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

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

武英殿中,朱棣已經將所有宦官和宮女都趕了出去,殿門也被關上,整個大殿之中,只有朱棣、朱高熾和朱瞻壑三人。

只見朱棣輕輕的轉動着眼前的地球儀,臉上的神情凝重。

旁邊的朱高熾也眉頭緊皺,父子二人似乎都在權衡着利弊。

反倒是朱瞻壑臉色輕鬆,他已經把解決方案擺放在朱棣面前了,接下來就看對方是不是有點頭的魄力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朱棣終於擡頭看向朱瞻壑,聲音低沉的道:“詳細說說你的想法!”

“是,那孫兒就從公私兩方面來說一下。”

朱瞻壑點頭,組織了一下語言這纔再次說道。

“首先從私人方面來說,我並不希望我爹去封地,他天生是個精力旺盛的人,之前在文華殿讓他認清了現實,放棄了對太子之位的爭奪,這也導致他的精力無處發泄,日後無論是在京城還是去封地,恐怕都會搞出一些事情來。”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再次道:“所以必須給他找點事情去做,而且還得是他感興趣的,這點我爹和皇爺爺一樣,都喜歡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的感覺,但大明根本沒有我爹的用武之地,因此讓他率兵在外最合適。”

“等等,萬一老二在外面翅膀硬了,率軍殺回大明怎麼辦?”

朱高熾這時忽然插嘴道。

他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很複雜,即希望朱高煦離開大明,少給自己惹麻煩。又擔心日後朱高煦有了實力,從而威脅到大明,特別是等到朱棣不在了,到時朱高煦就更無顧忌了。

“這個……”

朱瞻壑並沒有回答,而是神情微妙的看向朱棣。

只見朱棣冷哼一聲道:“朕將大明的江山社稷交給你,若你和伱的兒孫連守都守不住,那活該被老二奪了江山!”

“我……”

朱高熾被懟的啞口無言,雖然覺得心裡彆扭,但也不得不承認父親的話有道理。

“大伯,有壓力纔會有動力啊!”

朱瞻壑笑呵呵的寬慰道。

他就知道朱棣會這麼說,畢竟站在朱棣的角度來看,如果真發生朱高熾擔心的事,那也是肉爛在鍋裡,反正他都不虧。

就是不知道當初朱元璋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想法?

“你只說了私的方面,那公的方面呢?”

朱棣再次向朱瞻壑問道。

“於公來說,這件事對我大明的意義更加重大,之前我曾經與少師討論過,歷朝歷代的興亡,本質上就是人與土地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到了王朝末期,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貧民無地可種,最後不得不成爲流民……”

朱瞻壑把那天他與姚廣孝討論的內容再次講了一遍。

雖然現在大明還處於王朝的初期,向外移民似乎還有點早,但移民這種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真要到了人地矛盾激烈時再準備移民,就已經晚了。

“另外隨着鄭內宮幾次下西洋,皇爺爺您肯定已經知道,海外的富饒之地並不在少數,我敢斷言,今日若我們不取,日後必定會便宜它人,到時後世的子孫後代們,恐怕都要罵咱們太過短視!”

朱瞻壑最後斬釘截鐵的再次道。

這番話一出口,朱棣與朱高熾也都爲之動容,連他們兩個都沒有想到如此長遠。

只見朱棣再次深思了片刻,隨即目光如炬的盯着朱瞻壑再次問道:“若我同意,你打算從哪裡開始?”

“天竺!”

朱瞻壑立刻回答。

“天竺?爲何去那裡?”

朱棣有些不解,按說南洋一帶也有不少大島,比如呂宋、爪哇、蘇門答臘等,距離大明可比天竺近多了。

“皇爺爺請看!”

朱瞻壑上前,伸手指在了地球儀上獅子國的位置。

“獅子國中有我大明的駐軍,以這裡爲根基,可以圖謀整個天竺,而天竺本就是亂戰之地,安息人、波斯人、突厥人等等,隨便一個外來者,都能在天竺稱王稱霸……”

朱瞻壑將印度的歷史大概講了一遍,其實整部印度歷史,就是一部被外族入侵的歷史,而本土的印度人幾乎就沒有贏過。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印度出現了奇葩的印度教,將人分爲四等,再加上輪迴等思想,導致普通的印度人極爲溫馴,哪怕被上層欺壓至死,也不敢有任何反抗。

比如在後世時,中國大地上掀起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最終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國家。

而印度人卻搞出一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核心就是任打任罵,但我就是不和你合作。

不得不說印度人的運氣真好,當時英國在二戰後,無力控制殖民地,最終允許印度獨立,但因爲留下的糟粕太多,所以後來印度的發展始終是一言難盡。

以朱高煦囂張跋扈的性格,留在大明始終是個禍害,與其讓他禍害大明的百姓,還不如讓他去禍害天竺人,那邊的人的任打任罵,與朱高煦簡直就是絕配!

“唐朝時的王玄策只是一個五品散官,此前也沒有什麼驚人的戰績,但他卻只靠借來的幾千人馬,就橫掃整個天竺,更何況父親身經百戰,我大明的精兵更非吐蕃等國的番兵可比!”

朱瞻壑說到最後深吸一口氣,這才繼續道:“所以在我看來,天竺根本就是我大明的一塊天賜之地,若不取之,恐怕連上天都不會答應!”

朱棣聽完朱瞻壑的這些話,整個人也顯得十分激動,只見他在大殿中來回走動了幾趟,最後猛然停下道:“好!好一個天賜之地!”

“皇爺爺您這是答應了?”

朱瞻壑看到朱棣的反應,當即欣喜的問道。

“哈哈,就像你說的那樣,若我不答應的話,恐怕上天都看不過去!”

朱棣爽朗的大笑道。

“謝皇爺爺!”

朱瞻壑狂喜萬分的再次行禮道,有了朱棣點頭,大明的向外擴張之路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你選擇天竺,而不是選擇南洋各島,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原因外,恐怕還有另一個原因吧?”

朱棣在激動過後,忽然笑呵呵的再次向朱瞻壑問道。

“這個……”

只見朱瞻壑嘿嘿一笑,然後看了旁邊的朱高熾一眼道:“相比南洋,天竺距離大明更遠,這樣大伯日後也能睡的更安穩一些。”

“你這個臭小子,我纔沒有那麼小心眼!”

朱高熾聞言氣的罵道。

不過說實話,朱高熾在得知朱瞻壑把目標定在天竺時,也的確鬆了口氣,畢竟天竺距離大明比較遠,就算日後朱高煦想殺回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棣聞言也是哈哈一笑,不過這樣也好,身爲父親,他也不希望看到兒孫間骨肉相殘。

“等等,咱們在這討論的這麼熱鬧,老二那邊到底是怎麼想的,他事先知道這些事情嗎?”

朱高熾忽然想到了朱高煦,於是再次問道。

“這個……嘿嘿,我事先並沒有告訴父親,所以他現在還什麼都不知道。”

朱瞻壑實話實說,這個想法還是他昨晚纔想到的,根本沒來得及告訴朱高煦。

“那要不要把老二叫來,把這件事情告訴他?”

朱棣提議道。

“這可不行。”

朱瞻壑卻立刻搖頭,隨即這才解釋道。

“我爹的脾氣您和大伯最清楚,他就像是頭犟驢,趕着不走、打着倒退,如果讓他知道咱們先商量好了再通知他,說不定他反而不願意去了。”

“還真是,老二最不喜歡聽別人的安排,哪怕是爲他好也不行。”

朱高熾這時也贊同道。

“這麼看來只有一個辦法了!”

朱棣說着再次看向朱瞻壑,意思很明顯。

“孫兒遵命,我去想辦法說服父親,在此之前,還請皇爺爺和大伯你們兩人就當做什麼也不知道。”

朱瞻壑無奈的說道。

事實是他提出來的,而且當事人還是他親爹,所以他不出頭誰出頭?

“放心吧,這件事除了咱們爺仨,只有天知地知,我們等着你的好消息!”

朱棣再次大笑道。

這件事如果真的做成了,不但解決了大明日後的隱患,同時也讓朱高煦有了一個更好的去處,對他來說,於公於私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自然樂見其成。

事情說定了,朱瞻壑立刻起身告辭。

在回去的馬車上,朱瞻壑也一直在考慮,該怎麼說服那個倔強的老爹,讓他心甘情願的去天竺?

等到朱瞻壑回到王府,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這時纔剛到下午,朱高煦的事並沒有影響到城中貴婦們賺錢的熱情,這時依然有不少人前來拜訪漢王妃,所以府門前也十分的熱鬧。

朱瞻壑下了馬車,問了一下府中的下人才知道,朱高煦被朱棣責令呆在府中,所以他哪也去不了,這時一個人呆在大殿裡喝悶酒。

於是朱瞻壑邁步來到大殿,一眼就看到宦官高廣在殿門外守着。

朱瞻壑上前低聲向高廣問道:“我爹怎麼樣了?”

“不太好,剛纔發了一通脾氣,王爺本想去找王妃和郭側妃聊聊,但太子妃與彭城伯夫人一起來了,王妃忙着接待,根本沒空理王爺。”

高廣苦着臉回答道。

上架了,早上暫時更三章,中午三章,晚上再更三章。

(本章完)

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440.第440章 郭縣令第30章 一車促織第201章 陳年舊案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953.第953章 攔截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458.第458章 報仇(上)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第62章 初版三國477.第477章 眼線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第269章 表示一下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338.第338章 菊池氏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786.第786章 研製新火藥686.第686章 鏡子(下)953.第953章 攔截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拿去融了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597章 對質朱高燧(下)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616.第616章 談條件第38章 木秀於林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第4章 高僧與舍利第141章 討公道(上)916.第916章 救人第145章 什麼事這麼好笑?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第18章 “沒安好心”朱高燧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452.第452章 真相第211章 下落不明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譽第50章 打我第80章 當面對質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752.第752章 捷報921.第921章 中興之主?第244章 開銀行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659.第659章 夜校(下)958.第958章 于謙的質問459.第459章 報仇(中)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63章 老三想出頭第42章 秋興大賽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
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440.第440章 郭縣令第30章 一車促織第201章 陳年舊案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953.第953章 攔截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458.第458章 報仇(上)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第62章 初版三國477.第477章 眼線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第269章 表示一下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338.第338章 菊池氏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786.第786章 研製新火藥686.第686章 鏡子(下)953.第953章 攔截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拿去融了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597章 對質朱高燧(下)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616.第616章 談條件第38章 木秀於林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第4章 高僧與舍利第141章 討公道(上)916.第916章 救人第145章 什麼事這麼好笑?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第18章 “沒安好心”朱高燧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452.第452章 真相第211章 下落不明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譽第50章 打我第80章 當面對質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752.第752章 捷報921.第921章 中興之主?第244章 開銀行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659.第659章 夜校(下)958.第958章 于謙的質問459.第459章 報仇(中)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63章 老三想出頭第42章 秋興大賽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