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

李自成急忙轉身衝上城牆,外面的確有兵馬過來,不過數量仍舊不算太多,只有幾百騎兵,很快這些人就到了城下,爲首一個大將催馬上前,站在李自成身旁的李雙喜看着他立刻驚喜地喊道:“陛下,是郝將軍。”

“開門!”

李自成立刻喊道。

郝搖旗可是足可以得到他的信任的大將,甚至要超過劉宗敏,要不然也不會被派往劉宗敏的屬下擔任大將,他這幾百騎兵,也算得上有生力量了,也可以知道劉宗敏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就足夠了。

“陛下,陛下,末將無能,末將罪該萬死啊!”

郝搖旗一進城,就趴在了李自成腳下哭喊着,郝搖旗以往可算是一個非常光彩奪目的人物,在李自成麾下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如果把李自成比喻爲劉備,那麼劉宗敏就是關羽,則郝搖旗就是張飛。

當然,這個比喻是不恰當的,但不管如何,從這個比喻裡,可以知道,郝搖旗是李自成陣營裡一員很重要的戰將,在李闖軍中,他與劉宗敏、李過、田見秀、高一功並列爲李自成座下五虎將。

郝搖旗這個人不但是李自成麾下猛將,更是在李自成死後大放異彩,甚至稱得上青史留名,在明末留下了足跡。

郝搖旗本是老闖王高迎祥親手提拔起來的猛將,在一次戰鬥中,李闖軍在明軍的圍攻下死傷慘重,陣地動搖,郝搖旗一怒之下,虎目圓睜,奪過闖王身邊掌旗官的“闖”字大旗,搖旗吶喊,奮不顧身,衝入官軍陣中。

這麼一來,義軍軍心迅速穩定,跟着他向前衝殺,一下子就扭轉了戰場局面,把官軍殺得落花流水,“郝搖旗”的綽號從此響徹全軍。

而在老闖王高迎祥死後,大權被李自成接管,郝搖旗爲人粗魯,又和張飛一樣好酒貪杯,屢屢誤事,李自成不敢委其大任,就被任命爲掌旗官。

而當義軍被困潼關南原時,郝搖旗爲了自己可以輕裝突圍,竟學古時名將,要殺自己的妻子,郝搖旗此事做得不地道,被李自成夫人高桂英痛責,因此雖然得到信任,但是此後再也得不到重用。

李自成大多也就是把他當做衝鋒陷陣的猛將使用,位置高,但是職權不重。

這一次,在劉宗敏失陷敵軍後,郝搖旗果然也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先是把軍中的兵馬分成老營和新附軍,新附軍也就是那些明軍降軍降將,以這些人爲炮灰,妄圖攻打下薊鎮,不過他自然不是張世顯的對手,哪怕兵馬勝過薊鎮的兵馬人數,不過也只是一天交戰之後,就被張世澤誘降那些明軍降兵降將,反戈一擊,他的兵馬一潰千里,現在方纔逃過艱難的追殺。

“先起來吧,是我用人不當!”

李自成此時扶起他說道。

這要是把軍師派出去一個輔佐劉宗敏,或者是讓李過或者高一功或者其他人去攻掠薊鎮,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可是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陛下,您準備巡幸何處?”

劉芳亮此時整備了城中兵馬,上來問道,現在約莫也有千人了,騎兵三百餘人,差不多可以護衛安全了。

“郝將軍來得正好,你們現在立刻隨我去澤州,估計此時明軍追兵已到,接下來先守澤州,收攏兵馬,那時候再看時機反攻。”

李自成說道,他還是不想放棄那唾手可得的大明京師,卻不知天下爭龍,時局變化其實就在短短的一兩年間,這一兩年就是關鍵時刻。

若是李自成能打下大明京師,那麼自然這天下時局自然在他,若是打不下,在這片區域中可大明爭鋒,若是交纏上兩三年,那麼這天下就屬於別人的了。

澤州是個不錯的地方,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李自成妄圖退到這裡,重整旗鼓,自然也算是有一分戰略眼光的。

不過,這也是真怕死,向西其實更近,不過李自成怕此時明軍已經朝着西邊追去了,只能向南,南邊打下來的時間實際還長點,沿途也不需要考慮什麼了,只需要直接向千里之外奔波就行了。

“末將尊旨。”

Wωω⊕тt kan⊕co

幾員僅剩的大將此時忙說道,宋獻策、顧君恩此時已經不知去向,跑得匆忙,李自成麾下沒有文臣,只剩下這幾員大將了。

此時加上郝搖旗帶來的近三百騎兵,又從保定這邊湊出來了一百餘騎,還有李自成剩下的二十多名侍衛,這樣總計差不多五百的騎兵,再加上幾百的步兵,統兵的劉芳亮,前鋒郝搖旗,親兵大將李雙喜,一行離開保定向南直奔澤州而去。

他們很清楚那隊追捕的明軍跑回去之後,明軍的大軍很快就會到達,實際上郝搖旗就是撞上那隊敗退的明軍殘兵,抓了一個人審問之後才知道李自成已經跑出來的,不過他本來也是想來保定投奔劉芳亮的。

至於京城怎麼樣,實際上在潰敗之後,他們已經不敢往那邊湊了,這也算是逃得一命,此時京城的兵馬正在四處捉拿反賊,楊伊允許那些降兵們戴罪立功,只是把降將全部砍頭了事,大部分降兵都交由勳貴帶着出來追擊賊軍了。

此時王承恩已經奉命帶着萬餘大軍前去山西招撫了,不單單是他這一路,東西南北各個方向楊伊都派出去了人,這些人除了王鬥所部之外,大多都是以降兵爲主,其實這些降兵基本一個月前還都是明軍,比較好掌握。

戶籍京城以及周邊的各路士兵,都被楊伊收回來了,楊伊也怕在這個時刻,自己再翻船,已經做到這一步了,此時只需要求穩就行了,等着過上十天之後,這片世界就要潰散了,化爲她本身的信仰之力。

這纔是她的追求,要不然何必和命運賭這一局,雖然這個虛幻的世界沒有時間的概念,哪怕過去千百年,在外界也就是一瞬間,但是耗費的心力卻是不少的。

一百個關卡,這第一個關卡副本普普通通,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種靈魂上的時間概念,不算命運未投注調節的信仰之力,也足足是好幾年的時間,加上命運手中未投注的信仰之力,絕對是超過二十年的時間,雖然對外界不影響,但是靈魂上卻是要衰老這二十年的。

這花費可不能沒有收穫,楊伊也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爲,讓命運手中的信仰之力盡快浪費,下一關肯定不會是這本平凡容易了。

派出自己全部洗腦的太監作爲監軍,勳貴爲主將,全去收服失陷城池和追殺李自成殘部,最少也不能讓李自成能有回天之力的機會。

老奸巨猾的李自成,其實也很清楚這時候誰都不敢信任,包括自己的身邊的這幾員大將在內,所以在保定也就沒有停留,直奔澤州而去。

至於李雙喜想要給他弄點天子儀仗之類的,李自成拒絕了,這時候那還敢講什麼排場,這可是逃命的時候。

“我還能浴血沙場,當年我能白手起家,現在的家業最起碼也比幾年前強多了吧?”

李自成很有自信的說道,比着幾年前,自然是強多了,甚至這時候,若是單算地盤上的人口,其實他也還是天字第一號反王,還要超過遼東的東奴人,遼東也就是地多,不過那點地算不得什麼。

不過僅僅一天之後,他就已經坐在一輛馬車裡面了,因爲昨天的創傷,導致了他今天早上突然昏迷,身邊是臨時抓來的一個江湖郎中小心的伺候着,馬車前後左右都有大批騎兵護衛,也算是有點乘輿播越的樣子了,實際上這時候他的這些手下還是靠得住的,至少在敵軍沒有到達前他們對於李自成還是能夠表現出足夠忠誠的,畢竟大順也算是建國立制了!

要說劉芳亮、郝搖旗等人真的有多麼忠心,這也不一定,李自成一個草寇能有多少威嚴,大順朝如今的模樣,其實和一個笑話差多少,只是還有一份希望,若是此去澤州一路安全還好說,如果不是的話他們綁了李自成投降也是完全可能的,那時候這些個騎兵又有幾個會爲李自成而戰?

夜晚,紮營休息的時候,劉芳亮思前想後,就找到李自成,說道:

“陛下,末將有一計想奏明。”

李自成此時暈暈乎乎的說道:“說吧。”

他有幾分窮途末路的感覺,但是又不甘心,想着西北還有着很大的產業。

“陛下,目前明軍離大明朝京師最近的也無非劉澤清所部,不過劉澤清也是遠隔千里,據現在的情報來看,遼東的明軍雖然離明朝的京師不過幾百里,卻是一直未曾出兵。

我們來的時間不算短了,哪怕再加上消息傳遞時間,也足夠遼東的明軍來回幾次了,恐怕吳三桂那等人可不見得是忠心耿耿的。

劉澤清部實力也有限,以末將所料三月之內明朝各部的援軍恐無希望,大明京師的實力相當有限,末將以爲,此時不妨趁明軍精銳追擊我方,我方不妨收攏各部,若是有萬五之數,就長驅直入大明京師,當可攻佔大明京師。”

李自成雖然昏昏沉沉的,但是也感覺劉芳亮此時的獻策倒是頗有幾分勝算,只是他仍舊有幾分遊移不定。

“那要是遼東那邊的明軍這一次來援了呢?”

“那麼就讓東奴人南下,我方許以厚利,使其攻打遼東明軍。”

“那要是東奴人和蒙古人繞道呢?”

“些許賊寇,反而牽制各部明軍。”

“若東奴人若是佔據了大明京師盤踞不走呢?”

李自成想了想再次說道。

“陛下,此時顧不得這些了,況且若其盤踞不走,那麼就等天下大軍雲集,無非再將其驅逐,東奴人最多也不過是劫掠一番,算不得什麼大事,那時大明朝已經丟了京師,這天下還得是陛下來坐。”

劉芳亮此時說道。

“若那東奴人被崇禎賄賂呢?”

李自成說道。

“陛下,我方已據關中山西,再得到直隸則半個天下爲其所有,此時不進則退,宏圖大業轉眼成空。”

劉芳亮是思前想後,他感覺現在確實沒什麼前途了,頗爲後悔昨天的衝動之舉了,昨日他的確是放了明軍一隊騎兵進城,那個太監聯絡了城中各個家族,他被當做了階下囚看待,頗爲受辱,之後一不做二不休就再反了。

他就沒好意思說現在都這樣了乾脆就破罐子破摔吧,反正伸脖子一刀縮脖子也是一刀,索性豁出去賭一把。

鬧他個天翻地覆最好,畢竟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今天一天,路過的各個城池都是城門緊閉,甚至有些城池上還敢射箭,要知道,這些都是已經打下來的城池。

這麼短短的時間就反覆了,可見大明朝尚未到亡國的時間,這一點由不得他不想辦法,他還不想死,最少不想就這麼簡簡單單的死了。

此時當然南下逃命其實就是在自殺,這一路的縣城都反覆了,澤州又能有幾分希望,明朝收服失地估計也就是傳檄而定,現在他們走的路好像就是死路一條了,想活命的辦法可不多……

他現在想的辦法,理論上也有一定可行性,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東奴人的大軍已經啓程,準備好了攻取山海關,這也是吳三桂不敢南援的原因,遼東各部,不但是那幾萬明軍,還有家屬,要是南援,家屬可就要被東奴人給掠奪走了。

遼東苦寒之地,被掠奪走的明軍家屬,基本上都是被當做東奴人的奴隸再用,一年死傷一半,兩年下來,凍餓之下,基本上是十不存一。

吳三桂此時尚未有反心,最多也就是軍閥做派,不過在天下局勢這般模樣之時,楊伊其實也不想處理他,在收到薊鎮方面戰報之後,立刻就派出一支太監監軍押送幾萬兩軍餉並從薊鎮方面籌備部分糧草物資並帶去一份聖旨,安撫吳三桂。

京師周圍,在解禁了之後,基本上是信鴿漫天飛,楊伊在京城中放開了一部分禁令,也是讓那些世家大族,若是做了錯事的,趕緊悔改,這部分人很自然的就加入了追殺李自成的力量中。

李自成的逃竄路線,也很快被察覺,畢竟李闖軍的組織力其實也不怎麼樣,此時能凝聚上千人的,根本就不多。

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七章 決戰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二十五章 兩敗俱傷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五章 謀算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十章 血衣樓第十五章 送聖上南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八十六章 漢水血未休(二)第二十二章 論劍(6)第一百九十四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五)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八十一章 同福客棧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3)第四章 選擇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國衰落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三十八章 不戰而降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五十八章 江湖事江湖了(終)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三十章 岱山福利院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三十五章 成漢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二章 戰起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革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算計(4)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七章 英雄第五章 血戰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七十八章 女足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一章 天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二十二章 連城訣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十二章 恁餘滄海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五章 謀算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四十六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第十二章 粉墨登場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三十六章 黯然銷魂第六十五章 綰綰第二章 天香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二)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四十二章 降龍第五十三章 江湖事江湖了(2)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九章 向雨田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五章 謀算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十一章 掌門第六十六章 俘虜
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七章 決戰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二十五章 兩敗俱傷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五章 謀算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十章 血衣樓第十五章 送聖上南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八十六章 漢水血未休(二)第二十二章 論劍(6)第一百九十四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五)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八十一章 同福客棧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3)第四章 選擇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國衰落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三十八章 不戰而降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五十八章 江湖事江湖了(終)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三十章 岱山福利院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三十五章 成漢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二章 戰起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革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算計(4)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七章 英雄第五章 血戰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七十八章 女足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一章 天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二十二章 連城訣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十二章 恁餘滄海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五章 謀算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四十六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第十二章 粉墨登場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三十六章 黯然銷魂第六十五章 綰綰第二章 天香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二)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四十二章 降龍第五十三章 江湖事江湖了(2)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九章 向雨田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五章 謀算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十一章 掌門第六十六章 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