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們的相比,那些遊資代表們做出的選擇就不多了,股市不是廁所他們想進就進想出就出,想要立即從這個泥潭中抽身,不脫層皮是不可能的。
可遊資們是來幹嘛的?撈好處賺錢的,這錢都沒賺就虧了一大筆,誰願意?尤其是這羣經常活動在紐約等地股市的投機者們,他們的賭性更重。
麥德森的橄欖枝一拋過去,他們就立即接住了,當然也有不少轉投另一方的,他們更看好掌握龐大現金的反康迪公司聯盟。
事實上這些人還不知道,反康迪公司的聯盟現在亂作一團,這羣雜牌軍們,現在正在爲之前的損失該誰來負責,爭吵不休。
這一家家公司代表們都是各自利益集團推出來的,趁着當時康迪公司投資失敗,股市大跌時打打順風仗還好,一旦恢復了元氣開始反擊後誰都受不了。
其中有幾家甚至已經被康迪公司打壓到破產的邊緣,要不是所在國的保護政策,已經可以申請破產清算了,現在他們都要求聯盟動用資金來挽救自己的公司。
“該死的,如果聯盟你再我挽救我的企業,我就抽回我的資金。”
一個衣冠楚楚的白人在聯盟會議上大聲威脅道,和他發出同樣威脅的企業有好幾家,他們都是被康迪公司打壓的快喘不過氣來的。
法國埃弗拉集團派出來的代表板着臉說道:“如果你抽回資金,那麼你就是聯盟的叛徒,我們不會放過叛徒的。”
面對法國人發出的威脅,他們心中一寒,康迪公司已經讓他們處於破產的邊緣,如果聯盟再插一手。甚至不用插手他們都會破產。
法國代表臉色繼續說道:“放心,聯盟明天就會對康迪公司發起總攻,到時候他們是沒功夫管你們的。”
至於康迪公司到時候會不會繼續打壓他們,那隻能聽天由命了,這就是小公司的悲哀,那些小公司的代表們一時間心有慼慼。
到了第二天聯盟如約發動總攻,康迪公司的股價岌岌可危,不得不將資金抽調回來防禦。
這樣的情況讓他們鬆了口氣,可緊接着市場上一筆陌生的資金接過了康迪公司的位置,開始對他們窮追猛打。
“該死的這到底是誰。我要抽回資金,去你x的聯盟。”
這筆資金自然是林安他們的,有着麥德森的便利,他們的操作室甚至搬到了康迪公司所在的旁邊。
“那些小公司就交給你們了,能吃下多少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這是羅爾斯對麥德森說的原話。這句話同樣轉告給了那些投向康迪公司的遊資們。
在遊資看來,康迪公司簡直就是大大的好人。事先幫他們打壓了股價然後再抽身走。可以讓他們不費吹灰之力摘走勝利的果實,這不是好人還是什麼?
羅爾斯真有那麼好心嗎?別忘了這些小公司都是反康迪聯盟的成員,一旦聯盟轉頭對付他們和捻死螞蟻一樣。
不過這真的可能嗎?放下康迪公司的主力資金不管,去救那些小公司?只是這樣一來小公司抽調資金就止不住了。
法國,埃弗拉集團大樓三十二層。
“董事長,已經有六十二家企業抽回了總數在一百二十億的資金。資金池還在不斷的下降。”
龐大的現金池一下子損失了三分之一以上,埃弗拉集團的董事長老邁科的臉色立即變了,大罵道:“該死的,這到底怎麼回事。康迪公司的主力不是撤回了嗎?”
“是遊資乾的,我們下面該怎麼辦?”
老邁科沉下了臉,這哪是什麼遊資,分明是康迪公司不知道從哪找來的幫手,還有可能順手拉攏的廉價靶子,專門用來吸引聯盟火力的。
腦子裡開始思考對策,他們正在和康迪公司在股市上膠着着,如果轉頭救援那麼他們損失就太大了。
可不去救援,那些公司將會繼續抽回資金,甚至那些暫時沒有受損的公司在看到這樣的情況,同樣會抽回資金,一旦沒了現金支撐,他們將會是砧板上的魚,任人宰割。
救還是不救,一時間反康迪聯盟陷入了兩難的境況。
秘書在旁邊站了一小會,只聽到老邁科說道:“去和德國人說聲,啓用b計劃。”秘書聽的心肝一顫,連忙點頭應是下去了。
至於b計劃是什麼呢?這個只存在幾家巨頭公司心中,屬於心照不宣的那種。
坑隊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坑隊友,如果遊戲中還帶着一些搞笑成份。那麼老邁科等巨頭公司的行爲,就是**裸的背叛。
如果背叛也就算了,現代商業這樣的背叛行爲屢見不鮮,那些小公司抽回資金本身也着一點背叛聯盟的味道。
可現在老邁科等人是怎麼做的?大股資金慢慢後退,不再和康迪公司等人爭鋒,後退時井然有序,讓康迪公司佔不到太多的便宜。
接下來還沒完,損失了大筆資金的老邁科等人居然加入了林安等人的序列,開始對聯盟其他公司發動了洗劫,用他們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當知道了老邁科等人的作爲後,林安那叫一個目瞪口呆,節操啊,這節操下限簡直突破了天際。
在最後洗劫的時候嫌林安等人礙手礙腳,居然派人聯絡他們一起行動。媒體上對這樣的行爲一致口誅筆伐,可這些轉頭加入洗劫的集團振振有詞,說這是在懲罰背叛聯盟的人。
這樣一個讓普通人看的啼笑皆非的結果,卻讓衆多股市、商界大亨們看的背脊發涼。
不少人心裡都在佩服這些大企業,這種事他們頂多在暗地裡做一做。可現在這些巨頭們居然光明正大的做了,最後還倒打一耙。
再看媒體們,除了開始一陣喧鬧後,接下卻保持了沉默,很顯然這些巨頭們派人警告了他們,媒體不過是抓住了事發突然纔敢報出去,但現在你發一個試試?
只是事情還沒完,數百億美金的較量引發的動盪,讓不少人蠢蠢欲動,尤其是最後老邁科等人的倒戈一擊。
引發股市相當的動盪,一些本就有惡意收購或是吞併某家企業,因爲擔心旁人插手導致收購成本飆升,所以不敢輕舉妄動,現在趁着時機混亂可以出手了。
一時間各種金融猛料不斷,財經記者們幾乎是24小時連軸轉,有的人甚至三、四天沒合過眼了,甚至傳出過兩起財經記者猝死的消息,不過瞬間被海量的消息給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