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趙紅妝應了一句。
她本是蕙質蘭心的女子,自然感覺得到秦良體內靈力在凝聚。她感覺這兩部法訣,秦良更爲適合。
只是想到自家夫君的深不可測,她便安心收了下來。
“少爺,鬆蜀來了……”粱子瑜在門外低聲喊着。
“鬆蜀……他來這裡幹嘛?”
秦良先是愣了愣,隨即想了起來,鬆蜀是他叫過來的。
鎮西軍渡江之後,仙朝與楚國的攻守之勢已經十分明朗,只要仙朝內部不作死,這一場戰爭,哪怕最終無法變成一場滅國之戰,至少也能楚國這頭龐然大物身上撕下一大塊血肉。
也就是說,秦良的封地,至少已經納入囊中了。
當初周天子給秦良分封領地的時候,腦子一熱,給秦良劃下的地盤可着實不少,管理起來,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而無論青山宗還是老丈人府中,都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秦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鬆蜀。
鬆蜀在妖族、西蠻的虎視眈眈之下,數百年時間將鬆嵐城管理地井井有條,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一個邊疆大城, 足以證明鬆蜀的實力。
所以秦良便打定主意,讓鬆蜀幫他管理封地。
他原本以爲,鬆蜀的貪戀鬆嵐城這一畝三分地,不願南下,會磨蹭一段時間,找理由推脫了他的要求。
可沒想到的是,他的傳書一到鬆嵐城,鬆蜀便收拾了行旅,興匆匆地趕了過來。
秦良這纔想起,在鬆蜀眼裡,他可不是什麼鎮西將軍,或者鎮西伯府上的贅婿,也不是什麼平楚伯,而是“聖族老爺”。
松鼠出身的鬆蜀,在這個人族佔據主導地位的世界裡,更是希望能夠抱住妖族聖血的大腿。
這不僅僅是他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他提升力量的關鍵。
“讓他進來吧……”
不等秦良說話,趙紅妝便笑吟吟地說道:“夫君你先處理的大事,我去廚房給你弄點吃的,然後去參悟功法。”
“……好吧。”
秦良嗅了嗅趙紅妝的小手,有些戀戀不捨。
“其實不是什麼大事……你留下來聽聽也好……”
秦良發現自己似乎更依戀趙紅妝。
“不啦,夫君忙的都是家國大事,我一個婦道人家摻和什麼。”
趙紅妝蜻蜓點水地在秦良臉上輕輕地親了一下,推門出去。
……
“見過老……伯爺!”
看到秦良,鬆蜀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地上,聲音裡充滿了欣喜。
一旁的粱子瑜滿頭疑惑。鬆蜀身份雖然沒有少爺的高,可終究是仙朝的一城之主,見了少爺,隨便行個禮就可以了。畢竟距離大周立國已經數千年過去,那些等級森嚴的禮儀規矩,早就崩壞,除了朝廷的正宗祭祀場景會比較講究之外,其餘時候都格外寬鬆。
“起來吧……”
秦良搖了搖頭,說道:“不用見外。”
“是,是,老,啊是少爺……”
鬆蜀馬上從地上爬了起來。
“少爺,我來給你捏捏肩……”
粱子瑜更是驚悚地發現,鬆蜀竟然自來熟地繞到了秦良背後,給秦良捏起了肩膀。
他感覺自己這個書童……似乎當得不大合格,這……鬆城主,好端端的一個城主不當,竟然跑來跟他搶飯碗……可是,不對啊,平時給少爺捏肩捶背的是綠珠,也不是他呀!
“走走走,你一個糟老頭子給我捏,怪膈應的……”
秦良一臉嫌棄。
鬆蜀停下手,覺得怪委屈的。
他也是沒辦法。
身爲妖修,他資質一般,接近垂暮之年才化人形,最終修成的人族模樣,可面容變化,只有少部分時候才能維繫着年輕人的模樣,大部分時期,還是中老年的樣子。
“我只要綠珠捏肩,你們就算了吧……”
秦良見自己喊停鬆蜀,粱子瑜有躍躍一試的感覺,便趕緊喊停。這一個兩個的,怎麼就沒有點覺悟,自己是好這一口的人嗎?
“找你過來,是有要事讓你處理。”
秦良指了指地圖上屬於自己的封地,說道:“我們的大軍,一個月內就能將丹陽城納入囊中,在楚國徹底求和之前,我們要將丹陽城掌握在手中,打戰我可以,但如何安撫民心,平定楚人的反意,需要你來幫忙。”
“這個……”
鬆蜀一聽,便感覺頭大。
他感覺秦良是在跟他開玩笑。
丹陽城可是楚國是四大都之一,而且還是楚國崛起最重要的地區,此地在楚人心中,可比楚國都城重要太多了。
在鬆蜀看來,攻佔丹陽城是可行的,畢竟如今仙朝大軍,勢如破竹。
可想短時間內讓丹陽城的貴族、百姓接受他們成爲大周仙朝子民這個事實,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在鬆蜀看來,沒有兩三代人的努力,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當然,這指的是懷柔的手段。
如果真的有需要,那就只能用暴力和血腥的手段,清洗掉那些死忠於楚國的臣民了。
“手段不能暴烈,但也不能用時太慢,我沒那個時間……我這裡有幾種方法,你可以推廣下去。”
秦良從案頭上拿起一份早就準備妥當的文書,遞給鬆蜀。
鬆蜀這才鬆了一口氣。
打開一看,他便拍手叫好。
“少爺果然天縱奇才,如此難題竟然輕鬆解決了……”
秦良林林總總地提出了十幾條解決封地臣民歸屬之心的問題。
首先一條,是最重要的。
秦良允許此地的不認同仙朝和他統治的貴族、平民乃至修士勢力可以在限定的時間裡安全離開。離開的時候,可以帶走浮財的一半,留下的房產、田產和其他財富,一律充公。
至於留下的貴族、修士,則需需要發大道誓言,認可他的統治,並且承擔稅務和相應的徭役,財富超過一定程度的,需要繳納一定的安民稅。
安民稅和收繳的田產,則用來分給認可仙朝和平楚伯府的底層平民。
丹陽城的確是楚國大都城,對楚國歸屬感極強。
可秦良也知道,這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尤其是在楚國體系下,利益得到保證的那部分人。
但在這個體系之下,還有無數失地的佃農、莊戶、奴僕和徹底淪爲流民和奴隸的部分人,秦良不認爲,他們對楚國的認可會很高。
而這些人,在丹陽城以及周圍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