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識趣

張渠這個人,不僅僅是在朝堂上做左相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他在仕林裡的名聲也非常之大,是百年一見的文壇政壇雙領袖,而且他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這就很得大晉人的厚愛,再加上新朝以來,張渠這個老臣的權力不僅沒有削減,反而與承德朝時候一般無二,八年時間下來,這位老人家的名氣就越發響亮了。

李信本人,也很尊敬這位浩然公,雖然她平日裡不怎麼上朝,與張渠接觸並不是特別多。

這一次也是兩個人第一次私下裡見面。

張渠深深地看了李信一眼,隨即搖了搖頭,開口道:“老夫當年入仕的時候,葉老公爺已經立下了不世之功,他老人家算是老夫的長輩,老夫與李侯爺,最多算是平輩。”

這就是拜葉老頭做老師的好處了,因爲這個老頭子輩分高,連帶着李信的輩分也高出了同齡人不知道多少,像是葉鳴,李慎還有張渠這類的朝堂大佬,都可以算作是李信的同輩。

如果嚴格算起來,當今的太康天子,還是李信的晚輩。

不過計較這些輩分上的問題終歸無用,李信在張府落座之後,對着張渠沉聲道:“浩然公相召,不知道是……”

在朝堂裡做了十幾年宰相的張渠,低頭抿了一口茶,然後擡頭看向李信,開口問道:“李侯爺,老夫有幾件事情想問你。”

靖安侯爺笑了笑。

“浩然公請問,李信知無不言。”

張渠面色肅然,開口問道:“陛下,是否要打仗了?”

李信放下手裡的茶杯,訝然看向張渠,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浩然公不知道?”

按理說,朝廷裡不管是什麼大事小事,這位當朝首相都應該是知道的,甚至可能比天子還要早知道,如今天子已經準備了三年,這位左僕射卻還要來問李信,這本就是一件非常不可置信的事情。

張渠看着李信的表情,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緩緩開口:“隱約猜到了一些陛下要做什麼,不過陛下一直沒有與尚書檯明說,直到前幾天陛下讓戶部撥了錢給兵部,老夫覺得,事情將近了……”

君權與相權其實是互相制約的,雖然皇帝可以任命宰相,但是無論是誰坐到宰相這個位置上,都會有制約皇帝的能力。

尤其是在出了某個曹姓丞相之後,李信那個世界的宰相制度直接變成了羣相制度,目的就是爲了分化宰相的權力。

大晉雖然也是羣相制度,但是張渠一定程度上可以統協整個尚書檯的意見,也就是說朝堂裡的事情,張渠說話也都很有份量,如果太康天子在幾年前提出北征的想法,一定是會被尚書檯反對的。

天子要是堅持,說不定就會有幾個文官在未央宮裡撞柱子。

因此太康天子很聰明的沒有與尚書檯商議,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用各種理由着手準備,等到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再跟尚書檯開口,事情多半就能做的下去。

尤其是如今已經是太康八年,天子也不是剛登基的天子了,如今的天子,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把控朝局。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尚書檯的宰相們,直到現在還不清楚,自己的皇帝陛下,究竟想要幹什麼。

不過憑藉這幾年皇帝的種種行爲,他們也可以猜出來皇帝大概的意圖了。

李信坐在座位上緩緩的喝了口茶,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他纔開口道:“浩然公,非是李信有意瞞你,但是既然陛下都沒有與尚書檯說,我在這裡與浩然公說,未免有些不太合適……”

“浩然公等一等就是,等過些日子,自然就清楚了。”

張渠坐在主位上,閉上了眼睛。

“李侯爺,老夫已經上書致仕了。”

李信猛然一驚,擡頭看向這個貌不驚人的老頭子,開口道:“浩然公精神矍鑠,何以在這種時候……”

這位尚書左僕射緩緩睜開眼睛,自嘲一笑:“李侯爺也清楚,老夫是舊朝的宰相,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老夫七八年前就應該回家裡養老,之所以能在京城裡多待了八年,有一大半是因爲先帝的那份詔書。”

朝廷裡固然有人是三朝元老甚至是四朝元老,但是很少有宰輔從一個皇帝到下一個皇帝仍舊是宰輔的,一般新帝登基,別的臣子都可以不換,宰輔重臣基本都是要用自己親自提拔的。

要不然,會用的不順手。

但是張渠卻是一個例外,他是承德朝的宰相,在太康朝卻依舊是宰相,而且還做了八年的宰相。

“因爲這份詔書,老夫這些年還捱了不少罵。”

說到這裡,張渠眯着眼睛說道:“如今,陛下已經不需要我這個看過詔書的人了,老夫自然要識趣一些,趁着還能動彈,拖着殘軀回故鄉落葉歸根。”

當年親自從那個盒子裡取出先帝詔書的,一共是兩個人,一個是至今仍舊在昭陵守陵的老太監陳矩,另一個就是眼前的這位張浩然。

這兩個人,實際上是太康天子政權合法性的見證人。

因爲這個原因,即便陳矩在昭陵,也兼領了好幾年的內侍監太監,至今朝廷也沒有虧待過他。

也因爲這個原因,張渠做宰輔一直坐到今日。

但是如今的太康天子,屁股已經坐穩了,他已經不再需要這兩個人了,倒也不算是過河拆橋,只是……可有可無了。

在這種情況下,張渠能夠急流勇退,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選擇。

他自己走,還能走的風光體面,哪天皇帝想要換他的時候,多半就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了。

李信低頭思索了一會兒,隨即緩緩開口道:“但願再過些年,李信也能像浩然公一樣,回永州老家安心享福去。”

“李侯爺太自謙了。”

張渠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你是太康朝的臣子,在朝堂上還要待許多年。”

“像李侯爺這樣少年得意,不知道讓多少人豔羨。”

少年得意,是人生最快意的事情了,畢竟絕大多數人年輕的時候,都是最無力的時候,不知道多少大人物,在十七八歲的時候,留下了人生遺憾。

試想一下,像李信這樣十七八歲的時候,便拜將封侯,該是何等快活?

李信搖了搖頭,啞然失笑:“浩然公取笑了,我以前也吃了許多苦。”

張渠臉上的笑容收斂,他看了李信一眼,緩緩的說道:“老夫致仕的奏書,朝廷應該很快就會批覆下來,到時候老夫就要攜家眷返鄉了。”

“臨別之前,想問侯爺一句…陛下到底是想要打哪裡?”

靖安侯爺微微皺眉,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擡頭看向了北邊。

第十七章 天子第四十九章 杖朝之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另一對父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帶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九十三章 你們投降罷!剛纔那章有點不嚴謹,縣府兩級應該是知道李信回來的。第七十二章 裴進第五百一十章 西南第一悍將第二百七十八章 穿針引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命如浮草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史留名第五百九十六章 故地重遊第六百零四章 辛苦長安了第四百零三章 信任第三百九十五章 滎陽鄭氏第二百三十一章 禍事了!第四十章 李太傅的妹夫第二百八十五章 同氣連枝第四百三十一章 狗頭軍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留京四皇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陛下醒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本錢給你了第一百零二章 讀書人手段第八十章 伶牙俐齒第五百一十章 西南第一悍將第十五章 不放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舊時故人第四十章 好你個反賊!第一百四十二章 愧殺我等第十章 不靠譜的錢笙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都尉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題大做第六百二十六章 第一個麻煩第二百零五章 來自京城的兩封信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片漆黑第二百六十四章 紛亂如麻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過分了!第四十章 李太傅的妹夫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句真話一句假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遺詔第二百零二章 自言自語第一百七十八章 去皇宮第二百四十三章 君子知進退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流經驗第三十七章 分房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幫朕一個忙第九十七章 豎旗!第六百二十章 曾經的諾言第四百七十四章 過去現在和將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總有人要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元昭元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頑固第四百零七章 血濃於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熱血之花第三十六章 有故人回京第二十八章 老父親第十四章 李信,你的事發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舍易行難第六十六章 人生目標章第一百一十八 老將軍與新將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借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四十二章 太子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師徒與父子第三百章 人往高處走第四百七十七章 偶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心比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器時代的戰術第四十一章 霸氣外露第六百二十八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二十二章 拳頭大說了算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生第一百零七章 掌握話語權第八十七章 清河公主府第五百八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三十六章 天降雷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眼太小第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第五百零六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四十四章 跟朋友吵架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第一個麻煩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題大做第三十六章 有故人回京第三十六章 有故人回京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命難違?(昨天睡着了,補上……)第五百九十章 敢不敢賭?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頗爲傷心第四十三章 選址第一章 三年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都尉第六百零三章 問話傳旨第三百八十六章 利益與義氣第五百零八章 三代英傑第一百六十八章 謝岱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越摩天嶺第一百三十三章 藏着的利器第七十章 小朝廷第二十六章 沒良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耍流氓
第十七章 天子第四十九章 杖朝之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另一對父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帶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九十三章 你們投降罷!剛纔那章有點不嚴謹,縣府兩級應該是知道李信回來的。第七十二章 裴進第五百一十章 西南第一悍將第二百七十八章 穿針引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命如浮草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史留名第五百九十六章 故地重遊第六百零四章 辛苦長安了第四百零三章 信任第三百九十五章 滎陽鄭氏第二百三十一章 禍事了!第四十章 李太傅的妹夫第二百八十五章 同氣連枝第四百三十一章 狗頭軍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留京四皇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陛下醒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本錢給你了第一百零二章 讀書人手段第八十章 伶牙俐齒第五百一十章 西南第一悍將第十五章 不放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舊時故人第四十章 好你個反賊!第一百四十二章 愧殺我等第十章 不靠譜的錢笙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都尉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題大做第六百二十六章 第一個麻煩第二百零五章 來自京城的兩封信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片漆黑第二百六十四章 紛亂如麻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過分了!第四十章 李太傅的妹夫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句真話一句假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遺詔第二百零二章 自言自語第一百七十八章 去皇宮第二百四十三章 君子知進退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流經驗第三十七章 分房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幫朕一個忙第九十七章 豎旗!第六百二十章 曾經的諾言第四百七十四章 過去現在和將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總有人要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元昭元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頑固第四百零七章 血濃於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熱血之花第三十六章 有故人回京第二十八章 老父親第十四章 李信,你的事發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舍易行難第六十六章 人生目標章第一百一十八 老將軍與新將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借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四十二章 太子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師徒與父子第三百章 人往高處走第四百七十七章 偶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心比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器時代的戰術第四十一章 霸氣外露第六百二十八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二十二章 拳頭大說了算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生第一百零七章 掌握話語權第八十七章 清河公主府第五百八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三十六章 天降雷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眼太小第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第五百零六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四十四章 跟朋友吵架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第一個麻煩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題大做第三十六章 有故人回京第三十六章 有故人回京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命難違?(昨天睡着了,補上……)第五百九十章 敢不敢賭?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頗爲傷心第四十三章 選址第一章 三年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都尉第六百零三章 問話傳旨第三百八十六章 利益與義氣第五百零八章 三代英傑第一百六十八章 謝岱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越摩天嶺第一百三十三章 藏着的利器第七十章 小朝廷第二十六章 沒良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