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

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

“世子,聽說你們報社被人圍了?”

這天下了早朝,夏元吉卻笑呵呵的找到朱瞻壑問道,做爲對手,夏元吉自然樂得看到新聞報倒黴,甚至這段時間儒報不停刊登攻擊羅儉的文章,爲的就是藉此打擊新聞報。

“夏尚書,羅儉是人紅是非多,那些去報社的人,無非就是眼紅罷了,而且他們再怎麼鬧,也影響不到報社分毫,這幾天我們報紙的銷量又漲了,這都是託了羅儉的福啊!”

朱瞻壑哈哈一笑反擊道。

聽到新聞報的銷量又漲了,夏元吉也是老臉一黑,這段時間儒報和新聞報的差距越來越大,甚至銷量只有新聞報的十分之一,可以說他們儒報除了那些讀書人,基本沒有其它人買了。

“世子,發行報紙不能老是想着賺錢,報紙最大的作用是教化百姓,因此對於報紙上的文章,咱們也有責任做一些挑選!”

夏元吉依然嘴硬道。

“夏尚書你錯了,我辦報紙從來不是爲了賺錢,至於教化百姓,那你也得讓百姓聽懂你說些什麼吧,可是像你們儒報那樣,滿是之乎者也之類的文章,百姓們怎麼可能愛看?”

朱瞻壑這次沒有諷刺,而是露出一種語重心長的表情說道。

“我們儒報的確有缺點,這點我也承認,但你們新聞報的問題更大,比如那個羅儉寫的小說,不但滿篇髒話,甚至還教人燒殺搶掠,簡直如強盜無異,若百姓們看到後都跟着他學,豈不是民風大壞?”

夏元吉說到最後時,也露出一種痛心疾首的表情。

他說羅儉在文章中教人燒殺搶掠,倒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在前幾天的新聞報上,羅儉寫在海外冒險故事中,主人公與同伴遇到海盜,機智的逃脫後,又發現海盜與當地的土人勾結,於是他們殺入土人的部落,搶走了土人的財產。

這種故事情節在後世人看來,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在海外也十分正常。

可是在夏元吉這些傳統的讀書人看來,羅儉寫這種殺人奪財的故事,卻是在教唆百姓,所以在這個故事情節發表出去後,新聞報社外面抗議的人羣又多了不少,要不是有王府的護衛守着,恐怕他們真的敢衝擊報社。

“夏尚書您這話就不對了,聖人他老人家都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羅儉的小說裡寫的明明白白,土人與強盜勾結,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他們已經與海盜沒什麼兩樣,當然要除之後快,怎麼能婦人之仁呢?”

朱瞻壑就事論事的反駁道。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

夏元吉說不過朱瞻壑,最後一甩袖子就要離開。

朱瞻壑也有些惱火,他佩服夏元吉理財方面的能力,但對方這死腦筋也實在讓人無語。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只見一個內侍飛奔而來,攔住夏元吉的去路說道:“陛下有旨,召夏尚書與世子前去武英殿!”

朱瞻壑和夏元吉也並不覺得意外,以爲是朱棣有什麼政務要找他們商議,所以立刻來到武英殿。

而當來到大殿時,卻只見朱棣面前擺放着早飯,手中拿着一份報紙,竟然和朱瞻壑的習慣一樣,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報紙。

看到朱瞻壑和夏元吉進來,朱棣這才擡起頭對兩人道:“你們兩個都還沒吃飯吧,來人,再送兩份早飯過來!”

“謝陛下!”

夏元吉一愣,隨即和朱瞻壑一同行禮道,他們也是剛下早朝,根本沒時間吃飯,現在也的確都餓了。

不一會的功夫,兩份早飯送來,朱瞻壑和夏元吉相對而座,朱棣甚至還貼心的讓人送上了今天的報紙,新聞報和儒報都有。 以前朱瞻壑也經常和朱棣一起吃飯,而且一般都是邊吃邊聊。

但現在朱棣手中拿着報紙,根本沒有說話的心思,於是朱瞻壑和夏元吉也有樣學樣,就像在家一樣,拿着報紙邊看邊吃。

等到三人都吃完了,朱棣這才擡頭對兩人道:“新聞報和儒報這段時間我都在看,辦的不錯,你們兩個也有辛苦了!”

“多謝皇爺爺誇獎!”

朱瞻壑也不客氣,直接站起來謝道,倒是夏元吉謙虛了幾句,並且把功勞推到了盧修身上。

“瞻壑,我聽說你們新聞報最近遇到一些麻煩?”

朱棣忽然又向朱瞻壑問道。

報社被人圍着抗議,這麼大的事情,肯定瞞不過錦衣衛的耳目,更何況錦衣衛經過上次的整頓後,現在也賣力多了,京城的一舉一動都在朱棣的注視之下。

“有勞皇爺爺費心了,但也不算什麼麻煩,只是在文章上有些爭議,估計再過一段時間,他們自己就會散去。”

朱瞻壑如實回答道。

對於那些抗議的事,朱瞻壑打算冷處理,反正他們再怎麼抗議,也不影響報紙的發行,所以他們如果有時間,那就儘管呆着就是了。

“你倒是沉得住氣!”

朱棣微微一笑,隨後這才表態道。

¸Tтkan ¸¢O

“那個寫海外故事的羅儉,倒也是個人才,至少他寫的東西讓朕大開眼界,你回去後讓他安心寫下去!”

“謝皇爺爺!”

朱瞻壑聞言也是大喜過望,有朱棣這句話,相當於給羅儉正名了,日後看誰還敢說他寫的東西低俗?

旁邊的夏元吉也嚇了一跳,沒想到朱棣竟然會支持羅儉,雖然他並沒有參與這件事,但那些反對羅儉的人,與他的想法是一樣的,而且大都是一腔熱血的年輕士子。

看來回去後,得讓人勸說那些抗議的人離開了!

夏元吉在心中暗想道。

朱棣誇了羅儉幾句,隨後又轉向沉思中的夏元吉道:“維喆,你和盧修辦的儒報,朕也一直在看,雖然有些文章偏激了一些,但也是本着一顆忠君愛國之心。”

“陛下寬宏大量,臣佩服之致!”

夏元吉聞言也再次行禮道,同時也暗自鬆了口氣。

儒報上的不少文章都對一些朝政進行了批判,有些言辭相當尖銳,他還真怕朱棣會因此生氣。

只見朱棣這時掃視了一下朱瞻壑和夏元吉兩人,這才接着說道:“看到你們兩人辦的報紙如此之好,朕也有些心動,所以也想以朝廷的名義辦一份報紙,你們覺得如何?”

(本章完)

826.第826章 北上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81章 真兇找到了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917.第917章 英雄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150章 拜訪侯府第110章 威與恩第41章 小倔驢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468.第468章 第二個目標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380.第380章 成婚(上)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380.第380章 成婚(上)第40章 打個招呼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第255章 “忠臣”宋禮第172章 谷王朱橞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244章 開銀行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第168章 蜀王的信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第106章 僕從軍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401.第401章 牧民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676.第676章 邀請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16章 好弟弟(上)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844.第844章 廣州港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686.第686章 鏡子(下)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935.第935章 阿伊麗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804.第804章 胡濙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611.第611章 張氏兄弟663.第663章 作坊(上)616.第616章 談條件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761.第761章 齊東港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708.第708章 海倫(下)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511.第511章 儒報(中)535.第535章 束手無策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979.第979章 回京第12章 下西洋之議第251章 不能指着一個人坑674.第674章 聯姻第38章 木秀於林428.第428章 爺仨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
826.第826章 北上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81章 真兇找到了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917.第917章 英雄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150章 拜訪侯府第110章 威與恩第41章 小倔驢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468.第468章 第二個目標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380.第380章 成婚(上)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380.第380章 成婚(上)第40章 打個招呼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第255章 “忠臣”宋禮第172章 谷王朱橞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244章 開銀行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第168章 蜀王的信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第106章 僕從軍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401.第401章 牧民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676.第676章 邀請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16章 好弟弟(上)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844.第844章 廣州港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686.第686章 鏡子(下)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935.第935章 阿伊麗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804.第804章 胡濙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611.第611章 張氏兄弟663.第663章 作坊(上)616.第616章 談條件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761.第761章 齊東港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708.第708章 海倫(下)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511.第511章 儒報(中)535.第535章 束手無策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979.第979章 回京第12章 下西洋之議第251章 不能指着一個人坑674.第674章 聯姻第38章 木秀於林428.第428章 爺仨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