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諸人皆被沈辰的實力所震懾,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如果沈辰並未和邪道合作,那餘冬聲修爲被毀只是他狂妄自大的咎由自取罷了。
餘冬聲等人則是面如豬肝,甚至都忘記去辯解大半年前的沈辰並沒有如此高的修爲,只是,沈辰壓倒性的強大讓他們內心深處已經充滿了恐慌,心魔更重,只怕此生修爲難以再進半寸。
盧奔雷心有不甘,但卻又不得不低頭,再打下去,別說勝算難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他饒是心性再高,也唯有吞下這口氣。而且,他雖然護短,但此時也對餘冬聲等人的話產生了幾分懷疑,而當他目落到餘冬聲身上,見到後者那恐慌樣子,心裡頓時恍然大悟,莫不成真被這十四皇子說中,這幾人竟真是編造謊言,來誣陷同道?
這更讓盧奔雷又氣又悔,若非他輕信門人所言,又怎麼會在這裡丟如此大一個面子,只怕今日之戰,不止是他,就算天正教都會成爲一個笑柄!
盧奔雷不由仰天嘆了口氣,一時間彷彿老了十歲似的,無奈回座,蕭蝶則連忙趕到沈辰身邊,緊張的問道:“沈郎你沒事吧?”
沈辰搖了搖頭,但卻很清楚身體所發生的異變,快步朝着側殿那邊趕去。
見到沈辰臉色不佳,楚長天也未有再商談下去的意思,朗聲說道:“承蒙諸位遠道而來,今晚會在殿中設宴,本宗還有點事情,今日之會就到此結束吧。”
說罷,他便站起身來,和衆道拱拱手,朝後殿行去。
衆道宗哪敢遲疑,亦都站起身來,對楚長天突然停止這聚會也多少有點猜測,畢竟被盧奔雷這麼一鬧,只怕清微宗也對這談話沒了興致。
本來,若然天正教不這樣咄咄逼人,或許不會面臨如此尷尬的境地。只可惜,其教派一直以來自持國教身份,門人皆是盛氣凌人,結果這次倒好,碰了個硬釘子,倒讓不少吃過天正教虧的道衆是吐了一口惡氣。
至於這十四皇子爲何能夠在一個月之中精通天正教三大流派的功法,更能夠在半年時日內還達到了三元合一之境,更成爲一個難解的謎團。
吳道嚴更是長長鬆了口氣,更慶幸於沒有和這十四皇子交惡,否則只怕今日只怕也要落得這麼難堪的地步。
只是衆人並不知道,楚長天匆匆結束這會面,更重要的則是擔心沈辰的安危。
待來到後殿一間房中,沈辰脫去殘碎的上衣,只見鎖鏈紋路仍然清晰的印刻在身上,並未有任何消退的意思,稀釋的氣息浮於體表,讓這鎖鏈看起來宛如有生命一般,而以往任何一場戰鬥,只要他的意志削減,戰鬥結束之後,鎖鏈紋路必定消失不見。
鎖鏈紋未曾消失,顯然是因爲右臂中法器的兇性未曾因爲戰鬥結束而消失,整個右臂仍然充斥着強大的力量,並且伴隨着陣陣劇痛,彷彿有着什麼東西要破土而出似的。
楚長天正是敏感的察覺到這一點,才終止了會面,他伸手觸碰沈辰的右臂,頓時身形一震,深深感受到這臂中法器的強大戰力。
“好大的兇性,比之前次見到強大了太多太多,快設陣,將此物的兇性壓制下去!”楚長天連忙下令。
諸長老立刻拿出法器,在房中設下清心陣,爾後九人圍坐在沈辰身邊,共同施力於其右臂,耗費了足足一柱香時間,右臂中的法器才停止了活動,沈辰身上的鎖鏈紋路也隨之消失不見。
待到這時,沈辰肉身已承受到了極限,頓時立疲倒地。
蕭蝶和王無極等人直是大吃一驚,連忙趕過來將他扶起,紀蓉兒使勁抱着沈辰的手臂,淚流滿面。
楚長天給他探了探脈,餵了顆丹藥後便說道:“除了有幾分內傷,倒並無大礙,你們不必擔心。”
衆人這才鬆了口氣,而待到沈辰恢復了幾分力氣,楚長天便沉聲問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待到沈辰將鎖鏈之力蔓延過一半,右臂法器兇性大發之事說完,楚長天便蹙眉說道:“看來這右臂所藏之法器果是兇猛,幸虧你現在修爲比上次長進了不少,否則,只怕你今天根本壓制不住這右臂中的法器兇性。”
沈辰苦笑道:“弟子也沒料到這法器如此厲害,當時只是一心想着必須要戰勝盧奔雷。”
林長老在一邊說道:“事已至此,自責也沒用。這法器力量的提升速度超過我們預想太多,日後切記不能夠讓這法器之力超過半身,否則若再出現這種狀況,法器兇性控制你的肉身,只怕你會成爲這法器的傀儡。”
楚長天說道:“不止如此,當法器之力超過半身,你的肉身便成爲了兩件法器爭奪控制權的戰場,後果真是難以設想。”
“弟子謹記,日後再不敢鹵莽。”沈辰正色回道。
“如此便好,你就好好休息吧,想來天正教栽了這麼大個跟頭,日後只怕也不會再硬來了。不過,爲師倒是好奇得很,你怎地能夠這麼快學會三大流派的道法,更能夠悟透三元合一之道?”楚長天不無好奇的問道。
於是沈辰便將在飛天斗室下找到先人典籍之事說了一遍,爾後又說起了根據玉牌而獲得三分天命的事情,至於最後一招三元合一之術,卻並非是領悟,而是靠法器兇性才強行催動出來,只是意外罷了。
之前沈辰曾將玉牌交給楚長天過目過,只是連楚長天也沒有頭緒,如今聽說這玉牌的持有者竟然留下三分天命這種事情,頓時大吃一驚,又要來那玉牌,諸位長老也都拿着翻看,只是仍未找到什麼線索。
將玉牌還給沈辰,楚長天說道:“能夠留下三分天命這種奇物,這玉牌的來歷必定非凡,其所有者只怕和我道宗也有淵源,這是你結下的善緣,果是有所天助。”
接着,楚長天叮囑沈辰休息,並派人下山去接慕容瑤一行上山,事情果如吳道嚴所言,他並非傷害慕容瑤等人,只是封了她們穴位罷了。
接着幾日,沈辰便在山上休養療傷,待傷勢好了一些之後,便離山前往皇城。
沈辰抵達皇城的時候,時節剛進初夏,山花爛漫,點綴着寬大的官道。
皇城一如以往的繁榮盛華,車水馬龍,而關於十四皇城即將回城的消息雖傳了足足一個多月,卻仍是爲民衆所津津樂道,關於十四皇子何時抵達,途經各處之事皆是熱門的話題。
自六百年前,先帝轉攻爲守,霸州國經歷皇族十幾代人,一直依照祖策固守疆土,本是想着休養生息,日後再戰,然而,守易而攻難,反倒漸漸被周邊三國勢力所壓制,陷入泥沼之中。
年年戰火不斷,官憂民怨,但上方卻苦於無良策,因此這積怨不僅沒有解決,反倒越來越深,甚至有民衆暗中抱怨皇族的無能。
所幸的是,呂家子弟頻頻在危難之極出手,臨危任命,屢次打退敵國進攻,否則只怕霸州國早被三國所蠶食。
青嵐國自六百年後突然間現世,吞併江州幷州兩地,一時引得國內恐慌,不少人都以爲這將是滅亡的序曲,畢竟其他三國一旦插足,霸州國必定陷入諸國夾攻之中。
然而,當時官位甚低的沈辰宛如一顆彗星般,迅速崛起,他不僅屢敗強敵,更大膽潛入蠻夷大山中,一手推動了兩國聯盟的成立,此一轉機堪稱歷史上的一筆驚豔,直是令國民振奮之極。
爾後,沈辰一路勢如破竹,擊殺玉山王,佔領雲州、沙州,待到後來身份得以證明,歸位皇族,位列十四皇子,可謂衆望所歸,更是令民衆引爲奇談。
如今,十四皇子再出奇策,擊敗蒼漠國皇帝,攻下皇城,佔蒼漠國五州之土,就算這五州之土分出兩州給青嵐國,甚至按照協議,江州和幷州的部分領土也分給青嵐國,但霸州國的疆土仍然擴張了足足三州那麼大,所獲得的資源、人口更是難以想象。
六百年來的積怨,可謂吐得一乾二淨,而沈辰也成爲民衆間呼聲最高的皇族子弟,而在沒有官方下令的情況下,爲了迎接皇子回城,在皇城的大街小巷上,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是張燈結綵,而在這些彩燈之上更有文士寫上民衆對皇子的感激之言,而這種情形也順着皇城朝各個城市蔓延。
無論是沈辰回城必經的城鎮,還是偏遠之地,到處都是一片熱鬧祥和之景,沈辰的存在成爲民衆心目中的一盞明燈,而今年參軍的人數也是六百年來數量最多的一次。
沈辰低調回城,恰是夜裡,見到這大道兩旁,一盞盞紙燈上在燭火點燃下,映照着的文字,不由得大受感動,而隨行的侍衛們亦是深感驕傲。
待回到沈府,見過親人之後,沈辰又專門去了趟皇城,拜見了父皇朱天兆。
於是,第二天,關於十四皇子回城的消息便一下子傳遞開來,引得皇城一陣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