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 煉體的殘次品

在白蛇精的洞穴旁,魏十七度過了整個夏天。

這是一個安定而單純的夏天,離羣索居,除了狩獵和修煉,不用考慮其他事。從大椎穴往下,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一處處竅穴依序淬鍊,匯入十二倍的元氣,凝成一點液滴。也許是因爲巴蛇血脈的緣故,這具身體與嘯月功相契合,進展極快,到夏天過去的時候,魏十七已經淬鍊好四處竅穴,看到了凝鍊道胎的曙光。

這一日,他站在山澗之旁,仰頭看雲,心中若有所思。秋風起,距離他離開接天嶺,還有小半年的光陰,這些時間不夠他淬鍊全部竅穴,一旦離開接天嶺,缺少妖物血肉補充,修行勢必舉步維艱,若是去鬼門淵狩獵,且不說實力不濟,即便獵到人面鳩,火行妖物也不堪大用。蓬萊袋容量有限,裝滿血肉也撐不了多久,眼下之計,只有停了修煉,到接天嶺中捕獵妖物,棄血肉不取,專一收集妖丹,若是有一兩百顆合用的妖丹,估摸着勉強也夠用了。

魏十七拿定了主意,跟白蛇精告別一聲,準備殺入接天嶺,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白蛇精問明瞭緣由,似乎對他修煉的功法頗感興趣,魏十七乾脆取出兩塊獸皮殘片,把嘯月功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白蛇精聽他說到壓縮元氣,淬鍊竅穴,凝成一點液滴,頓時心明如鏡,笑了起來,道:“你上當了,這嘯月功,其實源自妖族流傳的煉體功法,並不適合凡人修煉。妖族的經絡竅穴遠比凡人簡單,不知是雲牙宗哪一代的大修士,突發奇想,把妖族的主脈與督脈相對應,創出了這門不倫不類的嘯月功。”

“凡人修煉妖族的功法,費心費力,進展極慢,單靠吞嚥月華,十年都開不了三處竅穴,以你的資質,若不是有巴蛇的血脈,可以吞食血肉轉化元氣,再練上一百年,都不會有如今的成就。”

“妖族將身體淬鍊到極致,成就‘琉璃’、‘金剛’、‘鐵檀’或‘玉晶’,只需鑿通主脈和側脈上的竅穴,數目有限,人身要複雜得多,十二正經,八條奇經,鑿開全部三百六十五處竅穴,想都不要想。這嘯月功是煉體的殘次品,即使你收集完整,窮畢生之力,也不可能把肉身淬鍊到極致。”

這一番話跟姥姥所說相合,魏十七備受打擊,苦笑道:“殘次品也好過一無所獲,以我的資質根本練不了《太一築基經》,只能將就一二了。對了,嘯月功源自妖族哪一門煉體功法?”

“吞嚥月華淬鍊肉身,應該是太陰吞海功,在妖族內部流傳甚廣。竅穴中凝成一滴‘元液’稱爲一重樓,二滴‘元液’稱爲二重樓,三滴‘元液’稱爲三重樓,你照着這張獸皮殘片修煉,最多練到十二重樓,厲害的妖族能修煉到三十三重樓。”

“那麼把一十二滴‘元液’彙集到丹田,是不是就能凝結道胎?”

“按理說修煉太陰吞海功,到這一步應該凝成妖丹,不過你以人身修煉這種改良的功法,結果就很難說了,最好找練過的修士問一問。”

魏十七心道:“雲牙宗早在十多年前就滅門了,活下來的,恐怕也只剩餘瑤一人。餘瑤的下落,衛蓉娘可能知道,但她輕易不會說的。”

“不過你也不用妄自菲薄,等修煉到十二重樓,尋常的劍修就不是你的對手了,若能找到趁手的上古神兵,甚至可以說劍氣以下罕有敵手。”

魏十七聽她的口氣,似乎對劍修也知根知底,機會難得,他趁機多問了幾句。白蛇精不愧是有幾千年道行的大妖怪,見多識廣,隨口指點一二,讓他大開眼界。

劍修修劍,有過七關的說法,入門爲道胎關,登堂爲劍種關、御劍關,入室爲劍芒關,劍氣關,大成爲劍絲關、劍靈關,崑崙弟子以御劍術爲本,達到“心劍合一,運轉圓通”的境界後,再擇定一門劍訣,由易到難,依次修煉劍芒、劍氣、劍絲、劍靈。

劍芒易成,劍氣難凝,多數弟子止步於劍芒關,終身無法突破瓶頸,能踏入劍氣關的,十之一二而已,劍修一旦修成劍氣,便能凌駕於器修符修體修之上,所向披靡。至於劍絲和劍靈,那是所謂“一劍破萬法”的大成境界,崑崙派傳承至今,練成之人不足二十,無一不是驚才豔豔、仙緣深厚的前輩高人。

劍修的神通,三成在修爲,三成在飛劍,三成在劍訣,一成在運數,若有一柄契合自身的神兵利器,以無上劍訣驅動,御劍關的新手也可以擊破劍芒關的高人。崑崙派最著名的幾柄飛劍,以煉妖劍居首,青冥劍、辟邪劍、掩月飛霜劍次之,最厲害的劍訣,要數青冥訣、混沌訣、紅蓮訣、燭陰訣,所謂青冥浩蕩,無堅不摧,紅蓮業火,破盡萬法,燭陰吹息,光照幽冥,混沌如一,先天地生。

……

二人徹夜長談,第二天一早,魏十七辭別白蛇精,踏入莽莽接天嶺。接下來的日子,他轉戰北麓,縱橫捭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第五節 雷電法則第七十五節 不着魔何以成佛第一百零一節 人算不及天算第八十九節 穩坐釣魚臺第十節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五十四節 屠之如同一狗第三十一節 一縷青冥劍絲第七十一節 拍拍屁股走人第五十一節 引刀成一快第二十五節 小巫見大巫第五十七節 小池容不下大魚第四十八節 吃不了兜着走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八十八節 此人可以深交第八十三節 鎖不住意馬心猿第五十八節 血刃磨盤第二十八節 鎮海十八年第二十七節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節 仙師遠道而來第十四節 半成血氣動人心第四十三節 鐵血命氣第二十五節 落井下石第四十二節 意在符先第四十八節 樹倒猢猻散第十四節 一聲嘆息第七十四節 兵行險招第三十四節 青白五德魚第四十五節 一根針千條線第三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三十五節 北方之主郎祭鉤第二十八節 伸頭也是一刀第六十五節 汪洋中的一滴水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九十二節 閻青陽陰白藏第三十三節 銅龍江伯渠第一百八十六節 你不仁我不義第八十九節 雪狐亢瓏兒第三十六節 天地將傾九黎出第九十八節 本是同根生第三十節 天雷勾動地火第三十節 溯流定世盤第五節 口中食杖頭錢第十八節 保他二十年平安第二百六十一節 亂成一鍋粥第三節 虛妄之野第四節 大丈夫當如是第一百八十九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三十節 一味白水豆腐第三十六節 放汝魂魄自去第五十八節 吞陽侍女第五十二節 甕中捉鱉第六十六節 心有餘而力不足第十一節 油盡燈枯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第五十三節 便棄了往日的姓第三十八節 步虛真人先天鼎第八十六節 富貴冷灰第九十六節 有心算無心第七十七節 有棗沒棗打三竿第四十三節 好酒好菜好歌舞第二十八節 伸頭也是一刀第八十五節 死屍吸引禿鷲第五十四節 雲漿洞天第八節 生不如死的痛苦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六十節 泥菩薩過江第四十三節 請魏師叔指點第四節 聞風色變的禁地第七節 只爲安胡帥的心第五十一節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四十一節 柿有七德第一百節 扮一回縮頭烏龜第十六節 葛嶺挑夫第二十一節 救你一命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二十三節 踩了尾巴的貓第九十四節 何必當初第三十四節 一萬年太久第九十五節 別海他洲第九節 翻山越嶺急行軍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六十五節 誅一禿鷹兒第二十六節 撼天人熊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九十三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九十八節 瓦罐不離井上破第三十九節 先有吾黨後有天第六十節 四九大衍籌第七節 名不正言不順第三十四節 靈霄寶殿第三十節 不足與之言第六十二節 血猶未冷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五十八節 一龍一蛇第八十四節 時辰到洞府自開
第五節 雷電法則第七十五節 不着魔何以成佛第一百零一節 人算不及天算第八十九節 穩坐釣魚臺第十節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五十四節 屠之如同一狗第三十一節 一縷青冥劍絲第七十一節 拍拍屁股走人第五十一節 引刀成一快第二十五節 小巫見大巫第五十七節 小池容不下大魚第四十八節 吃不了兜着走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八十八節 此人可以深交第八十三節 鎖不住意馬心猿第五十八節 血刃磨盤第二十八節 鎮海十八年第二十七節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節 仙師遠道而來第十四節 半成血氣動人心第四十三節 鐵血命氣第二十五節 落井下石第四十二節 意在符先第四十八節 樹倒猢猻散第十四節 一聲嘆息第七十四節 兵行險招第三十四節 青白五德魚第四十五節 一根針千條線第三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三十五節 北方之主郎祭鉤第二十八節 伸頭也是一刀第六十五節 汪洋中的一滴水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九十二節 閻青陽陰白藏第三十三節 銅龍江伯渠第一百八十六節 你不仁我不義第八十九節 雪狐亢瓏兒第三十六節 天地將傾九黎出第九十八節 本是同根生第三十節 天雷勾動地火第三十節 溯流定世盤第五節 口中食杖頭錢第十八節 保他二十年平安第二百六十一節 亂成一鍋粥第三節 虛妄之野第四節 大丈夫當如是第一百八十九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三十節 一味白水豆腐第三十六節 放汝魂魄自去第五十八節 吞陽侍女第五十二節 甕中捉鱉第六十六節 心有餘而力不足第十一節 油盡燈枯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第五十三節 便棄了往日的姓第三十八節 步虛真人先天鼎第八十六節 富貴冷灰第九十六節 有心算無心第七十七節 有棗沒棗打三竿第四十三節 好酒好菜好歌舞第二十八節 伸頭也是一刀第八十五節 死屍吸引禿鷲第五十四節 雲漿洞天第八節 生不如死的痛苦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六十一節 我是個大老粗第六十節 泥菩薩過江第四十三節 請魏師叔指點第四節 聞風色變的禁地第七節 只爲安胡帥的心第五十一節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四十一節 柿有七德第一百節 扮一回縮頭烏龜第十六節 葛嶺挑夫第二十一節 救你一命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二十三節 踩了尾巴的貓第九十四節 何必當初第三十四節 一萬年太久第九十五節 別海他洲第九節 翻山越嶺急行軍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六十五節 誅一禿鷹兒第二十六節 撼天人熊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九十三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九十八節 瓦罐不離井上破第三十九節 先有吾黨後有天第六十節 四九大衍籌第七節 名不正言不順第三十四節 靈霄寶殿第三十節 不足與之言第六十二節 血猶未冷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五十八節 一龍一蛇第八十四節 時辰到洞府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