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短短几句話,讓這個趙郡李氏出身,曾經名爲“李承業”的少年人,愣在了原地。
他是世族出身,從小又聰慧,早早的知道了一些人情世故,當年他才九歲,被祖父李師道送到李信身邊的時候,連哭都沒有哭,就這麼乖乖的跟着李信,整整五年時間,一口一個老師的叫着。
哪怕李信從來沒有應承過他,他也一直就這麼厚臉皮的叫着。
其實哪有不要臉面的人,尤其是趙放這種千年世家裡出身的人,比尋常人更要臉面,他能夠死乞白賴的跟在李信身邊,無非是想抱住眼前這個最近也最粗的大腿而已。
畢竟趙郡李氏被朝廷定爲反賊,除了李信之外,整個天下恐怕都沒有第二個人敢收留他,況且眼前的靖安侯爺,已經是天下間有數的大腿之一,沒有不抱的道理。
至於對鍾小小……
老實說,他與鍾小小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他九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超過了普通的秀才,到如今以他的學問,花幾年時間琢磨科考,研究一下主考官的著作,考個進士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而鍾小小從小跟着一個賣炭翁長大,哪怕李信一直有教她讀書認字,到現在也算是知書達禮,但是兩個人無論是文化程度還是心機城府,都相差甚遠。
趙放在面對鍾小小的時候,甚至一眼就可以看清楚她的心思。
最重要的是,這位照顧了他五年的姐姐生的雖然不醜,但是要說特別好看…也是算不上的。
不過趙放多少還是喜歡她的。
或許是因爲五年來的照顧,或許是因爲她是靖安侯李信的妹子。
不管是因爲什麼原因,他跟鍾小小之間的情分,總不是假的。
想到這裡,少年人低着頭,對李信顫聲道:“老師,我也不知道…”
“五年來,小小姐對我頗多照顧,我前幾年一直把她認作姐姐,這兩年……的確有了一些別樣的心思,至於起因,我也說不明白。”
他深呼吸了一口氣,咬牙道:“老師說的不錯,我的確知道老師很疼愛小小姐,午夜夢迴的時候,也動過這個心思,但是要說完全因爲這個才靠近小小姐,那就是冤屈了我。”
“五年前我才九歲,還想不到這些彎彎繞繞。”
李信靜靜的看了他一眼。
然後雙手攏在袖子裡,緩緩開口:“既然你自己也想不明白,那我給你時間想。”
“此去薊門關,大約要一兩個月的路程,這一路上你不用做別的,只要想這件事情就行了,想明白了,便來與我說。”
靖安侯爺邁步朝着府門口走去。
“你若是不喜歡她,我會正式收下你這個學生,這樣你跟她差了一輩,便成不了夫妻,至多就是我來做這個惡人。”
說到這裡,李信頓了頓。
“你若是的確對她有情義,那麼以後這個師徒名分便不要再提,還是那句話,該幫你的我也會幫你。”
“具體怎麼選,要看你自己。”
李信面無表情。
“但是選了就是選了,選了就不能反悔。”
他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這個少年人。
“你應該知道,我並不是什麼老好人。”
聽到這句話,趙放心裡打了個哆嗦。
他曾經在西南待過兩三年時間,那會兒雖然年紀小,但是多少也聽說了一些西南戰事的消息,他很清楚,眼前這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靖安侯爺,當年在西南……
殺了數萬人!
“當然,如果你有信心以後可以壓過我一頭,或者將來我會拿你無可奈何,這會兒你怎麼選都無所謂。”
說完這句話,李信便不再搭理趙放,自顧自的朝前走去。
少年人咬了咬牙,緊走兩步跟上李信,低聲道。
“我在路上,會好好想清楚的……”
“但是您要信我,不管我有什麼心思,但是我對小小姐……沒有惡意。”
李信彷彿沒有聽到他說的話一樣,自顧自的走着。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靖安侯府的門口,小公爺葉茂已經覆甲,也帶着五十個葉家的家將等在門口,見到李信來了之後,小公爺連忙上前,抱拳道:“師叔。”
李信跟他打了個招呼,看着他一身甲冑鮮明的模樣,笑着說道:“還沒有到薊門關呢,怎麼這個打扮,這會兒可是夏天,熱得很呢。”
葉茂看了李信一眼,低聲道:“師叔,等會兒朝廷可能會派人在東門送咱們,總得正式一點……”
如果是率軍出征,那麼不僅朝廷會派人相送,理論上來說皇帝跟文武百官都要來送,但是李信這一次並不是出征,他只是跟葉茂一起去北邊赴任,最多再加上押送兵部物資,朝廷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人物來送。
穿着一身輕薄袍子的李信對着葉茂無奈一笑。
“不管了,我反正是不會覆甲的,大熱天,只爲了做做樣子,不值當。”
說着,李信沉聲開口。
“走罷,出發了。”
說着,他翻身上了趙放牽着的墨騅馬,葉茂也跟着上馬,一行一百來號人沿着得勝大街,呼嘯朝着京城的東門而去。
一路上有百姓認出了葉家跟靖安侯府的棋旗子,還簇擁圍觀,當然了,大部分人是看着葉字旗,畢竟論名聲,葉家還是要比李信的靖安侯府大的多的。
小半個時辰之後,他們就趕到了京城東門。
京城東門門口,一千個禁軍已經集結完成,還有兵部庫部司裝來幾十車的物資,以及一行人路上的吃用糧草,裝的滿滿當當。
只不過過來送東西的那些兵部官員,臉色都不是怎麼好看。
李信等人剛出了東門,就看到東門門口有一個一身紅衣的宦官正在等着,李信下馬,走到這個宦官面前,笑着說道:“一大早的,蕭公公怎麼在這裡,陛下有旨意麼?”
蕭正連忙對着李信還有葉茂行禮,讓末將深深低頭。
“旨意到沒有,不過城樓上有人在相送李侯爺,請李侯爺上城樓一敘。”
蕭正這個大太監都在這裡傳話,那麼來的人是誰連猜都不用猜了,李信轉身對着葉茂開口道:“你去整理一下陣型,讓兄弟們做好出發的準備,等我從城樓上下來,立刻出發。”
葉茂對着李信抱拳道:“末將這就去。”
因爲家庭教育的原因,小公爺是一個很守軍規的人,在軍中,他永遠是稱呼公職,而不會有私人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