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兄弟言

陸七想了一下,道:“我是忽略了折惟忠的智者一面,一直以爲只是位重義的武將,不過河西之地,我不敢完全的交給了折惟忠,府州折氏是獨立的勢力,只是臣服了周國。”

楊鯤點頭,道:“河西是不能交給了折氏,否則日後會成爲邊患大害,不過目前而言,也是不宜與折氏離心。”

陸七點頭,默然走了十幾步,楊鯤又道:“兄弟以後還去開封府嗎?”

陸七一怔,道:“應該會去的,周皇帝之所以縱容我在西部建勢,事實上是爲了牽制周國的其他軍勢,如果我不與周國撕破了臉,就能夠在周國內部獲得了更多的勢力。”

“只是兄弟那麼做,卻是冒險太大了,如今晉國的實力足以與周國抗衡,再加上了河西的兵力,晉國是佔優勢了。”楊鯤說道。

“說晉國佔了優勢,那是樂觀的看法,自古以來,南北的戰爭,往往是北方勝出,就算晉國佔優,若是與周國無休止的陷入了戰爭泥潭,那後果是什麼?是兩敗俱傷,晉國不只是周國一個敵人,內患和外患都很深重,若是爲戰爭不斷的徵兵加賦,就會使得內患急劇的爆發。”陸七理智的解釋道。

楊鯤聽了默然,陸七又道:“另外,周國的外患也相當於晉國的外患,若是周國與晉國兩敗俱傷,那北方的遼國和燕國,就會漁翁得利,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內部瓦解了周國。”

“自內部瓦解了周國,只怕不易吧?”楊鯤道。

“周國的內部,其實是分成了幾大功臣軍勢,所以周皇帝才容忍了我在西部建勢,我們只需要耐心的等候周國內亂,就能夠獲得奪取中原的機遇。”陸七說道。

楊鯤默然不置可否,陸七又道:“另外,我不能害了壽州的族親,若是據守河西的公然叛周,壽州的親族會受了連累。”

楊鯤聽了點頭,陸七又笑道:“我的祖籍是壽州,如今我奪了河西,等再奪佔了江淮之地,那時我可以不再冒危了。”

楊鯤一怔,道:“兄弟莫非想海路和江路並進,奪取了江淮之地。”

“是的,江路進攻吸引了周國的軍力,之後海路進攻,周國若是失去了江淮,相對晉國就是真的劣勢了。”陸七說道。

楊鯤點頭,道:“周國同時進軍了巴蜀和江南,未免是急躁了,若是不能早些見功,國力必然吃緊,進攻江南的軍力,也會成爲了孤軍。”

陸七搖頭,道:“原本我也覺得周皇帝的做法是急躁了,但後來卻是覺得,周皇帝是在用戰事化解積累多年的內患,而且周皇帝是發動了巴蜀和江南兩線戰事,但細一看,兩線戰事的目地都是針對了晉國而發動的,周皇帝是不想讓晉國繼續的安治坐大,想盡快的將晉國拖入戰爭的泥潭。”

楊鯤點頭,說着話已然到了中城府衙,陸七吩咐人去知會官員擇一處好的居宅,另外知會折惟忠來見,有近衛領命去了。

陸七向楊鯤說了一聲,轉身走去了轎車,到了轎車右側,平和道:“我是陸天風,讓我看看阿亞。”

車裡有女音迴應,陸七伸手開了車門栓鎖,拉開了車門,他的眼睛看見了車中的境況,三個美麗的女人對坐,白鈴兒單獨坐一面,有一位容顏清麗的美人,腿懷裡抱坐着一個裹着錦被的幼兒,那幼兒的臉龐粉嘟嘟的,一雙點漆的眼睛,很是好奇的看着車門外的陸七。

陸七的心頭一片柔軟,他看了女兒一會兒,才擡眼看了女兒的母親,溫和道:“芸兒,我讓你受苦了,這裡的環境不如江南很多,等能夠路途安生時,我再送你們回去江南。”

蕭三小姐名蕭芸兒,面對陸七的凝視和關心,她略爲羞澀的垂目點頭,陸七扭頭看向了白鈴兒,四目相對,柔情似水,彼此都有了一種心愉無憾的感覺。

陸七與心上人只是凝望了數秒,就微笑的扭頭看了蕭芸兒身旁的另一位宮人,那位宮人的美麗不遜白鈴兒和蕭芸兒,被陸七一看,卻是略爲羞澀的垂了美目,陸七一笑關了車門,他只是不想無視的傷了人心。

大將軍的吩咐,留守武威城的官員自然不敢怠慢,飛快的就指定了居處,一處曾經是党項貴族的府宅,而武威中城裡最好的是王宮建築,但陸七以前吩咐過,誰也不許入居,而陸七定下了張掖城爲都護府所在,所以在武威沒有固定居處。

折惟忠是去了民勤縣巡視,而且很少回來武威城,涼州與夏國的靈州和興慶府之間,就隔着騰格裡沙漠,沿着騰格裡沙漠邊緣的長城,自涼州能夠蜿蜒抵達了靈州和興慶府,可以說夏國若是大軍反撲,要麼直接進攻涼州,要麼繞過北面沙漠和草原去居延海,由居延海爲大軍補給之地,進襲甘州。

等陸七進入了府宅,華燈初上時,折惟忠匆匆趕了回來,直接抵達了府宅見陸七,這段時日,陸七一直沒有回來過涼州,突然的回來,讓折惟忠以爲有了大事,所以急趕了回來。

一見面,陸七愉悅的與折惟忠互相輕擂了一下,這是他們之間的友誼動作,接着陸七爲折惟忠介紹了楊鯤,折惟忠卻是覺得意外,陸七竟然是爲了這個面容文雅的男人,而讓他來見,文雅是相對而言,西北的男人,多數都是彪悍外貌,皮膚粗糙。

酒宴已然擺上了,三人落座,陸七親自起身給了兩位‘哥哥’倒酒,然後一起喝了,放下酒碗,各自的拿酒罈倒上慢飲。

陸七喝了口酒,微笑道:“四哥在涼州,身爲副都護,一直沒有過問政務,卻是給了我,不喜政務的印象。”

折惟忠一怔,道:“我日夜都擔心夏國會反撲涼州,所以沒有心思理會政務。”

陸七微笑道:“我的這位楊四兄,聽我之言後,卻是認爲四哥不參與政務,是不想讓我誤會。”

折惟忠一怔,看了楊鯤一眼,扭頭看了陸七道:“兄弟說話,不要打了啞謎,直言纔好。”

陸七笑了,道:“四哥,我沒有打啞謎的,我原本的打算,是想請四哥將副都護讓給了楊四兄,不過楊四兄卻是認爲,若是那麼做了,會引起了內訌的隱患。”

折惟忠聽了平靜,道:“兄弟,你是河西之主,都護府的官職,你可以應了需要而改變,我只說一句,我服氣你,不會給你添亂。”

陸七點頭,道:“四哥是肺腑之言,我曾經說過,願與四哥共同擁有了河西之地,也說過,四哥也許會成爲了折蘭郡王。”

折惟忠點頭,道:“兄弟是說過,所以,我一直會與兄弟肝膽相照,我會誠心輔佐了兄弟,成爲河西之王。”

陸七看了折惟忠,道:“不瞞四哥,河西在我心中,只是一處疆域,我不會長久的留在了河西,所以我才許諾了四哥,日後會成爲了折蘭郡王。”

折惟忠聽了點頭,道:“以兄弟的才能,日後問鼎中原,並非是妄想之事,現今佔據了中原的周國,遲早會步入了內亂的境地,周國的情形,與以前的多箇中原王朝,根本是類同的,都有武將擁兵的隱患,尤其是周國趙氏,趙氏的野心,已然是明擺的事情。”

陸七點頭,道:“趙匡義大批的換買了戰馬,那就是明目張膽的要了反周造反。”

第80章 橋樑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43章 石忠飛第9章 家丁陳平第107章 安撫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畫餅第55章 美人蜂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25章 一曲梟風第70章 奪會州第36章 小云護主第17章 論國策第116章 母子言第58章 喀班第119章 溫情第145章 花燭第65章 對叛第24章 望山第60章 亭遇第51章 主動第70章 秦浩第89章 挑撥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61章 陰險第48章 問蝶第2章 官親第2章 親人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142章 謀害第115章 楊家第137章 隱患第36章 戰後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77章 彼策我用第78章 洞房第183章 王繼恩(二)第112章 ‘實言’第32章 霸石州第155章 鄉信第150章 論人第72章 帝策第70章 秦浩第115章 回府第83章 河西第64章 想離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210章 惜情第48章 後臺第132章 劫殺第127章 滅越第81章 對語第27章 直薦第38章 稱王第74章 閩國水軍第87章 以逸待勞第68章 恩威第136章 兄弟第20章 親聊第139章 巴陵軍第118章 途驚第36章 關心第108章 回家第103章 攏心第51章 軍議第72章 福州之變第99章 奇襲蘇州(五)第27章 軍人情誼第46章 心態第115章 楊家第119章 責任第103章 攏心第27章 慈明宮第114章 去青陽第149章 應變而變第11章 任用第147章 聽音第70章 澎湖水軍第9章 屬下第55章 言勢第30章 任用第140章 雁棲府第147章 憶往昔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93章 君心第53章 賭局第54章 代言第93章 求才第112章 傳功第103章 攏心第33章 向前?向後?第75章 以身犯險第7章 計劃第200章 擒王第63章 幕後第15章 興雲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41章 守城第35章 控城
第80章 橋樑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43章 石忠飛第9章 家丁陳平第107章 安撫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畫餅第55章 美人蜂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25章 一曲梟風第70章 奪會州第36章 小云護主第17章 論國策第116章 母子言第58章 喀班第119章 溫情第145章 花燭第65章 對叛第24章 望山第60章 亭遇第51章 主動第70章 秦浩第89章 挑撥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61章 陰險第48章 問蝶第2章 官親第2章 親人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142章 謀害第115章 楊家第137章 隱患第36章 戰後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77章 彼策我用第78章 洞房第183章 王繼恩(二)第112章 ‘實言’第32章 霸石州第155章 鄉信第150章 論人第72章 帝策第70章 秦浩第115章 回府第83章 河西第64章 想離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210章 惜情第48章 後臺第132章 劫殺第127章 滅越第81章 對語第27章 直薦第38章 稱王第74章 閩國水軍第87章 以逸待勞第68章 恩威第136章 兄弟第20章 親聊第139章 巴陵軍第118章 途驚第36章 關心第108章 回家第103章 攏心第51章 軍議第72章 福州之變第99章 奇襲蘇州(五)第27章 軍人情誼第46章 心態第115章 楊家第119章 責任第103章 攏心第27章 慈明宮第114章 去青陽第149章 應變而變第11章 任用第147章 聽音第70章 澎湖水軍第9章 屬下第55章 言勢第30章 任用第140章 雁棲府第147章 憶往昔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93章 君心第53章 賭局第54章 代言第93章 求才第112章 傳功第103章 攏心第33章 向前?向後?第75章 以身犯險第7章 計劃第200章 擒王第63章 幕後第15章 興雲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41章 守城第35章 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