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

天子話音剛落,會稽郡的幾個上計吏,就連忙起身出列拜道:“臣由拳令奉、臣太末令決、東部都尉皖等頓首再拜皇帝陛下,恭問聖安!”

站在天子身側,隨時顧問的尚書令張安世立刻就在天子耳畔報告道:“陛下,會稽郡此番上計官吏,爲由拳縣縣令張奉、太末縣縣令王決以及東部都尉陳皖……”

說着就報告了一番這些人的履歷和政績。

都是很漂亮的履歷,刺史衙門也多次稱讚了這些人治下的地方。

總之是標準的能吏。

但正因爲如此,所以他們承擔了上計的重任。

對會稽地方來說,將這幾個不合羣的傢伙,打發來長安,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最差也可以讓他們滾蛋兩三個月,省的在地方上胍噪。

最好,當然是一去不回,留在長安,省的攔着大傢伙發財。

天子聽完,眼神也溫柔了一些,輕聲問道:“諸位愛卿,皆是地方能吏,必知地方虛實,以卿等所見,張子重所提議的工程,可否妥當?”

三人互相看了看,最終太末令王決拜道:“啓奏陛下,小臣在太末爲縣令五年,太末臨越池,故而常往當地……”

“以小臣愚見,侍中所議,真可謂是……”王決努力的在自己的腦子裡,想出了一個評價:“如故秦蜀郡太守李冰之都江堰!”

“小臣以爲,最是適合,簡直宛如神來之筆,若能實施,必可造福會稽元元萬萬年!”

作爲太末縣縣令,毗鄰越池的地方縣令。

王決若不是親耳聽聞,真的不敢相信,一個遠在長安的貴人,竟然能如此清楚會稽的地理和弊端。

而其提出的這個水利工程建設動議,更是幾乎宛如天馬行空一般,但偏偏恰好針對會稽郡的弊端。

王決此時真的是無比仰慕和崇拜那個年輕的侍中官了。

他現在甚至懷疑,此人真的有三隻眼。

是灌口二郎附體,不然他怎麼能如此清楚和明確的洞察到越池的關鍵?

要知道,就算是他,雖然經常視察轄區,爲了每年雨季之時,氾濫的洪水和倒灌進轄區的海水頭疼不已。

但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在越池圍水建湖,以湖泊來蓄水,備澇備旱,又抵禦海水倒灌。

東部都尉陳皖就更激動了,因爲他的家鄉,就在回浦。

常年飽受從越池倒灌進來的海水災害,每一次海水從越池方向涌來,都意味着數千畝土地遭殃。

而那位侍中官的圍水爲湖一策一出,幾乎就像閃電,劃破了他的腦海。

讓他亢奮、振奮。

毋庸置疑,這肯定將解決合浦數萬父老長久以來的困擾。

家鄉從此就要化惡土爲樂土。

這樣的政策與工程,叫他怎麼不支持?

當下,陳皖就拜道:“下臣亦如之,懇請陛下,加恩於會稽百姓,早日建此大湖,拯我會稽數十萬黎庶於洪水之中!”

這是真的!

那圍水爲湖工程,只要完工。

整個會稽長久困擾的洪澇問題,直接就能減少三成。

特別是靠海一帶的郡縣,真的是家家戶戶,都要長出一口氣。

由拳令張奉更是重重叩首,請求道:“啓奏陛下,臣乃越人之後,幸陛下不棄,用爲漢臣,得詩書禮樂之教,而臣之同族,數以萬計,依然散落在會稽河川之間,飽受蚊蟲毒蟻之害,不知王化,依舊文身鼻飲,刀耕火耨,而若此湖一建,臣以爲王化隨之而來,越人將有幸能得陛下恩澤也!”

這話一出,不止是天子,朝臣們也都側目以對。

百越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

自夏以來,繁衍直至如今。

漢並三越後,大部分越人,都已經漢化。

但,在山川之間,窮山惡水之內,依然有許多不在官府控制範圍內的越人部落存在。

這些部落,很多都停留在原始社會時代,甚至不知道,現在已經是漢朝了。

會稽郡境內就有爲數不少的類似部落。

長期以來,讓漢室真的是很頭疼。

不去臣服他們,將他們編入戶籍吧?這面子上過不去。

但要去控制他們吧?成本太高,國家也是沒有這麼多的資源。

所以,只能聽之任之,徐徐圖之。

但,現在,這張奉居然說,張子重提議的那個工程,居然還能起到讓越人歸附的功能?

很多人都是不可思議。

就聽着張奉拜道:“下臣是越人之後,故知越人習俗和秉性!”

“越人以禹皇之後自居,尤其是會稽越人,皆曾有言:鹹水寧時,北服長安!”

“而圍水爲湖,自然鹹水安寧,越人知之,必當知曉,如今聖天子在位,鎮撫九州,自然當會感念恩德,紛紛來歸!”

這當然是說的好聽的。

其實,真正可能讓越人臣服的原因,只有一個——封建迷信!

越人崇信鬼神,迷信巫蠱之事。

而圍水爲湖後,海水再不倒灌入內陸。

這在那些越人部族看來,簡直就是跟神話一樣。

自然立刻就會聽話,順服官府,接受官府的號令,定居下來。

但,天子聽着,卻是再難按捺了。

對於君王來說,臣服他人,是最大樂趣!

而諸夏君王,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以德服人’。

傳說之中,三代先王,五帝都曾以其道德,遠服萬里之民,讓異域之國,紛紛朝貢,以爲共主。

當然,在現實中,以德服人最終都變成了以武服人。

但這並不妨礙君王們追求這個效果。

如今,聽着張奉的話,天子心花怒放,當即就拍板道:“既然如此,爲會稽黎庶之富,朕決意納張卿之議,於會稽建此大湖!”

羣臣聞言,立刻就起身,持芴出列,恭身再拜:“陛下聖明,臣等恭領詔命!”

就算是將軍們,也只好忍着心痛,恭身出列。

沒辦法,雖然這麼一個工程可能會佔用一部分軍費。

但,這個工程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讓人根本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和藉口。

再說了,從介紹的情況和會稽郡的上計吏們的表情來看,這個工程很可能製造一隻下金蛋的母雞。

現在雖然可能要吃點苦頭,勒一下褲腰帶,但將來,工程完工後,源源不斷的賦稅錢糧,將足可改變世界!

數萬頃的稻田,年產稻米幾十萬石,爲國家提供財稅數千萬!

但不知道爲何,每一個人都在心裡忐忑了起來。

因爲他們害怕,這只是一個開始。

一個龐大的水利建設計劃的開端!

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節 三年平羌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八百節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七百七十四節 人人都愛張子重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三百一十節 碾壓(2)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九十九章 蒐羅人才(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八百七十節 十面埋伏(2)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七百七十節 三年平羌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三百九十六節 嬰兒保衛戰(1)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兩百九十四節 面聖(1)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三百零七節 祖傳絕技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兩百八十六節 馬蹄鐵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1)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後記(1)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一千三百二十節 使團(3)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
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節 三年平羌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八百節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七百七十四節 人人都愛張子重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三百一十節 碾壓(2)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九十九章 蒐羅人才(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八百七十節 十面埋伏(2)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七百七十節 三年平羌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三百九十六節 嬰兒保衛戰(1)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兩百九十四節 面聖(1)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三百零七節 祖傳絕技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兩百八十六節 馬蹄鐵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1)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後記(1)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一千三百二十節 使團(3)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