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回廣寧

- -

天啓元年,六月初八,宜嫁娶搬家,忌開市做竈。

輕輕的將手裡的信件放到了桌子上,熊廷弼在屋子裡掃視了一圈才緩緩的開口說道:“這是右屯來的書信,廣寧被偷襲了,是建奴做的。”

聽完熊廷弼的話,屋子裡的人都是微微一愣,建奴這是做什麼?屋子裡的人不由面面相覷,最後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熊廷弼的身上。

坐在一邊的尤世功沉吟了一下才說道:“大帥,無論建奴想要做什麼,我們都不能讓他們得逞。卑職願意帶着人去廣寧,將廣寧拿回來。”

看着一臉激動的尤世功,熊廷弼輕輕的搖了搖頭,示意他坐下。皺着眉頭看着身後的地圖,許久熊廷弼將目光落到了一邊的左光斗身上,頗爲認真的說道:“左經略,有什麼意見嗎?不妨說來聽聽。”

左光斗輕輕的皺着眉頭,也將目光落到了地圖上,苦笑着搖了搖頭,一臉無奈的說道:“熊大人,以前以爲自己什麼都能升任,就算不會也可以學。可是來到遼東之後,下官才發現不是那樣的,兵事乃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不可不慎。下官對兵事並不通曉,如果佔着這個位置,不但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反而會出事情。所以下官已經向皇上遞了請辭摺子,不過看到寧遠的地形,下官還是有話想說。”

聽了左光斗的話,熊廷弼就是一愣,許久對着左光斗施了一禮,沉聲道:“大人高義!”左光斗雖然輕飄飄的一句上了辭官摺子,可是事情也遠沒有這麼簡單。

左光斗是天啓皇帝任命的遼東經略,到遼東不過旬月就上了辭官摺子,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大臣就算不上書參劾,天啓皇帝心裡難免不會有什麼想法,以後的前途就不好說了。能夠爲了國事邊功拋去自己的前途未來,熊廷弼對左光斗是十分的敬重的,最起碼這人品就是當世一流。

見左光斗這麼說,熊廷弼笑着說道:“大人有什麼話儘管說。”

緩緩的點了點頭,左光斗來到了地圖前,沉聲道:廣寧位於醫巫閭山的西側,東距瀋陽城四百里,西南距錦州兩百五十里。遼東總兵的駐地就設在廣寧,所以廣寧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可是薩爾滸之戰的時候,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趁着我大明後防空虛,趁機襲擊了廣寧。薩爾滸之戰之後,朝廷急需穩定遼東,便沒有在與察哈爾部起爭端。”

見左光斗話說的委婉,熊廷弼也點了點頭,其實那個時候明軍元氣大傷,已經沒有了和察哈爾部決裂的實力。如果面對建奴和蒙古韃子一起進攻二來,遼東肯定就保不住了。爲了保住遼東,朝廷便默認了林丹汗佔領了廣寧。

到了現在,大明朝和林丹汗一直都是盟友的關係,在也沒有兵戎相見。這廣寧城也就成了雙方的聯誼城市,商人在這裡互市,蒙古人在這裡買鐵鍋,漢人則是買皮毛馬匹。這麼多年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只是很多東西並不能說出來,熊廷弼便緩緩的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

見熊廷弼點頭,左光斗就知道自己不用在說了,沉吟了一下,左光斗接着說道:“廣寧城的南面是我大明的右屯,再往南就是大海。西面則是我大明朝的義州和大淩河堡,在往西就是錦州了。東面是遼河,渡過遼河之後便是瀋陽。想要進攻廣寧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廣寧的北面,當年察哈爾部林丹汗曾經走過來的道路。”

緩緩的點了點頭,熊廷弼沉聲道:“大人說的有道理,信上也是這麼說的。”皺着眉頭想了想,熊廷弼臉色陰沉的說道:“建奴已經打下來了廣寧城,這就說明他們就是從蒙古韃子那邊過來的。”

左光斗也慎重的點了點頭,看着熊廷弼說道:“建奴在鐵嶺開原這邊,廣寧卻在遼西腹地,雖然只有幾百裡的距離,可是在這也是一次有預謀的襲擊。建奴繞着這麼遠,不可能只是爲了攻打廣寧,這裡面肯定有有其他的事情。建奴就算打下了廣寧也不可能守得住,這幾年我大明在這遼東的力量已經得到了恢復,如果不是估計和察哈爾部林丹汗的盟約,我們早就把廣寧拿回來了。如果是建奴打下了廣寧,我們自然也就沒有這樣的顧忌,這一點建奴不會想不到,可是他們還是來了。”

沉吟了半晌,熊廷弼頗爲凝重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也就是說建奴這次的行動肯定是有目的的,至於是什麼目的就不好說了,我們現在也還不清楚。可是無論是什麼目的,對於我們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看着熊廷弼,左光斗沉吟了一下才說道:“雖然下官不懂兵事,不會指揮做戰,可是對局勢還是有些一些見解的。現在我們不知道建奴的目的,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想,他們是怎麼來到廣寧的?廣寧的北面是蒙古韃子的地盤,林丹汗怎麼可能允許建奴來到這裡?還打下了廣寧?”

“是不可能發生的,沒有廣寧的互市,蒙古林丹汗他們的生活物品都沒有辦法保證。不過蒙古韃子也不是鐵板以一塊,雖然整個漠南蒙古名義上全是林丹汗的部署,可是也有很多部落和林丹汗並不和,彼此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廣寧的對面是蒙古的內卡爾喀五部都是林丹汗控制的部落,既然建奴來到了這裡,那就說明內卡爾喀五部已經和建奴達成了協議。”熊廷弼此時眉頭緊緊的皺着,眼睛緊緊的盯着地圖,一臉的慎重。

左光斗看着熊廷弼的樣子,便沒有在說話,讓他能靜靜的思考。

許久,熊廷弼一臉凝重的轉過身,面陳似水的說道:“本官想到了,這次就是建奴的一個大陰謀,他們的目的並不是我大明。從派人突入長城到攻打廣寧城,全部都是一個陰謀,他們的目標不是我們而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建奴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聯合內喀爾喀五部的蒙古韃子,他們準備對林丹汗動手。”

左光斗也是一臉的震驚,大明朝和蒙古林丹汗的聯盟一項都非常好。如果林丹汗被滅了,整個蒙古就會落入到建奴的手裡,這樣一來面對建奴攻擊的就不光是遼東了,而是整個大明的邊境線。

見左光斗看着自己,熊廷弼的眉頭也是皺的緊緊的,沉吟了許久,深深的嘆了口氣。無力的坐在椅子上,熊廷弼拍着自己的額頭,一臉苦笑着說道:“一直以來我都是小心謹慎,生怕出一點問題,沒想到還是上了建奴的當。他們派進來的三萬人,肯定不全是建奴的騎兵,有很多都是蒙古韃子。在派進來的時候就是沒打算讓他們囫圇着回去,而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用力的拍了拍自己的額頭,熊廷弼接着說道:“我們就這樣上了建奴的當,派出了五萬人馬去遵化,正和了建奴的心意,就算把那三萬人全都殲滅了也於事無補。”

似乎覺得熊廷弼太過頹然,左光斗沉聲道:“這件事情也怪不得大帥,建奴突進長城,遵化城告急,我們派人勤王救駕也是應該的。”

苦笑真搖了搖頭,熊廷弼一臉頹然的說道:“這是本官的錯,等到事情結束後本官會像皇上請罪。哪裡都可以派兵勤王救駕,唯獨我們遼東不可以,因爲建奴就想要我們派人進去。我們完全可以不派人,京城有三大營,薊州有保定等地的軍力,還有三邊總督那邊,大同也都有兵力。就算我們不派兵,建奴的三萬人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深深的嘆了口氣,熊廷弼一臉後悔的說道:“當初是想有了勤王救駕的功勞,皇上不會怪罪我,可是現在想來這種想法多麼的愚蠢。身爲臣子怎麼可以爲了一己之私做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妄爲臣子啊!”

“大人,就算遼東這邊沒有辦法,我們也可以從別的地方突出去幫忙啊!”看着熊廷弼,左光斗遲疑的說道。

苦笑着搖着頭,熊文燦沉聲說道:“我們大明騎兵稀少根本沒有出塞的能力,只有從廣寧這裡出去,因爲和蒙古韃子的距離比較近,他們的戰場也在這裡,所以我們有能力在這裡阻止他們。這也是建奴爲什麼提前攻擊廣寧的原因,他們就是不希望我們從那裡出兵,也是爲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可是大人,我們可以將廣寧奪回來啊!然後在帶兵出去,去阻止他們!”左光斗猛地站起身子,一臉興奮的說道。

熊廷弼則是輕輕的嘆了口氣,將心裡的想法壓了壓,強打起精神對一邊看傻了的尤世功說道:“無論如何要先把廣寧拿下來,傳令西平堡守將羅一貫、左屯守將左良玉、右屯守將陳光旭,讓他們帶領本部人馬兵發廣寧,先把廣寧收回來在說。”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四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四百章 關係第五十七章 開始了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七章 君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計了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十二章 早朝之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四百二十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一十八章 對策第七十九章 夜晚第一百二十一章 笑四笑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二百二十章 涌動第三百一十七章 三方準備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五章 前進的步伐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顯純到了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二百九十六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四百二十四章 去南京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六十五章 請辭第二百二十一章 范文程第二百六十四章 夜的靜謐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三百二十章 一樣的夜晚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氣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三十三章 談話第四百九十六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九十七章 抵京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八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草園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九十九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山東和遼東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六十章 二人擡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五百章 兵圍鐵嶺第十二章 苦逼集合體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四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刀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後顧之憂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五百一十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一百七十章 無賴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清洗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四十四章 抄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勤王救駕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四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四百章 關係第五十七章 開始了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七章 君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計了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十二章 早朝之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四百二十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一十八章 對策第七十九章 夜晚第一百二十一章 笑四笑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二百二十章 涌動第三百一十七章 三方準備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五章 前進的步伐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顯純到了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二百九十六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四百二十四章 去南京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六十五章 請辭第二百二十一章 范文程第二百六十四章 夜的靜謐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三百二十章 一樣的夜晚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氣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三十三章 談話第四百九十六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九十七章 抵京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八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草園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九十九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山東和遼東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六十章 二人擡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五百章 兵圍鐵嶺第十二章 苦逼集合體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四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刀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後顧之憂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五百一十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一百七十章 無賴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清洗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四十四章 抄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勤王救駕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