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姬氏宗門

當然這只是朝廷調撥的兵力,由朝廷支付糧餉開銷。如果本人有錢,能支撐得起,想要多僱些私人護衛,通常倒也沒人會來管。但數量不可過多——某親王說他家大業大,朝廷調撥的一個百人隊還不夠用,多僱個三五十護衛高手也罷了。可若在京城一下子屯個數百私兵,那六扇門肯定就要來問一聲你想幹啥了。

除非皇帝有特旨,允許某位親王自行擴充武力,否則私兵數量也不得過百,這是慣例,也是規矩。

晟陽君以前是沒什麼大志向,自然沒必要在這方面多花錢,有一個百人隊守護王府也足夠了。但現在他想要對外爭取封國,拓土開疆,那手下高手肯定是越多越好。

有了黃昶給他提供的這些煉體資源,無論江湖武者還是軍中勇士都很願意投效過來,但總數依然有限制的,最多不過兩百人——這是承平時期,鎬京城中私人武裝的上限,還是晟陽君身爲姬氏親王纔有的權利。外姓官員,哪怕做到了將軍丞相,若沒有皇帝特旨允許,也不得私建軍伍,否則便會被視爲有謀反嫌疑。

至於商人之類就更不用提,哪怕是家資億萬的大豪商,若是家中沒有官身支撐,在這鎬京城中也只是個“民”,可以有些家丁護院,但不得私藏甲冑軍械,跟真正的軍隊沒法比。

當然在這個世界中,軍隊並非最強的暴力團體。擁有超凡力量的修道人纔是這個世界的真正掌控者,先天武者勉強也算摸到個邊。但大周朝廷在這方面的力量也不弱,至少在鎬京城中,姬氏皇族擁有最爲強大的超凡力量——憑藉着天地祭壇大陣,先祖宗廟,以及傳國璽,天子劍等社稷之寶的護佑,就算金丹強者打上門,他們也能抵擋住很長時間。

鎬京便是修仙家族姬氏的“宗門”,這一點世所公認。鎬京城中除了姬氏家族之外就沒有其它任何修仙勢力存在,就連西崑崙下院也是設在鎬京城外的龍首原,這既是對姬氏家族的支持,也是對他們的尊重。

當然大周王朝的修仙勢力肯定不止姬氏一家,除了那些散落在大周各地的諸侯和宗派。聚集在鎬京附近,作爲姬氏羽翼而存在的中小世家也不在少數。不過他們大都集中在鎬京城旁邊的豐邑,與鎬京隔着一條灃水,也是靈氣聚集之地。

鎬京城的防衛實際上十分森嚴,煉氣修士實力有限,進入鎬京城還可不受限制,但法元期以上的要進城,那就得提前跟姬氏打招呼了。

而這也是當世大多數國家都通行的規矩——法元仙師已有滅國之力,不可能隨隨便便放進都城核心區域的。實際上一般煉氣後期強者,甚至少數擁有強力寶物,實力強橫名聲在外的中期好手,往往就在各國軍府之中有掛名了。除非刻意隱瞞行跡,否則走到哪兒都會被關注的。

尋常州郡,任你穿州過府無所謂,但若是冒冒失失跑到人家都城去,那少不得就會有隸屬於官府的高手過來“打個招呼”。當然手段通常很靈活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好吃好喝的客客氣氣招待一番。但也往往都是由實力略高一籌的強者出面,這既是結交,也是警告——歡迎做客,但別在這兒惹事。

在暴露出擁有上品法器的戰力之後,黃昶其實也差不多接近了這條線——如果他沒有西崑崙弟子身份,又是跟晟陽君關係密切,還和六扇門有過合作的話,想要隨便進出鎬京城可也不是件容易事情。至少每一次出入城門,六扇門的人肯定都要來打個照面,態度絕對是客氣和藹的,但這本身就代表一種告知——你時刻都在我們的監督之下。

——修仙高手往往隱居野外,而不愛往人多的地方跑,這也是原因之一。

當然現在,黃昶在六扇門那邊已經是被看作安全可靠,他出入鎬京城和晟陽君府都隨意得很,晟陽君甚至將調動府兵家將的軍符都給了他——完全是將其當作女婿看待了。

所以黃昶如今在晟陽君府中還兼了個職務——與李齋一起負責王府軍將的培訓和選拔工作。

…………

後者在獲得大量靈物資源的支持後,終於如願以償衝上四重天,進入到煉氣中期境界。如今正是躊躇滿志,意氣飛揚之時——哪怕在鎬京城中,四重天以上的修士也可以算是相當強悍的武力了。除了皇宮大內暗藏了衆多高手外,其餘王府世家,四重天以上的修士客卿還真沒幾個。

而且晉入四重天,意味着自己的修仙之路今後還可以進一步提升。修仙路上的一道道關卡就是這樣——衝過四層了,那今後只要按部就班的修煉,煉氣五層遲早能到,煉氣六層在厚積薄發之下也頗有希望,下一道關卡是衝後期,可以再碰碰運氣。

但若是衝不過這第一道關口,那這一輩子都被卡在前期境界也很正常,江湖中這樣蹉跎下來的可憐人比比皆是。等以後年紀大了更沒希望,此生修仙之路便就此完結。

李齋先前耽擱了幾年,如今四十多歲達到中期,還不算太晚。再努力一把,加上運氣好的話,還是有希望在六七十歲,氣血徹底衰退之前晉入到後期的——對於一名沒有家族支撐,沒有宗門庇護,完全依靠自身努力在人世間崎嶇仙路上艱難前行的散修來說,此生能達到煉氣後期便已經是萬分幸運了。

很多修仙家族的開創者其實也大都就是這個水平,如果子孫後代足夠優秀,在長輩的庇護和支援之下,纔有可能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從凡人家族向修仙世家的轉變,很少有一兩代人就能成功的。

當然李齋也很清楚自己的幸運是來源於何處,他早已在心中發誓,這一生都將爲晟陽君效命。而對於黃昶的感激和敬佩之心也是無比真誠。

如今兩人共同負責府兵護衛的強化和選拔工作,雖然晟陽君的說法只是讓黃昶幫個忙,而黃昶也表示自己並不能常駐鎬京,所以只起個配合作用,此事終究還是要以李齋爲主的。但李齋心中卻明白:無論比實戰經驗和還是武力威望方面,自己才應該是充當輔助的那個。

三十六 金閣寺之謎(四)六十六 好貨?(下)一零五 迴歸(五)六 老太婆(上)十一 師伯的要求(二)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二十三 教訓十九 重回京城(二)十七 道友(二)二十九 拍賣會(四)(求訂閱,求月票,推薦票!)十二 師伯的要求(三)一零七 下墓(求訂閱!)三十六 雨夜(二)四十 小洞天(一)八十九 聯手二十五 速成法(上)十五 百日築基?(下)一三四 自制力一四二 鏡中人(七)一 五重天八十四 回鄉(二)一九六 拼五十一 大師兄(中)六十五 破局之策九十九 入城(五)一二三 銅馬堂陣(三)一九三 我來三 開山門六十三 辨識(上)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二十八 高臺一零五 出兵(三)十九 崑崙掌教(上)五十二 新指揮(一)一二一 教誨(中)八十五 岐山劍派(四)七十八 收尾工作(三)五十一 意外三十三 黃昶的秘密(三)五十七 天篆地書(下)一四四 慶功宴(四)二十二 幽谷九十二 初遇邪教(九)一三零 投機取巧……六十九 劍修(下)八十四 特邀(下)五十八 碰面一六三 下山九十八 空間之寶(爲盟主豬貓紅軍加更)七 一件小事九十六 鬼宅(四)四十七 水靈宮(二)一六四 邪魔外道一一九 畢業季(一)二十九 永不結束的戰爭三十九 給波波的禮物五十 情種?六十 埋伏一三三 捉迷藏一五二 滿意一二六 第三關八 公道(四)十八 霸氣的七爺七十二 殘酷一零零 天之力十 鬥妖(五)一四二 慶功宴(二)一零一 迴歸(一)二十六 戰慕容(四)(朋友們,求月票推薦票!)九十一 初遇邪教(八)三 驅鬼(三)七十五 胡天龍(二)八 老太婆(下)二十一 鬥法(五)(求月票!)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一一零 酈妃(上)(收藏增加加更)十九 朋友之間(五)九十三 破局(一)一六零 有意思九十四 佛門禪修(上)(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十三 初識崑崙(下)九十四 鬼宅(二)二 驅鬼(二)二十一 鬥法(五)(求月票!)一九零 護符七十四 俞師傅的願望九十三 烏龜島(下)(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六十 夜宿(上)七十七 師祖爺(下)九十四 破局(二)一七九 客人七十七 師祖爺(下)一二四 拜師一七九 客人二十八 佛門至寶(二)二十四 波瀾(六)三十五 帶頭人(上)六十二 夜宿(下)四十二 行走在凡間(一)二十 崑崙掌教(中)
三十六 金閣寺之謎(四)六十六 好貨?(下)一零五 迴歸(五)六 老太婆(上)十一 師伯的要求(二)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二十三 教訓十九 重回京城(二)十七 道友(二)二十九 拍賣會(四)(求訂閱,求月票,推薦票!)十二 師伯的要求(三)一零七 下墓(求訂閱!)三十六 雨夜(二)四十 小洞天(一)八十九 聯手二十五 速成法(上)十五 百日築基?(下)一三四 自制力一四二 鏡中人(七)一 五重天八十四 回鄉(二)一九六 拼五十一 大師兄(中)六十五 破局之策九十九 入城(五)一二三 銅馬堂陣(三)一九三 我來三 開山門六十三 辨識(上)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二十八 高臺一零五 出兵(三)十九 崑崙掌教(上)五十二 新指揮(一)一二一 教誨(中)八十五 岐山劍派(四)七十八 收尾工作(三)五十一 意外三十三 黃昶的秘密(三)五十七 天篆地書(下)一四四 慶功宴(四)二十二 幽谷九十二 初遇邪教(九)一三零 投機取巧……六十九 劍修(下)八十四 特邀(下)五十八 碰面一六三 下山九十八 空間之寶(爲盟主豬貓紅軍加更)七 一件小事九十六 鬼宅(四)四十七 水靈宮(二)一六四 邪魔外道一一九 畢業季(一)二十九 永不結束的戰爭三十九 給波波的禮物五十 情種?六十 埋伏一三三 捉迷藏一五二 滿意一二六 第三關八 公道(四)十八 霸氣的七爺七十二 殘酷一零零 天之力十 鬥妖(五)一四二 慶功宴(二)一零一 迴歸(一)二十六 戰慕容(四)(朋友們,求月票推薦票!)九十一 初遇邪教(八)三 驅鬼(三)七十五 胡天龍(二)八 老太婆(下)二十一 鬥法(五)(求月票!)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一一零 酈妃(上)(收藏增加加更)十九 朋友之間(五)九十三 破局(一)一六零 有意思九十四 佛門禪修(上)(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十三 初識崑崙(下)九十四 鬼宅(二)二 驅鬼(二)二十一 鬥法(五)(求月票!)一九零 護符七十四 俞師傅的願望九十三 烏龜島(下)(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六十 夜宿(上)七十七 師祖爺(下)九十四 破局(二)一七九 客人七十七 師祖爺(下)一二四 拜師一七九 客人二十八 佛門至寶(二)二十四 波瀾(六)三十五 帶頭人(上)六十二 夜宿(下)四十二 行走在凡間(一)二十 崑崙掌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