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獨永昌爲之,實賊也!

趁着李懷離開的時候,他的幾位臨時屬下便各自活動起來,但多少還守着規矩,沒有真個擅離職守,而是回到了司法參軍的司衙。

劉毅先是寫了一封信,讓已經跟隨着的僚屬送去皇城司,隨後便正常處理起司衙中的事務。

只不過,在這期間,劉毅不時會露出思索與迷惑之色,並停下來思索。

相比之下,郭詹與高渡的舉動,就有些隱蔽了,他們先是湊在一起低語了幾句,隨後各自寫了封信,特地找了自家家丁、僕從拿着出去。

等人一走,二人裝模作樣的又忙碌了一會,但沒過多久,就再次找了個機會聚在一起低語,但說了幾句之後,就會各自露出驚疑不定之色。

這般情況反覆上演。

只不過,這時也沒有什麼人還有心思去關注這些了,整個衙門都可以說是人心惶惶。

另一邊,幾人傳遞出去的消息,經過層層轉進,比李懷更快速的送到了目標手中,除去送去皇城司歸檔的消息,郭詹與高渡的信件,幾乎是前後腳的送到了政事堂的盧懷與蔣青手中。

當時,這兩位相公正在處理工作,但一見信件來了,便先後停下了動作,在張志傑有些疑惑的目光中,走到了旁邊的側室休息。

“哦?這般沉得住氣?”蔣青展開信件一看,便有些意外,“這等態度,可是絲毫不像是被人針對的模樣,不說旁的,但是這份定力,便好過許多勳貴了,如此看來,定襄侯果是有個能耐的。”

“我等從來也沒有質疑過他的能耐,而是擔憂其品性、人品!”盧懷也看了手上的信件,輕輕搖頭,“這等有手段、有能耐,還得官家新任的勳貴,一旦得勢,說不定又是一個永昌侯!”

此言一出,蔣青的表情頓時凝重起來,思慮片刻後,嘆了口氣。

盧懷又道:“當前他這般作爲,或許是有底牌,只是不知道,他這個底牌,是和永昌侯那邊有關,還是其他什麼,若是覺得兵爭一起,他有辦法平息,那我等便需要阻止!”

蔣青一愣,隨後搖頭說着:“若他有辦法平息,老夫自當支持,無論這位定襄侯未來是否有隱患,但眼前最大的問題,是那永昌侯的不臣之心,但凡能將此事平息的,老夫都不會反對!”

“善戰者無赫赫之名,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上策!”盧懷卻是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如今這事,根子還在解除永昌侯對朝廷的誤會,將禍患平息在萌芽之中,不能放任其開花結果,否則戰亂一起,多少黎明百姓要遭殃?便是有辦法平息,也要經過一番折騰,不如最開始便不讓這禍患興起。”

蔣青聽着,眉頭越皺越緊。

盧懷見之,便又道:“蔣公,無論如何,平息事端纔是第一位,總不能讓事情惡化了。”

“但萬一局面控制不住,總要有個應對手段!”蔣青搖了搖頭,“說到底,發出威脅的都是他永昌侯,而不是定襄侯!”

盧懷眯起眼睛,隨後笑道:“話雖如此,但若論手段,定襄侯略有些名聲,可兵爭之事涉及衆多,不是尋常人可以插手的,真到了叛軍紛亂的時候,要靠得終究不是他這位定襄侯。”

這邊說着,那邊就有人過來傳報,說是定襄侯已經入宮,去見皇帝了。

盧懷便停下話,對蔣青笑道:“蔣公,咱們有些分歧,這無妨,但都不用召集,不妨等待一番,聽聽那位到底有什麼想法,面對官家,定襄侯總要說個清楚吧,否則的話,官家這心裡的念頭,怕是要有變化了。”

——————

“臣李懷,見過陛下。”

御書房中,李懷見到了皇帝,和他原本預料的不同,他本以爲這裡會聚集幾個重臣,便如先前兩次一般,但沒想到,除了黃旗等侍從,便只有皇帝坐於桌後。

“免禮,看座。”皇帝擺擺手,等李懷坐下,便繼續道,“李卿,朕此時叫你過來,原因何在,你心裡該是清楚的,那消息如今傳遍了長安,你那裡可定也不會缺少,更何況……”

頓了頓,他嘆息了一聲,才道:“如今這局面,你當初一番論述分析中,隱隱都曾提及,什麼樣的藩鎮有可能會作亂,也都說的一清二楚,如今不過有所驗證罷了。”

李懷也不裝糊塗,直白點頭,道:“臣自是心裡清楚,不過陛下此時召臣前來,不知有何用意?”

“你說呢?”皇帝反問來一句,隨後搖頭失笑,“放心吧,總不是要讓你犧牲,只是當前這朝中有不少大臣斥責於你,說是你的那番話,逼反了永昌侯。”

“呵!”李懷冷笑一聲,“那些個大臣還真是看得起臣,也太瞧得起他永昌侯了,若說逼迫,朝廷每年上計之時,都會按着錢糧消耗斥責、敲打各藩,平日裡也時常會有人過去巡查,每有調動,更會有人過去監軍,前前後後的手段,無非還是防止反叛,若是嚴格算來,這算不算逼迫?”

這話一說,皇帝便沉思起來。

李懷卻也沒有說完:“再說其他,先前他永昌侯處處貶低和暗示汴地、淮西等地的藩帥,說他們圖謀不軌,朝堂上的諸公也多有同意,於是處處設限,時常敲打,就差把你們要謀反幾個字,貼到幾位藩帥的腦門上了,這算不算逼迫?結果人家依舊衛國戍邊,依舊忠於職守,這都不反,獨獨他永昌侯,幾句話一傳,立刻心虛逃遁,然後扯旗威逼朝廷,這又說明了什麼?”

李懷一番論說,將幾日裡心裡壓着的念頭,一股腦的吐出來,反正他永昌侯都撕破臉了,自己又何必委屈?甭管真的假的、遠的近的、老的新的,但凡能用來打壓和諷刺對方的話,那是不要命的招呼!

這時一見皇帝那思索之色,立刻添油加醋道:“臣想,若是換成另外一人,在這般局面下,也該知道國朝之根,知曉藩鎮之責,明白黎民百姓之安危,絕不會因爲這點事便無事兒興兵,爲何獨他永昌侯爲之?無非以此爲藉口,此實乃國賊也!”

皇帝聽到這裡,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便道:“還是李卿你看的清楚,這些話,朕的重臣沒有說過,但若說他們沒有看出來,那決計是不可能的,無非還是有私心啊。”

隨後他看向李懷,意味深長的道:“便是關於李卿你,他們也有些話不願意說,自從那事傳來,唯有著作郎、趙暢、霍景,還有朕的太子替你分辨過幾句。”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好!第二百九十六章 潰其十軍,不如殲滅一軍第七百四十章 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還債樓主有危險,與我李懷何干?第五章 有無後悔藥,試過才知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漕幫?槽幫!第一百一十九章 騎虎難下,就先抓了吧【第三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借你一用!第六百一十九章 玉碎(十五)攻此以爲墊腳石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子,高深莫測!第五百六十九章 得想辦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派胡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上與下,文與句第五百四十三章 馭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馭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民有其別,根在其首,聚勢而弱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步倡政,一事多面第六章 圓轉回溯,惡名懾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預名將事?不自量力!第四百三十章 聚賢第二百三十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七十二章 “將計就計,算無遺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我,李懷,從諫如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了命了【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所寫爲何?第七百六十章 管你帝王將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三百二十七章 民有其別,根在其首,聚勢而弱之第三百七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觀重塑,河西河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步倡政,一事多面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與窺視第四百七十九章 謀身後,乃行大事第二十九章 劇情加速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與定襄之謀第三百九十章 大週五年,入明鏡門第四百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好難啊!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後謀劃”第三百八十章 潛伏以待有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說!快說!第七百七十五章 無可阻擋!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不足憑,唯信李卿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我想當個好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當時我就是一刀!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懷的猜想第六十二章 諸位,權衡的如何了?第六十一章 李懷的決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你到底還是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三軍崩第一百九十四章 別問,問就遠觀敵陣第四百三十二章 只見明鏡尊,輕於少年郎第八章 藏拙者,遇事方顯第六十八章 鄭生名裂,君侯請坐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有兵家局,且讓你來解第三百二十八章 能學多少,各憑本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兵馬破陣勢破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慫恿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藏書與祠堂第三百二十四章 保護君侯!第七百零八章 征伐自此而始第四百四十八章 咱們批判批判?第七百三十二章 這太子,可真能惹禍!第三百五十二章 前線暗流動,龍門各司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存不忘亡,《易》之善戒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於一念第二十一章 先他一步!第三百五十九章 敗因終現(?)第四百二十三章 已經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五十章 迷中陣第四百九十六章 亂之兆第二百五十八章 第二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光鮮背後……第五百七十六章 崩國之爭起於念第六十三章 恭送侯爺第三百四十七章 我逃了多久?第五百四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二十三章 快!咱們也去!第四十四章 李氏之基第一百零三章 我好像不會……第四章 分歧當擇一,興師或問罪第一百二十八章 “熟悉”的面孔第三百五十九章 敗因終現(?)第六百九十六章 武林在耳,坐而吃瓜第二百八十九章 朝中來催【今日就一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浪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師,你這是要幹什麼?第三百四十四章 竊權第六十八章 鄭生名裂,君侯請坐第一百九十五章 愣着幹什麼?第七十五章 請公子上車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懷的猜想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時候結束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策以穩而長久第二百三十八章 存不忘亡,《易》之善戒第七百四十五章 以理服人第六十七章 你糊塗啊!(二章合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表裡不一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好!第二百九十六章 潰其十軍,不如殲滅一軍第七百四十章 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還債樓主有危險,與我李懷何干?第五章 有無後悔藥,試過才知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漕幫?槽幫!第一百一十九章 騎虎難下,就先抓了吧【第三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借你一用!第六百一十九章 玉碎(十五)攻此以爲墊腳石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子,高深莫測!第五百六十九章 得想辦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派胡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上與下,文與句第五百四十三章 馭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馭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民有其別,根在其首,聚勢而弱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步倡政,一事多面第六章 圓轉回溯,惡名懾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預名將事?不自量力!第四百三十章 聚賢第二百三十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七十二章 “將計就計,算無遺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我,李懷,從諫如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了命了【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所寫爲何?第七百六十章 管你帝王將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三百二十七章 民有其別,根在其首,聚勢而弱之第三百七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觀重塑,河西河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步倡政,一事多面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與窺視第四百七十九章 謀身後,乃行大事第二十九章 劇情加速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與定襄之謀第三百九十章 大週五年,入明鏡門第四百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好難啊!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後謀劃”第三百八十章 潛伏以待有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說!快說!第七百七十五章 無可阻擋!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不足憑,唯信李卿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我想當個好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當時我就是一刀!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懷的猜想第六十二章 諸位,權衡的如何了?第六十一章 李懷的決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你到底還是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三軍崩第一百九十四章 別問,問就遠觀敵陣第四百三十二章 只見明鏡尊,輕於少年郎第八章 藏拙者,遇事方顯第六十八章 鄭生名裂,君侯請坐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有兵家局,且讓你來解第三百二十八章 能學多少,各憑本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兵馬破陣勢破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慫恿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藏書與祠堂第三百二十四章 保護君侯!第七百零八章 征伐自此而始第四百四十八章 咱們批判批判?第七百三十二章 這太子,可真能惹禍!第三百五十二章 前線暗流動,龍門各司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存不忘亡,《易》之善戒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於一念第二十一章 先他一步!第三百五十九章 敗因終現(?)第四百二十三章 已經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五十章 迷中陣第四百九十六章 亂之兆第二百五十八章 第二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光鮮背後……第五百七十六章 崩國之爭起於念第六十三章 恭送侯爺第三百四十七章 我逃了多久?第五百四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二十三章 快!咱們也去!第四十四章 李氏之基第一百零三章 我好像不會……第四章 分歧當擇一,興師或問罪第一百二十八章 “熟悉”的面孔第三百五十九章 敗因終現(?)第六百九十六章 武林在耳,坐而吃瓜第二百八十九章 朝中來催【今日就一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浪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師,你這是要幹什麼?第三百四十四章 竊權第六十八章 鄭生名裂,君侯請坐第一百九十五章 愣着幹什麼?第七十五章 請公子上車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懷的猜想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時候結束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策以穩而長久第二百三十八章 存不忘亡,《易》之善戒第七百四十五章 以理服人第六十七章 你糊塗啊!(二章合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表裡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