着最艱難的時刻,一盤散沙的團隊士氣低落,年年虧損之下前景黯然。

送到他手裡的是一沓沓辭職信,而最讓他不能接受的則是,大量年輕人的離開。

在一次工作會後,他震驚地發現化肥部門的科研團隊只剩下了兩個人。

這一年他41歲,在中年與人生的艱難時刻迎頭相撞。

華夏化工的農業業務歷史悠久,化肥業務曾遍佈國內95%的耕地,擁有當年華夏第一家種子公司。

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農業領域的無數競爭對手都沒能打垮它,如今卻步入困境。

幸好,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證明了自己。

公司的農業業務重獲新生,不斷扭虧爲盈。

而他,也在去年被任命爲先正達集團的華夏總裁。

這看似榮耀的時刻,實際上卻進入了另一個戰場。

此時此刻,先正達的植保業務(農藥化肥)得益於整合重組,獲得了顯著的增長,成爲公司營收的壓艙石。

只要植保業務繼續穩定增長,整個先正達的其他業務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突破和投入了,去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種子培育業務。

去年,中央特意提出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種業頓時被全體國民寄予厚望。

特別是在當今國際經貿關係新形勢下,種子對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種子相關話題也一躍成爲國內民衆關注的焦點。

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成爲政府部門,科研專家甚至街頭百姓關心的話題。

先正達和汪德率領的種子團隊,也因此站在了聚光燈下。

他親任組長,開啓了一場種業攻堅戰,立志要完成爲華夏現代農業探路的光榮使命。

先正達內部很快建起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種業是公司的第一要務,各部門都應全力配合種子業務部門的工作,甚至爲了種子業務,公司可以不計成本地投入。

“種子成功了,公司就成功了;種子失敗了,公司其他業務翻幾番都是失敗的。”

汪德在一次內部高層會議上,以一股破釜沉舟的氣勢如是說道。

國民厚望與企業命運,自此被牢牢捆綁在了一起。

重壓之下,他總會感到焦慮,晚上經常睡不好。

他不再有任何休假,週末開會也成了家常便飯,工作量激增到了以前的兩到三倍。

即便如此,他也無怨無悔,心中只有一份家國情懷在激盪起伏,支撐着他堅持下去。

壓力再大,只要能夠參與其中,他也會感到無比幸運。

因爲,這是華夏一代農業人的夢想。

他們的使命,就是集成國內外創新資源,以相當於別人3倍的速度去奔跑,減少國內外種業的代差。

可能10年以後,雙方就能並駕齊驅,甚至華夏企業還能有所領先。

華夏種業由於過去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不到位,整個行業創新能力不足。

全國有8000多家種子企業,其中最多隻有100傢俱有研發能力,絕大部分都是銷售公司。

而種業的行業集中度也很低,鷹國前3家種子公司佔了70%的市場,華夏前10家種子公司市場規模佔比不到30%,企業規模小,也就無法保證研發投入。

這一年多以來,汪德率領先正達開展了一系列的行動。

研發端,打造了一個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的創新中心。

銷售端,打造了一個華夏種業共創平臺。

同時還加強與農科院的產學研合作,採用先進的基因編輯,生物育種等技術來研發更好的產品。

最後,還建立了一座種子博物館,蒐集了豐富的種子資源。

公司的投入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已有數十個玉米和水稻的新品種獲得了審定通過。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種子培育過程之複雜,遠超人們想象。

過去30年來,全球在育種水平上的突破,年均增產只有幾個百分點。

爲了贏得這場種業翻身仗,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些增產幾個百分點的新品種。

他們要的是一個爆款,一個能大幅度提高產量的爆款,才能滿足國家與人民對育種的期待。

當年雜交水稻在國內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時候,比常規水稻增產了足足20%。

所以,培養出一款增產高達10~20%以上的新品,纔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爲此,汪德團隊將目光轉向了最前沿的生物技術——基因編輯。

國內科研機構在玉米,大豆和水稻的基因組方面,已經做出了很深入的研究。

他們只要繼續鑽研下去,找到控制產量和抗病的基因,就能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新的品種。

我國大豆和玉米現在的單產水平還不高,只有鷹國的60%左右,因此在開發高產基因大豆和玉米方面,潛力非常廣闊。

很可惜,先正達在農業方面是專家,但是生物技術就沒有那麼厲害。

在基因編輯技術上,他們頻頻碰壁,不斷遭遇技術上的瓶頸。

汪德看着窗外的遠景,心裡冒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他也看到了沙漠王子不遠萬里前來華夏,重金求購基因藥物的新聞。

再加之三清之前在罕見病基因藥物方面的創新和突破。

三清的基因技術無疑是全球數一數二,那麼,能不能跟它聯手,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到種業上來,開發出全新的爆款種子呢?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從一點星星之火,迅速成長爲熊熊烈焰。

汪德毅然轉身,回到辦公桌前,撥通了一位三清高管的電話。

“喂,是孫總嗎?我是先正達的汪德。”

電話那頭是孫成仁,三清和先正達在農藥方面的合作基本是他談下來的,所以兩人也算熟識了。

雙方都是商場老鳥,稍作寒暄,立即直奔主題。

“是這樣的,聽說三清在基因編輯方面的技術很厲害,所以我想跟三清在基因農作物方面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國家目前也在大力支持種業改革和創新,這方面大有可爲。”

“哦,聽起來很有吸引力。”孫成仁也有些心動,不過他想了想轉基因食物的惡名,不由有些猶豫:“可是我聽說轉基因食物似乎不太受歡迎。”

“孫總,你聽我解釋。轉基因作物跟基因編輯作物完全不一樣,前者添加了其他異種基因,而後者只是敲除或者表達原本的一些基因,所以其實跟普通的育種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大大提高了效率,並且縮短了時間。”

“農作物的育種已經有數千年的時間,即便是現在,如果採用傳統的育種方式,也需要培養好幾個世代,花費5-8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合適的新作物。”

“但是,如果直接使用基因編輯工具進行基因組操作,那麼,作物育種的時間,往往能縮短到一年以內,從而大大節省了時間。”

“那也太厲害了。”孫成仁被驚到了,連連讚歎。

“我們在農業方面有足夠的優勢,而三清的基因技術又如此出類拔萃,如果我們一起合作,研發新的基因農作物,無疑是雙贏。”汪德想起雙方合作的前景,不由激動萬分。

孫成仁不禁點頭道:“你這麼說來,我也有些動心了。這樣吧,我跟衛總反應一下,如果他同意的話,我再告訴你。”

汪德心裡有些忐忑:“你說衛總會同意這樣的合作嗎?”

“這是好事啊,於國於民都大有好處,以我對他的瞭解,絕對沒問題。你等我好消息吧。”

wωw ▪ttκa n ▪¢ O

孫成仁掛斷電話後,立即跑去向衛康彙報此事。

衛康頓時有些驚訝,這個先正達跟三清合作吃到了甜頭,顯然是有些欲罷不能了。

不過種業創新意義重大,不但能大大提高糧食產量,讓華夏實現糧食自主,還能讓人們徹底擺脫飢餓,這顯然是一件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沒問題,我們正好對這方面也很有興趣,可以一起達成農業跨界戰略合作。”

衛康當即拍板,同意了先正達的合作請求。

三天後,汪德帶着自己的種子團隊,抵達了昆市。

雙方一番洽談後,簽訂了新的合作協議。

三清新成立沒多久的農作物部門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合同簽訂後,先正達的種子團隊留在了三清,雙方組成一個新的項目組,正式開始了高產農作物的研究。

第一個目標就是大豆,由於華夏大豆主要靠進口,爲了達到糧食自主的目的,勢必要研發出一款全新的高產大豆。

幸運地是,中科院的農業專家在大豆基因組研究方面早已有了一些成果。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控制大豆籽粒大小,含油量和蛋白含量的關鍵基因,這項發現對於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提高大豆產量及品質有着重要意義。

這種叫“甜10”的基因在控制大豆種子發育和油分積累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研究進一步發現,若將“甜10”基因敲除,百粒大豆種子的重量降低40.2%,油分含量降低40.7%,蛋白含量提高32.1%。

若在栽培大豆中提高該基因的表達,百粒大豆種子重量及油分含量都會顯著提高,大豆單株產量可提高11%至20%。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另一個調控大豆粒數的“甜15”基因,與本次研究成果疊加後,有望在大豆高產和優質等重要性狀上獲得更大突破。

因此,項目組打算從這兩個基因入手,同時提高“甜10”和“甜15”基因的表達,試試看能否研發出一款產量增加,同時又高油量的基因大豆。

三清的生物學家們很快就有了突破。

“什麼?基因編輯很成功,新的種子已經研發出來了?”汪德在京城接到了種子團隊的喜報。

汪德聽完彙報後,頓時一陣恍惚,這也太快了吧。

這纔多久啊,也就兩個星期,三清的基因團隊就使用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在大豆細胞中表達了兩種基因,並培養出了種子樣品。

接下來,就需要先正達的種子團隊挑選合適的大豆種植區域,進行試驗,觀察後續表現了。

魯省,先正達的一個農業基地,迎來了一羣神情激動的來客。

汪德一下飛機,就帶着集團的骨幹人員,風風火火地衝進了基地。

他身後的隨行人員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個箱子,裡面放着這次實驗的種子樣品。

這次實驗的是高產大豆,如果實驗成功,接下來還會有高產玉米,抗旱水稻等一系列新作物。

一行人走進一個快速育種植物車間,裡面溫暖如春,溫度高低,溼度大小都很適宜,光照也很充足。

這裡的調控高度自動化,光照強弱,溫度高低,溼度大小,二氧化碳濃度等條件都是自動調節的。

一個個白色架子上,放着裝滿土的培養槽,大部分都栽種着綠色的幼苗。

一般來說,在這種快速育種植物工廠裡面,採用了定製光源提供最佳光照,又根據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精準供給養分,還能做到環境的精準調控,從而爲種子的各個生育階段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

因此,傳統的農作物生長週期能夠縮短一半。

對於大豆來說,能夠將120天的生長週期縮短到60天左右。

在衆人的圍觀下,基地的工作人員很快將帶來的種子一一種下。

接下來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

(本章完)

第146章 感動華夏年度人物第540章 抓住AI診斷的風口第590章 動物實驗成功第297章 廢棄藥方也有人要搶?第602章 連接神經,功能測試第120章 約會風波第227章 三清也有農藥?第610章 爲國爭光,捨我其誰第24章 選擇合作方案第624章 論一頭豬能有多水第497章 爲國出征第128章 炸裂的肌肉男,全球胖子瘋狂求購第641章 外科醫生的危機感第159章 華夏應該有自己的諾貝爾獎第502章 內鏡之王三清第374章 HIV清除計劃第468章 耐藥寶寶,黃勤的夢想第370章 最受歡迎的臨牀試驗第606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172章 堅定薅洋毛路線不動搖第590章 動物實驗成功第145章 國家最高科技獎第115章 全球仿製藥:狼來了第425章 樣機完成第480章 口服胰島素立項第589章 生物人工腎第553章 擁抱AI醫療第593章 愛,死亡,人工腎(上)第290章 第一次公佈年報第349章 四處碰壁後的騷操作第73章 天才化學家的奇葩履歷第1章 公司破產,肝癌晚期第206章 扶持國產測序儀第542章 發佈會上初露鋒芒第631章 繼續攻關,打破物種壁壘第128章 炸裂的肌肉男,全球胖子瘋狂求購第452章 國風熱潮,人造血液第552章 不好了,機器人被打了第221章 效果神了第617章 打開潘多拉魔盒第562章 人造膀胱臨牀,靈魂拷問第619章 後續的影響第441章 論砸錢,我們是專業的第278章 文化輸出第393章 突然求婚,拒絕回國第4章 拒絕併購,收回股份第183章 個體化基因治療的曙光第473章 克利夫蘭的進修之旅(上)第381章 人用藥到寵物藥的新思路第15章 臨牀三期報告終於出來了第617章 打開潘多拉魔盒第542章 發佈會上初露鋒芒第458章 稀有血型聯盟第137章 男性避孕藥臨牀結果第567章 王者歸來第367章 醫療糾紛,不看療效看證據第432章 五千飛一次第543章 最完美的工具人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90章 對比療效,三清完勝第98章 全球專家驚歎,競爭對手繞行第593章 愛,死亡,人工腎(上)第50章 喜提國民老公稱號第540章 抓住AI診斷的風口第523章 抗氧化奇蹟第500章 決勝場第185章 限價令震驚全球第225章 搶購一空第471章 NDM-1耐藥基因,聯合用藥第243章 奇蹟發生,徹底恢復第223章 整個娛樂圈都沸騰了第485章 微創手術整合方案第420章 醫療器械商城第391章 系統升級第445章 海思下場,三方聯手第240章 網友們興師問罪,怪三清太低調?第360章 被治癒了精神內耗的威廉姆斯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448章 婚期準備第63章 國貨營銷,美白產品大賣第526章 全球聲討,漁民痊癒第206章 扶持國產測序儀第416章 有人歡喜有人心碎第613章 興奮劑,醫療科技的副作用第557章 戴着人工心臟的生活第625章 水牛教授的傳說第167章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79章 進軍心血管領域第628章 全實驗室的希望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150章 時代週刊封面,馬布斯竟成頭號粉絲第144章 衛總竟成三清美妝代言人第558章 億萬富豪的續命遊戲(上)第592章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第511章 糖友狂喜,海外鬧劇第163章 從罕見病開始的基因治療第150章 時代週刊封面,馬布斯竟成頭號粉絲第11章 第二次提取,美白神藥第70章 三清招聘,薪資直逼互聯網
第146章 感動華夏年度人物第540章 抓住AI診斷的風口第590章 動物實驗成功第297章 廢棄藥方也有人要搶?第602章 連接神經,功能測試第120章 約會風波第227章 三清也有農藥?第610章 爲國爭光,捨我其誰第24章 選擇合作方案第624章 論一頭豬能有多水第497章 爲國出征第128章 炸裂的肌肉男,全球胖子瘋狂求購第641章 外科醫生的危機感第159章 華夏應該有自己的諾貝爾獎第502章 內鏡之王三清第374章 HIV清除計劃第468章 耐藥寶寶,黃勤的夢想第370章 最受歡迎的臨牀試驗第606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172章 堅定薅洋毛路線不動搖第590章 動物實驗成功第145章 國家最高科技獎第115章 全球仿製藥:狼來了第425章 樣機完成第480章 口服胰島素立項第589章 生物人工腎第553章 擁抱AI醫療第593章 愛,死亡,人工腎(上)第290章 第一次公佈年報第349章 四處碰壁後的騷操作第73章 天才化學家的奇葩履歷第1章 公司破產,肝癌晚期第206章 扶持國產測序儀第542章 發佈會上初露鋒芒第631章 繼續攻關,打破物種壁壘第128章 炸裂的肌肉男,全球胖子瘋狂求購第452章 國風熱潮,人造血液第552章 不好了,機器人被打了第221章 效果神了第617章 打開潘多拉魔盒第562章 人造膀胱臨牀,靈魂拷問第619章 後續的影響第441章 論砸錢,我們是專業的第278章 文化輸出第393章 突然求婚,拒絕回國第4章 拒絕併購,收回股份第183章 個體化基因治療的曙光第473章 克利夫蘭的進修之旅(上)第381章 人用藥到寵物藥的新思路第15章 臨牀三期報告終於出來了第617章 打開潘多拉魔盒第542章 發佈會上初露鋒芒第458章 稀有血型聯盟第137章 男性避孕藥臨牀結果第567章 王者歸來第367章 醫療糾紛,不看療效看證據第432章 五千飛一次第543章 最完美的工具人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90章 對比療效,三清完勝第98章 全球專家驚歎,競爭對手繞行第593章 愛,死亡,人工腎(上)第50章 喜提國民老公稱號第540章 抓住AI診斷的風口第523章 抗氧化奇蹟第500章 決勝場第185章 限價令震驚全球第225章 搶購一空第471章 NDM-1耐藥基因,聯合用藥第243章 奇蹟發生,徹底恢復第223章 整個娛樂圈都沸騰了第485章 微創手術整合方案第420章 醫療器械商城第391章 系統升級第445章 海思下場,三方聯手第240章 網友們興師問罪,怪三清太低調?第360章 被治癒了精神內耗的威廉姆斯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448章 婚期準備第63章 國貨營銷,美白產品大賣第526章 全球聲討,漁民痊癒第206章 扶持國產測序儀第416章 有人歡喜有人心碎第613章 興奮劑,醫療科技的副作用第557章 戴着人工心臟的生活第625章 水牛教授的傳說第167章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79章 進軍心血管領域第628章 全實驗室的希望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150章 時代週刊封面,馬布斯竟成頭號粉絲第144章 衛總竟成三清美妝代言人第558章 億萬富豪的續命遊戲(上)第592章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第511章 糖友狂喜,海外鬧劇第163章 從罕見病開始的基因治療第150章 時代週刊封面,馬布斯竟成頭號粉絲第11章 第二次提取,美白神藥第70章 三清招聘,薪資直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