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世家門閥

獨孤英離開蒼梧,隨後繼承皇位,可壓力卻非常大。他一直不知道,原來這個位置如此之沉重難行,天下自漢之後分裂,連年不斷的爭鬥,人才輩出。直到父皇楊堅才一統。

自三皇奠基,五帝分倫,聖王治世皆賴教化,君臣和則社稷安,黎庶和則天下定,戎夷和則八荒寧。

楊堅統一南北,王化治世,多賴朝堂文武,世家大族。楊廣想法先王之法,使君臣其治,百姓融融,讓天下安樂,河清海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關河寧定,海內承平。

然,祖龍已死,新帝壓不住諸君。

那些開國老臣世家門閥,一個個都有自己的私心,居功自傲,佔地佔田。隴西李家,其姓氏始祖乃是秦代隴西郡守李崇,他的次子李瑤爲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孫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滅燕趙,生擒太子丹的隴西侯大將軍李信。漢有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雖然當李廣之孫李陵投降匈奴後,隴西以李氏爲羞恥。在兩漢三國到西晉,一直默默無聞,隱姓埋名。

不過從東晉開始,隴西李氏忽然迅速崛起。被霍去病蓄意射殺的李廣的三子李敢,留下一個孤兒。這個孤兒的後代,在五胡亂華時,出了隴西李氏第一個君主——李暠。

當西涼被北涼滅後,主要著名的後代分爲兩支:一支是西涼後主李歆之後,後來在北朝,柱國大將軍李虎被封唐國公,也就是李淵的祖父。

現在隴西李氏的家主正是李淵。

二李歆的另一支後人,乃是他弟弟李翻之子李寶,逃往北魏,後來成爲北魏滅北涼的功臣。

楊廣思及,師兄李白便是這一支李氏之後,或可藉着這份關係,同隴西李氏修好。

隴西李氏自秦始,到如今,人才輩出,勢力龐大,年月裡雖有低谷時,可也是潛龍在淵,一有機會,便是那昇天之龍,不可小覷。

現代家主李淵年輕有爲,才貌雙全,小小年紀便成爲一族之長,在隴西之地的名聲顯赫,深受隴西人民的尊敬與信賴。

楊廣深知,與李淵只能交好拉攏,絲毫不能得罪。

除了隴西李氏,還有陳郡謝氏,琅琊王氏那也是兩個頂尖氏族。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形容的便是烏衣巷內最後的豪門——陳郡謝氏。

陳郡謝氏始祖是曹魏長安典農中郎將謝纘。謝纘子衡、衡子鯤、鯤弟褒等相繼進入仕途,使得陳郡謝氏演變爲世代爲官的世族之家。

東晉時,謝尚,謝萬使陳郡謝氏逐漸崛起。而謝安、謝石、謝玄、謝琰四人所導演的淝水之戰,這是一個傳奇時刻。

在東晉到南朝的兩百多年中,謝氏見於史傳的人數就有十二代、一百餘人。他們大多進入仕途,遍佈政界和軍界,發號施令,高居人上,有時還能擺佈皇帝,成爲遠比皇族還高貴的士族領袖。

這其中,謝靈運、謝眺,都是當時難得的俊才。其中更爲難得的是,其中還有一位六朝第一才女謝道韞。驚才絕豔,若不是被儒門先一步看中,李燭影都曾想將其收入門下。

然,盛極必衰,一場飛來橫禍——侯景之亂橫掃江南,加之歷朝皇帝對謝氏的猜忌,陳郡謝氏急劇沒落。陳朝末年,當謝貞去世後,這位昔日華麗豪門,伴隨着烏衣巷一道,無奈的落下了帷幕。

有道是:“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爲後,必以王爲相”,這便是琅琊王氏了。從這兩句話中就能看出,琅琊王氏底蘊不凡,切人才濟濟。

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並稱王謝。江東之豪沈約曾言:“吾少好百家之言,身爲四代之史。自開闢以來,未有爵位蟬聯、文才相繼如王氏之盛也。”

在《二十四孝》《二十四悌》中聞名遐邇的“臥冰求鯉”的王祥、王覽,是出自琅琊王氏,他們的孫輩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導,更是開啓了權傾天下的江左豪門。

王氏家族在南朝時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帶個“之”字。像是:王羲之、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還有徽之、獻之、恢之、陋之等等。名字帶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也算是一絕了。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王羲之,和其子獻之。羲之他以書入道,以書爲載體,將一身修爲臻至化境,以《蘭亭序》證道“書聖”!他的道場在會稽山陰,學生門徒遍地,友人同道甚多。

琅琊王氏子弟之強盛,卻也不能永遠強盛,書聖王羲之雖強,卻也只是一人之強。

基於與陳郡謝氏同樣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開始衰弱,這時候,王導的六世孫王肅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並娶孝文帝之妹陳留長公主爲妻。王肅的女兒被宣武帝訥爲夫人,孫女又嫁給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爲東、西魏之後,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走向衰落。

這兩個強大的氏族雖然衰落了,可其底蘊仍在,將來之事都還未可知。

在此外,沛縣劉氏乃是最顯赫的皇族。西漢皇族,東漢皇族,蜀漢皇族,劉宋皇族。

這一族中多爲皇室,歷朝被人所忌,也一直被人提防。如今已經劉氏一族已經化明爲暗,鮮少露面人前。

楊廣接手皇位,思及歷史,想到秦皇統一天下,二世而終。歷史何其相似?如今楊堅統一了天下,傳到了他手中。朝堂上的局勢不容樂觀,如今君臣心相異,社稷如何安?貧富不均,財富皆掌握在氏族手中,黎庶難治,戎夷在外虎視眈眈,時有侵犯邊境……

除了外族外臣,世家門閥之外,親族也不省心。

楊廣繼位後,蜀王楊秀被人陷害,言其以巫蠱之術詛咒隋文帝及幼弟漢王楊諒,楊廣忍痛剝奪其官爵貶爲庶民軟禁於內侍省,後與諸子一起被軟禁,不得與妻子相見。

漢王楊諒以討楊素爲名,在幷州起兵,楊廣派楊素鎮壓,楊諒降後被幽禁至死。

第314章第422章 小鬼與書生第315章第364章 牛眼淚第346章 蓮花之體第195章 子牙造殺孽第337章 盛會開始第九十八章 驚神箭第424章 山巔相見第354章 地藏本願第一百一十章 共主長得真帥第三章 唉!扯皮!第307章 吳越第190章 卑鄙無恥的雷震子第420章 讓人敬畏第465章第249章 侯真話多第139章 破陣帝王槍第二章 穿越洪荒第468章第464章第244章 各方參與第六十三章 冥河記恨第154章 三分之一第三十章 河圖洛書第八十九章 敖萊第331章 兩個第446章第254章 天道第414章第184章 氣運聚形,龍鳳相爭第363章 收徒項羽第122章 稗草第294章 老子西行收尹喜第二十章 定海神珠第123章 真正目的第501章 遊阿房宮第236章 哀兵第214章 天命在在周又如何?第三十八章 妖壓須彌第422章 小鬼與書生第337章 盛會開始第143章 麪皮太厚第193章 子牙斷頭第340章 暗手第370章 孕第428章第六章 關於陰與陽的問題第212章 十天君敗第428章第一百零六章 神魔出籠第239章 羽翼仙來援第351章 雯鵂入血海第136章第六十五章 靈山十巫第三十七章 羿殺金烏第128章 應龍第471章 什麼仇怨!第八十章 鬼蜮塔第185章 反手一擲第119章 新想法第498章 生機與活力第426章 桃花書屋第四十四章 白彝西行第234章 匣子修復完全第184章 氣運聚形,龍鳳相爭第408章 丹藥第357章 阿牛哥第二十八章 帝俊召見第306章 取名阿青第341章 人間戰事第328章 膽大妄爲不是錯第254章 天道第288章第159章 蓮花童子第371章 龜鷹相搏,惡蛟得利第273章 三清不復第245章 神農農術第二十九章 三生姻緣第236章 哀兵第245章 神農農術第二十八章 帝俊召見第388章 渡海尋仙第159章 蓮花童子第392章 莫不是瞎第339章 每屆有這麼一出第322章 機會第416章第152章 神仙劫數第八十一章 做客三仙島第354章 地藏本願第290章 再登聖位第168章 事了第301章 學派林立第294章 老子西行收尹喜第340章 暗手第447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貴客盈門第40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
第314章第422章 小鬼與書生第315章第364章 牛眼淚第346章 蓮花之體第195章 子牙造殺孽第337章 盛會開始第九十八章 驚神箭第424章 山巔相見第354章 地藏本願第一百一十章 共主長得真帥第三章 唉!扯皮!第307章 吳越第190章 卑鄙無恥的雷震子第420章 讓人敬畏第465章第249章 侯真話多第139章 破陣帝王槍第二章 穿越洪荒第468章第464章第244章 各方參與第六十三章 冥河記恨第154章 三分之一第三十章 河圖洛書第八十九章 敖萊第331章 兩個第446章第254章 天道第414章第184章 氣運聚形,龍鳳相爭第363章 收徒項羽第122章 稗草第294章 老子西行收尹喜第二十章 定海神珠第123章 真正目的第501章 遊阿房宮第236章 哀兵第214章 天命在在周又如何?第三十八章 妖壓須彌第422章 小鬼與書生第337章 盛會開始第143章 麪皮太厚第193章 子牙斷頭第340章 暗手第370章 孕第428章第六章 關於陰與陽的問題第212章 十天君敗第428章第一百零六章 神魔出籠第239章 羽翼仙來援第351章 雯鵂入血海第136章第六十五章 靈山十巫第三十七章 羿殺金烏第128章 應龍第471章 什麼仇怨!第八十章 鬼蜮塔第185章 反手一擲第119章 新想法第498章 生機與活力第426章 桃花書屋第四十四章 白彝西行第234章 匣子修復完全第184章 氣運聚形,龍鳳相爭第408章 丹藥第357章 阿牛哥第二十八章 帝俊召見第306章 取名阿青第341章 人間戰事第328章 膽大妄爲不是錯第254章 天道第288章第159章 蓮花童子第371章 龜鷹相搏,惡蛟得利第273章 三清不復第245章 神農農術第二十九章 三生姻緣第236章 哀兵第245章 神農農術第二十八章 帝俊召見第388章 渡海尋仙第159章 蓮花童子第392章 莫不是瞎第339章 每屆有這麼一出第322章 機會第416章第152章 神仙劫數第八十一章 做客三仙島第354章 地藏本願第290章 再登聖位第168章 事了第301章 學派林立第294章 老子西行收尹喜第340章 暗手第447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貴客盈門第40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