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

“臣聞荀子曰: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張越恭身拜道:“今殿下既然欲興小康之道,以開太平之世,則必罷不能助殿下興小康,開太平之世!”

“無論其是否賢與不肖,貴與賤,當皆罷之!”

劉進聽着,卻是有些猶豫。

作爲漢家,甚至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太孫,劉進自然有極大野望。

做夢都想要,與其曾祖父漢太宗孝文皇帝比肩。

成爲天下所有人的王。

無論是今文,還是古文,不論是軍人還是士大夫。

不管是官,還是民,他都想要征服。

讓他們團結和膜拜在他腳下,朝着他劍指的方向前進。

當然他也知道,這似乎是不太可能。

不過他還是想要嘗試一下。

畢竟,太常、宗正和少府舉薦來的人裡,人才濟濟,很多人的履歷都漂亮的不像話。

若只是因爲政見不同就不用……

那豈非太浪費了?

張越看着劉進的模樣,以他對這位太孫的瞭解,當然知道他的顧慮。

於是,張越道:“臣給殿下講一個故事吧……”

“臣小時候,曾聽亡兄說過,在東海之遠,數萬裡外,有扶桑大陸,其地廣大,不知幾萬裡,山川平原、大河大澤,其肥沃不下中國,殷商遺民居之……”

劉進聽着,立刻來了精神。

扶桑!

此時,著名的《山海經》已經開始流傳。

其中種種荒誕神奇的海外描述,在士大夫之中引發了轟動。

劉進也看過,對其中描述的扶桑,非常好奇。

畢竟,那可是太陽所居的湯谷之所。

就聽着張越說道:“自殷商遺民渡海而至扶桑後數百年,有唐虞之後,建國曰唐,歷數王后,遭其國中大將叛亂……”

張越將後世李唐王朝的事情,簡單的裁剪到扶桑大陸上的殷商遺民所建的國家上,從安史之亂開始,講到甘露之變,最後講到牛李黨爭,兩方互不相讓,內耗嚴重,終於導致國家滅亡。

但劉進聽着,卻毫無違和感。

甚至聽得津津有味,還很有代入感。

聽張越講完,劉進嘆道:“那唐國的李德裕、牛增孺,若能如藺相如、廉頗一般,攜手爲國,唐國國祚,恐怕不會如此輕易斷絕吧!”

“可惜了!”

然後,劉進就對張越問道:“卿覺得,是否真有扶桑大陸?”

“臣哪裡知道?”張越笑道:“不過,臣記得,亡兄曾言,這個故事乃是其友人所述,據說是從一個泛舟從東海而來的老者處聽聞……”

劉進聞言,暗自沉思。

扶桑大陸?殷商遺民之居?!

還有唐虞之後,曾建國於彼,國祚數百年,一度興盛?

真想去看一看啊……

沒辦法,實在是唐虞之後這個詞組,太有吸引力了!

當初張騫從西域歸,報告天子說:有大夏國,在月氏之後。

然後,天子就惦記上,而且一直惦記到今天。

張越見着,心安理得的露出一個微笑。

其實,從白紙開始出現,雕版印刷也走上正軌後,他一直很想動筆寫一本遊記故事。

連主人公和故事大綱都已經列好了。

就以當年鑿空西域的博望侯張騫的一個隨從爲主角。

寫他與張騫失散後,在未知的異域世界的見聞。

講他在身毒、安息、大秦的見聞。

故事核心,當然是標準的網文模式,諸夏君子折服夷狄域外,變爲萬人迷,成爲人形自走炮的傳說。

這種故事,不需要什麼金手指,只需要設定——所有夷狄國王和君主以及其國中淑女都仰慕諸夏君子。

主角靠着在中國所學的儒學皮毛,隨便拽幾句孔子語錄,孟子名言,就能讓夷狄君臣,虎軀一震,令其國中貴婦、淑女心如鹿撞,紛紛投懷送抱。

很顯然,這種模式的故事,只要寫出來,立刻就能哄傳天下,影響世界。

而張越所用的那個馬甲筆名,也將成爲與南陵笑笑聲一般偉大的人物。

可惜,一直沒有時間和空閒來做這個事情。

或許,出使烏恆和遠征西羌時,可以在路上抽出時間,來完成這部偉大著作。

心裡想着這個事情,張越就對劉進道:“殿下,那牛增孺與李德裕,豈能不知於此?”

“然,道不同不相爲謀,兩人志向不同,理念不合,即使他們願意攜手,其部下的官員與門徒也不願意……”

劉進嘆息幾聲,終於放棄了自己內心的狂想,道:“卿言之有理,是孤多欲……自古多欲則事不成……”

於是,便對張越道:“還請卿爲孤參謀,選出能與孤同志之士,共建小康,興太平!”

“臣謹受命!”張越長身而拜。

於是,君臣二人,重新審議所有檔案。

太常卿舉薦了十八人,宗正卿舉薦了三十人,最多的是少府,有差不多五十人。

上百分檔案,看起來確實很累。

特別是少府舉薦的,皆是舍人。

舍人,都是基層官員,一般是縣令、縣尉,因爲政績斐然,爲少府所選,錄爲舍人候選,在長安有司輪值、培訓和學習。

一般輪值期爲三年,三年後若未被選入儲君莫府,則回到地方,升遷一級爲郡太守、郡尉和郡丞佐官。

故而,少府舉薦的都是最近三年,奉命入長安的舍人備選,年紀一般都在三十歲以下,地方履歷紮實,每一個人看着都像是未來的能臣幹吏。

此時,張越才明白,東方朔當年喝醉裡,說的那些話真的不是瘋話。

這世道,真的是用之則爲龍,不用則爲蟲。

他是運氣好,一般的人即使有才華,有能力,若沒人看重和提拔、培養,將近乎永無出頭之日!

當然,西漢還算好了。

起碼,還有從軍立功這條對所有人開放,只要有能力,能殺敵,肯吃苦,就一定能爬出來的道路。

若是東漢,連當兵立功,出人頭地的路都被人堵死了。

整個底層,都被桎梏,幾乎沒有出頭喘息的機會。

那才真正叫人絕望!

想到這裡,張越就認真起來,將每一個舍人備選的檔案,都反覆察看,確認,審視。

都是布衣寒門,若是可以,能拉一把是一把!

還別說,張越一認真,就真的從中發現了一些不錯的人才。

甚至還有青史留名的幹吏!

當然更多的是,蹉跎於世,卻被埋沒的人。

注:太子舍人,是西漢獨創的中央直管幹部。其主要特徵是常備,也就是說無論國家有沒有太子,無論太子舍人是否滿員,少府每年都要選拔。其選拔模式,按照史書記載,是以每年天下州郡的縣令/縣尉以及郡守舉薦的其他優秀年輕官員中,考績課乙課者,優中選優。每次只選二十人,充爲儲君的舍人備選。但絕大多數的備選,都只是備選,最終都要回地方,只有少數人能夠擠進儲君身邊,成爲潛邸大臣。至於莫府,不是錯別字,是幕府的通假字,在西漢一般用於太子幕府,以有別於大將軍、大司馬和太尉以及其他有資格開府建牙,招攬人才的高階大臣的幕府。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1)第四十八章 氪金(1)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七百九十六節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部署(2)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八百一十二節 決定第三十章 秀才(1)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五十八章 劉進的憂鬱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三百節 天樑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八百一十二節 決定第五百二十七節 倒勾第四百一十二節 各自的抉擇第七百一十四節 對烏孫的定位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1)第四十八章 氪金(1)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七百九十六節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部署(2)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八百一十二節 決定第三十章 秀才(1)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五十八章 劉進的憂鬱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三百節 天樑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八百一十二節 決定第五百二十七節 倒勾第四百一十二節 各自的抉擇第七百一十四節 對烏孫的定位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