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摸着石頭過河

www.xbiquge.so

八指頭陀法眼無差,厲軾確是邪修出身,他本是“醍醐宗”的弟子,一場禍亂後,才轉投華山宗,爲其奔走,受其驅使。

仙城諸多宗派,有玄門和左道之分,“醍醐宗”屬於旁門邪修,即便在左道宗派,也不受衆人待見。“醍醐”二字取“醍醐灌頂”之意,講求功法道行非我所有,乾坤天地暫借一用,師可傳徒,兄可傳弟,薪火不斷,水漲船高。這其實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哄騙不知情罷了,醍醐宗功法的核心,便是奪取他人道行,充當資糧壯大己身,正如殺豬殺羊吃肉,肥了自己,壞了他人。邪修煉化精血反哺己身,大抵與醍醐宗相仿,問題在於,醍醐宗太過弱小,上下統共就那麼十幾只小貓小狗,還不能相互扶持,一致對外,搞什麼“師可傳徒,兄可傳弟”,專一內鬥,爲人所不齒。

多年之前,仙城徵召玄門左道討伐妖域,不知何故,醍醐宗吃錯了藥,將“醍醐灌頂”的手段用到了華山宗劍修的身上,結果被當場滅門,殺得乾乾淨淨,只留下當時尚爲孩童的厲軾。厲軾被醍醐宗收爲入門弟子不足半載,懵懵懂懂,尚無惡跡,華山宗愛惜羽毛,沒有斬草除根,而是將他逐出仙城,送入華山派,從雜役弟子做起,隨意安置下來。

仙城畢竟是仙城,醍醐宗雖是旁門邪修,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宗派,挑中的弟子又豈是尋常,厲軾如錐處囊中,很快就脫穎而出,短短三年光景,就從雜役弟子、記名弟子、正傳弟子一路做到嫡傳門人,成爲華山派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巧的是,當年處置厲軾的華山宗劍修,業已隕落於妖物之手,屍骨無存,厲軾的出身來歷,知者寥寥無幾,在華山派上一任掌門翁孤山全力栽培下,厲軾的地位漸漸穩固,華山五峰五支弟子,無人能望其項背。

華山宗與華山派一處仙城,一在江湖,彼此干係非淺,終究仙凡阻隔,每十年才遣使者去往華山,挑選資質上佳的弟子,引入仙城修行。出使之人不是劍修,就是在成爲劍修的路上,舍劍之外別無長物,多半自視甚高,懶得與凡人打交道,三言兩語收下供奉,挑中弟子,便御劍飛遁而去。彼時厲軾年歲已

長,竅穴閉合,靈性泯滅,已不適合修道,只能老老實實在俗世廝混,及至壽元耗盡,成爲一把枯骨。

見識過仙城的風光,厲軾又豈會甘心命止於此,他暗中修煉醍醐宗的心法,摸着石頭過河,就此走上了邪修之途,憑着三分天資,七分運氣,居然練成了“醍醐灌頂”之法。暫借也罷,強奪也罷,對邪修而言,資糧是功行的根本,一開始厲軾只是煉化大奸大惡之輩,很快凡人的精血無濟於事,他翻遍華山派歷代收藏的秘籍,福至心靈,另闢蹊徑,突破醍醐宗藩籬,闖出了一條別開生面的新路。

忽忽廿載過去,“太谷蒼龍”翁孤山舊傷復發,命懸一線,臨終之時召集五峰五支齊聚落雁峰,將太嶽神劍和掌門之位一併傳與厲軾,積威之下,無人敢有異議。及至翁孤山撒手人寰,雲臺、蓮花、朝陽、玉女諸峰俱有人提出異議,厲軾也不請出太嶽神劍,隨手取了一柄尋常弟子佩執的青鋼劍,三招兩式將彼輩一一擊敗,打得他們噤若寒蟬,坐穩了掌門之位。

然而私下裡修習邪功,終有莫大的隱患,紙是包不住火的,華山宗不知道也就罷了,一旦露出馬腳,只怕不會輕輕放過。此事可大可小,關鍵在於有沒有人替他說項,厲軾久在紅塵打滾,深諳人心人性,琢磨了許久,他借華山派掌門權柄,發號施令,廣植羽翼,專一打探仙城敗落的世家,欺那些後人小輩不識法器法寶,砸下大筆銀子,當古董收購。前後十餘載,不知花費了多少錢財,厲軾收得一柄青銅小劍,鏽跡斑斑,貌不驚人,其中卻蘊藏着肅殺之氣,非是凡物。

這一年出使華山的,恰好是灰紗蒙面,黑衣裹體的劍修李希夷。

華山宗以劍修居多,劍修之中,李希夷是衆所周知的異類,她心中光風霽月,沒有正邪之別,沒有玄門左道之分,只有……利害得失。她常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驅人以大義,不如酬以厚利,凡事不問本心,只講利害,只求結果。宗門之內,很多人都看不慣她,然而李希夷輩分高,手段強,又有個出了名護短的好師父,雖然沒什麼人緣,卻也無

人去得罪她。

厲軾與李希夷一拍即合,私下裡修習邪功對李希夷來說根本是小事一樁,更關鍵的是,他奉上的那柄青銅小劍來歷不凡,其中鎖了一縷白虎精魂,殺伐之器,彌足珍貴。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李希夷收下小劍,將厲軾置於庇護下,華山宗誰都不會多說什麼。除此之外,李希夷每年還賜下一瓶丹藥,有藥力爲資糧,厲軾無須重蹈醍醐宗的覆轍,免除了後顧之憂。

隨着厲軾道行漸深,華山派蓬勃興盛,持江湖牛耳,李希夷在華山宗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她對自己當初的決定很滿意,對厲軾也很滿意,仙城下宗不知凡幾,像厲軾這麼能幹且知進退的掌門,打着燈籠也找不到,也不枉她在宗門內爲他出頭。華山派是她手中極有分量的一枚籌碼,她命厲軾保全實力,及早退出葛嶺鎮,更多出於自身的考慮,至於夾關能否守住,妖物會不會侵入大梁,自有宗門長輩考量,她只須做好自己的事。

劍意即心意,封使君感覺無誤,李希夷並不在意葛嶺鎮生民的死活,若無足夠好處,也不願與妖物殊死拼鬥。

赤龍鏢局度過了無比漫長的一天,夜深人靜,月朗星稀,花廳兀自燈火通明,燭光照亮一具具棺槨,死的人太多,棺材鋪沒這麼多存貨,緊趕慢趕,連漆水都來不及上,新刨的木料毛糙得磣人。靈堂內跪滿了人,披麻戴孝,水米未進,哭到喉嚨沙啞,哭到聲嘶力竭,哭到痛不欲生,眼下再也哭不動了,一個個面如死灰,呆若木雞。

長街之上,忽然颳起一陣妖風,彤雲滾滾四合,天昏地暗,八指頭陀捏着一串骷髏佛珠,擡頭望向閉門掩戶的赤龍鏢局,鼻翼一張一翕,眸中騰起兩團碧油油的陰火。與此同時,封使君出現在長街另一頭,身後影影綽綽,現出一頭白虎的虛影,發出一記無聲咆哮,圍牆轟然倒塌,塵土甫一飛騰,即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按下。

八指頭陀踏上半步,鏢局正門砰然粉碎,木屑化作點點星火,觸物即燃,他抿脣一吹,火借風勢,赤龍鏢局陷入漫天烈焰之中。

第八十七節 天生異象第十二節 這也是緣份第一百二十節 地脈石髓釘第九節 玄都論道第二百零一節 五十溼人頭第十一節 一語道破天機第十八節 神物自晦第三節 一念起一念滅第六十七節 快刀斬亂麻第二百五十五節 力挽狂瀾第三十五節 後來居上第五十七節 以無厚入有間第二十九節 劍修的巔峰第五十四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二十七節 招子放亮些第三十一節 月明如晝天如水第一百十節 想一出是一出第一百二十二節 渺小如螻蟻第三十六節 星輪滅絕大陣第五十九節 和尚心裡有數第三十二節 那就不死不休第八十一節 藝高人膽大第五十節 重樓殿主洪道乾第十三節 赤龍鏢局第八節 飲鴆止渴第六十三節 也是被吸乾的命第一節 行萬里路第二十節 躲不過十五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三十六節 血氣正法第六十四節 親手煉一傀儡第九節 滑天下之大稽第一百零八節 洗心殿孤山公第一百二十二節 渺小如螻蟻第二十五節 神不知鬼不覺第三十九節 像情人的手第八十八節 六字真言第一百二十五節 可遇不可求第二百十二節 拖得一時是一時第二十二節 轉輪黑騎第十六節 符詔兩道第六十四節 罪莫大焉第一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十三節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一節 打蛇打七寸第五十五節 傀儡侍女沈幡子第四節 爲何能破例第十四節 一聲嘆息第一百零一節 管殺不管埋第三十五節 廣寒宮小界第二十二節 陣名須彌第十三節 紅花白藕是一家第八節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九十六節 一碗水端平第五十六節 螢光之與皓月第十五節 蒼龍煉體術第八十一節 送佛送到西第三十一節 大角十惡相輝映第六十節 雪精蛇魂第六十一節 昊天神域第九十四節 千枝萬葉血氣丹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四十四節 從此兩不相欠第八十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四十一節 劍靈也會老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二十二節 收穫頗豐第一百二十八節 合則兩利第一節 真仙三厄第七十五節 撼山巨熊第九十七節 但見新人笑第六十節 非不願實不能第二十三節 雞同鴨講第七十三節 翻來覆去不踏實第十節 不滅之軀第四十四節 風雨飄搖之際第五十四節 一朝明悟於胸第十八節 興許是舊相識第四十九節 攻一點不及其餘第四十二節 法則本源第三節 仙師遠道而來第十節 九瘴獸王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一百二十節 一界之力第六十七節 三足鼎立之勢第一百三十三節 鐵板一塊第二百三十二節 根本道法第二十三節 踩了尾巴的貓第二百四十七節 佛度有緣人第二百五十九節 釘頭碰鐵頭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八十一節 血影分身第六十九節 瘦歸瘦弱雖弱第八節 道童墨心第五十九節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五十二節 甕中捉鱉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一百六十一節 一爲君一爲臣第十六節 病急亂投醫
第八十七節 天生異象第十二節 這也是緣份第一百二十節 地脈石髓釘第九節 玄都論道第二百零一節 五十溼人頭第十一節 一語道破天機第十八節 神物自晦第三節 一念起一念滅第六十七節 快刀斬亂麻第二百五十五節 力挽狂瀾第三十五節 後來居上第五十七節 以無厚入有間第二十九節 劍修的巔峰第五十四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二十七節 招子放亮些第三十一節 月明如晝天如水第一百十節 想一出是一出第一百二十二節 渺小如螻蟻第三十六節 星輪滅絕大陣第五十九節 和尚心裡有數第三十二節 那就不死不休第八十一節 藝高人膽大第五十節 重樓殿主洪道乾第十三節 赤龍鏢局第八節 飲鴆止渴第六十三節 也是被吸乾的命第一節 行萬里路第二十節 躲不過十五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三十六節 血氣正法第六十四節 親手煉一傀儡第九節 滑天下之大稽第一百零八節 洗心殿孤山公第一百二十二節 渺小如螻蟻第二十五節 神不知鬼不覺第三十九節 像情人的手第八十八節 六字真言第一百二十五節 可遇不可求第二百十二節 拖得一時是一時第二十二節 轉輪黑騎第十六節 符詔兩道第六十四節 罪莫大焉第一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十三節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一節 打蛇打七寸第五十五節 傀儡侍女沈幡子第四節 爲何能破例第十四節 一聲嘆息第一百零一節 管殺不管埋第三十五節 廣寒宮小界第二十二節 陣名須彌第十三節 紅花白藕是一家第八節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九十六節 一碗水端平第五十六節 螢光之與皓月第十五節 蒼龍煉體術第八十一節 送佛送到西第三十一節 大角十惡相輝映第六十節 雪精蛇魂第六十一節 昊天神域第九十四節 千枝萬葉血氣丹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四十四節 從此兩不相欠第八十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四十一節 劍靈也會老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二十二節 收穫頗豐第一百二十八節 合則兩利第一節 真仙三厄第七十五節 撼山巨熊第九十七節 但見新人笑第六十節 非不願實不能第二十三節 雞同鴨講第七十三節 翻來覆去不踏實第十節 不滅之軀第四十四節 風雨飄搖之際第五十四節 一朝明悟於胸第十八節 興許是舊相識第四十九節 攻一點不及其餘第四十二節 法則本源第三節 仙師遠道而來第十節 九瘴獸王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一百二十節 一界之力第六十七節 三足鼎立之勢第一百三十三節 鐵板一塊第二百三十二節 根本道法第二十三節 踩了尾巴的貓第二百四十七節 佛度有緣人第二百五十九節 釘頭碰鐵頭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八十一節 血影分身第六十九節 瘦歸瘦弱雖弱第八節 道童墨心第五十九節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五十二節 甕中捉鱉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一百六十一節 一爲君一爲臣第十六節 病急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