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過去十天,何楓用二十飼養值,購買了二對烏骨雞崽。算了算,十天下來就是2640元,等於26點飼養值,又可以購買二對烏骨雞崽。
新房已經建好第一層,何楓已經搬進去住。他的房間倒是非常豪華,地面鋪的是地板磚.。
在中午吃飯,何魁告訴他新的養殖場已經建好。烏骨雞還好說,但草果樹不好搬運。
“爸!草果樹我們可以挖出來,種在新的養殖場中。”何楓這樣說,是因爲吸蟲草生命力非常強,根可以扎進地下一百米來吸取地下水養活自己。所以系統才說,在給吸蟲草搬家時,要提前通知一下,把它的根全部給切掉,弄到新的地方重新長出來。
新的養殖場,佔地面積有二十畝,高三米,花費整整六萬塊磚建成。打開後門,就是張村霸佔的原始森林入口處。
由於今天是開學,何楓還要去學校報名。一路上,很多小夥伴都跟在他後面,等他抵達學校,後面的小夥伴已經超過二百多名。
何楓所在的班級是六年級(一班),班主任叫柴鬆,對學生基本是以教育爲主,並不像其他班級的班主任一樣,不聽話輕者罰跪,重者屁股挨板子。這不,一名帶着小孩報名的家長,對着老柴說道:“柴老師,我兒子如果不聽話就給我狠狠的揍,出了什麼事情我負責。”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老柴不耐煩道。
想要有專門的校車接送,那是二十年以後的事情。凡是離學校一公里之外的學生,都必須要無條件住宿,幸好何楓的家離學校只有五百米遠。
“何楓,你小子不老實啊!居然叫人幫你代寫暑假作業。”老柴微笑道。
當何楓接過暑假作業一看,抱怨諸葛茜茜的字寫的是太好,雖然她說字已經寫的非常難看。
“柴老師,我家在蓋新房,所以沒有時間寫,通融一下。”何楓微笑道。
“行吧!通融你一下。你家的新房子蓋在哪裡?距離學校有多遠?”
“五百米,就在中鎮邊緣地帶。”
“學費五塊,拿着條子去領書吧!”老柴道。
領完書,何楓帶着何智他們回家一趟。住宿生今天晚上開始住宿,通學生明天早上上課。
“回來了?六棵草果樹,以及六對烏骨雞已經弄到新的養殖場,自己去看看吧!”何彪道。
何楓來到養殖場,看見六對烏骨雞正在愉快的玩耍。雞窩蓋的和房子一樣,可以抵擋傾盆大雨。
“主人,今天晚上我們去樹林裡玩耍,順便幫你弄點野味回來,你看怎麼樣?”大白道。
“今天晚上我不回來,你們要注意安全。”何楓提醒道。
下午五點左右,何楓來到住宿生住宿,就是一個大鋪,可容納六十人睡覺。分爲前後二排牀鋪,中間是十個馬桶,窗戶非常爛.。
由於何楓在中鎮的知名度,這些小夥伴們把最好的牀鋪讓給他睡覺。雖然牀鋪只是一張硬邦邦的木板,外加一層單被,但何楓非常喜歡,他懷念這種和小夥伴們一起生活的時光。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何楓睜開眼睛,發現窗戶上出現十幾個趴窗的少年,他們手裡拿着手電筒跳在牀板上大叫道:“打劫,全部給我站好。”
一分鐘後,六十名小夥伴全部站好。一名躲在牀板下的小夥伴,被一名少年給拖了出來道:“TM的,你以爲你躲在牀板下我就抓不住你?”
何楓站在隊伍最後面,打劫的少年不斷翻着他們的牀,結果翻了五十多張牀,才搜出三十多塊錢。突然,一名少年激動道:“快點過來看看,我的天啦!好多錢啊!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
“這牀鋪是誰的?”一名少年道。
“我的,你要喜歡全部拿走,我不會介意。”何楓露出微笑道。
少年拿着手電筒,往何楓身上一照,立馬把錢放在牀板上,以最快速度離開。
“尼瑪!居然是何楓,我們趕快跑。”少年說完,把錢扔在牀板上離開。
“我有那麼可怕嗎?”何楓自言自語道。
過了差不多五分鐘時間,三十幾名小夥伴居然大哭起來。因爲被少年搶走的錢,是他們一個星期的伙食費。
這個時期使用的是飯票,是用錢去食堂兌換飯票,菜票。學校本身有官方的補助,一塊錢可以讓學生們吃上一個星期。食堂要明天才開,所以他們把錢都藏起來,可誰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行了,行了,大老爺們哭什麼哭。我這裡錢,被搶的同學來我這裡,我給你們發,記住不要亂報!一旦被我查出來,他就死掉嘍!.。”
小夥伴們排着隊,結果何楓傻眼。因爲,他的錢最小面值都是十元。最終只能等明天把這些錢找成小面額。
每當開學第一天,都會有少年來打劫。巡夜的老師也沒有辦法管,因爲這些少年基本上是凌晨行動,而這個時間段是人最困的時候。
第二天一大早,當小夥伴們把昨天晚上被搶的事情說給老柴聽,他立刻上報給校長。
校長也是愁眉苦臉,每當開學第一天,少年們都會開打劫學生,這也成爲慣例。雖然,前幾年抓了一批,但始終是抓不完。
“校長,要不先叫何楓先墊上。等牛所長抓到這些少年,在把錢還給他。六百元,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大筆錢,但對於何楓來說只是小兒科。”訓導主任是何村人,所以他知道何楓的家產有多少。
校長一聽,皺着眉頭道:“何全,這樣不好吧?我們叫一個學生墊錢,這要是被其他學校知道,那可是非常丟臉的啊!.”
“校長,又不是我們一個學校被搶。其他鎮的學校,也同樣有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是被逼沒有辦法啊!你的月工資才二十元一個月,我才十五塊一個月。”
何全心裡鄙視道:“如果你把他當少年看,那就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