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見面

- -

天啓皇帝的房間裡,看着跪在地上的楊鶴,天啓皇帝笑呵呵的說道:“楊愛卿,快起來吧!出門在外沒有這麼多規矩,坐下說吧!”

“謝陛下!”恭敬的施了一禮,楊鶴坐在了一邊,雙手放在規矩的放在一邊,準備聽天啓皇帝說什麼。

端起一邊的茶水喝了一口,天啓皇帝笑呵呵的說道:“楊愛卿,白天的事情沒有嚇到你吧?”

“臣確實嚇了一跳,不過總覺得陛下這樣做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臣不敢妄自揣測,雖然怕人探知微臣的行蹤,還是到這裡來了!”楊鶴慢慢的點了點頭,看着天啓皇帝,恭敬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輕輕的擺了擺手,語氣中帶着輕鬆的道:“楊愛卿不用擔心,你後面沒有人跟着,錦衣衛的一直跟着你到這裡!”

沒有覺得詫異,楊鶴的也知道事情的嚴重xing,天啓皇帝這樣做也無可厚非。正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這個道理楊鶴是明白的。

“陛下,臣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問?”沉吟了半晌,楊鶴有些遲疑的說道,臉上也帶着很深的猶豫。

看了一眼楊鶴,天啓皇帝將手中的茶碗放下,笑着說道:“愛卿有什麼話儘管說,朕一直不曾阻塞言路,更何況是愛卿你肯定不會無的放矢。”

狠狠的咬了咬牙,楊鶴正了正身子,神態認真的說道:“陛下這次到江南來肯定是有事情的,這一點臣心裡十分的清楚。臣以爲無論皇上是來做什麼的,都應該快刀斬亂麻,不應該在這裡耽誤過多的時間。皇上乃是一國之君,京城裡面那麼多的事情等着皇上去處理,如果在這裡耽擱的太久,微臣恐怕京城裡面會有紕漏。”

上下打量着楊鶴,天啓皇帝久久沒有說話,深深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帶着苦澀的說道:“楊愛卿,既然把話說道這個份上,朕也就不瞞着你了。這次朕要做的的確是大事情,想必你也猜到一些了?”說着天啓皇帝緊緊的盯着楊鶴。

微微一愣,不過楊鶴還是輕輕的點了點頭,他自然明白天啓皇帝到這裡是做什麼的。心裡雖然是這樣想的,可是真的得到天啓皇帝的證實,楊鶴的臉sè也變得非常的凝重。

“陛下,大明朝這麼大,需要陛下cāo心的事情多了。朝廷養士三百,陛下不必總是親力親爲。如果陛下總是這樣事必躬親,一則是陛下忙不過來,二來朝廷這些官員豈不成了閒人!”楊鶴看着天啓皇帝,說話的語氣激動了很多,眉頭都在輕輕的跳動。

見楊鶴的情緒如此激動,天啓皇帝也是一愣,沒有計較楊鶴言語上的衝撞。天啓皇帝的心裡反而有些感動,這樣的臣子纔是真正的臣。慢慢的站起身子,天啓皇帝緩步的走到楊鶴的身邊,輕輕的拍了拍楊鶴的肩膀。

天啓皇帝眼中帶着濃濃的自信,有了這樣的人自己何愁不能中興大明,再次用力的拍了拍楊鶴的肩膀,天啓皇帝沉聲道:“愛卿,朕知道你的心意,也明白你在想什麼。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愛卿乃是文官的典範!朕知道,愛卿雖然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堂堂的二品督堂,房不過三間,地不足百畝,每ri三餐青菜蘿蔔。愛卿乃是上天賜予朕的,朕自當妥善用之!”

“陛下,臣三餐有肉,睡覺有牀,田地雖不多卻足夠養活微臣一家人。現在這樣就已經足夠了,大明朝這麼多百姓,能夠過上臣這樣ri子的恐怕不多。皇上乃是少有的英主,雄才大略,臣真的希望皇上成爲中興之君。天下繫於陛下一身,以後萬萬不可如此行事啊!”楊鶴接着天啓皇帝的話,可是還是繞到了自己這邊,目的只有一個勸諫天啓皇帝不要微服出巡。

有些頭疼的看着楊鶴,天啓皇**不知道怎麼說了,低着頭想了許久,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愛卿,國朝養士三百,可是真正能夠成爲一方柱石的並不多。這次的事情事關重大,朕不得已親自前來!”

見楊鶴又要說什麼,天啓皇帝將手一擺,笑呵呵的說道:“不夠朕也答應你,以後除了大事情,朕絕不在微服出巡!”

雖然對於天啓皇帝的回答不甚滿意,可是自己實在沒有什麼說的了。沉吟了一下,楊鶴頗爲嚴肅的說道:“陛下,接下來臣應該做什麼?”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對楊鶴是越來越滿意了,這位楊大人不但清廉自守,辦事也是頗有手段。現在來問他接下來要做什麼,不是問自己的計劃,顯然是楊鶴已經明白了自己此行的作用。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便將陳家姐妹的話說給了楊鶴,最後頗爲嚴肅的道:“朕已經派人在城裡掃聽過了,陳家姐妹的話都是真的。至於案子的具體情形並不清楚,愛卿記住,一定要把李家牽扯進來。李家是綱商,任伯年便歸屬李家管理,這件案子李家脫不了干係!”

天啓皇帝雖然沒有直接說,可是楊鶴明白,天啓皇帝已經認定這件事情任家父子是冤枉的,李家是有問題的。臉上沒有什麼表現,楊鶴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語氣頗爲嚴肅的說道:“皇上,臣一定竭盡全力將案子查過水落石出,陛下儘可放心!”

沒有在意楊鶴說的話,天啓皇帝明白他的心思,楊鶴是不會因爲自己的吩咐去願望李家的。這個人有着自己的底線和cāo守,這樣的人天啓皇帝用起來也更放心。至於李家那邊,天啓皇帝可以斷定,這件事情肯定和李家有關係!

“這樣自然是最好,沒什麼事情愛卿先回去吧!”天啓皇帝輕輕的點了點頭,面無表情道。

“臣告退!”躬身施了一禮,楊鶴慢慢的退了出去。

在天啓皇帝和楊鶴密探的時候,知府衙門的二堂裡,揚州知府和李昌也在秘密的交談。

“李兄,今天的事情你也看到了,那個龍昌商號少東家處處針對趙遷。按照大明律,誣告可是要反坐的,如果真的把誣告的罪名坐實,那趙遷可就死定了!”揚州知府滿臉的焦急,聲音中帶着濃濃的不安。

輕輕的敲打着桌子,李昌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見揚州知府侷促不安的樣子,不屑的撇了撇嘴。沉吟了一下,聲音嚴肅的說道:“事情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交給任伯年的兩萬引鹽自然是能查到的,而且將那兩萬擔鹽吩咐下去的,正是博兒。”

無奈的嘆了口氣,揚州知府遲疑着道:“那個趙遷恐怕也是李公子收買的吧?”見李昌沒有否認,揚州知府苦笑着說道:“這件案子,如果沒有人追查,糊塗着也就過去了。現在真的較真的話,案子可是破綻擺出,不說別的,讓那些錦衣衛審問一些趙遷,他就得把什麼都說出來!”

“所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李家也就完了。明天一早,我們去見楊督堂吧!宜早不宜遲,不能再有什麼紕漏了!”李昌眼睛微眯着,裡面不斷的閃着冷光,不過從他嘴角抽搐的樣子來看,心裡還是疼的要命。

兩個人商定好了,便各自回去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揚州知府和李昌便來到了欽差行轅,口稱要求見欽差大人。

在欽差行轅裡面,楊鶴正在見一個人,聽到外面人的稟報,皺着眉頭說道:“帶到客廳,看茶吧!”

“是,大人!”錦衣衛校尉恭敬的答了一聲,轉身離開了,至始至終,校尉連門都沒進去。

揚州知府和李昌被帶到了客廳,見校尉要出去,李昌連忙走到校尉的身邊,笑呵呵的說道:“問一句,楊督堂什麼時候能見我們?”

“這個我可不知道,等大人有時間了,自然會見兩位,請兩位在這裡稍帶!”校尉話說的還算客氣,可是臉上卻沒有一絲客氣的表情,冷冰冰的說完便要轉身離開了!

“這位小哥,不知道督堂大人在忙什麼?”一邊的揚州知府也坐不住了,拉住要走的校尉,笑呵呵的問道。堂堂四品的知府,什麼時候對一個錦衣衛校尉如此和顏悅sè。

頗爲爲難的看了兩個人一眼,校尉苦笑着搖了搖頭,頗爲無奈的說道:“兩位,我只能告訴你們,楊大人在見客!”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全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妙,李昌連忙拉住校尉道:“這位小哥,督堂大人在見誰?”

無奈的笑了笑,校尉連忙搖了搖頭,嚴肅的道:“這個我不能說,要是大人知道了,我是要掉腦袋的!”

“小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救命的事情,你無論如何也要幫忙啊!”揚州知府連連對着校尉作揖,一臉懇求的說道。

“大人,切莫如此!”深深的嘆了口氣,校尉一咬牙道:“兩位可不要說出去啊!”

兩人將腦袋搖的飛快,齊聲道:“不會的,小哥請說!”

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一百五十六章 攻城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相較量第四百一十章 探監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焚廣寧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派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對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四百五十九章 轉變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三百五十四章 警察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相較量第二百四十六章 派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四百九十六章 兩軍對壘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二百七十三章 攻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杖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十一章 心思第三百七十五章 考狀元第一百七十六章 戚家刀第二百五十七章 戚家軍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四百九十三章 兵發鐵嶺第一百五十八章 暮色第四百零二章 這麼多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局勢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警察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贏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一百八十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二章求推薦求收藏哈哈哈哈第三十五章 新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七十三章 將軍第二十八章 奏摺第三百四十一章 孫承宗赴遼第三百八十章 武狀元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十七章 計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全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改制第三百九十章 四川的局勢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五百零三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兩百零六章 早朝詩第四百章 關係第一百六十章 人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雷停雨歇第五十章 互相試探第十三章 無聊的朝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兵發鐵嶺第二百六十一章 兵進遵化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零一章 劉徹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一十七章 抉擇第七十六章 罷官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宏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四百八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第九十四章 隆中對六第四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三章 籌建第二百四十章 真正的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努爾哈赤第七十三章 將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相較量第三十四章 登基第三百九十六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一百一十九章 震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起死吧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四百一十章 探監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局勢一第六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秘密欽差第一百四十三章 艾菲斯第二百三十四章 商號佈局
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一百五十六章 攻城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相較量第四百一十章 探監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焚廣寧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派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對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四百五十九章 轉變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三百五十四章 警察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相較量第二百四十六章 派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四百九十六章 兩軍對壘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二百七十三章 攻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杖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十一章 心思第三百七十五章 考狀元第一百七十六章 戚家刀第二百五十七章 戚家軍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四百九十三章 兵發鐵嶺第一百五十八章 暮色第四百零二章 這麼多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局勢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警察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贏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一百八十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二章求推薦求收藏哈哈哈哈第三十五章 新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七十三章 將軍第二十八章 奏摺第三百四十一章 孫承宗赴遼第三百八十章 武狀元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十七章 計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全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改制第三百九十章 四川的局勢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五百零三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兩百零六章 早朝詩第四百章 關係第一百六十章 人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雷停雨歇第五十章 互相試探第十三章 無聊的朝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兵發鐵嶺第二百六十一章 兵進遵化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零一章 劉徹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一十七章 抉擇第七十六章 罷官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宏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四百八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第九十四章 隆中對六第四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三章 籌建第二百四十章 真正的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努爾哈赤第七十三章 將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互相較量第三十四章 登基第三百九十六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一百一十九章 震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起死吧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四百一十章 探監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局勢一第六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秘密欽差第一百四十三章 艾菲斯第二百三十四章 商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