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諫逐客書

“啪!”

秦王政將羊皮紙扔在了王案上,整個人坐在王座上,神色暗淡,頗有些失魂落魄,整個人的精氣神彷彿一下子被抽乾。

嬴高死死的盯着秦王政,他能夠感受到這一刻的秦王政沒有了以往的鋒芒畢露,很顯然,這一次的打擊,對於秦王政而言極大。

自從他親政以來,麻煩事層出不窮,一件接着一件,彷彿他就是一個天煞孤星,註定與倒黴事相伴。

“蒙恬,你看……”

聞言,蒙恬目光一亮,連忙拾起羊皮紙對着王綰,道:“長史,快來看看……”

蒙恬心裡清楚,他只是一個武將,學識自然比不了以此爲生的王綰,這個時候,由王綰來,最恰當。

至於嬴高,蒙恬下意識忽略了。

畢竟嬴高年齡太小了,也許智慧很大,但是在學識上未必就比得了王綰,年齡的偏見,一直都存在。

王綰一把接住羊皮紙,打開來一看,神色微微一變:“好字!”

“孤還沒有看完,蒙恬念……”

蒙恬與王綰對視一眼,王綰見蒙恬沒有心思念,只好開口,道。

諫逐客書

臣李斯上書:嘗聞人議逐客,王下逐客令,此舉治國之大過矣!

秦之富強,實由用才而興。穆公稱霸而統西戎,在用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五人。孝公強秦,在用商鞅。惠王拔三川並巴蜀破合縱,在用張儀、司馬錯。昭王強公室杜私門大戰六國,在先用穰侯,再用范雎……

今逐客棄才以資敵國,驅商退賓以富山東,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敢入秦,何異於借兵於寇,資糧於敵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衆。

秦今逐客以資敵國,內空虛而外積怨,損民而益仇,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秦王慎之思之,莫爲人言所惑也。

……

當王綰的聲音落下,就算是大概知曉內容的嬴高也被震撼了,此文文藻華麗,別開生面,當真是一篇傳世佳作。

而且,李斯聰明的地方是,通篇文章之上,在於論證秦王政驅逐客卿的錯誤和危害時,沒有在逐客這個具體問題上就事論事。

也沒有涉及自己個人的進退出處,而是站在跨海內,制諸侯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高度,來分析闡明逐客的利害得失。

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推理嚴密,邏輯性強,論據充分有力。

……

“公子高,這篇諫逐客書如何?”突然間,秦王政聲音在大殿之上響起,犀利的目光落在了嬴高身上。

這一刻,隨着秦王政開口,蒙恬與王綰紛紛將目光看了過來,對於嬴高,在大秦朝廷之上,已經成爲不可不認真對待的人物。

畢竟此刻的嬴高,已經是三川郡郡守,位同九卿,在大秦之中,已經屬於權傾一方的人物。

聞言,嬴高目光一閃,已經有了李斯與王綰,蒙恬出頭,他不想再直面秦王政,心中念頭一轉,道。

“稟父王,文章辭采華美,排比鋪張,音節流暢,理氣充足,有戰國縱橫說辭之風。”

嬴高開口只誇了李斯行文的華麗,並沒有提及諫逐客書的事情,畢竟有些事情,他已經不止一次的向秦王政說過了。

八歲歸秦,十二歲立太子,十三歲即位秦王,可謂步步艱難而又坦途蕩蕩。早已經錘鍊出了秦王政絕世無雙的智慧與堅毅。

這一刻,秦王政看了嬴高好久,方纔轉頭看向王綰,道:“長史,還有人上書諫逐客麼?”

“沒有!”

說罷,秦王政又是看向了蒙恬,一字一頓,道:“蒙恬,軍中將士如何?”

相比於其他,軍中將士纔是秦王政最擔憂的一點,畢竟大秦以武立國,不管是何處都可以亂,但是=唯獨軍中不可以。

一旦軍中大亂,大秦將會永無寧日。

而且他嬴政也將會是大秦的罪人,沒有資格進入嬴姓宗廟。

蒙恬目光如矩,對着秦王政肅然一躬,道:“稟王上,大軍正在打仗,軍營之中尚未頒發逐客令。”

“好!”

這一刻,嬴政也是鬆了一口氣,只要是大秦軍中不亂,一切都有迴轉的餘地,心中念頭一轉,道。

“三位,說說李斯還能回來麼?”

在這一刻,秦王政也是清楚,李斯是一個大才,而且還是一個敢於直言的大才,一如惠文王與張儀,此時此刻的他也需要李斯。

這是一種冥冥之間的感覺,讓秦王政有所感應。

“難!”

王綰搖了搖頭,道:“李斯不管是走到哪一國都是可用之才,只怕是難,畢竟已經走了——!”

“只要是趙高追上,李斯一定會回來——!”

見到秦王政神思不屬,嬴高說了一句,他心裡清楚,秦王政九年虛位,呂不韋、嫪毐、太后,猶如三座大山,壓着他擠着他。

秦王政只能在強大而又混亂的權力夾縫裡,頑強地尋覓出路。早已經讓秦王政鍛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性格,這件事並不能擊倒這位始皇帝。

“呼........”

長出一口氣,秦王政:“既然如此,我等四人就在這裡等李斯回來——!”

“王上,現在咸陽官署已經徹底癱瘓,臣手下事情繁多........”王綰眼底深處滿是擔憂,這是大秦第一齣現這樣的大亂。

稍有不慎就會讓大秦席捲天下的大勢從此消失,這是王綰等人不願見到的。

“長史!”

嬴高見到秦王政滿臉倦容,一揮手,道:“父王日夜勞累,就讓父王歇息一二,讓思維更爲清晰,再做決定。”

第732章 不到最後,誰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被算計了。第666章 君怒,盡坑之!第218章 整肅朝務,王欲東出【1】第189章 死封侯,活逃秦。第530章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第三更)第212章 嬴高的另外一面【第一更】第140章 引涇工程重啓,嬴高欲求支持!第859章爲大秦而戰,爲嬴將赴死,我等在所不辭!(第一更,求訂閱)第391章 竊取天下文運,爲大秦強續五百載!第246章 那就玩一把大的!第526章 三面皆敵,秦盡忠的擔憂!第127章 廢物利用,纔是最好的辦法!第1115章 安陽之戰6第530章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第三更)第1072章這一次儲君西行,乃是寡人的意思!第193章 大軍壓境,氣勢如虹!第774章以王族之血,染大秦之土!第834章 王翦教子!第169章 這一戰,若你勝了,本將親自南下,爲你請功!第1085章 以漠北之北,取涼州之涼,是爲北涼。第178章 父王是大秦的天,不管對錯,都不容質疑!第1012章新鄭能不能守住,直接關係到山東五國是否出兵!第1115章 安陽之戰6第898章 一場大戰,扶南國跪,堂明國滅,絡越王懼!(第一更求訂閱)第111章 兒臣也反對!第165章 本將要以血鑄軍 3(求首訂)第101章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壓制嬴高的光芒萬丈第772章輕描淡寫的背刺諸位公子一刀!第299章 你是要挑撥我們的兄弟情誼麼?第779章 二十年後,這方天下將迎來一個盛世!第484章 這裡將會有一座墳,墓碑上只有一個字。(第三更)第405章只要是不涉及國本,兒臣手中不願意沾染嬴姓一脈的血!(第一更)第495章生爲男兒,自當沙場橫行!(第三更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第510章 玩弄人心於股掌之間(第二更)第769章 大勢在手,何需行小人之舉!第592章 逼王離親手殺人!(第四更)第778章請嬴將下令,出兵西域,滅其國,以振公子神威——!第898章 一場大戰,扶南國跪,堂明國滅,絡越王懼!(第一更求訂閱)第927章 禁足將閭,嬴政的擔憂。(第三更)第962章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第515章 當商議成了生意!(第二更)第202章 我大秦王室這是出龍了!第824章 機會往往需要自己爭取!第294章 天下師,只能是父王!第230章 王上之大業,只有踩踏秦國而成。第625章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第二更)第141章手持王書,執王劍,當大殺四方!第4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25章 再次入咸陽,何爲火炕?第513章不設王道,八車爲準。第589章 末將請收敵屍,築爲‘京觀’,以彰武功於萬世。(第一更)第289章裁軍之議!第778章請嬴將下令,出兵西域,滅其國,以振公子神威——!第1054章 張平的心狠手辣!第9章 書房之談【求收藏,求推薦】第1127章這是一個屬於王的時代。(第四更)第938章邦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等王族中人!第852章 光是大秦軍容,便嚇傻了滇王等人。第1002章稟王上,臣以爲當效法武王滅商,存韓社稷而收韓國土。第712章 借韓之勢,瓦解趙王之心。第1095章 各種消息都佐證,趙國已經病入膏肓。第598章 本將就是要激怒你!(第三更)第130章, 天下能與王上爭雄者,只有三公子!第688章 有些人惶惶不可終日!(第一更)第976章一旦撤出南陽,無異於宣告韓國王室王族從此成爲漂移無根的浮萍第581章 他們寧願戰死,也不會卑躬屈膝!(第一更)第1030章兩位當對我大秦的禮樂進行整理與統一第970章 千古英雄悠悠,終究逃不過親情二字。第663 章 這些年,大月氏也做過一些不當人子的事兒!(1)第718章頓弱去,秦會來!第1011章 自私自利在這一刻被飾演的淋漓盡致!第912章農家不是農家的農家,而是大秦的農家。第447章 扶蘇意難平,淳于越心有不甘。第464章本將要他大月氏,萬里花燈化鬼火,盛世王朝做鬼國!第685章因爲這便是大勢!(第一更)第207章 誰不想,乘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求推薦,求收藏)第799章 龍門山第962章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第1107章 趙地驚變,意外還是發生了。(第二更)第57章 王虎【求收藏,求推薦】第689章 代號:龍騰三川。(第二更)第53章 橫空出世的黑科技(求推薦,求收藏)第95章 《告國人書》第307章 新府落成,籌謀蔗糖。(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373章 平臺本將給你們,是否有造化全憑自己!(第二更)第79章 大秦公子連屁都不是!第936章 百年大韓,豈能奉術而存!第942章 評書,少女。第914章 一石數鳥第673章 本將便常勝無敵。(第一更)第87章 新鮮出爐的三川郡守第478章 縱橫家與策士!(第三章)第668章 大王,請吧!第581章 他們寧願戰死,也不會卑躬屈膝!(第一更)第141章手持王書,執王劍,當大殺四方!第36章 文信侯,敬請高招!【求收藏,求推薦】第696章 王翦的決定第897章除了堂明國主之外,殺——!第222章 入冬以來,炭價幾何?第1002章稟王上,臣以爲當效法武王滅商,存韓社稷而收韓國土。
第732章 不到最後,誰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被算計了。第666章 君怒,盡坑之!第218章 整肅朝務,王欲東出【1】第189章 死封侯,活逃秦。第530章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第三更)第212章 嬴高的另外一面【第一更】第140章 引涇工程重啓,嬴高欲求支持!第859章爲大秦而戰,爲嬴將赴死,我等在所不辭!(第一更,求訂閱)第391章 竊取天下文運,爲大秦強續五百載!第246章 那就玩一把大的!第526章 三面皆敵,秦盡忠的擔憂!第127章 廢物利用,纔是最好的辦法!第1115章 安陽之戰6第530章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第三更)第1072章這一次儲君西行,乃是寡人的意思!第193章 大軍壓境,氣勢如虹!第774章以王族之血,染大秦之土!第834章 王翦教子!第169章 這一戰,若你勝了,本將親自南下,爲你請功!第1085章 以漠北之北,取涼州之涼,是爲北涼。第178章 父王是大秦的天,不管對錯,都不容質疑!第1012章新鄭能不能守住,直接關係到山東五國是否出兵!第1115章 安陽之戰6第898章 一場大戰,扶南國跪,堂明國滅,絡越王懼!(第一更求訂閱)第111章 兒臣也反對!第165章 本將要以血鑄軍 3(求首訂)第101章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壓制嬴高的光芒萬丈第772章輕描淡寫的背刺諸位公子一刀!第299章 你是要挑撥我們的兄弟情誼麼?第779章 二十年後,這方天下將迎來一個盛世!第484章 這裡將會有一座墳,墓碑上只有一個字。(第三更)第405章只要是不涉及國本,兒臣手中不願意沾染嬴姓一脈的血!(第一更)第495章生爲男兒,自當沙場橫行!(第三更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第510章 玩弄人心於股掌之間(第二更)第769章 大勢在手,何需行小人之舉!第592章 逼王離親手殺人!(第四更)第778章請嬴將下令,出兵西域,滅其國,以振公子神威——!第898章 一場大戰,扶南國跪,堂明國滅,絡越王懼!(第一更求訂閱)第927章 禁足將閭,嬴政的擔憂。(第三更)第962章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第515章 當商議成了生意!(第二更)第202章 我大秦王室這是出龍了!第824章 機會往往需要自己爭取!第294章 天下師,只能是父王!第230章 王上之大業,只有踩踏秦國而成。第625章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第二更)第141章手持王書,執王劍,當大殺四方!第4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25章 再次入咸陽,何爲火炕?第513章不設王道,八車爲準。第589章 末將請收敵屍,築爲‘京觀’,以彰武功於萬世。(第一更)第289章裁軍之議!第778章請嬴將下令,出兵西域,滅其國,以振公子神威——!第1054章 張平的心狠手辣!第9章 書房之談【求收藏,求推薦】第1127章這是一個屬於王的時代。(第四更)第938章邦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等王族中人!第852章 光是大秦軍容,便嚇傻了滇王等人。第1002章稟王上,臣以爲當效法武王滅商,存韓社稷而收韓國土。第712章 借韓之勢,瓦解趙王之心。第1095章 各種消息都佐證,趙國已經病入膏肓。第598章 本將就是要激怒你!(第三更)第130章, 天下能與王上爭雄者,只有三公子!第688章 有些人惶惶不可終日!(第一更)第976章一旦撤出南陽,無異於宣告韓國王室王族從此成爲漂移無根的浮萍第581章 他們寧願戰死,也不會卑躬屈膝!(第一更)第1030章兩位當對我大秦的禮樂進行整理與統一第970章 千古英雄悠悠,終究逃不過親情二字。第663 章 這些年,大月氏也做過一些不當人子的事兒!(1)第718章頓弱去,秦會來!第1011章 自私自利在這一刻被飾演的淋漓盡致!第912章農家不是農家的農家,而是大秦的農家。第447章 扶蘇意難平,淳于越心有不甘。第464章本將要他大月氏,萬里花燈化鬼火,盛世王朝做鬼國!第685章因爲這便是大勢!(第一更)第207章 誰不想,乘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求推薦,求收藏)第799章 龍門山第962章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第1107章 趙地驚變,意外還是發生了。(第二更)第57章 王虎【求收藏,求推薦】第689章 代號:龍騰三川。(第二更)第53章 橫空出世的黑科技(求推薦,求收藏)第95章 《告國人書》第307章 新府落成,籌謀蔗糖。(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373章 平臺本將給你們,是否有造化全憑自己!(第二更)第79章 大秦公子連屁都不是!第936章 百年大韓,豈能奉術而存!第942章 評書,少女。第914章 一石數鳥第673章 本將便常勝無敵。(第一更)第87章 新鮮出爐的三川郡守第478章 縱橫家與策士!(第三章)第668章 大王,請吧!第581章 他們寧願戰死,也不會卑躬屈膝!(第一更)第141章手持王書,執王劍,當大殺四方!第36章 文信侯,敬請高招!【求收藏,求推薦】第696章 王翦的決定第897章除了堂明國主之外,殺——!第222章 入冬以來,炭價幾何?第1002章稟王上,臣以爲當效法武王滅商,存韓社稷而收韓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