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司州,成皋。

十月二十日。

漫天的大雪已經完全把地面覆蓋住了,這種的一場冬雪在司州已經好幾年沒有落下了。

如此的冬雪一般昭示着明年的雨水還會比較充沛。

但是,這麼一場美麗的雪景,劉預卻的根本無暇欣賞了。

城中的行營中,劉預正在接見洛陽來的求援使者。

“王敦敗了嗎?”

劉預看完信之後,已經知道了此時匈奴皇帝劉聰已經是率領數萬大軍包圍了洛陽。

但是在這封信中,並沒有交代更詳細的來龍去脈,其中更爲重要的是,寫這封信的人乃是晉潁川太守荀崧,而不是晉軍主帥王敦。

聽到劉預的發問後,這名潁川荀氏的信使也是毫不含糊的回道。

“不是敗了,是逃了!”使者憤憤不平的說道。

“逃了?”劉預聽到這個結果就是一陣驚訝。

“不可能啊,朕可是聽說,胡虜的前方精銳騎兵不是已經抵達洛陽了嗎?王敦手中不僅有步兵,還有大批隨行的百姓士民的,怎麼可能逃跑?”

如果王敦只是率領軍隊逃跑的話,那匈奴騎兵還未必敢追擊,或者就算是追擊,也未必能贏。

但是,王敦可是帶着數萬百姓一起往南撤退的,匈奴騎兵怎麼可能不追擊呢?

要知道,當年東漢末年劉備率領軍隊和百姓一起南撤荊州的時候,曹操的虎豹騎可是徹底教他體會了一把泣血逃亡。

“王驃騎不愧是名士,自然有他的辦法!”

這名潁川荀氏的信使隨即把王敦撤退的方法說了出來。

王敦先是率軍出城駐紮,只留下杜曾、荀崧二人守城。

他率軍駐紮到了伊水南岸以保障糧道,然後就是先派部分步兵護送百姓士民南撤,王敦親自率軍亮明旗號駐紮在伊水。

隨後而來的匈奴騎兵幾次偷襲,都被王敦挫敗。

匈奴皇帝劉聰心中只想擊敗王敦,就如同狼羣一樣死死的盯着伊水對岸的王敦主力。

可是王敦卻悄悄耍了詭計,他命人在軍營中擂鼓示威,匈奴軍隊明知道是示威,卻是不敢硬攻營寨。

鼓聲幾乎是接連數日都鳴響!

等到兩三日之後,王敦又悄悄命人把數十隻羊立着綁了起來,在羊的後退上綁上了鼓槌,被綁的山羊驚慌之下胡亂蹬腿,正好把放在下面的大鼓擂的震天響。

聽到連綿不絕的鼓聲之後,匈奴軍隊也沒有察覺到異樣,王敦隨即就利用嚮導引路,連夜率軍棄營南逃。

等到匈奴胡主劉聰發現有詐的時候,王敦率領的軍隊早就已經往南撤了近百里了。

前往追擊的匈奴胡虜,又在新城遭遇了伏擊,雖然損失不算重,但卻是不敢再追擊了。

聽到這名荀氏信使的話後,劉預旁邊的護軍將軍趙昆卻是吸了一口冷氣,忍不住開口道。

“咦?王敦用的這個計謀,怎麼聽起來這名熟悉?”

“當然熟悉,這不是臨淄刊印的那本《三十六計》上的計謀嘛。”一旁的豫州刺史李豐翻了個白眼。

“哦,對啊,我說怎麼如此熟悉,如此說來,這個王敦也早就看過此書了!”趙昆說道這裡之後,立刻向劉預請求道。

“陛下,這《三十六計》乃是陛下親自編纂,以爲軍府兵備戰之用,本應該是機密纔對,肯定是有豎子把它泄露出去了,不然王敦怎麼可能學的這麼像!”

“陛下一定要嚴查此事啊!這是大大的泄密!”趙昆一臉凝重的說道。

“不錯,陛下,不可不查啊!”豫州刺史李豐也是跟着說道。

劉預聽到這倆人的話後,卻是並沒有太在意什麼泄密不泄密的事情。

那本《三十六計》,其實就是他看到軍府兵中的許多士兵已經識字,但是並不能閱讀什麼高深的兵書,故而憑藉原本的印象,在加上一些幕僚的參贊建議之後編寫的一本淺顯讀本。

其中除了開篇的概述之外,剩下最多的就是一些簡易的版畫和故事。

要是這種東西都算是泄密的話,那查起來可就是太難了。

畢竟,幾乎整個漢軍的將士都是看過這本‘兵書’,最少有三分之一的人直接擁有這本書。

要是流傳出去一兩本,哪怕是十本八本,也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不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潁川荀氏的這名子弟聽到兩人的對話後,心中就已經默默把這個‘兵書’的名字記了下來。

“《三十六計》?”

“竟然連驃騎將軍王敦都抄襲其中的計謀,等到回去之後,可一定要讓景猷兄搜尋到幾本好好觀摩!”

劉預對於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在意,他最關心的就是如今洛陽的局勢了。

畢竟,潁川荀氏一半的宗族都在自己陣營中,剩下的這個硬骨頭荀崧,他也想着爭取過來的。

“如今洛陽形勢甚危?”劉預問道。

“甚危!”使者非常凝重的回道。

“怎麼個危急?”

“洛陽此前城牆殘破,尚未得到修補妥當。”

聽到這句話後,趙昆和李豐都是撇了撇嘴,誰讓你們偷學我們的‘石砲’。

“而且洛陽城中士民不足,若是胡虜晝夜輪番攻城,則必不能久支!”

“那要是撤軍東返呢?”劉預建議道。

“畢竟此時的洛陽已經算是一座空城了,既不能久守,何不退兵回潁川?”

使者搖了搖頭,“陛下可能不知,王敦率軍出洛陽的時候,已經把馬匹幾乎全帶走了,如今荀景猷手中幾乎全是步卒。”

“要是在寒冬白雪之中跋涉百里,那就只能引頸就戮於胡虜了。”

劉預知道這話有道理。

他略一思索之後,就向使者說道。

“洛陽已經不可久守了,朕可以前往接應荀景猷撤軍東返。”

“你回去告訴荀景猷,朕明日就率軍前往洛陽,荀司空曾助朕,朕絕無坐視荀景猷覆滅於胡虜之手的道理。”

使者聞言大喜,立刻就是叩拜。

旁邊的趙昆、李豐等人聽到劉預的話後,卻都是臉上有些擔憂。

當使者離開之後,趙昆終於是忍不住問道。

“陛下,如今我軍在成皋不過還有兩萬兵馬,胡虜劉聰大軍至少有七八萬,也可能還要多,如何能接應荀崧撤軍呢?”

“對啊,陛下,一旦與胡虜遭遇,必定是一番大戰,兵力實在懸殊,不可不三思啊!”豫州刺史李豐也是忍不住說道。

就在數日之前,劉預把手下的兵力分撥了部分北上冀州。

因爲六百里加急的消息已經傳來,拓跋鮮卑大人拓跋普根以尊奉晉王司馬保的名義,率軍由盛樂出擊新平、馬邑等地,劉預隨即下令幽州王贊、孫緯等人派軍援救。

“如今河水尚未封凍,朕可以讓水軍朔流而上,在邙山北側接應,就算是戰事不利,也可全身而退,只要河水不冰封。”

“洛陽城中的荀崧至少有兩萬兵馬,朕不能眼睜睜看着他們死掉。”

聽到劉預的話後,趙昆、李豐等人都是不再說話了。

=·=·=·=·=·=·=

洛陽。

當使者把劉預答應出兵接應洛陽守軍的消息帶回來的時候,荀崧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至於爲什麼如此信任青州漢軍,荀崧心中也並不知道是何原因,只是他聽到劉預要親率兵馬前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安心多了。

可能這就是因爲青州漢軍屢戰屢勝帶來的信心吧。

“幸好,我輩可得生路了!”荀崧立刻就是高興了起來。

荀崧手下的幕僚、部將等人,見到主將如此自信,也都是紛紛平緩了心緒。

不過,旁邊的襄城太守杜曾卻是有些不太放心。

“荀公,如今胡虜十萬大軍圍城,那青州劉預真的能破胡虜?”一向自詡勇猛無雙的杜曾此時肩膀上已經負傷。

當匈奴漢國的大軍抵達之後,襄城太守杜曾想要挫一挫胡虜的銳氣,就率軍突襲,卻是先勝後敗,不僅折損了不少兵馬,連杜曾本人都是受了箭傷。

聽到杜曾的質疑後,潁川太守荀崧卻是輕輕一笑。

“劉季興有虎將之才,數年以來遭逢胡虜未曾敗績,杜賢弟就不要擔憂了。”

聽到荀崧喚自己爲‘杜賢弟’之後,杜曾不禁是喜形於色,彷彿是受了極大的誇讚。

荀崧原本對於出身草莽的杜曾沒有什麼好感,但是當胡虜大軍抵達洛陽城外之後,洛陽城中的衆將都是瑟瑟發抖,幾至於喪膽。

只有這個杜曾卻是不畏強敵,率領精兵出城突襲。

雖然最終敗回城中,但是杜曾的殺敵戰損卻是並不狼狽。

由此一來,出身高門士族的荀崧對於這個草莽人物也是正視了起來。

“既然荀公都是如此肯定,那吾當然就是信了!”

杜曾感覺心情大好,幾乎比之前被王敦拔擢爲郡守還要高興。

這可是名動天下的潁川荀氏荀崧,竟然呼自己爲弟,簡直就是太長臉了。

這時候,襄城太守杜曾卻是突然想到什麼,立刻又是臉色陰沉了下來。

“等到撤離洛陽之後,一回到襄城,我就要去找王敦好好理論一番!”

“竟然如此無恥,讓荀公與我等陷於此地絕境。”

“杜將軍還是想到簡單了,要是你敢去找王驃騎,只怕就是有去無回了。”另外一名擁有雜號將軍頭銜的將領說道。

“不錯,要我說,就乾脆別去找什麼王敦!要找的話,咱們就直接上奏晉王,讓他好好做個平判!”又一名將領憤怒忿不平的說道。

“嘿嘿,如今可是有兩個晉王了,不知道你要去找哪個?”

“這有何難!自然是哪一個給我們主持公道,咱們就去找哪一個晉王!”

不久之前,由秦州傳來的消息,南陽王司馬保已經在秦州天水自稱爲晉王,就一如江東的司馬睿一般,以晉王監國了。

聽到這名將領的話後,衆人都是轟然大笑。

所有人都覺得,如今天下大局可真是魔幻的很啊!

叛軍僭越稱帝的有胡虜和青州賊,分爲東西兩漢。

宗室遺脈監國的有司馬保和司馬睿,又是分了一東一西兩個晉王。

衆人在得知青州漢主劉預要親率兵馬來營救之後,立刻就是一掃之前的陰鬱,竟然略略有些放鬆了下來。

不過,這種放鬆的情緒並沒有維持多少天。

緊隨而後的兩天裡,城外的匈奴漢軍打造了許多的簡易攻城器具。

由河東郡徵發來的晉人百姓,被當成了第一批消耗守軍箭矢和精力的消耗品。

連續兩日的進攻,不僅消耗了數千河東百姓,還消耗掉了守軍的大量力氣。

主將荀崧絲毫不敢鬆懈,他又下令調撥人手,利用夜晚的時候,把原本被修補好的缺口又給重新加高加固。

當匈奴漢國軍隊打造的塔車架設好了之後,又是一連數日的進攻。

如此反反覆覆的攻防戰中,很快就過去了大半個月。

隨着匈奴胡虜的進攻一日重逾一日,洛陽城內的晉軍終於是忍耐不住了。

“荀公,這青州兵何時能來了啊!?”

“對啊,荀公,要是青州兵再不來,咱們得抓緊想辦法撤退啊,否則一旦洛水的河流封凍,那胡虜可就要徹底往來無阻了!”

荀崧聽到這些部將們的追問後,心中也是一陣煩躁,如今洛陽守軍儲備太少,時日一長,可能匈奴胡虜還沒有攻破城池,他們這些守軍就要餓死了。

到那時候,連逃跑都是不可能的了。

“諸位稍安,就算沒有青州兵馬,我們不也一樣守的好好的嗎!”

“更何況,如今胡虜破城乏術,不管是衝車、雲梯、塔車,還不都是被諸位給擊破了!”

荀崧雖然心中也是有些焦慮,但是口中卻是要依舊給衆人鼓舞士氣。

聽到荀崧的話後,這些部將們纔是稍稍有些安心。

因爲荀崧的話說的太屬實了,不管胡虜用什麼辦法,這洛陽城防對胡虜來說依舊是太難對付了,只能用拼人命的方式。

忽然,一名小校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用充滿驚慌的口氣喊道。

“荀公,虜主劉聰親率胡虜,又在攻打西明門,皆是胡虜精銳,軍主請荀公速速增援!”

荀崧聞言立刻就是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胡虜精銳!?”

“”

第817第216章第779節第1049章第953第369章 衍聖公第1046第394章第1051第1173章第951第475章 破關【上】第748第178章 追擊得勝第五十七章 東安平第568章 屠三韓【上】第836第955第127章 石勒【中】第152章 富家翁與農夫第266章第574章第474章 定計奇襲第622第1024第799第1129章第501章第296章 殺胡令第287章 幽州之亂【下】第914節第707章第403章第820第1123章第1140章第1181章第569章 屠三韓【中】第三十二章 空城益都第220章 寧平城 五第446章 張網已待第168章 接戰【上】弟279章 內外交困-二第一百章 興兵伐苟 上第1086第320章第1158章第251章 輕賺徐州(上)第1161章第1167章第760第244章 王彌滅晉(三)第九十八章 鞠羨 下第977第884第234章 決勝-下(4/5章)第984第266章第1212章第633第1205章第114章 望風景從【7-奪城】第462章第九十四章 焚營第873第920第1055第129章 莽夫【上】第286章 幽州之亂【上】第1150章第429章第一章 前途暗淡的反賊第600章第352章 神火降世第1054第987第1195章第1135章第210章 逃兵第736第四十四章 萬里佛國第496章 楊家將大戰匈奴【1】第299章 守土勿分貴賤老幼第720第1053第117章 司馬越來使第372章 侵掠如火第1079第172章 統統掛路燈第1128章第四十八章 劇縣練兵 一第八十九章 【屠伯】之怒 二第446章 張網已待第1091第1129章第351章 霧夜襲幽州第308章 屠羯【上】第664章第174章 義子第621章
第817第216章第779節第1049章第953第369章 衍聖公第1046第394章第1051第1173章第951第475章 破關【上】第748第178章 追擊得勝第五十七章 東安平第568章 屠三韓【上】第836第955第127章 石勒【中】第152章 富家翁與農夫第266章第574章第474章 定計奇襲第622第1024第799第1129章第501章第296章 殺胡令第287章 幽州之亂【下】第914節第707章第403章第820第1123章第1140章第1181章第569章 屠三韓【中】第三十二章 空城益都第220章 寧平城 五第446章 張網已待第168章 接戰【上】弟279章 內外交困-二第一百章 興兵伐苟 上第1086第320章第1158章第251章 輕賺徐州(上)第1161章第1167章第760第244章 王彌滅晉(三)第九十八章 鞠羨 下第977第884第234章 決勝-下(4/5章)第984第266章第1212章第633第1205章第114章 望風景從【7-奪城】第462章第九十四章 焚營第873第920第1055第129章 莽夫【上】第286章 幽州之亂【上】第1150章第429章第一章 前途暗淡的反賊第600章第352章 神火降世第1054第987第1195章第1135章第210章 逃兵第736第四十四章 萬里佛國第496章 楊家將大戰匈奴【1】第299章 守土勿分貴賤老幼第720第1053第117章 司馬越來使第372章 侵掠如火第1079第172章 統統掛路燈第1128章第四十八章 劇縣練兵 一第八十九章 【屠伯】之怒 二第446章 張網已待第1091第1129章第351章 霧夜襲幽州第308章 屠羯【上】第664章第174章 義子第6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