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你開心就好

第308章 你開心就好

始皇帝幽幽地道:

“朕若有荀子輔佐,此事亦能爲也。”

看到荀卿第一眼,始皇帝便知道其弟的解決方式是什麼了。秦國缺治理之人,荀卿萬千弟子散於天下,足以頂替三大世界空缺。

[李牧,韓非,廉頗,如今竟連荀子都爲其所用。這豎子到底用了什麼巫術,招攬瞭如許多朕招攬不到的大才,朕差在哪裡。]

坐擁天下的始皇帝有些不開心,還有些許自從爲王以後心間再未出現的嫉妒,對於親弟能招攬到衆多其所不能招攬大才的吃味。

“果真乎?”

老人反問,雙目就像是一眼兩眼千眼萬眼都看不見底的深潭,一路映照到始皇帝內心最深處。

老人握拳輕擊左胸。

“陛下不必急切回卿,請問過己心再言。”

始皇帝默然,平心靜氣,冷靜思索。

[若荀子輔佐朕,朕會除名三大世家乎?]

不需好多時間,始皇帝幾息就知道了答案,他不會。

三大世家對秦國有功,其行爲舉止在始皇帝眼中並無過錯。時至今日,三大世家已然作古,其弟已告訴其三大世家取死之道,始皇帝依舊認爲三大世家沒有大過錯。

死成百上千個隸妾算得了什麼呢?把平民強迫,引誘爲賤籍又算得了什麼呢?每年爲關中樓臺輸送大量調教好的隸妾是過錯?應是功勞纔對!

樓臺是官府機構,盈得利潤盡皆歸官府所有充入國庫,始皇帝實在不明白三大世家到底何錯之有。

要非說有錯,那便是其親弟認定其有錯。

若是沒有嬴成𫊸,哪怕有荀卿輔佐,可以安穩平替掉三大世家,始皇帝也不會做此事。

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無故戕害功臣,始皇帝做不出來這等事。

荀卿觀始皇帝神情變化,雖對始皇帝答案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但還是開口問道:

“陛下殺否?”

不要把猜測當做真相,這是他的君上隨口所說,荀卿認爲此言極對。

“不殺。”

“這便是君上與陛下不同了。”

“……原來如此,朕似乎有些明白,爲何你們都選擇那豎子,而不選擇朕了,看來荀子是不會入秦堂了。”

始皇帝笑笑。

“可否與荀子說幾句閒話?解些小惑。那豎子走後的日子,朕着實有些憋悶了。”

荀卿點頭說道: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陛下長久積壓,便如弓弦一直拉滿,有崩斷之虞。不知陛下想問何事,是《勸學》?”

始皇帝擺擺手,道:

“朕自問才疏學淺,但《勸學》此文還是看得懂的,並無不通之處。朕想問的是,先生以儒家自居,然不爲儒家所容,思想教學亦重刑而斥善。最出色的二弟子韓非,李斯皆爲大法,此做何解?”

荀子道:

“劣徒李斯重功利,儒法於其皆爲手段也。陛下喜儒他便爲儒,陛下喜法他便爲法。此賣於帝王家的功利之心,便是法家心性,不是卿把他教成法家,而是他自己選擇了法家。”

正正衣冠,想到自己要說的下一個得意弟子韓非,不由露出笑容。

“至於韓非,卿本以爲其是法家天才,天生便通此道。然直到那夜聞君上與韓非論道,卿方纔明白,韓非不是法家天才,韓非是沒得選。韓國術風大盛,道德敗壞,人心向惡,唯有重法酷刑方能制之。爲救韓國,韓非只能投身法家。”

始皇帝也不知道聽沒聽懂,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很快繼續問道:

“孟子言人之初,性本善,朕以爲荒謬。荀子言人之初,性本惡,朕以爲是極。韓非,李斯都曾與朕言說,荀子主張以刑罰壓制人心惡念。”

抖動手中荀子剛遞給其的書。

“荀子於書中對秦國大家讚賞,對秦國上下誇讚有餘,看得出荀子對秦國極爲認可。然秦國以法治國,方有這蔚然大氣象。朕無論如何看,荀子都應是法家纔是。”

始皇帝說了這麼多話,討論荀卿到底是大儒還是大法,目的還是想招攬荀子。

始皇帝本就對荀子徒弟李斯,韓非都很是欣賞。帶着濾鏡看到荀子,再通過與荀子一番言論,始皇帝真心不想放跑這位大才。

再沒有哪一個國家,是像秦國這樣看重法家了。春秋戰國也再沒有哪一個帝王,如同始皇帝這般愛才。

荀子知其意,長嘆口氣。

[卿與陛下道不同,何以爲謀啊……]

始皇帝以爲荀子態度鬆動,趁熱打鐵道:

“荀子何故嘆氣,可是以爲朕如那黃歇一般只是嘴上功夫,實際只捨得給蘭陵一縣?只要荀子今日入朝爲政,朕可重啓周之太師以酬荀子!”

荀子面色立刻嚴肅起來。

“居功要賞,此乃法家之心,法生所爲,不是儒家所向,卿之所爲。陛下以法治國,以功以利邀才者入秦,將秦孝公之招賢令貫徹至今。可得天下,而不能安天下。”

始皇帝反駁道:

“曾於荀子門下修習的淳于越一心謀求高官,以實現儒家之理念……”

荀子不等始皇帝說完,立刻打斷其言道:

“其不是儒家,乃僞儒也!”

始皇帝也不生氣,立刻道:

“楚昭王相邀孔子,許諾給孔子重重的封賞,要把七百里土地和相應的人口封給孔子,孔子立刻帶着諸弟子奔赴楚國。路途陳國,蔡國困孔子於野,孔子派子路前往楚國求救,終得楚昭王救至楚國。可當楚昭王反悔不重用孔子之時,孔子便棄楚而行。如此行爲,和荀子所說的儒家所向南轅北轍,荀子總不會說孔子不是儒家之人罷。”

始皇帝這番話,包含其大半對儒家的看法。

其認同儒家仁,可以讓淳于越爲長子師,教長子知僅嚴酷不足以爲帝王。

但其不會讓儒生居高官。因爲其觀典籍,孔子都做不到自身所提出的理論。嘴上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但在蠻夷楚國對其拋出鑲滿功名利祿的橄欖枝時,毫不猶豫立刻前往。這樣連創始人都做不到的學說,怎麼能治理國家呢?

始皇帝本以爲這一番問話能令荀子有羞慚之色,或是問住荀子,至少也會讓荀子短暫不能言。

然而,在其話音方落,荀子便立刻道:

“孔子自是儒家,但其此行爲不是儒家也,孔子錯矣。”

“……”

始皇帝不知說什麼好了。

他沒想到自稱儒家,孔子思想繼承者的荀子連孔子都能否定。

“卿於《勸學》寫道:蟹六跪而二螯,然實際上蟹八跪而二螯。生而有涯,學而無涯。所學越多越知自身渺小,聖人之言千年後或爲邪說。卿能犯錯,孔子亦能犯錯,今日所有典籍都可能爲錯矣。不義行爲,不對之理,便不是儒家。”

始皇帝瞪大雙眼,指着荀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哈哈哈,有趣,有趣,當真有趣。今日得見荀子,方知何爲最師。朕今日方知,那豎子說的儒是荀子之儒,不是孔子之儒!敢問荀子,何以儒治國?”

若是嬴成𫊸晚走個十天半月,能得見今日這一幕,定然是不會走了。

他沒想到,自己費勁心力都說服不了,比牛還倔,一心發揚法家的兄長,竟然會主動問荀子如何以儒爲政。

“隆禮重法。”

荀子先是重重念出四個字,然後輕聲道:

“人生來就有欲,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有欲必有爭,人之初,性本惡。國有民則爲國,爲政便是教民,治民。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

始皇帝細細咀嚼荀子所言,良久方道:

“用禮義教化民衆,改造生來不良的人性,這是儒。用刑罰,律令制服性情頑劣之人,這是法。朕還是第一次聽說,爲死敵的儒,法兩家需共以治國。”

老人立刻不悅,強調道:

“此不是法,此僅是儒!”

始皇帝不甘示弱,道:

“除了荀子口中,朕未見儒家有類似話也。”

老人猛一直腰就要擼袖子,這動作太大險些把頭上罩發青巾抖落。

老人急忙扶住,扶完繼續擼袖子,赤着兩個肌肉明顯的小臂道:

“我問你,孔子在《論語》中記錄的言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兩句話是何意思?”

始皇帝看着不尊稱陛下,怒氣衝衝,擼袖子好像要幹架的老人嘴角一抽抽,這幅形象實在和先前最師相差甚遠。

[近墨者黑,定是那豎子影響,這豎子真是該打!]

心中罵着親弟,愛才的始皇帝嘴上老老實實回答問題。

“是說僅依靠刑罰是有侷限的,民衆只會想辦法逃避刑罰,但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禮儀去教化百姓,他們纔會知恥而自律。”

啪~

老人立刻一拍桌案。

“孔子說的話和我說的是不是一個意義?”

始皇帝無奈地點點頭,承認自己讀書少。

《論語》始皇帝自然是看過的,但自始至終不認爲儒家能治國的始皇帝,對儒家經典自然不會太過上心。

每個人都有愛學的學科,始皇帝喜歡學法,喜歡《韓非子》,《商君書》。《韓非子》每篇文章始皇帝皆記在腦中,《商君書》所有理論始皇帝皆學以致用。

老人氣稍微小了些,其聲音比剛纔也稍小了些,但還是比最開始要大。

“我再問你,《孟子》亦有言: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始皇帝苦笑着道:

“朕已知曉,是朕疏忽了,儒家經典確實言說過此話,荀子不必舉例了。荀子方纔還說孔子不爲儒,往年亦曾說過孟子乃僞儒。今日以孔孟舉例以證儒家,不覺前後矛盾乎?”

老人放下袖子,慢條斯理地道:

“儒家乃正確之論,對者爲儒,不對者爲僞儒也。”

始皇帝憋了一會,哪怕心中對荀子才學再爲賞識,也實在忍不住了。

“荀子,有沒有人說你無恥。”

荀子抽出始皇帝手下書,翻了幾下遞過去,指着上面一行字。

始皇帝定睛看去。

【嬴子曰:科學,是一門絕對正確的學科。凡是正確的都是科學,凡是不正確的都是僞科學。若原本認爲正確的科學知識,隨着時間而被發現並不正確。那麼這個知識就不是科學知識,而是僞科學知識。】

【卿曰:世上未聽科學學說,請以儒家替。】

【嬴子曰:你開心就好。】

【卿曰:善。】

始皇帝原本想回去細細研讀有荀子手書,記錄着嬴成𫊸言行的這本書。

最師荀子於書中都不敢以荀子自稱,而稱他人爲子。這書中那不都得是金玉良言,可以爲傳世經典的書籍?

而現在,始皇帝帶回去看的想法依舊有,但不是細細研讀,而是當那些打發時間的小說看。

始皇帝指着書籍,用無比懷疑的語氣質問着一臉風輕雲淡,不以爲恥的老人。

“荀子都記了些甚?這種無賴言論也配慎重記之?這種豎子也配稱子?子用在此處太過草率了罷?荀子爲那豎子門客,贈禮莫非是臉面不成?”

老人打量始皇帝裹在冕服中的身軀,衡量了一下敵我實力差距。

想着君上曾說過,其兄長武功稀鬆平常,也就能與秦將蒙恬放對。

精於六藝,但年歲已高的老人便放棄了儒家傳統——以武論對錯。

“陛下見卿不入秦爲官,故不以禮相待。陛下是否忘了,卿入不入秦堂並不重要。秦國需要的是一個個爲政一方深入民間的官員,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太師。”

始皇帝見狀反問道:

“朕不以禮待荀子,荀子便不召弟子入秦乎?此可合乎儒家?”

荀子盯着始皇帝好一會,兩人互不相讓。

少頃,荀子堅定吐字。

“無論陛下如何爲之,卿皆當召弟子入秦,此爲儒家!”

始皇帝咧嘴,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嬴子不配爲嬴子,荀子不愧爲荀子。”

老人下了席位,對着桌案一側跪坐大笑的始皇帝深施一禮。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君無民則不爲君,國無民則不爲國。卿請陛下以天下人爲子,廢除隸臣妾!”

始皇帝笑容不散,搖搖頭道:

“若此事朕先前未有言說,可以應你。然朕已親口許諾,與那豎子做下約定,故朕不能應你。朕可錯,但諾不可改。”

老人面有戚然之色,始皇帝下席位,扶起老人,在老人身邊道:

“荀子不會因朕不應你此事,便不召弟子入秦了罷?”

“此非儒家所爲。”

“荀子高義,朕觀荀子之道,與那豎子相仿。朕雖不能應荀子取消隸臣妾,但可如那豎子所說,取締樓臺,將淫穢罪論加入秦律也,如此可好?”

“大善。”

“荀子若有暇,可往宮中教朕。朕不聽孔子之儒,但荀子之儒,朕可聽也。”

“卿之論,與君上之論相差無幾。陛下聽不得君上之言,卿之言自也是聽不得的。”

“授業解惑,那豎子差荀子遠矣。”

始皇帝居長安君府直到月上柳梢頭,方纔意猶未盡地坐車歸皇宮。

當夜,咸陽宮中所飼養的鴿子盡數被放飛。

好在是夜晚,天色本就是黑的,這羣鴿子不甚明顯。若是青天白日,天光必然要被遮住好一大塊。

這一大羣腳上綁有紙張的鴿子,羣體振翅聲響極大,撲棱棱的響動,驚醒了無數入夢貴族。

它們藉着夜色掩映,飛往四面八方,天下各地。

(本章完)

第303章 始皇帝解心結,呂不韋拜相邦第548章 不戰即可屈人之兵第367章 傳令,全軍出擊!第539章 二皇帝解決事情用的手段,他們做夢第255章 嘿我這暴脾氣!第366章 不是,嬴政你有病罷!第438章 吾識人不看相,而看命第552章 這仗你是怎麼打輸的?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106章 賈無言,郡縣制定,始皇密談!第391章 徐福之死第412章 這次沛縣之行,圓滿了第525章 只要不徵兵,陛下要什麼,要多少,第454章 王子勿要被迷惑!秦人沒安好心!第24章 找什麼藉口理由,全是屁話!第353章 胡亥想父皇殺趙高第315章 咸陽,進入荀子時代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491章 五錢,這和白給有什麼區別?第29章 任何人不得再擅自闖入!違者死!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第141章 不怪皇兄,這是時代侷限性!(二合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補記!第275章 第270張 背刺第219章 商業佈局第112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108章 這輩子,她都別想出雍地一步!【求第380章 大人要做甚?我沒有觸犯秦律!第330章 天算不如人算第51章 沐浴,新衣,薰香第284章 人生在世,熱血未涼!(五千多字的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522章 千年的土地易百主,再添一二又何妨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4章 儒家和嬴扶蘇第533章 這些秦狗上天了???第258章 呂旭身死(求月票)第458章 朕弟嬴成蟜!繼二世之位!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456章 今日所見的一切,盡皆透着古怪,荒第185章 這豎子是什麼心性?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286章 秦國特色是霸道!(八千字加更)第472章 兵敗如山倒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88章 上架感言第325章 有些事,總要有人來做第443章 助你霸大漠,望中原,成王業!第513章 陳平:荊軻,我的匕首,比你的好罷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232章 我若不死,秦國無天第459章 有破陛下大計之嫌疑者!皆斬!第41章 我就沒想把你放出來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71章 一體雙魂(加更!)第310章 樓臺之變,馬列之變第221章 先生既執意如此,便莫怪良做小人了第69章 自殺的原因第77章 雍地來客,殺之否?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18章 陛下還惦念着你呢第559章 一人壓張楚第161章 因果循環,息息相關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278章 陛下都不敢,你敢?第22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八千字大章第340章 將軍確定那是兵書?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197章 豎子,朕今日非劈了你!(二合一)第107章 我不是覲見,我是問罪!【求月票】第184章 越女一人,抵過三千第338章 天下英傑,不歸秦王,便歸長安第564章 陛下交給他的殺器,名字叫做第274章 新樓臺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請假條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297章 是生是死,他都認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243章 趙姬:我怕,是真的!第64章 再嘮個十金的?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473章 匈奴大敗,死傷慘重,傷筋動骨!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第482章 寡人的蟜兒真美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98章 長安君又要造反了第138章 王賁:反悔是鳥人第35章 朕非要劈了這豎子不可!第222章 一萬人足矣第261章 我與夫君說個事第521章 本君貴客!爾等也敢過問!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260章 殺人,栽贓,嫁禍
第303章 始皇帝解心結,呂不韋拜相邦第548章 不戰即可屈人之兵第367章 傳令,全軍出擊!第539章 二皇帝解決事情用的手段,他們做夢第255章 嘿我這暴脾氣!第366章 不是,嬴政你有病罷!第438章 吾識人不看相,而看命第552章 這仗你是怎麼打輸的?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106章 賈無言,郡縣制定,始皇密談!第391章 徐福之死第412章 這次沛縣之行,圓滿了第525章 只要不徵兵,陛下要什麼,要多少,第454章 王子勿要被迷惑!秦人沒安好心!第24章 找什麼藉口理由,全是屁話!第353章 胡亥想父皇殺趙高第315章 咸陽,進入荀子時代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491章 五錢,這和白給有什麼區別?第29章 任何人不得再擅自闖入!違者死!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第141章 不怪皇兄,這是時代侷限性!(二合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補記!第275章 第270張 背刺第219章 商業佈局第112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108章 這輩子,她都別想出雍地一步!【求第380章 大人要做甚?我沒有觸犯秦律!第330章 天算不如人算第51章 沐浴,新衣,薰香第284章 人生在世,熱血未涼!(五千多字的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522章 千年的土地易百主,再添一二又何妨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4章 儒家和嬴扶蘇第533章 這些秦狗上天了???第258章 呂旭身死(求月票)第458章 朕弟嬴成蟜!繼二世之位!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456章 今日所見的一切,盡皆透着古怪,荒第185章 這豎子是什麼心性?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286章 秦國特色是霸道!(八千字加更)第472章 兵敗如山倒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88章 上架感言第325章 有些事,總要有人來做第443章 助你霸大漠,望中原,成王業!第513章 陳平:荊軻,我的匕首,比你的好罷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232章 我若不死,秦國無天第459章 有破陛下大計之嫌疑者!皆斬!第41章 我就沒想把你放出來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71章 一體雙魂(加更!)第310章 樓臺之變,馬列之變第221章 先生既執意如此,便莫怪良做小人了第69章 自殺的原因第77章 雍地來客,殺之否?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18章 陛下還惦念着你呢第559章 一人壓張楚第161章 因果循環,息息相關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278章 陛下都不敢,你敢?第22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八千字大章第340章 將軍確定那是兵書?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197章 豎子,朕今日非劈了你!(二合一)第107章 我不是覲見,我是問罪!【求月票】第184章 越女一人,抵過三千第338章 天下英傑,不歸秦王,便歸長安第564章 陛下交給他的殺器,名字叫做第274章 新樓臺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請假條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297章 是生是死,他都認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243章 趙姬:我怕,是真的!第64章 再嘮個十金的?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473章 匈奴大敗,死傷慘重,傷筋動骨!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第482章 寡人的蟜兒真美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98章 長安君又要造反了第138章 王賁:反悔是鳥人第35章 朕非要劈了這豎子不可!第222章 一萬人足矣第261章 我與夫君說個事第521章 本君貴客!爾等也敢過問!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260章 殺人,栽贓,嫁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