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助力多多

因爲年代久遠,《詩經》曾經有多個版本,主要分成四大家,分別是齊詩、魯詩、韓詩和毛詩。

現如今,齊詩和魯詩都徹底失傳了,韓詩還餘下六卷殘本,只有毛詩相對齊全一些。

所謂毛詩,就是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萇註解的《詩經》。這兩位毛公,都是秦皇坑儒的漏網之魚,也算是他們運氣好。

仔細說來,這四家註釋,並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因爲天下大道十萬三千條,而《詩經》三百篇,每一篇都隱含着上百條的大道,整本《詩經》就跟大象一樣,每個研究它的人,都像閉着眼睛瞎摸,僅僅摸到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將四家註釋綜合起來,才能學到更多的法則,修煉到更高深的地步。

只有弄明白這些註釋,才能提高修煉速度,每觸動一條天道法則,都能溝通上天,賜下福祉,要麼是浩然正氣形成的白霧纏繞,要麼是甘霖潤身,甚至有天花降臨。

因此之故,桑子明和秋嬋拿出這些玉簡,是從根本上解決家族的修煉問題。那不是單靠結立嬰丹或者步虛丹就能完成的。

立嬰丹和步虛丹這種東西,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是絕對的。有些修爲高深的人,即便不用這些丹藥,也能順利進階。

打個比方,同樣的一百個金丹大圓滿修士,如果沒有立嬰丹,鍥而不捨的修煉下去,可能有十個人進階元嬰;如果有了立嬰丹的話,或許有四十個人進階成功。兩者之間只有量的區別,沒有質的分野。

而有了《春秋公羊傳》和四套《詩經》之後,只要用心琢磨,領悟了天道法則,就能引起質變,提升金丹的品級,加快修煉的速度,這樣一來,進階元嬰、步虛的機率就可以大幅提高了。

況且,這些經典博大精深,不是說只能修煉到步虛,而是能持續不斷的教化儒生,進階地仙、靈仙乃至於天仙,都是有可能的。

這都是真正的經典,其中的正文部分,是用仙文書寫的,各家註釋纔是用一般文字書寫的,因此才顯得極爲珍貴。如果只有經典,而沒有註釋的話,普通人也讀不懂啊!

這幾枚玉簡乃是神醫桑長從仙界帶來的,在黃昏界從未出現過。大小毛公都是儒門金仙,他們註解的經文,經過仙界天寶閣的復刻,按照極高的價格賣出去。神醫桑長拿仙丹換來了這些經典,每一枚都不可多得。

當然,桑子明拿出來的只是副本。到目前爲止,他已經掌握了三萬五千仙文,成了仙文宗師,自身又是步虛真君,所以能輕鬆刻錄玉簡。

羅家人拿到經典之後,每個人都欣喜若狂。

隨後,羅蘭芝收起玉簡,說起別的事,提到了秋嬋的爺爺。

這麼多年來,靖西伯李敬進階元嬰後,升爲靖西侯,他幾個兒子中,只有老大李鼎還活着,其餘的兒子都隕落了,孫子、重孫子一大堆,成器的沒幾個,所以李敬的日子並不好過。

羅蘭芝問道:“女兒,你要不要再去侯府看一看?”

秋嬋搖頭,淡淡的道:“我不想去。”

羅蘭芝小心翼翼的說道:“將來你若是想辦婚禮,可能還要李家出面呢。”

她可以看得出,這麼多年過去,女兒還是處子身。

儒家最重視禮節,有了正式的婚禮,經過明媒正娶,纔會受到上天的祝福,所以這一步不容忽視。

秋嬋卻道:“娘,現在辦這事,未免有些麻煩。且等三千年後,子明成了三公九卿,再成親也不遲。”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她現在雖然修煉了陰陽造化寶典,但是沒有自己的肉身,她只是借了一具肉身而已,只有修煉到合道後期,甚至進階地仙之後,才能打破天道束縛,重新塑造出肉身。

她已經跟桑子明商量好了,等將來塑造肉身夫人的時候,不會使用金蓮,因爲那是火中金蓮,跟她的體質不合。

桑子明翻閱了《仙醫聖傳》,找到了重塑肉身的方法,需要用到九九八十一種珍貴的靈材。這些年來,他的火系分身一直留在荒原上,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想爲她收集材料,至今爲止還沒有湊足呢。

羅定邦輕哼道:“你不去侯府也好。二十年前,我走在街上,恰好碰見了李敬。他將我攔住,非要問我你在哪兒,說宗人府還在找你,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既然是李家的人,如果找不到婆家,死了之後,要埋進李家的墳地!你說氣人不氣人!”

秋嬋面現薄怒,心道:“若非他是我爺爺,我就收了他的魂魄,放出一個鬼僕,佔據他的身子!”

她畢竟是鬼修,雖然不去主動害人,但是害人的法術還是懂的。

這時候,羅蘭谷忽然感慨的說道:“子明,你真是不簡單!這些年中,你不但功力提升飛速,就連官職也晉升得這麼快,快讓我羨慕死了。”

這些年裡,羅蘭谷一直在吏部忙碌,也升了幾回職,目前纔是從六品,桑子明卻已經是正五品了,若按半級一個臺階算,兩個人相比,差了三四階呢!

桑子明笑道:“不是我能幹,而是有人幫我。”

他因爲是狀元,一上來起步就高,中間還不時的立功,再加上從中樞到地方都有人照拂,所以提升得比一般人快得多。

他的三師兄舒林,已經做了三品的吏部右侍郎,這個位置很重要。

而他的二師兄袁燮,乃是中極殿大學士,原本是正三品,如今官職不改,品級升了一階,變成了正二品。這已經算是高官了。

他的四師兄傅子云,也在外州積功圓滿,幸喜沒有被妖族殺害,回到京師以後,做了正四品的中順大夫。

他的大師兄楊簡,雖然還在主持象山書院。但他迎來送往都是高人,不時的提起小師弟,也能幫桑子明揚名。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關鍵的是,還有陸九齡和陸九韶悄悄幫忙呢!

尤其是陸九齡,當年做過九卿高官,在朝廷裡有不少熟人,只要悄悄帶一句話,就能保證桑子明順風順水了。

這兩人受了桑子明莫大的恩惠,所以暗地裡幫忙,也不想讓他知道。

第14章 仙齋第329章 遁去的一第663章 當碑講經第11章 花豹變貓第393章 發難第485章 仙山殺人第69章 養神散第704章 井星修行第345章 窮途末路第581章 驚魂一暼第402章 霍山大祭第81章 師姐敘話第418章 神雷滅鬼第489章 扶桑樹第517章 箭射天仙第181章 藏寶第550章 瞬移闖塔第263章 瘦馬第334章 大智若愚第603章 地仙三十六重第265章 招魂第644章 神與魔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456章 進階地仙第273章 歸土第438章 七顆心珠第591章 失落的星辰第27章 山高路遠第80章 黃昏開館第273章 歸土第359章 雷擊妖猿第685章 道法展示第329章 遁去的一第208章 千字文第190章 鬼神神差第455章 重塑肉身第234章 鍾老祖第210章 陽雷再起第649章 有教無類第414章 半個徒弟第551章 飛昇寶地第279章 威壓第25章 邊荒與京師第335章 擔心露陷第704章 井星修行第668章 殺、破、狼第362章 陳魚尋母第786 走出上林苑第235章 南嶽霍山第180章 南都王宮第667章 老仙出馬第259章 危機第98章 備考第460章 謬誤手稿第142章 大賢墨寶第408章 代天執刑第363章 周家太極第531章 濫竽充數第92章 嚴師袁瑩第486章 萬斛珠璣第683章 鉢盂中的秘密第541章 空桑瞬移第693章 聯手施壓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172章 聚靈珠第111章 勒索第133章 遍地鬼窟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413章 成了笑柄第633章 仙女蒙塵第631章 拜師長生第81章 師姐敘話第693章 聯手施壓第621章 紅雲老祖第90章 問心堂第403章 天賜寶物第3章 學宮第463章 五帝宮心法第738章 玉帝之死第560章 秦家崛起第484章 三位島主第369章 塑魂?第17章 桑長的身份第545章 仙丹換仙文第169章 李秋山第184章 五死之象第649章 有教無類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211章 九州鼎第436章 進階合道第539章 百壇弱水第790章 三元圖第689章 敲詐長生第314章 器、雷、箭第5章 封印第696章 跨過奈何橋第316章 拔宅出門第398章 赤帝火第681章 盤古之死第9章 靈醫的手段
第14章 仙齋第329章 遁去的一第663章 當碑講經第11章 花豹變貓第393章 發難第485章 仙山殺人第69章 養神散第704章 井星修行第345章 窮途末路第581章 驚魂一暼第402章 霍山大祭第81章 師姐敘話第418章 神雷滅鬼第489章 扶桑樹第517章 箭射天仙第181章 藏寶第550章 瞬移闖塔第263章 瘦馬第334章 大智若愚第603章 地仙三十六重第265章 招魂第644章 神與魔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456章 進階地仙第273章 歸土第438章 七顆心珠第591章 失落的星辰第27章 山高路遠第80章 黃昏開館第273章 歸土第359章 雷擊妖猿第685章 道法展示第329章 遁去的一第208章 千字文第190章 鬼神神差第455章 重塑肉身第234章 鍾老祖第210章 陽雷再起第649章 有教無類第414章 半個徒弟第551章 飛昇寶地第279章 威壓第25章 邊荒與京師第335章 擔心露陷第704章 井星修行第668章 殺、破、狼第362章 陳魚尋母第786 走出上林苑第235章 南嶽霍山第180章 南都王宮第667章 老仙出馬第259章 危機第98章 備考第460章 謬誤手稿第142章 大賢墨寶第408章 代天執刑第363章 周家太極第531章 濫竽充數第92章 嚴師袁瑩第486章 萬斛珠璣第683章 鉢盂中的秘密第541章 空桑瞬移第693章 聯手施壓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172章 聚靈珠第111章 勒索第133章 遍地鬼窟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413章 成了笑柄第633章 仙女蒙塵第631章 拜師長生第81章 師姐敘話第693章 聯手施壓第621章 紅雲老祖第90章 問心堂第403章 天賜寶物第3章 學宮第463章 五帝宮心法第738章 玉帝之死第560章 秦家崛起第484章 三位島主第369章 塑魂?第17章 桑長的身份第545章 仙丹換仙文第169章 李秋山第184章 五死之象第649章 有教無類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211章 九州鼎第436章 進階合道第539章 百壇弱水第790章 三元圖第689章 敲詐長生第314章 器、雷、箭第5章 封印第696章 跨過奈何橋第316章 拔宅出門第398章 赤帝火第681章 盤古之死第9章 靈醫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