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嬴將所求,不該拒絕!(第四更)

看着這一刻的尉繚,范增有些感慨。

作爲一個鐵骨錚錚的大丈夫,這一生唯一低頭的瞬間,也就是爲了父母妻兒。

這一刻,范增對於尉繚多了一絲敬仰,這樣的人,才能夠稱之人。

若是一個人,一如吳起一樣,殺|妻|證道,縱然是驚才絕豔,范增也不認可。

一念落下,范增對着尉繚還了一禮,鄭重其事的保證,道:“國尉放心,若是力所能及之內,范增一定會不遺餘力!”

“多謝!”

大恩不言謝,而尉繚依舊是說了一聲多謝,不說這一聲多謝,根本不足以表達出胸膛之中的感激。

對於范增而言,尉常寺與他是同僚,而且都在嬴高的帳下,關係都很好,不用尉繚提及,他都會照料一二。

畢竟在所有人之中,他與鐵鷹的年齡最大。

當然了最後投降的秦盡忠不算。

.........

“王上傳召令國尉速去咸陽宮書房!”

趙高的身影出現,淡淡的聲音傳來,將書房之中的這溫情的一幕打斷,但是,不管是范增還是尉繚都沒有多言,王上二字就足以壓倒一切。

“先生自行歸去,老夫去一趟咸陽宮書房!”

看了一眼尉繚,范增點了點頭,道:“國尉且行,范增自行回去便是,不礙事的!”

“嗯!”

.........

咸陽宮書房。

由於蒙恬與王翦等人都不在,這一次嬴政徵召的人,只有李斯以及尉繚,他要分析出來這樣做的利弊,才能去決定到底要不要做。

改變規則之事,必須要慎之又慎,這一道口子一旦開了,未來的秦王,亦或者羣臣都有例可循,這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會動搖國本。

更何況,這一世他將要兼併六國,統一於秦,而公子高也是驚才絕豔,這會讓這個決定在後世變得更加的影響深遠。

有些事一旦提及那位王在位的時候,特別是對於國家影響深遠的王,如何如何,這樣一來,所謂的例子就成了凌駕於秦法之上的規則,這不能在大秦之中發生。

否則就會成爲後世子孫,胡作非爲的接口與理由。

一道腳步聲傳來,將書房之中的安靜打破,在嬴政剛剛擡起頭的那一瞬間,兩人朝着嬴政拱手,道:“臣尉繚,李斯拜見王上,王上萬年,大秦萬年——!”

“兩位愛卿不必多禮!”

嬴政一揮手,示意兩人落座:“坐!”

“諾。”

君臣三人也沒有過多的寒暄,等到各自入座之後,嬴政將手中的帛書遞給了尉繚,道:“你們二人先看看,然後告訴孤此事如何處置!”

“諾。”

點頭答應一聲,尉繚連忙接過帛書,一看自己他就清楚是嬴高的,在來的路上,他就猜測這件事與嬴高有關,卻不料真的就是因爲與嬴高有關。

尉繚連忙將心中的念頭壓下,然後翻開帛書,一字一句看的很是認真,此事范增對他提過一句,但是當他看到內容,還是心中大吃一驚。

一刻鐘之後,尉繚已經將帛書看完,然後遞給了正襟危坐的李斯。

這件事太大,尉繚不想先開口。

他打算將這樣的出彩的機會留給李斯,畢竟李斯屬於法家,更適合處理這樣事情。

瞥了一眼尉繚,嬴政就清楚了尉繚的打算,隨及將目光落在了李斯身上。此刻李斯正在看帛書,神色凝重,眉頭緊蹙。

半響之後,李斯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這件事雖於理不合,與秦法更是不和,但只怕是必須要答應嬴將!”

“畢竟嬴將此戰,解了大秦的圍,讓這一盤死棋一下子活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嬴將身邊跟隨着萬歲軍,在嬴將的打算之中,這支萬歲軍將會是南下征伐極南地的先鋒大軍。”

“如此一來,必須好賞賜一二,得以收心,讓他們知曉在戰場之上奮勇殺敵,不光是爲了大秦,也是爲了自己。”

“此刻嬴將,戰功赫赫,西北諸郡不光是開疆擴土,更是爲咸陽輸送牛羊,馬匹,鹽巴等,光是如此,也不該拒接!”

李斯是一個聰明人,他心裡清楚,這一次的請封,將會讓萬歲軍以及西北諸郡徹底的以嬴高爲尊,也會讓嬴高成爲西北名副其實的霸主。

聽完李斯的回答,嬴政沒有立即做出決定,而是轉頭看着尉繚,道:“國尉你的意思呢?”

見到自己逃不開,尉繚連忙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臣以爲還是答應爲好,畢竟大軍連戰連捷,斬首二十多萬大軍,這是實打實的功勞。”

“就算是不計算後面的戰功,光是此時都足以封爵了,而咸陽與西北遙遠,一來一去,耗費時間不算,也消耗糧草,浪費戰機。”

“臣以爲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答應嬴將,畢竟封賞之前,國尉府官署以及廷尉府官署,國府官署都會派人前去核查戰功,在軍中的文吏,對於戰事情況也會記載,根本不容冒充!”

“再說了以嬴將的身份地位,也沒有必要這樣做,故而,臣以爲當答應嬴將之請求,再說了這一請求,也是爲了更好的南下極南地,說起來,還是爲了大秦,並非是爲了嬴將私利!”

“嗯!”

點了點頭,嬴政朝着李斯,道:“傳詔,明日咸陽宮大殿之上召開朝會,決議此事!”

“諾。”

.........

雖然有些事情嬴政可以乾綱獨斷,但是嬴政往往很少這樣做,他心裡清楚,乾綱獨斷對於帝王的素質要求太高了,這對於帝王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國家是一件壞事。

故而,他一直都在維持這件事的平衡。

還能多事情都是羣臣商議,除非是最後鬧得一發不可收拾,而且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嬴政纔會乾綱獨斷。

其實所謂的乾綱獨斷,就是作爲秦王擁有一票否決權。

正好,那一日他與趙高還曾談及對於公子高的封賞,嬴政沒有想到這件事應驗的這麼快。

一念至此,嬴政朝着李斯與尉繚,道:“兩位愛卿以爲對於公子高如何封賞?”

第1023章 建輿圖司,以安王族之人。第773章父王息怒,兒臣願意南下,爲我大秦開疆擴土!第197章 一手王劍,一手兵符!第661章 這不是終戰,而是麻煩的開始!(第一更)第921章 兒臣不希望手上沾染兄弟姐妹的血。第872章嬴高父子皆爲當世梟雄,大秦至少興盛百年。(第一更求月票)第1103章 流言席捲趙地,李牧成衆矢之的。第242章 恆乾進退兩難!第461章不知大月氏的勇士,可有如此輝煌的戰績,可有當世無敵之名?第17章 呂不韋第一次害怕了【求收藏,求推薦】第406章 道家外丹派以及長生!第614章難兜靡,借你人頭一用!(第二更)第1128章 當世兩大名將的對視(第一更)第942章 評書,少女。第472章 辛勝與姜廆(第一更)第181章 渭水輕兵營之殤!第456章 有沒有興趣去一趟大月氏?第384 章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第二更)第420章 嬴政的遲疑,嬴高的堅決!(第一更)第222章 入冬以來,炭價幾何?第442章 先罰後賞!第83章 千鈞一髮之際,嬴高臉上的血。第978章在當世,我大秦無敵於天下!第110章 大旱引起的引涇工程一事!第58章 心中有想法,那便利用大秦的絕妙技術!第723章 鐵梨花!第261章 人間屠夫公子高【第一更】第421章 以利誘之!第322章 《九九乘法表》與政教處。第745章 誘其出手,化爲主動。第1077章 敢問王上,如何看我宗室?第543章 本將厲兵秣馬數載,方有今日之勢!(第一更)第397章 秦王諸子都有成爲儲君的資格。第846章 諸王之謀,蒙毅求教!第703章作爲一個王,註定了要藏污納垢!第1021章如果時間倒流,我們的緣分止於遇見就好。第1114章 安陽之戰(5)(第三更求一切)第1125章 何爲戰國名將,這便是!(第二更)第175章 王虎扛纛,勇者無懼!第568章此事沒有先例,恐怕難以成行!(第三更訂閱,求月票)第70章 景瑜恐怖的能量【求收藏,求推薦】第90章 蒙武登門,秦王口諭!第1067章讓趙國上下都知道,他們的太后是一介市倡。第1010章 一場商戰,韓國已經半殘!(第三更)第465章 一個月內籌集三十萬大軍的糧草!第716章對於齊墨一事,亞相有何看法?第973章 他們註定在這一世黯淡無光。第1049章 一戰破城,大秦無雙!(第三更)第498章 不知戎狄王意下如何?第187章 涇水淘淘,重鑄秦人風骨。第859章爲大秦而戰,爲嬴將赴死,我等在所不辭!(第一更,求訂閱)第774章以王族之血,染大秦之土!第933章這個天下,何時失敗者與勝利者結局一樣了?第961章看來想要韓非死的人,不光是本將,還有先生!第580章 老夫和左賢王一見如故,自當幫忙的!(第五更)第957章宗室無功則無爵,縱親子也不例外!第889章 我王希望可以與大秦儲王聯姻!(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74章 入洛陽,靜候來人!第513章不設王道,八車爲準。第780章 未知纔是最大的危險!第924章那是一尊活在人世間的人屠。第691章 爲王者,當身無污點!(第一更)第289章裁軍之議!第383章 王翦的提醒!(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194章 放人亦或者戰爭,只在韓王你的一念之間!第467章 嬴將下令:目標戎狄。第896章 殺雞儆猴,而堂明國便是這隻雞!第244章 秦軍的目標是邯鄲!第789章 諸王趕赴姑臧朝見大秦儲王。第843章嬴將仁義,我等代三軍將士謝過嬴將——!第248章 虛虛實實,都是爲了勝利!第78章 奔喪者們第316章一首宋詞送佳人!第1075章 輿論飛起,華陽太后薨。第926章生而爲王的他,又如何能夠安分守己。第429章我願:大秦的領土之上,永不日落!【第一更】第1020章 後勝與姚賈的友好關係第1047章 先王,王上,請恕臣不忠!(第一更)第151章 匈奴獵食!第65章 與呂不韋的交鋒 (求推薦,求收藏)第966章 告訴韓王安,將南陽割讓給我大秦,本將可以放過韓非一條命!第699章 俠以武犯禁。第923章 他們的眼中,有了希望。第776章若非孤之子,否則便是孤當世大敵!第1035章 長生第1091章畢竟一個時代,是需要英雄的。第299章 你是要挑撥我們的兄弟情誼麼?第398章 鄧陵兄,我考慮考慮!第590章 傳令:大軍進攻,殺——!(第二更)第101章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壓制嬴高的光芒萬丈第983章 這是從三皇五帝開始孕育出來的炎黃精神!第327章 青羌與戎狄!(第一更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第385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一更)第789章 諸王趕赴姑臧朝見大秦儲王。第477章 拔刀南望,本單于意馬踏中原。(第二更)第826章 一旦手染王族之血,遲早都會被清算!第754章傳令三軍,列陣東武城之外!第832章 咸陽宮中羣臣心思各異!第1028章 大秦第一次簡略版人口普查
第1023章 建輿圖司,以安王族之人。第773章父王息怒,兒臣願意南下,爲我大秦開疆擴土!第197章 一手王劍,一手兵符!第661章 這不是終戰,而是麻煩的開始!(第一更)第921章 兒臣不希望手上沾染兄弟姐妹的血。第872章嬴高父子皆爲當世梟雄,大秦至少興盛百年。(第一更求月票)第1103章 流言席捲趙地,李牧成衆矢之的。第242章 恆乾進退兩難!第461章不知大月氏的勇士,可有如此輝煌的戰績,可有當世無敵之名?第17章 呂不韋第一次害怕了【求收藏,求推薦】第406章 道家外丹派以及長生!第614章難兜靡,借你人頭一用!(第二更)第1128章 當世兩大名將的對視(第一更)第942章 評書,少女。第472章 辛勝與姜廆(第一更)第181章 渭水輕兵營之殤!第456章 有沒有興趣去一趟大月氏?第384 章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第二更)第420章 嬴政的遲疑,嬴高的堅決!(第一更)第222章 入冬以來,炭價幾何?第442章 先罰後賞!第83章 千鈞一髮之際,嬴高臉上的血。第978章在當世,我大秦無敵於天下!第110章 大旱引起的引涇工程一事!第58章 心中有想法,那便利用大秦的絕妙技術!第723章 鐵梨花!第261章 人間屠夫公子高【第一更】第421章 以利誘之!第322章 《九九乘法表》與政教處。第745章 誘其出手,化爲主動。第1077章 敢問王上,如何看我宗室?第543章 本將厲兵秣馬數載,方有今日之勢!(第一更)第397章 秦王諸子都有成爲儲君的資格。第846章 諸王之謀,蒙毅求教!第703章作爲一個王,註定了要藏污納垢!第1021章如果時間倒流,我們的緣分止於遇見就好。第1114章 安陽之戰(5)(第三更求一切)第1125章 何爲戰國名將,這便是!(第二更)第175章 王虎扛纛,勇者無懼!第568章此事沒有先例,恐怕難以成行!(第三更訂閱,求月票)第70章 景瑜恐怖的能量【求收藏,求推薦】第90章 蒙武登門,秦王口諭!第1067章讓趙國上下都知道,他們的太后是一介市倡。第1010章 一場商戰,韓國已經半殘!(第三更)第465章 一個月內籌集三十萬大軍的糧草!第716章對於齊墨一事,亞相有何看法?第973章 他們註定在這一世黯淡無光。第1049章 一戰破城,大秦無雙!(第三更)第498章 不知戎狄王意下如何?第187章 涇水淘淘,重鑄秦人風骨。第859章爲大秦而戰,爲嬴將赴死,我等在所不辭!(第一更,求訂閱)第774章以王族之血,染大秦之土!第933章這個天下,何時失敗者與勝利者結局一樣了?第961章看來想要韓非死的人,不光是本將,還有先生!第580章 老夫和左賢王一見如故,自當幫忙的!(第五更)第957章宗室無功則無爵,縱親子也不例外!第889章 我王希望可以與大秦儲王聯姻!(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74章 入洛陽,靜候來人!第513章不設王道,八車爲準。第780章 未知纔是最大的危險!第924章那是一尊活在人世間的人屠。第691章 爲王者,當身無污點!(第一更)第289章裁軍之議!第383章 王翦的提醒!(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194章 放人亦或者戰爭,只在韓王你的一念之間!第467章 嬴將下令:目標戎狄。第896章 殺雞儆猴,而堂明國便是這隻雞!第244章 秦軍的目標是邯鄲!第789章 諸王趕赴姑臧朝見大秦儲王。第843章嬴將仁義,我等代三軍將士謝過嬴將——!第248章 虛虛實實,都是爲了勝利!第78章 奔喪者們第316章一首宋詞送佳人!第1075章 輿論飛起,華陽太后薨。第926章生而爲王的他,又如何能夠安分守己。第429章我願:大秦的領土之上,永不日落!【第一更】第1020章 後勝與姚賈的友好關係第1047章 先王,王上,請恕臣不忠!(第一更)第151章 匈奴獵食!第65章 與呂不韋的交鋒 (求推薦,求收藏)第966章 告訴韓王安,將南陽割讓給我大秦,本將可以放過韓非一條命!第699章 俠以武犯禁。第923章 他們的眼中,有了希望。第776章若非孤之子,否則便是孤當世大敵!第1035章 長生第1091章畢竟一個時代,是需要英雄的。第299章 你是要挑撥我們的兄弟情誼麼?第398章 鄧陵兄,我考慮考慮!第590章 傳令:大軍進攻,殺——!(第二更)第101章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壓制嬴高的光芒萬丈第983章 這是從三皇五帝開始孕育出來的炎黃精神!第327章 青羌與戎狄!(第一更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第385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一更)第789章 諸王趕赴姑臧朝見大秦儲王。第477章 拔刀南望,本單于意馬踏中原。(第二更)第826章 一旦手染王族之血,遲早都會被清算!第754章傳令三軍,列陣東武城之外!第832章 咸陽宮中羣臣心思各異!第1028章 大秦第一次簡略版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