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面聖 (1)

在鄭國渠與六輔渠交匯的池陽縣稍作停留,張越和劉進繼續上路,越過九凝山的瓠口後,前方的道路便豁然開朗平坦起來。

秦始皇建造的巍巍直道,筆直向北,大道寬敞而平坦。

在傍晚之前,就抵達了漢家行宮梁山宮。

梁山宮是現在整個天下,保存的最完整的秦代行宮。

宮苑內外,都充斥着濃郁的秦代氣息。

行走在梁山宮之中,甚至不時可以看到一些秦代的石刻。

宮苑的建築,更是保存了秦代的許多建築風格。

更緊要的是——梁山宮還是漢少府卿最主要的弓弩製造基地。

這裡每年都會生產數萬把弓弩和數十上百萬枚箭矢。

爲了保證箭矢的生產,少府卿每歲都要組織大規模的獵雁活動。

獵殺數萬甚至十餘萬隻大雁等鳥類,取其羽毛,作爲箭矢的原料。

順便,還藉助這個機會,訓練射手。

所以,梁山宮內外的警備等級,與未央宮相差無幾。

北軍甚至派了一個校尉部,常年駐紮於此。

張越與劉進,到了這個少府卿的大本營,自然少不得去看一看少府的弓弩生產情況。

只是看了一圈,在梁山宮內的弓弩工坊裡走了一遭,張越和劉進就都被震撼了。

特別是漢家的弩機生產機制,讓張越這個穿越者,都震驚無比。

因爲……

少府的工匠,生產弩機,居然用的是流水線!!!!!!!!!

雖然,沒有傳送帶,沒有機器,有的只是一個個工匠,一把把銼刀。

但,卻依然極有效率。

因爲每一個工匠,都只需要負責某一個零件的組裝、製造。

一組工匠,在一天之內,就能完成對十幾把甚至更多的弩機的組裝和製造工作。

完工的弩機,將會被送到庫房之中,然後,由庫房的工匠,在這些弩機的機括上銘刻下製造它們的工匠的名字。

這讓張越看的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在西元前的漢季,諸夏民族的勞動人民就已經創造出瞭如此超前和先進的生產方式。

可惜……

在漢季之後,這種方法居然失傳了……

這讓張越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在看完了梁山宮的少府工坊後,張越就已經在心裡暗下決心,未來時機成熟,一定要編寫一本涵蓋了目前漢室所有門類技術的百科全書。

使這些祖先的智慧結晶,能流傳到後世,讓後人知曉。

比起張越,劉進則像一個好奇寶寶,穿行於這少府的工坊內外,到處打量和琢磨着工坊內外的工匠和官吏。

不時的找人問話,詢問。

這也怪不得他,這是他第一次實際親自接觸漢室的工坊,並親眼看到少府卿的工坊運作情況。

一切都與他曾經想象的場景,相去甚遠。

他的老師們,曾經告訴過他——工匠是末業,匠人粗鄙,不可深交。

但,在這個工坊,他卻看到了很多與他的老師們曾經所說截然不同的東西。

不僅僅整個工坊內外秩序井然,所有工匠皆兢兢業業的從事着自己的工作。

工坊之中,更是非常乾淨,沒有什麼垃圾堆磊和雜物亂放的現象。

他更見到了一個老工匠,雖然已經七十多歲,鬍子花白,腰背都坨了,雙手更是長滿了厚繭。

但這個老工匠,卻能出口成章,即使是在他面前,也頗通禮儀。

更緊要的是,這個老工匠,在整個梁山宮上下,都備受尊崇。

即使是負責監管梁山宮工坊的宦官們,在他面前也是唯唯諾諾,執子侄禮。

劉進一問,原來這個老工匠,乃是壺口三老!

而且,來頭大的嚇死人!

他的祖上,曾參與主持修建了長安城,受封爲梧候,曾是瓚文終侯蕭何的左膀右臂。

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三世爲漢天子之臣。

他的兒子、孫子、曾孫皆在少府卿的考工室任職。

而他本人,更是漢家最好的弓弩設計大師。

據說當初,大將軍長平烈候衛青,曾以弟子禮,想請這位老大人去大將軍府享清福。

但人家不願意去,就愛在梁山宮裡擺弄弓弩刀劍。

劉進聽完,肅然起敬,心裡面對於匠人的態度,悄然間有了改觀。

至少,工匠的地位,在他心裡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

……………………………………

第二日,兩人離開梁山宮,啓程繼續向北,穿越徑水,雲陽縣就已然在望,甘泉山的輪廓也出現在了眼簾之中。

作爲漢家夏季避暑園林,甘泉宮宮殿羣的規模,並不比未央宮小多少。

而且更加奢靡和壯麗。

一路上,到處可見別館與宮室。

宦官侍女們,更是絡繹不絕。

整個雲陽縣,都快要成爲漢家皇室的活動場所了。

在下午的時候,兩人的宮車就抵達了甘泉宮的外圍棠梨宮。

此地,乃是大漢文豪司馬相如生前常居之所。

據說就在這裡,這位大文豪,揮毫潑墨,寫下了著名的《上林賦》,其文氣勢昂揚,充斥着大漢帝國的堂皇霸氣,讓人愛不釋手。

而棠梨宮一直以來,也是出入甘泉宮宮苑的南大門。

進入這裡,就等於進入了甘泉宮的宮闕禁地範圍。

張越和劉進在宮門前,拿出自己的符璽,驗證了身份後,立刻就有着衛隊出來護送。

剛進棠梨宮的宮門,張越就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張侍中……”

他擡頭向前,就看到了御史中丞暴勝之,一臉苦瓜色的迎了上來。

“長孫殿下……張侍中……”暴勝之走到兩人的車前,拱手拜着,耷拉着腦袋,有些有氣無力的模樣。

“中丞何來?”劉進有些奇怪的問道。

但張越卻是頗不好意思的對暴勝之拱了拱手,拜道:“辛苦中丞了,讓中丞受罪了……”

“唉!”暴勝之嘆了口氣。

劉進不懂,這兩人在打什麼啞謎。

“中丞請上車一敘……”張越請道。

暴勝之也沒有客氣,拱拱手,就爬上馬車,坐到了兩人的對面。

“天子沒有怪罪中丞吧……”張越輕聲問道。

暴勝之搖了搖頭,他這次可被罵慘了!

他比張越等人早到甘泉宮一天,本以爲天子詔他來,是有任務。

結果沒有想到,卻是一頓臭罵。

他都快被罵的懷疑人生了。

“是下官連累中丞了……”張越說着就微微欠身道:“只是,下官也沒有辦法,萬望中丞海涵……”

暴勝之聽了點點頭,然後擺擺手道:“與侍中無關,吾身爲御史中丞,天子之耳目,卻不能爲陛下監察好地方,此乃瀆職也,被陛下斥責也是應當!”

他其實還有話沒有說出來——作爲法家大臣,天生就是給皇帝背鍋的。

這是所有法家大臣自己心知肚明的事情。

在事實上來說,若是某個法家大臣,沒有被天子訓斥,那反而他心裡面會打鼓,會七上八下。

反倒是捱了罵,心裡面就舒坦了。

道理很簡單,天子罵你,那其實是保護你。

況且,能給天子背鍋,這是天大的榮譽!

儘管一時可能有失,會被貶官,甚至可能被外放。

然而,過上一年半載,天子就會想起來——某某忠臣啊,這樣的忠臣,應該去更高的崗位上去給朕服務!

於是一紙詔命,這位背鍋俠立刻平步青雲,連升三級,重回高位。

當初,張湯、公孫弘的時代,這兩人就是搶着給天子背鍋,才一個個爬到三公的位置上。

而暴勝之,等待一個背鍋的機會,已經等了好幾年了。

這次,也算是得償所願。

雖然捱了一頓臭罵,甚至說不定可能要承擔一定責任,被貶斥到關東郡國甚至西北邊塞。

但這只是暫時的。

短則一年,晚則數年,他就能重回長安,屆時,他就不是御史中丞這個受氣的小媳婦了。

而是手握大權的九卿!

劉進在旁邊看着,聽着這兩位大臣的談話,心裡面目瞪口呆,他怎麼也想不到,官場上居然還有這種姿勢?!

看暴勝之的樣子,他是被祖父臭罵了一頓,訓斥了半天。

表面上雖然很失落,但他的眉毛和眼睛,卻深深的出賣了他的內心。

看樣子,這位御史中丞,甚至是……甘之如飴……

“中丞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張越問道。

“若侍中有心的話……”暴勝之深深的看了一眼張越,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可否替愚兄在天子面前,說一下新豐之事的實情,道出御史們的難處……”

說着,他就長身而拜:“若能如此,愚兄與御史大夫上下,感恩不盡!”

作爲當今天子的心腹,暴勝之很瞭解自己的君王——千萬不要在他覺得你做錯了事情的時候去‘據理力爭’,那隻會讓事情更糟糕。

最好的辦法,就是認錯認錯認錯。

不管有沒有錯,先認了再說。

然後,再找一個無關之人,在天子面前,提起自己的難處和難言之隱。

於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形象就被樹立起來了。

如此一來,還怕不官運亨通,簡在帝心?

張越聽着,扶起暴勝之,望着他,道:“中丞放心,此事中丞不說,下官也會做的!”

“多謝!”暴勝之深深的看了一眼張越,此刻,他終於將張越視爲自己人了。

所謂自己人,不就是得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幫自己做些事情嗎?

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四百一十二節 各自的抉擇第三十章 秀才(1)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四百五十一節 悲劇的李禹(2)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兩百九十九節 爾虞我詐(2)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三百六十五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2)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七百三十八節 動員(2)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四百二十七節 風暴(2)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五十二章 土豪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六百七十一節 抉擇(2)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
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四百一十二節 各自的抉擇第三十章 秀才(1)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四百五十一節 悲劇的李禹(2)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兩百九十九節 爾虞我詐(2)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三百六十五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2)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七百三十八節 動員(2)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四百二十七節 風暴(2)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五十二章 土豪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六百七十一節 抉擇(2)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