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

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

朱允熥拉着李節興沖沖的出來家門,然後兩人乘着馬車來到承恩寺,這裡是京城最爲繁華的區域之一,之前上元節時,李節就帶着朱玉寧來這裡遊玩過。

上元節雖然過去了,但這裡卻依然繁華如故,特別是在寺門前的大街上,更是茶館、酒樓林立,另外這裡還有一個有名的去處,那就是戲臺,戲臺可不是一座臺子,而是一處專門演出各種雜劇戲曲的綜合場所,類似於後世的戲院,它的前身則是宋元時期的瓦舍。

戲臺這個說法據說起源於南方的浙江一帶,本來在元朝的時候,流行的戲曲大都起源於北方,所以又被稱爲北戲,不過到了大明時期,老朱從南打到北,又定都於南京,於是南方戲曲崛起,也就是所謂的南戲,戲臺本是南方的叫法,現在也成爲戲院的統稱。

朱允熥與李節兩人在戲臺前下了馬車,然後進去徑直來到一處名叫“講古軒”的地方,雖然這個地方的名字起的很雅緻,其實就是個茶樓,只不過這處茶樓卻有些不一樣,比如大堂中建了一座高臺,上面擺放着桌椅,背後則是一面屏風。

而在大堂的高臺上,一般都會坐着一位說書的先生,每天早、中、晚不間斷的說評書,幾個說書先生輪流着來,而且這幾個說書先生的水平很高,每個人都是博古通今,哪怕是一般的評書從他們嘴裡說出來,也會透着一股別樣的韻味。

李節和朱允熥來的時候,臺上剛巧換了一位說書先生,這位先生姓吳,是講古軒中人氣最高的說書先生,但凡他一上臺,下面肯定會坐無虛席。

只見這位吳先生四十歲左右,身穿一襲青布長衫,身材中等貌不驚人,但當他走上臺時,下面卻立刻鴉雀無聲,隨即只見對方在桌子後面坐下,然後拿起驚堂木重重一拍:“啪!承蒙各位捧場,今天咱們新開一部新評書,名叫《三國志通俗演義》!”

沒想到吳先生話一出口,下面卻立刻有人市場抱怨道:“怎麼又講三國,年前不是纔講過嗎?”

“哈哈!這位看官不要生氣,今日所講的三國卻是與往日不同,說起來這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位大才子嘔心瀝血,花費了半生心血所作,我也是偶然得之,一觀之下驚爲天人,所以這才急着與各位分享此奇書……”

這個吳先生果然不愧是說書的老手,當即就把三國志通俗演義一通大吹,當然也勾起了不少人的胃口。

臺下的李節和朱允熥要了壺茶和幾樣點心,邊品茶邊聽臺上的吳先生胡吹,所謂三國志通俗演義,其實就是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上次樣書印刷出來後,得到老朱和朱標的贊同,於是立刻開始大規模印刷,馬上就要上市售賣了。

不過在售賣之前,李節卻想提前把三國的名氣大打出去,於是他就和朱允熥商量了一下,由朱允熥出面召集了京城中的說書人,然後提前把三國演義的書給了他們,讓他們務必在這幾天開始講解書上的內容,眼前的這個吳先生只是其中之一。

等到大部分人被吳先生成功的勾起胃口後,只見他這才猛然一拍驚堂木,當即吟誦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首臨江仙,立刻將人帶入到滾滾的歷史長河之中,隨即只見吳先生終於進入正題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宏大的開篇也很快將下面的聽書人帶入到那個紛亂的年代,再加上吳先生聲音清脆,吐字清晰,更容易讓人沉浸到故事中無法自拔。

說書可不是照着書本去讀,雖然三國演義本來就是說書人的話本,但其實說書人在說書時,還有許多自己可以發揮的餘地,比如有些細節書上沒有描述,說書人就要以自己的說書功底補上,有時甚至還要延伸出一些額外的情節等等,所以就算是同一部故事,每個說書人說出來卻都有些不一樣,而吳先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節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三國了,但這時也感覺吳先生講的三國引人入勝,最後也不禁聽的入迷,旁邊的朱允熥更是聽的眉飛色舞,如果不是平時實在太忙,他都恨不得日後每天都來這裡聽一段評書。

本來吳先生一段評書只講半個時辰,畢竟他們這種說書太費嗓子,如果一天講的太多,恐怕第二天嗓子就啞了,所以講古軒裡纔有幾個說書先生輪流上臺。

不過今天的這部三國卻太過精彩,講完桃園三結義後,接下來就是劉關張要去打黃巾軍了,現在卻要在這個地方斷掉,臺下的聽衆當然不願意,於是一羣人起鬨,而且還有人不斷的向臺上打賞銀錢,要求吳先生繼續說下去。

吳先生也知道臺下的這些人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當然也不敢太過得罪,另外這本三國受歡迎的程度也出乎他的意料,看這樣子,今天不賣力是不行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吳先生又多講了半個時辰,最後講完臺下的聽衆還想繼續聽,可是吳先生的嗓子卻受不了,必須休息一下才行,否則明天就講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臺下的聽衆這才滿是遺憾的放過吳先生,不過他們已經打定主意,明天無論如何都要來講古軒繼續把接下來的故事聽完。

李節和朱允熥這時卻悄悄的退了出去,臺下聽衆的反應讓他們很滿意,今天三國纔剛講了開頭,就已經引起不錯的反響,隨着時間的推移,估計名氣會越來越大,也許用不了幾天,三國演義就會成爲街頭巷尾的談資,到時三國演義這本書也到了上市售賣的時候了。

事實上李節的猜測還是太保守了,僅僅一天時間,這股由說書人中傳出來的三國風就席捲整個京城,剛開始還只是在那些評書愛好者中傳播,但很快就有人高價從說書人手中買到一本三國演義,當書上的內容在一個小圈子傳開後,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人,甚至許多人都在重金求購這本書。

短短几天之後,三國演義就被不少人評爲一部“奇書”,許多人都想求購卻不可得,畢竟之前朱允熥也只送了幾個說書人,而且在三國的名氣傳開後,這些說書人都把三國演義當成吃飯的傢伙,無論別人出多少錢他們都不肯賣。

物以稀爲貴,人們越是買不到三國演義,就越是勾起無數人的好奇心,有些傳抄出來的內容也開始在讀書人中流傳,可惜這些內容都是斷斷續續的,還不如去聽說書人的評書。

藉着這股熱潮,李節也立刻找到羅貫中,不過羅貫中對城中的這股三國熱還一無所知,因爲李節和朱允熥搞的小動作根本沒通知他,當然李節和朱允熥也沒想到三國這把火會燒的這麼急、這麼旺。

不過這也是好事,當李節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後,羅貫中也興奮的老臉發紅,當即就決定提前售賣書籍,其實自從樣書確定後,三國演義已經印刷出來不少了,本來羅貫中想着第一次印刷五千部就足夠了,但李節卻堅持要求最少印刷一萬部,否則根本供應不上。

現在雖然沒有印刷完一萬部,但七八千部還是有的,完全可以邊印邊賣,於是羅貫中當即做出決定,即日起開始售賣自己的書籍,而當各個書商得知三國演義有貨源時,立刻像是聞到血的鯊魚一般主動找了過來,七八千部的三國演義在眨眼間被搶購一空,第二天就出現在各個書肆的案頭。

本來求購無門的人得知三國演義竟然上市售賣,也讓他們興奮的跑上街頭搶購,不過因爲貨源有限,每家書肆分到了三國演義都很有限,只要去晚一點,可能就被人搶空了,於是就出現不少人挨家挨戶的去詢問,有些人甚至在一天之內跑遍了整個京城的書肆。

羅貫中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書竟然引起這麼大的轟動,特別是當他和李節一起走上街頭,看着無數人追捧着自己所寫的三國時,也激動的熱淚盈眶,似乎當年的落魄也都是值得的。

李節也十分理解這些求購三國的人,因爲他自己就收藏了三部三國,其中一部是最開始的樣書,另外一部則是正式印刷出來的第一批三國。

不過這兩部都不算什麼,最後一部才叫珍貴,因爲羅貫中爲了感謝他,竟然把他的手稿送給了李節,雖然李節再三推辭,但卻架不住羅貫中的堅持,因爲對他來說,三國已經印刷成書,他再留着這些書稿也沒用了,於是李節最後只得收下。

然而就在整個京城因一部三國而瘋狂時,卻發生了一件十分不和諧的事,也許在別人看來根本不算什麼,但李節卻覺得十分可恨!

(本章完)

第161章 開城之亂(中)第664章 叉力失之戰(上)第676章 前哨戰第623章 首航(上)第461章 缺官員第718章 私下接觸(下)第133章 給老朱家開眼界第386章 兄弟兩人的性格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563章 又死一個第288章 信任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775章 挖人第762章 電的實用(下)第40章 朕要見他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594章 老套的故事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319章 奇怪的女屍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376章 海洋第845章 大結局(上)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179章 朱棣遇刺第839章 各個擊破第545章 戰果第215章 爲朱標的健康操碎了心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410章 進度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388章 缺水危機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125章 好心辦壞事第201章 對藍玉的改觀第327章 你輸在哪裡?第139章 自我懷疑的解縉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379章 船隊的損失第710章 進京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835章 東南區域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594章 老套的故事第704章 勾心鬥角第447章 歸程(上)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670章 哈里勒的質疑第463章 犯衆怒第71章 風雨欲來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318章 好一張伶牙俐齒第186章 把武學搞大第490章 剋扣第529章 陽謀第225章 條約達成第142章 兩邊都不得罪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764章 第二封信第457章 美洲公司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825章 登陸點(下)第547章 缺口第509章 隱憂第506章 冊封皇太孫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615章 最擔心的事第765章 經濟殖民第367章 盜墓賊第17章 收回家產第435章 美洲的生意第343章 張定邊談合作第512章 駕崩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437章 毆打皇族第274章 少一橫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842章 二十年後(上)第846章 大結局(下)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596章 句容縣衙(上)第728章 電力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800章 周王府的破事第835章 東南區域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843章 二十年後(中)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492章 南北榜案
第161章 開城之亂(中)第664章 叉力失之戰(上)第676章 前哨戰第623章 首航(上)第461章 缺官員第718章 私下接觸(下)第133章 給老朱家開眼界第386章 兄弟兩人的性格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563章 又死一個第288章 信任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775章 挖人第762章 電的實用(下)第40章 朕要見他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594章 老套的故事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319章 奇怪的女屍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376章 海洋第845章 大結局(上)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179章 朱棣遇刺第839章 各個擊破第545章 戰果第215章 爲朱標的健康操碎了心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410章 進度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388章 缺水危機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125章 好心辦壞事第201章 對藍玉的改觀第327章 你輸在哪裡?第139章 自我懷疑的解縉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379章 船隊的損失第710章 進京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835章 東南區域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594章 老套的故事第704章 勾心鬥角第447章 歸程(上)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670章 哈里勒的質疑第463章 犯衆怒第71章 風雨欲來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318章 好一張伶牙俐齒第186章 把武學搞大第490章 剋扣第529章 陽謀第225章 條約達成第142章 兩邊都不得罪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764章 第二封信第457章 美洲公司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825章 登陸點(下)第547章 缺口第509章 隱憂第506章 冊封皇太孫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615章 最擔心的事第765章 經濟殖民第367章 盜墓賊第17章 收回家產第435章 美洲的生意第343章 張定邊談合作第512章 駕崩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437章 毆打皇族第274章 少一橫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842章 二十年後(上)第846章 大結局(下)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596章 句容縣衙(上)第728章 電力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800章 周王府的破事第835章 東南區域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843章 二十年後(中)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492章 南北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