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有關司徒慶宇的消息,座上的喬萬似乎來了興趣。
沒錯,正是他叫續衛東去辦這件事的。
如果不是續衛東,當初在總統府的外面,司徒慶宇早就在數十把自動步槍下,變成了篩子了。
但,雖然沒變成篩子,本身卻是受到了極大的傷。
大傷不宜搬動。
好在,玄教和變革者雖然被帝國給“斬首”了,但大部分的力量還在。
安德魯更是樂意看到有些能夠讓總統吃癟的東西。
所以,他動用了自己的力量,給司徒慶宇以最佳的治療。
醫療方面,除了當年汪清峰在的時候,帝國的意料水平冠絕世界,其他時候,還是聯邦纔是老大。
安德魯又屬於聯邦中最頂上的那一小撮人,能夠給予司徒慶宇的治療,自然也是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
哪怕司徒慶宇上也有不少的窟窿。
只是,安德魯這時候還不知道,續衛東早就已經不是變革者的人了。
後來,續衛東走的時候,安德魯也發了一場大火,正當他打算追究的時候,東海上,一枚核彈爆了。
安德魯沒有心思主管這件事情,但下面的小魚小蝦也是不容小覷的。
於是乎,續衛東帶着一個半死不活的司徒慶宇,花了很長時間,纔回到了帝國。
這才,來到了天宇都。
喬萬此時已經走下了首座,來到了續衛東的面前。
他不會功夫,即使現在也不會,而這個大殿上面也沒有什麼人。
但是,續衛東會。
而且很好。
這種情況下,續衛東一旦爆發,把自己殺了,然後在溜出去,一點難度都沒有。
喬萬也知道續衛東很恨他。
喬萬更知道,續衛東不敢這麼做。
不是因爲玄教的那些耋老還被自己關押着,而是因爲續衛東想報仇。
直到現在,究竟是誰殺了喬河,還沒有查出個結果。
可以肯定的是,這件事是一個人乾的。
但,一個人乾的,這件事本身就很恐怖。
因爲,花無淚曾說過,就算是陳安馳鼎盛時期,也沒有辦法以那麼快的時間,殺死田浩淵和喬河。
最重要的是,碾壓式的殺死。
“帶我去見見。”
喬萬在續衛東的耳邊說出這句話,續衛東點點頭,而後便轉身離開。
喬萬則默默地跟在他身後。
暗地裡,有幾個人影閃動。
......
喬萬在謀劃着自己的事,喬新卻有些焦頭爛額。
作爲第一人總理王大臣,他的日子並沒有想象中的好過。
如果用蕭韌武的語氣來說,那就是自己快要被“榨乾”了。
張懷成不是沒有幫他的忙。
實際上,在張瑾瑜叛亂以及大皇子變成那樣子之後,這位原本還有些野心的帝國內閣首輔,早就心灰意冷了。
“活好後半生。”這句話,已經成爲了他的座右銘。
所以他沒有辭去首輔的位置,在皇帝的監視下,才能讓皇帝放心。
他盡心盡力地輔佐皇帝,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都毫無保留地教給喬新。
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活好後半生。
在不知道下一任皇帝是誰的情況下,輔佐好現任皇帝,並且爲下一任皇帝培養出一個總理王大臣。
這纔是一個識時務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只是,即使這樣,張懷成還是沒辦法幫助喬新解決所有的問題。
之前皇帝在的時候,三個人分擔這項工作,還沒有那麼累。
現在,兩個人都有些受不了。
張懷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已經很久了,很久沒有睡過一個整覺了。
龐大的帝國,戰爭機器一旦運轉起來,後續的東西遠比想象中的要恐怖很多。
更重要的是,帝國,很久沒有這樣全力支撐一場戰爭了。
第二次遠洋大戰的時候,是汪清峰傾盡所有在幫助帝國。
那時候,預算不需要打得那麼精準。
第三次遠洋大戰的時候,帝國正值發展的爆發期,很多國內矛盾順理成章地獲得了轉移。
民衆沒有太多的意見。
更有甚至,那時候,很多軍工的生產,民衆都是自願的,沒有要工資,就這樣默默地幹。
很多企業家,更是捐出了自己庫存的原材料。
那個時候,誰敢阻止帝國蓬勃發展,誰就得死!
只可惜,沒過幾年,帝國西北大水,貪腐嚴重,加之不久前的內戰。
民衆有些累,帝國也有些累了。
正如每個人在努力奮鬥一段時間後,總要休息一樣。
本來應該休息的帝國,卻被第四次遠洋大戰硬拉着繼續幹活。
這樣,誰都會有些受不了。
但,還是要堅持。
所以,喬新和張懷成很累。
非常累。
......
內閣和軍機處裡的事情,其他人不是很清楚,因爲現在的帝國,還沒有出現因爲後勤保障影響戰鬥的問題。
但,天宇都中,有些其他的問題,卻急需解決。
不知道在什麼人的領導下,天宇都發生了遊行。
遊行,對於大洋聯邦或者大陸聯盟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那是由體質決定的。
但,在帝國就很不正常。
這可是一個帝制國家。
只不過,遊行並不是針對帝國皇族和帝國內閣的,也不是什麼無聊的反戰遊行。
帝國是被攻打的國家,這個時候不打回去,還在那裡高呼反戰,未免有些自視甚高了。
遊行,針對的是西斯教廷。
有些莫名其妙,卻又在情理之中。
不久前,在帝國的各大論壇裡,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一則帖子。
那是一篇分析的帖子,內容大概是分析不久前的一系列變革者活動和這次的第四次遠洋大戰。
結合喬勇不久前針對變革者發出的宣言,這些帖子有理有據、有條有理地分析着,最後,竟然將最後的主使者指向了西斯教廷。
因爲涉及喬勇的發言,負責管理網絡的人沒有辦法決定是否應該屏蔽這樣的帖子,所以,他們打算交給上頭處理。
很不巧,現在又處於敏感時期,很多負責人當初可都是受過監察院的威脅的。這個節骨眼下,關於皇帝陛下發言的帖子,封還是不封,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於是,他們繼續上報。
就這樣,一級級地報到了內閣和軍機處。
可惜,喬新和張懷成都在忙戰爭的事情,沒有理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