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小白臉(上)

如何做一名指使呢?

劉昌郝說:“小乙哥,幸好朝廷實施了將兵法。”

原來的編制,到了指使這一級就沒有了,但不要以爲天下老子第一。看似上面沒有了編制,節制的人與部司反而更多。一個不小心,便會得罪人。以現在的樑小乙,想與這些部司法人打交道,仍過幼稚。上面有了將,則有將去打交道。

“上司敬之,仍屬下……”

屬下不能像以前一樣,仁愛之了,那樣,各個心裡怏怏的都頭、副指使必以爲樑小乙軟弱可欺,一二三便能將樑小乙生生架空。

或如王安石。

他確實用對了一些人,然而用對後呢。先是王韶,因爲熙河路政策、高遵裕,與王安石鬧出矛盾,明年王安石隱居江寧,王韶也因爲王安石在趙頊面前說了一些不大好的話而失意,兩人皆廢。

李迪子侄李肅之、李柬之、李承之幾人皆有才幹,且李承之力助王安石推出免役法。要知道王安石變法中,免役法乃是最成功的變法之一,以至司馬光盡廢諸法,王安石於江寧嘆息,居然免役法也廢。但趙頊準備重用李肅之,以其作邊帥,王安石卻說,承之曉吏文,使爲都檢正或可,若作帥即不通物情。

由是讓趙頊留下不好的印象,雖然其執法剛正不阿,一直未得到重用。

王安石農田水利法一直執行得不錯,其中最大功勞者乃是大太監程昉,由此被一些舊黨恨之入骨,紛紛攻訐,王安石視若不見,程昉憂憤而死。

王安石理財,有兩大功臣,一是“誣告”歐陽修的蔣之奇,然王安石又看不到。二是薛向,這個人太厲害了,連反對變法的宋史也給予了“幹局絕人,尤善商財,討算無遺策,用心至到”的評價。

王安石生病,薛向送了幾株紫團參,也就是黨蔘,雖貴,到了他們這一級別,也不算太貴。王安石拒收,那也罷了,他又對趙頊說,“不知薛向爲近臣,如此誣罔聖聽,合行法否?誣罔如此而不治,不知於義理何所當……薛向取陝西六年錢穀、金銀、匹帛出入細數兩本,擾人至多,請罷之。”

若不是這幾個人,你還變個鬼法!

然後推薦呂公著,呂公著雖是舊黨,還好。

黃庭堅,書法大師,都懂的,然其修《神宗實錄》時卻十分惡毒。

錢公輔,前面重用,後面立即打王安石的臉。

神經病鄧綰。

真正的小人邢恕。

元佑亂政的首領之一劉摯。

這樣用人,如何不親叛衆離?

王安石還算好的,至少找出一些能用的人,趙頊更糟糕,郭逵、高遵裕、徐禧……

“小乙哥,首先你要找出一些人,其級別是都頭、副都頭、十將,但其必然符合幾個要求,其人不太貪,只要貪得不多,容忍之,畢竟禁軍風氣已是如此。”

“有一些才能,才能不易甄別,其人須識一些字,訓練時不太鬆懈,有一些武藝,其就算是有才能了。”

“對你不能稱爲親近,但至少不抱着敵意。”

“將這些人找出來後,對其進行拉攏,甚至可以打出我的名號,說官家對我賞識,我拒絕了制科試。”

“昌郝,官家似對你確實賞識。”

“小乙哥,那個不用管了,你且說一說,否則有人以爲你出身低微,又會輕視於你。”

“然且不能操之過急,須用數月時間進行拉攏,但這個拉攏不是給其好處,無外乎請他們偶爾出來吃一頓飯,表示一下親近之意即可。數月之後,若有三兩都頭或副都頭,七八十將支持你,便可掌控全營。或有許多人不服氣,然而各自爲戰,不足爲害。”

“訓練如何?”

“未掌控全營前,稍嚴之,掌控全營後,亦不能操之過急,漸嚴之。”

“做私活、貪墨如何?”

“先不問,掌控全營後,亦不能全問,然那時可以拿一兩過份者開刀,用之駭猴,須知一條,水至清無魚,大環境容不下清廉了。”

“你是說,容許少貪,但不能貪得太多,容許其讓手下做少量私活,然不可過份?”

“差不多吧,其分寸,你一定要拿捏好。”

“空餉若何?”

“須知,各營編制名義上五百人,皆不滿之,你們這一營已有四百二十餘人,縱吃空餉,數額也不多,且吃空餉,與你這一級別無關。莫問之!”想說這個,那得罪的人海了,且多是一些有來頭的大人物。

“你是指使,漸漸摸到官場的邊了,然你是武官……”劉昌郝想了想,說了說曹彬與狄青的故事,在宋朝,身爲一個武官,只能低頭做人,否則下場就會很慘。

樑小乙茫然若失,劉昌郝說:“且莫失意,不說你,縱然是官家,亦不能欲所欲爲。這些乃是權術,想要服衆,終極卻只有兩條,一是你自身的能力,若是你能文能武,武藝出衆,技壓全營,下屬又漸漸會誠服矣。二是以身作則,凡訓練、出勤、戰鬥,你必然身先士卒,下屬又會漸漸誠服。還有其他的,諸如執法須公平,下屬少貪行,你卻不能貪,儘量地關懷下屬,是關懷,而非是殷勤,這個分寸也要拿捏得好。大約就是這樣吧。”

應當還有,但劉昌郝也想不出來了。

樑小乙坐了良久,不是坐,而是將這些記下,最後站起來說:“我去韓師傅家。”

“應當要去的。”

樑小乙成爲指使後,許多人根本想不到是劉昌郝的功勞,皆以爲韓大虎教了樑小乙了不得的武藝,許多鄉里無賴跑到韓大虎家門口,想要拜師學藝,將韓大虎弄得不勝其煩。

但韓大虎心裡面清楚,他問:“樑小乙,你爲何遷爲指使?”

別說武藝的啥,樑小乙雖身強力壯,談武藝,不練上三四年休想好得起來,可能他們那一營中,便有身手比樑小乙好的人。

“我也不知。”

韓大虎惱了:“我是你師傅!”

這個惱不僅惱樑小乙欲藏拙,也是被一些無賴來學藝弄得煩惱的。

樑小乙被他相逼,只好悄聲說:“韓師傅,劉昌郝議論了時政,被官家與諸相公召於中書相詢,官家似乎很是欣賞,欲讓劉昌郝參加制科試,然劉昌郝欲養小娘娘,未答應。不知說了什麼,官家也將我召於中書,可能因此,得以升遷。”

至於其他的,樑小乙就不清楚了。

“官家召見劉昌郝?”

“冬至前落雪的第二天。”

那時韓大虎還在教場呢,不過韓大虎也反應過來:“是黃嵬山?”

“正是,韓師傅,莫要讓小娘娘知道,否則她會擔心。”

“他真讓朝廷重視了?”韓大虎瞪大眼睛,覺得很不可思議。

“不僅是那篇文章,劉昌郝詩詞也厲害,滿城皆傳唱之,故那篇文章刊印出來,引起朝堂重視。”

“我就知道,他非是凡物,樑小乙,你是我徒弟,也要努力,勿要讓他將你丟下。”這個也想攀比,但韓大虎又喃喃道:“那些燕子、山貓、鳳雞,又豈能是凡物。”

“鳳雞真類似鳳凰?”

“你自己去看。”

樑小乙回山灘看,正好莊父在喂“鳳雞”,一個個吃飽了,展翅飛翔,樑小乙驚呼道:“真乃是真鳳凰也。”

凡是第一次看到它,且看到它們飛翔鳴叫,都會驚訝。

莊父說:“它們那會是鳳凰!”

秋天前還好一點,秋後,這些漂亮的大鳥找不到吃的,不但早上來到村子,下午也來到村子找吃的,還啄公雞、狗,小孩子。鳳凰得多高貴哪,那有如此下賤兇狠的鳳凰,一起大失所望,紛紛說,它們確實是漂亮的野雞。劉昌郝反而舒坦了,看到趙頊紅色的公服,便知道宋朝忌諱不多的原因,終有些說不清楚。

即便說它們是野雞,也是一種漂亮的,不怕人的野雞。眼下無所謂,未來一旦山上開發出來,僅是這些野雞,便能吸引無數遊客過來。他將這些道理講了出來,自家客戶得心中有數,莫以爲它們貪吃,便討厭它們,又安排莊父每天早上下午抽空,主動到渠尾去餵食。

莊父說了,樑小乙也有些失望。

但還好吧,之所以啄小孩子,是許多小孩子想摸它們,不然也不會啄人。

過年,拜年,讓劉昌郝意外的是孫耆長帶了一些禮物來拜年。

之所以來拜年,與山塘無關,那是交換,乃是爲苜蓿的,那天劉昌郝帶着孫耆長看薛勇家羊吃青貯,看完了,又帶孫耆長去山上看苜蓿根,果然扎得深。孫耆長又問,爲何不能養豬?劉昌郝答道,能養豬,我不正用它們在養豬?但不建議你們村養,豬雖是雜食性動物,然搭配青貯有限,不像羊,以青貯或青飼料爲主,搭配少量糠秕豆枯就好了。

劉昌郝說這個,還沾到一個運輸問題,劉樑村離烏頭渡有四里路,臨到孫嶺村便變成了六七里路,比到山灘還要遠,儘管修了路,運輸多少是一個麻煩。

孫耆長回去後,又帶了孫嶺村的一些人過來看。當然,水土好了,對劉昌郝家也有利,然而最大的獲益者還是孫嶺村本村人,且劉昌郝承諾,秋後會提供一些苜蓿的種籽。

來拜年,是一種感謝,相比於兩個村子的恩怨,也算是難得。繼續拜年,拜完年,樑小乙與鳳鳳插釵,但婚期卻放在了年底,張大魁夫妻心思,大夥是懂的,僅“養一年”,已經鬆了很大的口。接着樑家擺酒席,樑小乙回京城。

由於未落雪,“新田”灌溉渠也修好了,大夥去山上鋤草,馬上就要忙碌,不過與去年相比要好得多。方波與伍貴來到劉家,伍貴要去洛陽買花樹,方波去的更遠,還是信陽軍。

“方二郎,你這次去信陽軍,須託當地牙人,由當地牙人發動當地人去尋找。”

“我已經聯繫好了。”方波掏了掏懷中的信。劉昌郝非要種銀杏,幾人只好打聽,說是秦嶺有,誰去秦嶺找樹,然後又打聽出來,說是大別山有,但比棉花好,方波在京城尋到了兩個熟人,寫了“介紹信”,至少不是兩眼一抹黑。

“僅是銀杏一種,估計數量也不多,不能用船兜得太遠,時間也耽擱得太久,須用車,且用驢車。”

出了京城,馬車罕難看到了,多是牛車或驢車,牛車穩、載重量大,然其速度太慢,太慢便會耽誤時間。正說着,外面走進來一個白淨極其秀氣,約二十歲出頭的青年,他問:“誰是劉樑村劉昌郝?”

“我是,你是?”

“我是陶廟村陶家小娘子的相好。”

劉家幾個人臉色一起垮掉了。

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十四章 家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115章 喜事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125章 鳳凰(下)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33章 知曉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60章 見(一)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三章 苗苗第150章 燕離(下)第131章 大佃戶第六十六章第164章 定論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第十九章 種花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203章 提花第112章 十將(下)第219章 附從第九章 可惡(上)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六章 團行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30章 撒石灰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二十七章 經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118章 取之(下)第123章 苦惱第219章 附從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八章 傳家寶第200章 好算盤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112章 十將(下)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十四章 家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81章 大宏願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十二章 豆油第202章 萬畝第157章 愛惜第十三章 欠條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09章 蛻變(下)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177章 農學第210章 敵意第201 虎吃狼第219章 附從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八十章 僞證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01章 免費第162章 見(三)第185章 小水利第145章 花木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101章 免費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十二章 豆油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206章 賣弄(下)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124章 鳳凰(上)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205章 賣弄(上)
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十四章 家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115章 喜事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125章 鳳凰(下)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33章 知曉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60章 見(一)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三章 苗苗第150章 燕離(下)第131章 大佃戶第六十六章第164章 定論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第十九章 種花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203章 提花第112章 十將(下)第219章 附從第九章 可惡(上)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六章 團行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30章 撒石灰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二十七章 經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118章 取之(下)第123章 苦惱第219章 附從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八章 傳家寶第200章 好算盤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112章 十將(下)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十四章 家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81章 大宏願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十二章 豆油第202章 萬畝第157章 愛惜第十三章 欠條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09章 蛻變(下)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177章 農學第210章 敵意第201 虎吃狼第219章 附從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八十章 僞證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01章 免費第162章 見(三)第185章 小水利第145章 花木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101章 免費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十二章 豆油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206章 賣弄(下)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124章 鳳凰(上)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205章 賣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