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出行

隨後不久,桑子明獻上一刀二十張符紙,都是用煉氣後期的獸皮製成的,每張至少能循環使用六七次。

城主劉開山試用之後很是滿意,當即決定出資興建作坊,聘請了幾十個人,專門製作符紙。因爲桑子明獻出秘方,所以城主大手一揮,給了他三成的股份。

三成股份按說並不多,但是桑子明已經很滿意了,因爲還有一個附加條件,他每個月可以從作坊裡拿三刀符紙自用。如此一來,他也用不着耗費時間自制符紙了。

當然,如果他需要某種特殊的符紙,比如說採用元嬰妖獸的獸皮,那還是需要自制的,因爲這樣的符紙太奢侈了,如果傳出去會讓人感到震驚。

不知不覺,到了三月初一。

這天早上,黃瑞帶着九位童生弟子,還有一位城主請來負責護送的金丹真人,分成三輛大車上路了。

金丹真人名叫樑帖,金丹第七重,功力深厚,不苟言笑,跟黃瑞乘坐一輛車。

桑子明好巧不巧,跟衆位弟子中實力比較強的張成和顧森,還有一位女修朱一彤乘坐一輛車。

顧森三十五歲,血氣充盈,肌肉遒勁。他的父親乃是厚土門派駐荒谷城的使者,負責收集各種靈材和靈草,他從小開始修煉厚土門的心法,所以練得肩寬背厚,虎背熊腰,看起來不像是仙文閣弟子。

這人擁有不錯的靈根,再加父母悉心培養,不到兩歲,就服用洗髓丹和開悟丹開靈了,所以他比別的弟子提前修煉了十年。

按理說,以他的靈根和修爲,可以加入厚土門修煉。然而她的母親,據說出身於書香門第,對仙文閣情有獨鍾,所以支持兒子學習仙文,希望他能考中秀才,光耀門楣。

無奈顧森的悟性差了點兒,所以學習仙文的速度不算太快,一千五百個仙文勉強學會了,但是境界不足。最近幾個月,在連續使用安神香的情況下,好不容易將一半的仙文,推進到“登堂”層次。所以他心裡期盼,希望進入考場之後,能用這一半的仙文,寫出一篇百字文。

他坐在車廂左側,臉上帶着幾分傲然。

他自認有驕傲的資格,因爲他年紀輕,在九位童生中僅次於桑子明;他功力高,在九個人中排在第一位;他有一半“登堂”的仙文,符合考秀才的要求,只要運氣再好一點,有很大的希望能考中。

車廂的右側,坐着老童生張成,他已經五十八歲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去考秀才,所以神情嚴肅,閉着眼睛,坐在那裡,不說不動,存神養氣。

對他來說,考試是一件力氣活。他掌握的仙文足夠了,如果慢慢的寫,每個字都能達到了“登堂”的境界,無奈功力不足,經脈不夠寬闊,所以輸出很慢,很難在一天之內,寫出符合要求的百字文。

桑子明則不一樣,他已經完成了二次開靈,不但經脈寬闊,就像濤濤大河一般,而且全身的毛孔都開放,能從空氣中吸收靈氣,將其轉變爲仙文。

女修朱一彤坐在車廂的最裡邊,她已經四十歲了,還沒有成親生子,這在大明國並不罕見,因爲修士的壽命長,如果到了煉氣巔峰,能活兩百歲,若是煉氣大圓滿,能活兩百五十歲,換句話說,四十歲的女修士,也就相當於凡人的二十歲,年紀並不算大。

但她畢竟四十歲了,早就過了年輕、幼稚、懵懂的年紀。她靜靜的坐在車廂最裡邊,抓緊最後的時間看書。

她私下裡非常用功,悟性也不差,掌握的仙文比顧森稍好一些,能有六成達到“登堂”層次,但她的功力稍微弱一些,一天之內,完成百字文有些吃力,所以這次考試只有兩成的希望。

桑子明坐在靠近車門的位置,他是第一次出遠門,又是青春年少的年紀,所以不斷探出頭去向外看,覺得看什麼都新鮮。

出了荒谷城,走在大路上,車輪不斷的向前滾動,將熟悉的荒谷城拋在後面。

琅琊城位於一千五百里外,按說這個距離並不遠,如果換做金丹真人,用不了兩個時辰,就能飛過去了。黃瑞作爲築基修士,也可以在空中飛行,但是速度要慢很多。

問題是這一路崇山峻嶺,山高林密,有些飛禽躲在雲層中,看見有人從空中飛過,就可能成爲它們攻擊的目標,所以黃瑞並不敢一個人飛,他寧願坐在車子裡,慢慢走到琅琊城。

這一路原本非常兇險,自從火湖噴發之後,幾位合道真君來了,這條路才變得沒那麼兇險,因此之故,城主劉開山只是請了一位金丹修士護送,就讓他們上路了。

然而桑子明的心裡卻不平靜,他想起昨晚李秋嬋說過的話:“陰鬼宗十位長老開了幾天的會,最後由掌門地仙鬼武子拍板,做出了‘開鬼門’的決議,會有大量的鬼修放出來,所以郎君這一路上要小心啊!別忘了把最厲害寶符戴在身上!”

所以他一早便起來了,將一張九階靈符悄悄貼在衣服裡邊,還特意將平日裡寫得最好的,十幾幅“入道”級別的仙文,裝在儲物戒指中帶在身邊,更別提靈寶弓和烏木箭了,那更是不能忘了。

另外,他還想起蓮香臨走前說的話:“公子莫怕,小妹用初階的青相神眼幫你看過,這一路有驚無險,定然能平安而歸。”於是乎,他又舒了口氣。

蓮香跟宗門請了一個月的假期,離開桑宅,前往荒原去了。她這次是要去尋找火祭所需要的各種靈木,特別是榆樹,柳樹,棗樹,杏樹,桑樹,柘木,柞樹,槐樹,檀木,以及各種花色的紫薇木。

按照《仙醫寶典》中的記載,即便不懂火祭之法,也可以用靈木餵養靈火,慢慢提升靈火的品級。“春取榆柳之木,夏取棗杏之木,季夏取桑柘之木,秋取柞之木,冬取槐檀之木。一年之中,養火各以異木,九九歸真,靈火不絕。”

火祭是一種特殊的養火方法,將一天分成四季,對應春夏秋冬,在不同的時段,分別投入不同的靈木,從而強行催生高階靈火,甚至能獲得仙火。

第78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18章 鬼修師姐第517章 箭射天仙第224章 仙音門第769章 未雨綢繆第119章 三塊石碑第135章 陸九韶第175章 衆仙之閣第494章 大展神威第663章 當碑講經第208章 千字文第38章 紅塵多劫第546章 大道仙階第313章 三年頓悟第29章 香隕化鬼第730章 瓜分天下第363章 周家太極第251章 聻蟲投火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188章 書香門第第39章 糾纏第11章 花豹變貓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797章 千古一帝第520章 仙文金書第561章 宴請閒話第349章 鐵槍門第539章 百壇弱水第494章 大展神威第170章 仙人造星第459章 三千年第715章 衆帝迴歸第564章 玉簡惹事第76章 大妖求醫第141章 鬼霧重重第171章 半夜龍吟第297章 石介第232章 共飲仙茶第511章 秦城仙音第424章 心學原理第753章 仙藏青丘第663章 當碑講經第630章 莊家之人第617章 空桑樹苗第113章 安神香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175章 衆仙之閣第508章 劍仙院第111章 勒索第654章 老仙的心思第686章 最後翻盤第699章 青坪坳第615章 獸血澆灌第632章 雷淵第656章 三清三垣第60章 拜師第516章 天香餘孽第251章 聻蟲投火第324章 仙院洞府第759章 天屍第661章 無中生有第465章 再臨火湖第488章 蓬萊仙境第696章 跨過奈何橋第591章 失落的星辰第456章 進階地仙第302章 瘋狂的黑碑第548章 張暢主祭第710章 元始天尊第595章 仙墳澤第234章 鍾老祖第767章 吞噬風起第190章 鬼神神差第728章 正神之位第610章 渡厄真人第635章 天皇殿第327章 封禁四碑第684章 衆帝大會第710章 元始天尊第452章 回門之禮第65章 功名與祭祀第400章 大賢榜第726章 三十六位神王第772章 封神圖錄第404章 還劍第611章 燒火童子第233章 五火七禽扇第623章 火燒雲第533章 五宮琴心第765章 老君的變化第33章 相伴第431章 靈仙洞天第788章 儒門下落第468章 地仙童蘭第130章 老祖扶乩第369章 塑魂?第635章 天皇殿第672章 滿飲此碗第356章 兩百歲第347章 耒縣三霸
第78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18章 鬼修師姐第517章 箭射天仙第224章 仙音門第769章 未雨綢繆第119章 三塊石碑第135章 陸九韶第175章 衆仙之閣第494章 大展神威第663章 當碑講經第208章 千字文第38章 紅塵多劫第546章 大道仙階第313章 三年頓悟第29章 香隕化鬼第730章 瓜分天下第363章 周家太極第251章 聻蟲投火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188章 書香門第第39章 糾纏第11章 花豹變貓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797章 千古一帝第520章 仙文金書第561章 宴請閒話第349章 鐵槍門第539章 百壇弱水第494章 大展神威第170章 仙人造星第459章 三千年第715章 衆帝迴歸第564章 玉簡惹事第76章 大妖求醫第141章 鬼霧重重第171章 半夜龍吟第297章 石介第232章 共飲仙茶第511章 秦城仙音第424章 心學原理第753章 仙藏青丘第663章 當碑講經第630章 莊家之人第617章 空桑樹苗第113章 安神香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175章 衆仙之閣第508章 劍仙院第111章 勒索第654章 老仙的心思第686章 最後翻盤第699章 青坪坳第615章 獸血澆灌第632章 雷淵第656章 三清三垣第60章 拜師第516章 天香餘孽第251章 聻蟲投火第324章 仙院洞府第759章 天屍第661章 無中生有第465章 再臨火湖第488章 蓬萊仙境第696章 跨過奈何橋第591章 失落的星辰第456章 進階地仙第302章 瘋狂的黑碑第548章 張暢主祭第710章 元始天尊第595章 仙墳澤第234章 鍾老祖第767章 吞噬風起第190章 鬼神神差第728章 正神之位第610章 渡厄真人第635章 天皇殿第327章 封禁四碑第684章 衆帝大會第710章 元始天尊第452章 回門之禮第65章 功名與祭祀第400章 大賢榜第726章 三十六位神王第772章 封神圖錄第404章 還劍第611章 燒火童子第233章 五火七禽扇第623章 火燒雲第533章 五宮琴心第765章 老君的變化第33章 相伴第431章 靈仙洞天第788章 儒門下落第468章 地仙童蘭第130章 老祖扶乩第369章 塑魂?第635章 天皇殿第672章 滿飲此碗第356章 兩百歲第347章 耒縣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