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玉碎!

和幾年前相比,錢支已經有了明顯的蒼老趨勢,而比起幾天之前,更顯得憔悴。

他揹負的太多了。

原本就因爲祖上乃是李氏的忠僕,他這一出生,便被反覆教導要效忠於李氏,隨後來到這荊州,接手了原本的攤子,這些年經過他殫心竭慮的經營和佈局,不僅有了一番起色,更結識了諸多人脈,辛辛苦苦的經營,在得了李懷相助之後,更是一度開始染指荊州輿論場,並且有了一個比較完善的計劃。

先前靠着李懷和幾個說書先生的推進,氣運慢慢凝聚在他們這些隱匿者的身上,結果卻因爲離家氣運復甦,將這局面毀於一旦。

事實上,在李家子弟、李腸等人抵達之前,因爲天下越發崩亂,並且司馬燁步步緊逼朝廷的關係,天下各處的諸侯,就已經起了諸般心思,開始有了種種小動作,那荊州牧武前自然也不例外,抓住機會要擴展自己的權威,加強對荊州本地的控制,並且一點一點的試探朝廷中樞的權威,最終確定中樞權威旁落後,開始一再突破底線。

幾年之前,武前趕走了龍驤將軍,在這之後,便一步一步的徹底掌握兵事,最終軍政加於一身,然後很多隱藏在陰暗處的事情,慢慢的浮現出來,錢支等人也就無從隱藏了。

他本來就打算緩慢轉移,將荊州城的佈置逐步扔掉——這自然有不小的損失,但和整個大局比起來,依舊是可以捨棄的,畢竟保存有生力量,纔是他的目的所在,正像他現在所做的一樣。

幾日之前,當李家子弟突然造訪荊州,並且在州牧府大放厥詞,隨後遭遇殺身之禍,而錢支則帶着人救下了李腸,並且將之轉移到了城外。

荊州城外,錢支早就做好了安排,將一部分人力轉移過去,但比起人力,還有一些重要的東西,是需要他操心的,那便是財貨,若是光有人,沒有錢財,那人也是不可長久的。

而因爲事發突然,錢支不得不將原本的計劃一再加速,不僅時間更緊,也不可避免的會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和漏洞,被人荊州方面的人抓住,窮追猛打,這才被圍困起來,全城搜捕。

着諸多信息和考慮,在錢支的心頭閃過,讓他不住的權衡利弊,眼下他已經將城中的關鍵人手聚集起來,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掌握着核心資產,這些天冒險在城中,就是爲了將這些資產變賣,換成錢財,也好攜帶出去。

這些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也有三十多人,現在聚集在一起,而錢支爲了不引起當局的注意,並沒有待多少隨行護衛,畢竟這荊州城乃是武家老巢,他帶多少人進來都是白送,所以只跟着幾個好手。

可這麼算起來,也有將近五十人了。

五十人,在後世都能組成一個班了,不是小數目了,就算有組織有紀錄,在眼下這個戒嚴的城中,一旦移動,也是十分危險的,目標很大,很容易會被發現。

更不要說,這些心腹之中,其實已經有了變節者,哪怕隱藏的很好,沒有暴露出來,但錢支到底經驗豐富,從外界的一些反應,以及今日自己潛入城中,領着人手聚集,立刻就被人圍困、圍剿,便知曉了原因。

好在他指揮若定,帶着人衝出了第一輪的包圍,沒有一開始就翻車,再加上控制住了其他人,不給他們往外面傳消息的機會,這才能堅持到現在。

當然,之前也差一點就要被人擒拿,結果卻是自家那位少主派的人及時趕到,不僅引走了追兵,還給他們指了一條路。

若不是這人身上帶着信物,還有李懷才知道的隱秘暗號,怕是錢支都要猶豫一下,但現在聽着對方的意思,還要讓自己前往北門,那裡可不是什麼安全之處啊,一個不好,不僅他們這些人要交代,多年積累的財貨也要爲他人做嫁衣,最後城外轉移的人馬,也難以逃脫。

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由不得錢支不謹慎一些。

“錢先生,您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那傳訊之人見錢支猶豫不決,便指了指錢支身後的院子,說道:“我家校尉說了,您所率領的這些人中,有些人礙於壓力,出賣了消息,眼下看着安穩,也只是暫時的,一旦讓人找到機會,消息就會傳出去,而且即便您掌控局面,這城中的搜索越來越密集、頻繁,搜索過來,也只是時間早玩,歸根到底,您都是要動的!”

“話雖如此,但北邊……”錢支明顯還有顧慮。

“校尉已有安排,先前您的一些個佈局,足以讓荊州府的人,做出一些判斷,認定您不會去北門,而是往南門而去,這便是我等機會,只是這個時間並不會持續太久……”

“我之所以不去北門,就是因爲那邊相當兇險,”錢支嘆了口氣,開誠佈公的說着,“這荊州城原本的佈防,乃是出自龍驤將軍的手筆,在其人被迫南下之後,這城裡的各處人手被幾乎都被換了,唯獨北邊,還殘留部分,便是因爲這人手被換到了一半後,城中出事,還是那北城僅剩的佈置,纔將事情平息下來,自此之後,這北城的防禦,便就留了下來,不過……”

他嘆了口氣,說道:“是的,你說的很有道理,終究是要行動的,既然有人在北門接應,那我等自是沒有其他的選擇,否則反而要害了那接應之人,就是不知道,這沿途,少……校尉是否還有佈置,另外,如何與城外之人通信聯絡?”

那人就道:“校尉自有定計,只是還請先生儘快動身,隨我前行。”

錢支點點頭,他既然做出了決定,便也不再耽擱,抱着覺悟,跟隨者前行。

只是他這一走,卻是越走心裡越發古怪起來,不是因爲這一路太過波折,而是……

“這未免也太順利了吧?”錢支身後,幾個心腹靠近過來,有些擔憂的道:“就跟着這個人,七拐八拐的,一個守衛都沒碰上,這太反常了,怕不是這人是個探子,誘騙我等上當的,否則,焉能這般順利?簡直就像是和他說好了一般,那巡查守衛見他來了,紛紛轉向。”

錢支心裡也越發不安,但離開了藏身之處,等於沒了依仗,現在想要變卦,也是來不及了,只能硬着頭皮的上前,心裡盤算着什麼地方還能脫身。

沒想到,他這一想,一行人居然就來到了北門跟前。

那人轉頭看着衆人,笑道:“這一路,都是我家校尉安排的路線,他早就算好了的,我家校尉乃是龍驤將軍的高徒,自是有這般本事的,不過還需要諸位出個力。”

錢支半信半疑,便問詳細。

那人道:“北門之下,還有幾個守衛,還請幾位過去,將人放到,打開大門,也好讓我家校尉進來。”

錢支等人一聽,面面相覷,只覺得荒唐無比,他們這邊冒險去放到守衛,打開城門,怎麼外面就能正好進來?跟裡面說好了不成?這一路上,也沒見你放出什麼信號啊!

只是,看着那人的笑臉,以及從旁邊又湊近過來的幾人,錢支知道,自己等人,沒有選擇了。

但他終究心有擔憂,便硬着頭皮道:“這位兄弟,這一路上固然避開了巡查,可城門一開,消息無從封鎖,不過片刻就要有人過來衝殺,我等萬一抵擋不住,在校尉趕來之前潰敗,這……”

那人就道:“錢先生,已經到了這一步,我等奉校尉之命,冒死過來與你匯合,要帶你離去,若是您臨陣退縮了,這話可說不過去了,傳到了校尉耳中,他怕是要不高興了,校尉既有安排,我等只管執行便是!”

錢支知道再無轉圜餘地,也已經暴露在街頭,來往已經有人注意自己等人,遠處的守卒也在疑惑,於是點點頭,一咬牙,道:“我等明白,這便行之!”

好在,這北門邊上的守卒並不多,雖然現在全城大索,但大部分人馬反而集中過去,巡查其他方向,這北城雖有巡查之人,但都被錢支等人輕鬆避過,如今到了城門口,擋在他們的面前的,反而沒有多少人。

在錢支的號令下,幾個被挑選過來護衛的好手,奉命前往,飛檐走壁之下,快速拿下了這些個兵卒。

當然,時間太短,並不是真的擒拿,只是驅離崗位。

“作死!你們是哪裡來的人,居然敢襲擊我等!”

“造反了!造反了!你們趕緊放手!不然後果你們擔不起!”

“速速放手!我讓你放手啊!”

伴隨着衆多叫喊和呵斥,錢支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冷汗,帶着一羣人,朝着城門衝去,推開了沿途因驚恐而失措的行人,奮力拉開了大門。

只是錢支這心裡,終究還是哀嘆着,想着這城門一旦打開,城中立刻就要得到消息,然後過來圍剿,怕是要死傷不少了。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邊城門剛開,外面就有快馬衝入,那爲首之人英姿勃發,神色從容,不是李懷,又是何人?

“少主……”錢支滿腦子空白,愣在原地,要不是邊上的人眼疾手快,將他拉過來,怕是要與快馬撞到一起。

李懷領着一衆兵馬進來,也見了錢支,便勒住繮繩,減下速度,正要說兩句,那腰間忽然發出清脆響聲。

李懷一怔,循聲看去,卻見那玉佩徹底破碎開來。

“到底是沒趕上啊!”

他搖頭正要嘆息,忽然!

呼呼呼!

四周狂風起!

轟隆!

幽冥雷霆現!

第五百零九章 非也第九十六章 家宴人心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又昏倒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偏差第七百四十一章 言盡於此,自思量第七百三十三章 偏差第七百二十章 吃幹抹淨第四百五十六章 道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你也敢如此?第七百一十七章 有道是,花花轎子人擡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李三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目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人之武勇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要包辦婚姻?第六百七十一章 殺幼龍!第三百零六章 除了定襄侯,我們誰都不認!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人北伐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司坐龍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得也太快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爲何書文?第六百五十五章 定青苗第四百六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三百五十五章 馳騁洛陽!第五百一十二章 百戰百勝定襄侯……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於一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保護君侯!第六百零三章 玉碎(一)起於人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賊之虛實第四十七章 餘波第四百三十二章 只見明鏡尊,輕於少年郎第四十二章 罪責第五百五十三章 硬核探查!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如養傷,搞事情不如養傷第三百五十五章 馳騁洛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好氣魄!第四百四十章 衰?第九十章 涉魏府而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誰是兵法大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熟悉”的面孔第五百五十九章 活捉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有兵家局,且讓你來解第二百一十九章 守株待兔?不,主動出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馳騁洛陽!第四百一十二章 遇事不決?解釋不通?腦洞不夠?第三百四十七章 我逃了多久?第六百四十六章 奪嫡不可輕入第三百七十七章 先去兵擔,再備周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玉碎(八)他若不滿,便不可停第四百五十六章 俘虜太多,看不過來了第五百零二章 一羣死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諸君,隨我一統武林第四百九十章 恍然驚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靜若癱瘓,動若癲癇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覺得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竹林邊上乃赴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道我真是這個用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傷第一百四十九章 要死了!要死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即時通訊第十一章 這什麼畫風啊?!第六百零一章 帝系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七百二十五章 影中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竊者猖第一百六十六章 “讓功”第四百八十六章 嗣多煩憂,不若出世第一百六十八章 驚變之處洛陽陷!第四百二十二章 難不成,是一場隆中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昔日牽此家,今日通他門第六百八十二章 太子之秘!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太明智了!第五十五章 紛語擾言定書稿第五百五十四章 不錯,正是在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疑雲第六百三十八章 這場面,我們熟!第二百三十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三十六章 當快刀斬亂麻!第六百六十四章 金眼觀龍!【三更畢】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觀重塑,河西河東第三百零一章 風向第十四章 沒想到吧!這婚結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玉碎(十九)不孝啊!誰幹的!第五百一十三章 到了展現手藝的時候了第六十八章 鄭生名裂,君侯請坐第九十九章 宮中傳話第三百一十四章 兵敗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軍萬馬”往獵場第七十二章 “將計就計,算無遺策”第一百七十章 李懷的故事結束了?第七百零一章 又來?強行登場!第十七章 讒第三百七十六章 諸事漸落第六百零二章 不當也罷!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子不可留第四百六十九章 聚首第三百三十三章 找機會睡覺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一章 若得一處根,如何奠此基第四百二十一章 若得一處根,如何奠此基
第五百零九章 非也第九十六章 家宴人心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又昏倒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偏差第七百四十一章 言盡於此,自思量第七百三十三章 偏差第七百二十章 吃幹抹淨第四百五十六章 道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你也敢如此?第七百一十七章 有道是,花花轎子人擡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李三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目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人之武勇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要包辦婚姻?第六百七十一章 殺幼龍!第三百零六章 除了定襄侯,我們誰都不認!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人北伐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司坐龍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得也太快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爲何書文?第六百五十五章 定青苗第四百六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三百五十五章 馳騁洛陽!第五百一十二章 百戰百勝定襄侯……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於一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保護君侯!第六百零三章 玉碎(一)起於人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賊之虛實第四十七章 餘波第四百三十二章 只見明鏡尊,輕於少年郎第四十二章 罪責第五百五十三章 硬核探查!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如養傷,搞事情不如養傷第三百五十五章 馳騁洛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好氣魄!第四百四十章 衰?第九十章 涉魏府而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誰是兵法大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熟悉”的面孔第五百五十九章 活捉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有兵家局,且讓你來解第二百一十九章 守株待兔?不,主動出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馳騁洛陽!第四百一十二章 遇事不決?解釋不通?腦洞不夠?第三百四十七章 我逃了多久?第六百四十六章 奪嫡不可輕入第三百七十七章 先去兵擔,再備周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玉碎(八)他若不滿,便不可停第四百五十六章 俘虜太多,看不過來了第五百零二章 一羣死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諸君,隨我一統武林第四百九十章 恍然驚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靜若癱瘓,動若癲癇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覺得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竹林邊上乃赴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道我真是這個用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傷第一百四十九章 要死了!要死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即時通訊第十一章 這什麼畫風啊?!第六百零一章 帝系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七百二十五章 影中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竊者猖第一百六十六章 “讓功”第四百八十六章 嗣多煩憂,不若出世第一百六十八章 驚變之處洛陽陷!第四百二十二章 難不成,是一場隆中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昔日牽此家,今日通他門第六百八十二章 太子之秘!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太明智了!第五十五章 紛語擾言定書稿第五百五十四章 不錯,正是在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疑雲第六百三十八章 這場面,我們熟!第二百三十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三十六章 當快刀斬亂麻!第六百六十四章 金眼觀龍!【三更畢】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觀重塑,河西河東第三百零一章 風向第十四章 沒想到吧!這婚結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玉碎(十九)不孝啊!誰幹的!第五百一十三章 到了展現手藝的時候了第六十八章 鄭生名裂,君侯請坐第九十九章 宮中傳話第三百一十四章 兵敗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軍萬馬”往獵場第七十二章 “將計就計,算無遺策”第一百七十章 李懷的故事結束了?第七百零一章 又來?強行登場!第十七章 讒第三百七十六章 諸事漸落第六百零二章 不當也罷!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子不可留第四百六十九章 聚首第三百三十三章 找機會睡覺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一章 若得一處根,如何奠此基第四百二十一章 若得一處根,如何奠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