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有異

天庭繁華一片,八方來賀,李燭影到時昊天竟然親自出迎,這倒是讓李燭影頗感驚訝。

像昊天這麼驕傲的人,竟然願意屈尊來迎,李燭影便不能端着。按照道祖的輩分來算的話,李燭影還要比昊天低上一輩呢。

“恭喜大天尊,歷三千二百劫歸來。如今修爲道行更上一層樓,證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八身。”李燭影真心實意,一眼將昊天身上的變化看穿道了出來。

昊天面色不變,抓着李燭影的手引着他步入靈霄寶殿。

昊天如此行爲可將一干人嚇了一跳,昊天這麼多年不在天庭,李燭影一手把持着大權,連王母都要退居幕後,儼然一副三界之主的模樣。

老君雖是聖人分身,卻一心研究煉丹術,對李燭影的行爲不管不問。太乙救苦天尊是原始聖人化身,南極長生大帝是他門下弟子,兩人也默契的沉默不語,任由李燭影獨霸大權。

紫微大帝是李燭影的徒弟,以他馬首是瞻。

天庭儼然是李燭影的一言堂。

如今昊天迴歸,多數人都等着昊天和李燭影兩人幹起來,哪成想昊天親自來迎李燭影不說,兩人還把手言歡一幅相親相愛的架勢。

李燭影笑看着昊天與自己說話,所言絲毫不沾權力交接之事,心道他這番下凡歷練果然不是無用功。

這份養氣功夫……

昊天不提,李燭影也樂得裝不懂,只與他談天說地,論道談古。

王母坐在昊天身側臉色肅穆,卻裝作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樣,在人精的眼中就顯得尤爲突出。

李燭影在那次蟠桃會時借護衛天庭之便,大搖大擺將天庭納入自己管轄範疇。王母還感激他慷慨援手,後知後覺發現天庭不受她掌控,自己只能調動瑤池中的人手,這才發現自己被設計了。

這些年李燭影人在蒼梧山,卻遠程控制着天庭,王母瑤池憋屈的不行。如今昊天迴歸,本想着立刻就能奪回大權,卻見兩人在那打太極。

能維持着笑臉,瑤池覺得自己已經到極限了。

陸陸續續八方神仙都來到天庭,爲昊天賀。

神、仙、佛陀、聖人陸續到來。這裡的聖人自然不是混元無極聖人,而是孔聖、文聖、武聖等一些富有聖名的厚德之人。

“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故萬物莫不尊道貴德。“道”散爲炁,聚爲太上老君。

故太上老君爲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在天庭爲神,昊天迴歸自然也出席爲賀。李燭影見昊天忙於招呼來賀賓客,便主動爲他招呼這位天尊。

“師伯。”

太上老君點頭,手持浮塵身穿八卦紫金黃袍,鶴髮白鬚,眼神隨和。就如同一位八旬老人,睿智從容。

“你這小子這些年手腳不斷,如今昊天回來了,你待如何?”老君神識傳音,話語直在李燭影腦海炸開。

李燭影詫異,他還以爲這位師伯不會插手,沒想到他卻如此直接。

他稍一思索立時明瞭,李燭影便也不作隱瞞道:“等席散了,弟子便將三十六天,七十二地,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交還與昊天。弟子那一畝三分地已經夠我折騰了,之所以把持天庭不鬆手,也是因爲防備有人趁昊天不在,天庭虛弱的時候動手腳而已。”

太上老君點點頭,這也是爲什麼他和原始師弟在李燭影把持天庭時,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

見李燭影確實沒有執着於權勢之意,太上老君也不再多言,沉默片刻便轉而道:“如今昊天迴歸,天道越加完善,然而近日吾神遊太虛之時,心中猛然一驚,似有大禍將近。汝母女媧玄靈七十變,近日也有所感。”

李燭影一驚,是什麼變故讓兩位混元無極聖人心有悸動?

接着便有聽太上老君道:“你原始師伯門前的一棵常青樹枯死了,那樹是你原始師伯親手種的。崑崙山乃祖龍之脈,天下龍脈匯聚,其山上所長無不受靈脈滋潤,如今唯獨那棵常青樹枯亡了……”

李燭影一怔,三清一體,兩邊都有異常,怕仙域真境中也出現了問題。雖然三清鬧翻了,可同根同源的關係不是那麼容易切斷的。

他心思一動,善屍幽熒便直奔混沌中的仙域真境而去。

太上老君看着李燭影動作,也沒出聲阻撓,仙域真境他們進不去,通天教主人不在,那裡遍佈的仙紋陣禁阻止任何非上清門人入境。

想要知道仙域真境之中的變化,只能靠通天認可的九位門人。

“師伯,如何會有如此警示?”李燭影眉頭微鎖,言道:“天道越來越完善,只待完成興佛,天道將會徹底完善。到時萬靈各行其道,天道運轉至公,莫不是此次興佛有問題?”

“興佛是天道所定,勢在必行。有西方二聖謀劃,就算多磨難也不會出大問題,此番天道示警怕是另有危機。”太上老君深色鄭重,望向遠方的眼神有些深邃,其內彷彿有萬千星辰運轉。

李燭影的善屍幽熒進入仙域真境神識一展,鋪天蓋地席捲整個仙域,所查卻是一切正常。李燭影徑直走向紫芝崖碧遊宮,紫芝崖下碧波潭中蛟龍感知到李燭影的氣息,騰雲而上,直撲李燭影而來。

那巨大的身軀直直撞來,驚得李燭影連連喊停。善屍不比本尊,肉身強悍能與蛟龍肉搏。與蛟龍會晤了一會,李燭影便往碧遊宮查探異常之處。

碧遊宮還如同通天教主走時一般,最上首是通天教主的蒲團,其下左右對稱擺着十八個蒲團,李燭影徑直走到第十三個蒲團處坐定,神識再次掃向四方……

一寸寸,一點點將整個仙域真境掃視一番。他的神識將整個仙域真境籠罩,終於發現一絲端倪。

李燭影突然睜開眼,身影一晃出現在摘星崖下。

在那裡有着一塊石碑,乃是截教的教化牌。

第478章 以劍開天第416章第三十章 河圖洛書第143章 麪皮太厚第504章 瞭解情況第472章 何德何能?你行你上!第七十章 伏羲誕第319章 滅狼第295章 誰人住現在第四十二章 巫妖約戰【感謝資深顧問a,飛將888】第三十一章 六子陸昂第427章第320章第353章 彌勒怒眼第251章 破陣第500章 阿房宮做客第九十四章 刑馬山第九十四章 刑馬山第337章 盛會開始第410章 太白之託第一百零八章 封禪大典第391章 何爲蒼梧第339章 每屆有這麼一出第511章 幫孩子屯寶貝第365章 收穫頗豐第467章第214章 天命在在周又如何?第160章 三人結緣第413章第292章 後續第373章 看法第272章 馬遂威風第353章 彌勒怒眼第445章 妖猴候有緣第408章 丹藥第229章 殷洪(2)第三十章 河圖洛書第418章 吃力不討好第211章 普賢被廢第274章 太極兩儀四象陣第345章 白起顯真身第508章 尷尬的重逢第234章 匣子修復完全第319章 滅狼第十九章 龍宮做客第六十四章 轉生之路第391章 何爲蒼梧第433章第259章 玄都大法師下山第222章 混亂第202章 十天君,廣成子入陣第272章 馬遂威風第414章第394章第159章 蓮花童子第218章 六缺一巨頭聚頭第381章 定與變,聖人知過去未來第435章第270章 通天猜想第239章 羽翼仙來援第450章 金烏骨第395章 侯明見媧皇第十三章 三花五氣血星顯第332章第312章 執着第371章 龜鷹相搏,惡蛟得利第十三章 三花五氣血星顯第十四章 六聖威壓遍天地第288章第289章 是劫,也是機緣!第165章 劈山救母第112章 改用阿拉伯數字記章第八十五章 馬伕第三十二章 洪荒言情流第324章 西施歸第449章第396章 雙猴會面第234章 匣子修復完全第十八章 白澤第137章 報應不爽,天理循環第480章 師母沒動胎氣第七十章 伏羲誕第七十七章 伏羲證天崆峒顯第164章 也算什麼?!第235章 聞仲大敗第185章 反手一擲第305章 夸父精氣第498章 生機與活力第361章 鎮妖塔內第498章 生機與活力第432章第九十九章 神農入仙山第342章 打不過就跑第149章第140章 李神棍第208章 姚天君拜子牙第201章 什麼東西第228章 殷洪第十一章 蜚十一第330章 秦
第478章 以劍開天第416章第三十章 河圖洛書第143章 麪皮太厚第504章 瞭解情況第472章 何德何能?你行你上!第七十章 伏羲誕第319章 滅狼第295章 誰人住現在第四十二章 巫妖約戰【感謝資深顧問a,飛將888】第三十一章 六子陸昂第427章第320章第353章 彌勒怒眼第251章 破陣第500章 阿房宮做客第九十四章 刑馬山第九十四章 刑馬山第337章 盛會開始第410章 太白之託第一百零八章 封禪大典第391章 何爲蒼梧第339章 每屆有這麼一出第511章 幫孩子屯寶貝第365章 收穫頗豐第467章第214章 天命在在周又如何?第160章 三人結緣第413章第292章 後續第373章 看法第272章 馬遂威風第353章 彌勒怒眼第445章 妖猴候有緣第408章 丹藥第229章 殷洪(2)第三十章 河圖洛書第418章 吃力不討好第211章 普賢被廢第274章 太極兩儀四象陣第345章 白起顯真身第508章 尷尬的重逢第234章 匣子修復完全第319章 滅狼第十九章 龍宮做客第六十四章 轉生之路第391章 何爲蒼梧第433章第259章 玄都大法師下山第222章 混亂第202章 十天君,廣成子入陣第272章 馬遂威風第414章第394章第159章 蓮花童子第218章 六缺一巨頭聚頭第381章 定與變,聖人知過去未來第435章第270章 通天猜想第239章 羽翼仙來援第450章 金烏骨第395章 侯明見媧皇第十三章 三花五氣血星顯第332章第312章 執着第371章 龜鷹相搏,惡蛟得利第十三章 三花五氣血星顯第十四章 六聖威壓遍天地第288章第289章 是劫,也是機緣!第165章 劈山救母第112章 改用阿拉伯數字記章第八十五章 馬伕第三十二章 洪荒言情流第324章 西施歸第449章第396章 雙猴會面第234章 匣子修復完全第十八章 白澤第137章 報應不爽,天理循環第480章 師母沒動胎氣第七十章 伏羲誕第七十七章 伏羲證天崆峒顯第164章 也算什麼?!第235章 聞仲大敗第185章 反手一擲第305章 夸父精氣第498章 生機與活力第361章 鎮妖塔內第498章 生機與活力第432章第九十九章 神農入仙山第342章 打不過就跑第149章第140章 李神棍第208章 姚天君拜子牙第201章 什麼東西第228章 殷洪第十一章 蜚十一第330章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