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賠償

嘩啦啦。

是日早晨,天高雲舒,惠風和暢。

東城區之內,楊氏家族聘用的下人雜役早早的就從牀上起來,拿起掃把將道路旁的落葉都清掃乾淨。

整個青楓鎮說是城鎮,但事實上裡面有超過一半的物產都屬於楊氏家族,因而楊氏家族便擔負了城鎮管理員的位置,僱傭了一些雜役,清理全城的垃圾。

在這東城區的居住區裡面,往日裡這些雜役在此時都會謹言慎行,以免打擾了居住於此的楊氏族人的休息。

但是今天卻是一個例外,連以往最爲沉默寡言的一個瘦小清道夫也在和那一羣正在工作的雜役竊竊私語。

“聽說沒有,楊明公子昨天突破了鍛體瓶頸,進階了後天境!”

“嘶!楊明公子好像年齡還尚未滿十六歲吧!這麼年輕的後天,就算在偌大雄安縣內都能排的上前五了吧!”某一個小廝驚歎道。

“嘿,別的不說,但是今年進階後天境的武者,楊明公子肯定是最年輕的一個。”

“後天啊!聽說只要進入了後天境,就能夠擔當楊氏家族之中宗老會的衆多長老之中的一員了!”有個拿着掃把的清道夫感嘆道。

“還能夠在楊氏之內自開支脈呢.......”又有人插嘴補充。

此界以武爲尊,而開創楊氏家族的先祖更是有大魄力,在家族創立之年便立下了族規。

但凡楊氏家族者,勿論主脈庶脈,只要有人進入後天境,便可爲楊氏高層長老,進入宗老會,可自開一支主脈。

而一支主脈之內,只要在四代之內,無人進入後天境,便自動革除主脈資格,貶爲庶脈。

先祖立下的規矩自然無人敢不遵,由此很多支主脈在子孫不肖之時,爲了不在未來失去資格降爲庶脈,便開始向外姓吸取新鮮血液。

主要爲招親入贅,許以資源利誘,將外姓的優秀男子通過贅婿的形式吸收進入楊家,並改姓爲楊,納入那一支主脈之中。

而整個楊氏宗族雖然內由衆多支主脈構成,彼此爭鬥並不少見,但又由於頂上有先天老祖坐鎮,不虞爭鬥過度而導致家族分裂,彼此鬥爭是爲良性發展,反而愈加壯大了楊氏宗族的力量。

數百年前,楊氏家族由一小山村家族膨脹到今天雄霸整個青楓鎮的程度,這一家規可謂是功不可沒。

就在衆多雜役聚在一個角落繼續小聲談論的時候。

咳!

一道重重的咳嗽聲恰似轟雷般在耳邊響起,震得所有人都一陣頭皮發麻,雜役們頓時被嚇了一大跳。

轉過頭去,只見一個衣度不凡,不怒自威的老人正站在街道上,眼神冷冷地望着他們。

雜役們連忙滾到街道旁彎着腰低下頭來,額頭上汗涔涔的。

“哼。”

老人掃視了衆人一眼,也不多說話,直接從大路中間走過,身形消失在遠方。

直到那老人的身影消失了好一會兒,周圍繃緊的氣氛方纔鬆動了起來。

“呼,嚇死我了,那位老爺是誰?好大的威勢!”

“好像是掌管楊氏監察堂的楊無燁老爺子,聽說是楊氏家族除了傳聞之中的太上長老之外,最強的三大高手之一,只是修爲就已經臻至後天圓滿,只差一步就能夠踏入傳說之中的先天境界!”

“好厲害!”

“當然,聽說楊老爺子平日裡素來鐵面無情,即便是楊氏宗族的子弟犯了錯也一概不額外容情.......今天老爺子應該心情不錯,否則今天我們就沒有那麼容易走開了,至少被痛罵一頓是少不了的.......”

說道這裡,那個雜役身體一陣囉嗦,聲音也逐漸小了下去。

而其他人,這一刻也沒有了繼續說下去的興致,不一會兒便各自散開,做自己的事去了。

......

東城區,楊明所居住的那個偏僻庭院內。

“我真沒想到,我前腳剛走,你後腳就進階了後天境,不愧是我楊家的麟兒。”

還是一天前的那座石亭之內,鬚髮潔白的楊無燁坐在石凳上,望着恭敬站立在前的楊明,雙眼裡包含讚許。

“來,坐下吧,你如今已經進入了後天境,也是家族內長老之中的一員,不必站在老夫面前說話。”

老人指着桌子對面的石凳溫和地說道,如同一位和藹的長輩,絲毫沒有以往冷目鐵面的形象。

“晉升長老之事尚未落實,且您爲長輩,小侄不敢如此無禮。”

楊明搖搖頭,臉上帶着尊敬之色。

事實上楊明出生的楊氏家族還算不錯,沒有那麼多雞毛狗眼的糟心事,尤其是眼前這位身居高位的楊氏家族長老,更是大公無私,楊明幼年時曾蒙他多番照顧。

這可不僅僅是因爲楊明從小表現的“天才”之姿,因爲對於家族內的其他孤兒寡母,他也一視同仁,由此在楊家之內口碑相當的不錯。

老人點涵許,並沒有在這裡多加糾結下去,便是直接進入了正題,臉色在這一瞬間嚴肅了起來,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張,對楊明念道:

“昨日楊君昊在你練功之時強闖入你練功房之內,雖說沒有惹出什麼大事,但是此乃大罪.......”

“事後更是出言不遜,意欲強奪族內分發與你的資源,更爲家族大忌.......”

“兩罪並罰,族內決定將其開除主脈,廢除武功,將其貶責至北山玄鐵礦處鎮守二十年,無故不得迴歸家族......”

讀完,老人看向站在一旁臉色平淡的楊明。

“這是族內的決定,你覺得怎麼樣?”

楊明低下頭沉吟片刻,好一會兒才擡頭起來對老人認真地說道。

“一切按照族規來吧,廢除一身功力的話……小侄感覺有些過了,當然昨日一事當中,小七受了不小的傷,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和我一起長大的隨從,如果對他的賠償我覺得不滿意的話,那我也會對族內的決定完全沒有異議。”

楊無燁深深地看了楊明一眼,心中也是不由得暗自感嘆道:

“少年有成而不乏謙遜,得饒人處且饒人,將來必大有所爲.......”

老人心中所想臉上並沒有浮現出來,他捋了捋白色的長長鬍須,對楊明說道:

“其實老夫來之前楊德勝就曾找上門來,希望老夫出面與你說和,既然你有此決定,那老夫就做上這一回中間人罷……”

第九十四章 書第三十九章 哭嚎第二十一章 燎原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縹緲,北寒,魔神(700訂加)第四十三章 域外星空第三十七章 見識第三十章 高下第四十九章 第二十三魔將第四章 跋扈第六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章 收攏第七十五章 武會終結(第三更)第二十章 大夏皇朝第三十五章 那個人第八章 再見第五十三章 絕世第四章 重操舊業第七章 第七個人影第四章 一琴一劍一書生第四十三章 歷史文本第二十二章第二十章 回溯第六十九章 血輪大陣第五十九章 出手第十三章 玉州震動(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念頭第三十四章 三仙第三十八章 截殺第十五章 人生三大錯覺第七十三章 日月同輝卷末感言第三十章 萬種武學第七十章 裂天第二章 後天之威第七十一章 西湖之戰(二)第十章 紫火滔滔第二十章 回溯第三十六章 各自的目的第五十八章 血魔主宰第五十六章 一指彈飛第三十五章 逃跑第四十章 夏皇太祖第三十四章 三仙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十二章 呂氏四雄(第二更)第十九章 天陰教第三十二章 震天撼地第四十六章 錢剛第十五章 目標第十六章 會中詭事第二十五章 破困第五十六章 皇城之戰第六十四章 壁障第二十二章 母子第八十五章 震撼第十八章 各自的謀劃(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驚鴻一瞥(100月票補)第六十九章 血輪大陣第八章 天人老者 (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怪狀第六章 中心第三十八章 捕鷹 (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成仙之道第二十三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十八章 陰陽二氣第九章 一年第一章 秘密第十章 懸空山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四章 再遇(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女媧第三十五章 挑釁第三十五章 挑釁第十七章 再生第一章 仙神第二章 南宮世家,七方天印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一章 入魔第五十七章 源力,道元第二十六章 強大第四十二章 重傷第七十三章 各施手段(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留步第四十章 點第二十七章 全滅第五十二章 偉力第三十三章 一劍東來(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龍辰子第七十六章 神境(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天邪老鬼第三十六章 問路第五十章 耶律延禧的底氣第五十六章 驚天大秘第二十四章 隕石天降第十八章 無題第四章一拳第三十七章 將至第五十四章 巔峰一戰(下)第二十章 正魔之道
第九十四章 書第三十九章 哭嚎第二十一章 燎原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縹緲,北寒,魔神(700訂加)第四十三章 域外星空第三十七章 見識第三十章 高下第四十九章 第二十三魔將第四章 跋扈第六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章 收攏第七十五章 武會終結(第三更)第二十章 大夏皇朝第三十五章 那個人第八章 再見第五十三章 絕世第四章 重操舊業第七章 第七個人影第四章 一琴一劍一書生第四十三章 歷史文本第二十二章第二十章 回溯第六十九章 血輪大陣第五十九章 出手第十三章 玉州震動(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念頭第三十四章 三仙第三十八章 截殺第十五章 人生三大錯覺第七十三章 日月同輝卷末感言第三十章 萬種武學第七十章 裂天第二章 後天之威第七十一章 西湖之戰(二)第十章 紫火滔滔第二十章 回溯第三十六章 各自的目的第五十八章 血魔主宰第五十六章 一指彈飛第三十五章 逃跑第四十章 夏皇太祖第三十四章 三仙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十二章 呂氏四雄(第二更)第十九章 天陰教第三十二章 震天撼地第四十六章 錢剛第十五章 目標第十六章 會中詭事第二十五章 破困第五十六章 皇城之戰第六十四章 壁障第二十二章 母子第八十五章 震撼第十八章 各自的謀劃(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驚鴻一瞥(100月票補)第六十九章 血輪大陣第八章 天人老者 (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怪狀第六章 中心第三十八章 捕鷹 (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成仙之道第二十三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十八章 陰陽二氣第九章 一年第一章 秘密第十章 懸空山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四章 再遇(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女媧第三十五章 挑釁第三十五章 挑釁第十七章 再生第一章 仙神第二章 南宮世家,七方天印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一章 入魔第五十七章 源力,道元第二十六章 強大第四十二章 重傷第七十三章 各施手段(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留步第四十章 點第二十七章 全滅第五十二章 偉力第三十三章 一劍東來(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龍辰子第七十六章 神境(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天邪老鬼第三十六章 問路第五十章 耶律延禧的底氣第五十六章 驚天大秘第二十四章 隕石天降第十八章 無題第四章一拳第三十七章 將至第五十四章 巔峰一戰(下)第二十章 正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