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劍忽來,飛落月中之雪

見過上清宮靈虛掌門之後,拜過三清祖師像後,醒言與那四海堂前任堂主簡單交接了一下,便算是正式上任,在羅浮山上清宮安頓下來。

這裡卻還有個插話。原來,那日醒言在半山亭外的山道上,見到的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仙”人物,卻正是他的前任清柏道長!

當醒言跟清柏敘說了那時的情形,清柏不禁哈哈大笑,當下便將自己崴腳一事,告訴醒言;聽清原委,不僅少年恍然失笑,那位正立在一旁的靈虛掌門,也不禁莞爾。

四海堂,乃羅浮山上清宮俗家弟子堂,坐落在羅浮山抱霞峰千鳥崖上。其處景色清幽,自成一格。幾間石屋,背倚石崖;屋前是一方石坪,蔥蘢的竹木環繞四周,綠蔭交翳,隔卻了塵野的喧囂。

居於其間,入目的是宜人的青翠,入耳的是悅耳的鳥鳴,真如那世外桃源一般!

四海堂前這塊寬闊的石坪,左邊仍倚着峭然的石崖;亂皴的石崖壁上,一眼冷泉自石間而出,潺潺流瀉,四季不歇。石坪之前,有一方小巧的涼亭,名曰“袖雲亭”;亭下,便臨着險峻的山坡。在這陡峭的山坡上,多生有松竹樹木,爲這千鳥崖染上四時常青之色。在那竹木之間的略微平緩處,則有一道白石鋪就的石徑,斜斜的蜿蜒下山而去。

若依飛雲峰而言,這抱霞峰上的弘法殿,正對着飛雲頂,算是抱霞峰的正面;而四海堂則在它的背面了。在這千鳥崖對面的無名山峰上,則在那亂石之間懸掛着一條寬大的瀑布,水勢轟然,流聲不絕。坐在這石居之中,從窗中便能瞧見這道如練的水瀑。

在石屋門前兩側,則立着一對身姿宛然的石鶴。這對石鶴,倒不是純來裝飾。據那清柏道長告知,若是那飛雲頂有事召喚,這對石鶴嘴裡,便會冒出縷縷煙氣,同時還會發出清唳之聲!

雖然這四海堂的石居清陋,但對於醒言來說,已是十分心滿意足了。況且,這清幽的景況兒,在醒言看來,頗有幾分神仙氣概;能住在這兒,少年已覺得是自己幾世修來的福分。

待醒言來到羅浮山,走馬上任這四海堂堂主之後,才漸漸瞭解到這上清宮俗家弟子堂的堂主,大致是個什麼樣的職責——原來,也難怪那饒州老道清河,在臨走前要贈他那本符籙經書;這四海堂的堂主,在上清宮中還真只是個閒職。

與天師教不同,這上清宮更注重世外清修。因此,上清教門對這俗家弟子堂,便不是很重視。一個直接的表現便是,這四海堂雖然列於上清二堂之一,全堂上下卻只有堂主一人,再無其他職司!並且,在這堂主的道號方面,也頗有尷尬之處。

雖然,此際天下教門之中,道號按資排輩之風,並不甚烈;修道之人,只要自己願意,仍可保留自己的俗家名字。但在上清宮中,凡是那觀堂的首腦,全都會冠以道號。比如,上清宮的靈虛子,崇德殿的靈庭子,紫雲殿的靈真子,擅事堂的青雲子。但,醒言所任的這四海堂堂主的職司,卻唯獨例外,慣例上並不按輩分另取道號——雖然,那些教中地位更爲超脫的前輩高人,也常常不按輩分,自行再擬道號,比如那觀天閣中據說法力無窮的決明子——顯然,四海堂堂主,並不屬於這種。

當然,有一種說法便是,這樣能夠更好的體現“俗家之意”。但很顯然,那位前堂主劉宗柏,現在的弘法殿清柏道長,神色之間對這條規矩甚是不爽。

現在醒言已經知道,他這個四海堂堂主的最大職責,便是看管好堂後小屋中藏貯的俗家弟子名冊,以及一些相關的經卷。另外,還要隔三差五的,去那羅浮山下的上清宮田產巡視——這田邊地頭的巡查任務,也是他這四海堂堂主的職責之一!

前一個職責,委實沒什麼好做。因爲那個藏貯冊卷的石屋,唯一的一道石門上,教中前輩高人早已布好一座五行陣。如果沒有醒言那塊材質不明的堂主令牌,便無法打開。若是有人想要強行闖入的話,便很可能會遭受不可彌補的永久傷害!

不過,那位清柏道長介紹完這五行陣之後,忍不住又咕噥了一句:

“唉,有人會來偷麼?”

這句話雖然低不可聞,但少年耳力甚佳,卻還是一字不拉的聽到。

從這清柏老道的口中,醒言還知道,他這個“四海堂”,差點便不復存在——去年年中,有幾位輩分較高的上清弟子,曾向掌門提議,要將這無甚用處的俗家弟子堂裁掉。只不過,幸運的是,門中那上清四子,特別是靈虛子和靈成子,對這建議確實不以爲然,最後以古制如此爲由,將這俗家弟子堂,還是保留了下來。

不過,聽清柏說這話時的口氣,似乎他對那時沒能成功撤掉自己這“四海堂”,竟還頗有些可惜——瞧這架勢,少年還真有些懷疑,眼前這老道,便是那提議裁撤的主使者之一……

接下來的日子裡,醒言果然覺得是清閒無比。只不過,這曾經的山野少年,卻絲毫覺不出有啥閒悶。比起以前在那饒州市井之中的奔波勞碌,少年已經是心滿意足了。

何況,他前面的歷任堂主,也在石屋之中留下不少道家典籍。醒言無事之時,便常常翻閱品讀——上清掌門靈虛子,那次也曾告誡少年,說他初入道門,應先多研習些基本的道家經義。

——若是換了另外一個普通的市井少年,在那時差不多便是睜眼目盲了;若要讓他看這些言辭深奧的道家典籍,那真是比登天還難。而現在,這個坎兒對醒言來說,卻是絲毫不成問題。事實上,雖然常常只是半工半讀,但少年在那饒州季老先生門下同窗弟子之中,所習藝業卻已算得上是同儕之中的翹楚了。。

醒言從沒像現在這樣感激自己的老父——如果不是父親當年厚下老臉來,央那季老先生收他爲弟子,現在他還真不知道,這千鳥崖上清閒的山中歲月,該如何打發了。

雖然醒言現在已經入得上清宮,還當上這“四海堂”的堂主。但這些時日下來,他與上清宮其他的年輕弟子,基本還沒什麼交往。倒不是醒言孤僻,而是旁人冷落。那些個年輕一輩的弟子,能入得這上清之門,俱是一時之選。這些與醒言同齡的上清門人,不是那世家子弟,便是那富族苗裔,像醒言出身這般寒微低賤的,倒實在少見,幾乎沒有。並且,雖然醒言頂的這“四海堂”的堂主頭銜,差不多便只是個虛職;但那些出身良好、年輕氣盛的弟子,心中卻更是多有不屑——醒言也是那玲瓏心腸之人,平素與弘法殿的弟子同食,從那些略略交接的話語之中,自是能體味到這種輕忽之意。

現在看來,那送醒言同來羅浮的陳子平,倒算是他們之中的異數了。只不過,似乎他現在正在潛心研習道法,醒言很少能看到他。

當然,雖說醒言初時也有些鬱悶,但他素來慣在那販夫走卒間廝混,對於這些炎涼冷眼,卻都已經習慣。只不過,雖然醒言入得上清宮之前,竟還是那妓樓中的樂工,可謂是當時最低賤、最不入流的職業;但少年卻從來都不輕賤自己的身份,從來都不以自己那謀食手段爲恥——馬蹄山野農戶人家的樸實家教,讓醒言知道,只要是自己正經出力做活,便沒啥好慚愧、好覺得低人一頭的。再加上後來又讀了那麼多先哲聖賢的詩書,醒言知道,在這市井喧囂的煙塵之中,在這卑寒微末的身份之外,自己仍可以保持一顆高貴的心。

醒言現在所在的這羅浮上清宮,雖然講求出世清修,但與當時天下大多數道教教門一樣,也不禁止弟子婚娶。在這上清宮中,便有不少雙修的道侶。因此,那鬱秀峰紫雲殿中出色的妙齡女弟子,便常常會成爲其他殿觀中年輕弟子欣羨追慕的對象。

只不過,這一切的道途旖旎,卻與醒言無關。那些紫雲殿的女弟子,也常會來這抱霞峰上弘法殿中修習法術。從平日的風聞中,少年發覺,這些個紫雲殿中的上清女弟子,對他這個饒州市井而來的少年堂主,看法卻與那些弘法殿中的男弟子差不多,多有輕忽,甚是不以爲意。

雖然有些沮喪,但這樣一來,倒讓醒言少了許多煩擾,多了不少靜心研習典籍的功夫。

現在,除了將《上清經》、《玉皇經》、《南華經》、《道德經》、《神通品》等等這些上清宮推崇的道家典籍,細細參讀之外,醒言還不忘翻出老道清河贈給的那本加了料的上清經,用心參研其後那附着的“煉神化虛”二篇——因爲,醒言現在有空靜下來,細細回想一下,自己身體裡這股自命的“太華道力”,這半年來的表現,還真有點像這兩篇中提及的那“強名強字”的太華道力!

經歷過這半年的磨礪,少年現在深深認識到,自己身體裡這份意外得來的太華道力,絕非凡品。

說起來,醒言也算夙有慧根,那晚在馬蹄山上又偶入那天人無我之境;再加上現在又靜心研習了這麼多道家典籍,現在對他來說,也是多有領悟——這“煉神化虛”、“太華道力”,還有那所有道家典籍中推崇、追求的“長生久視”,它們背後隱藏着的玄妙義理,對少年而言,卻也並非全無頭緒。

只是,醒言現在覺得,自己與那渴求的最終義理之間,便似是橫着一道隔膜——雖然這層隔膜看似一點便破;但真待他凝神去想之時,卻發覺還是毫無頭緒——

觸手可及的距離,其間卻似有天淵之隔!

直到十多天後的一個晚上,事情才似乎有了突破。

這晚正是月半,月滿如輪,清光萬里。醒言閒來無事,便在這千鳥崖的石坪之上,迎風賞月。

現在少年面前這連綿起伏的羣山之上,一輪明月,正掛在那片雲也無的純淨天幕之中。這羅浮上空的天宇,現在正呈現出一種純粹的深藍;在這片深藍的映襯下,醒言只覺得今晚天空中這輪明月,那流瀉千里的月華,分外的動人心魂。

看着這月照千山的美景,醒言只覺得靈臺一片空明。

當下,便忍不住心生讚歎:

“唔!不愧是仙山洞天!立在這千鳥崖上,再看天上這明月之時,都覺得這月輪分外的清澄明亮!”

對着這千山月明,醒言正琢磨着要不要吟上幾句以助清興,卻忽的聽到,在自己所住的那石屋之內,似乎正有啥東西在嗡嗡作響!

醒言聞聲正要走過去察看,卻突聽得那石屋之中,“滄”然一聲清嘯,便有若龍吟一般——正自不知發生何事,少年卻突然看到,自那石屋窗中,正有一物如游龍一般,倏然電射而來,眨眼間便飛到了自己的身旁!

事出不意,倒是讓醒言吃了一驚。定睛一看,卻發現這突然凌空飛來之物,正是自己去年在那馬蹄山上撿回來的古怪劍器!

——這把當年沒能賣出的古劍,現在卻似乎又通了人性,正劍尖點地,“立”在自己這主人身旁!

“唔~這劍果然多有古怪!”

醒言心中暗忖。正待他想往前湊湊,看看倒底是咋回事時,卻突然發現,雖然目不可及,但在那冥冥空明之中,只覺着自己頭頂上那充斥整個天宇的月華,正自趨合匯聚,越積越強,便如那千川歸海一般,正在往自己身旁這把劍器中匯去!

而立在這古劍近旁的少年,待這月華流光掃過自身之時,發現自己身體中那股太華道力,正似乎受了這月華氣機的牽引,開始在那四筋八骸中不住的流轉!

此時的古劍,又發出那幽幽窅窅的光華;銀色的月輝,一觸到劍身表面,便如泥牛入海一般,倏然不見——

那原本黯淡無光的劍身上,現在卻似乎正流轉變幻着各種莫名的圖紋!

第5章 淚凝幽夢,與誰託付花盟第13章 落日金熔,涉雲夢之無陂第3章 劍氣初沉,魂已消於雲浦第7章 天星照膽,映簫管以成歌第10章 清結幽人夢,花落頭第2章 藏嬌草堂,收拾秋水春雲第9章 雲浸几案,冰紛筆上之花第5章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羅浮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7章 魔光初透,疑吞萬頃蒼茫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6章 李代桃僵事逾奇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13章 水月流虹,我醉欲眠天風第1章 不測之端,種於一捻傲骨第16章 三山神闕,輕身一劍知心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第2章 藏珍懷璧,未問是緣是劫第9章 真珠暗結,形雖殊而並悴第18章 飛仙天外,按劍我本布衣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8章 憑欄看劍,窺見身外之身第4章 弘道心於市井第1章 春風入夢,煙籠十二巫峰第12章 水龍吟處,雷奔鬼舞第2章 鳳舞九天,視滄海如杯盞第10章 雪影搖魂,恍惚偏惹風狂第10章 神翻魂斷,驚羅衣之璀璨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8章 豈曰無衣?此去與子同袍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21章 燕到春餘,幽懷時迷門巷第14章 劫生歧路,轉瞬天外金猊第10章 羅敷有夫,誰吹引鳳之簫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8章 慧劍在心,何懼鬼影隨行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8章 茅舍竹籬,自饒天真清趣第2章 憶淚衫前,望極浦兮悟懷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5章 花開酒暖,陪君便可忘餐第4章 飾語費猜,誰帶春星踏苔第8章 言存嘉意,欣然有會於心第1章 歡樂和顏,飄飛陛以凌虛卷首詞仙洲曲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5章 尋幽闢路,想神人之窟宅第10章 雪影搖魂,恍惚偏惹風狂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章 不測之端,種於一捻傲骨卷首詞凌波步晚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5章 玉魄含情,芳魂清入肌骨第15章 海上情花,強催巫山雲氣第3章 佳思忽來,片言如能下酒第7章 吐日吞霞,幽魂俱付松風第14章 秋蟲春鳥,從無共暢天機第23章 冰雪香肌,自有清芬旖旎第1章 負恨雄行豈意氣卷首詞山中歲月第8章 明霞潤色,始悟形骸桎梏第14章 幽花零落,只恐香去成泥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12章 霜笛快弄,轉合虎龍之吟第18章 庭空鳥語,溪山夢裡遊蹤第10章 浮舟載酒,無妨天下布武第17章 雲飛鶴舞,清氣吐而成虹第3章 福至心靈,參幽微以通玄第7章 魂翻魄轉,一生一死若輪第6章 燈下問情,情不知其所起第3章 水國問情,誰解繞夢羅襦第14章 幽花零落,只恐香去成泥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26章 蕊結同心,花開蓮房有子第14章 幽花零落,只恐香去成泥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5章 花開酒暖,陪君便可忘餐第1章 春風入夢,煙籠十二巫峰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卷首詞畫堂秋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10章 爲夢非歡,只剩夢裡來去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卷首詞臨江仙·偶爭鋒第3章 乘月步林,偶入不復之地第5章 明溪垂釣,暫偷閒於清流第5章 殺途駐步,觀幽花之明滅第13章 洞底觀天,認麋鹿以爲馬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卷首詞南沙懷古第2章 藏珍懷璧,未問是緣是劫
第5章 淚凝幽夢,與誰託付花盟第13章 落日金熔,涉雲夢之無陂第3章 劍氣初沉,魂已消於雲浦第7章 天星照膽,映簫管以成歌第10章 清結幽人夢,花落頭第2章 藏嬌草堂,收拾秋水春雲第9章 雲浸几案,冰紛筆上之花第5章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羅浮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7章 魔光初透,疑吞萬頃蒼茫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6章 李代桃僵事逾奇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13章 水月流虹,我醉欲眠天風第1章 不測之端,種於一捻傲骨第16章 三山神闕,輕身一劍知心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第2章 藏珍懷璧,未問是緣是劫第9章 真珠暗結,形雖殊而並悴第18章 飛仙天外,按劍我本布衣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8章 憑欄看劍,窺見身外之身第4章 弘道心於市井第1章 春風入夢,煙籠十二巫峰第12章 水龍吟處,雷奔鬼舞第2章 鳳舞九天,視滄海如杯盞第10章 雪影搖魂,恍惚偏惹風狂第10章 神翻魂斷,驚羅衣之璀璨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8章 豈曰無衣?此去與子同袍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21章 燕到春餘,幽懷時迷門巷第14章 劫生歧路,轉瞬天外金猊第10章 羅敷有夫,誰吹引鳳之簫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8章 慧劍在心,何懼鬼影隨行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8章 茅舍竹籬,自饒天真清趣第2章 憶淚衫前,望極浦兮悟懷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5章 花開酒暖,陪君便可忘餐第4章 飾語費猜,誰帶春星踏苔第8章 言存嘉意,欣然有會於心第1章 歡樂和顏,飄飛陛以凌虛卷首詞仙洲曲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5章 尋幽闢路,想神人之窟宅第10章 雪影搖魂,恍惚偏惹風狂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章 不測之端,種於一捻傲骨卷首詞凌波步晚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5章 玉魄含情,芳魂清入肌骨第15章 海上情花,強催巫山雲氣第3章 佳思忽來,片言如能下酒第7章 吐日吞霞,幽魂俱付松風第14章 秋蟲春鳥,從無共暢天機第23章 冰雪香肌,自有清芬旖旎第1章 負恨雄行豈意氣卷首詞山中歲月第8章 明霞潤色,始悟形骸桎梏第14章 幽花零落,只恐香去成泥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12章 霜笛快弄,轉合虎龍之吟第18章 庭空鳥語,溪山夢裡遊蹤第10章 浮舟載酒,無妨天下布武第17章 雲飛鶴舞,清氣吐而成虹第3章 福至心靈,參幽微以通玄第7章 魂翻魄轉,一生一死若輪第6章 燈下問情,情不知其所起第3章 水國問情,誰解繞夢羅襦第14章 幽花零落,只恐香去成泥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26章 蕊結同心,花開蓮房有子第14章 幽花零落,只恐香去成泥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5章 花開酒暖,陪君便可忘餐第1章 春風入夢,煙籠十二巫峰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卷首詞畫堂秋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10章 爲夢非歡,只剩夢裡來去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卷首詞臨江仙·偶爭鋒第3章 乘月步林,偶入不復之地第5章 明溪垂釣,暫偷閒於清流第5章 殺途駐步,觀幽花之明滅第13章 洞底觀天,認麋鹿以爲馬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卷首詞南沙懷古第2章 藏珍懷璧,未問是緣是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