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征戰

第二天,陸七分出三萬軍去奪佔華容縣,華容縣在洞庭湖之南,大江之北,也是與荊州隔江相對的縣域,華容縣之西毗鄰公安縣,以前的華容縣和公安縣,都曾經隸屬於荊州。

佔據了華容縣和巴陵縣之後,陸七在巴陵縣頓兵不前,卻是給唐國的兵部和吏部,分別書了一份述職報告,述職報告自抵達南昌府說起,言南都留守林大人認爲鎮撫使之職,爲朝廷所任的南都副留守,職責是輔助南都留守鎮軍撫政。

言林仁肇爲了西部戰略的實行,調令三萬旗軍歸屬陸七統帥,之後令陸七率軍去收復信州,用以迷惑楚軍,之後突然令陸七領軍去往鄂州,與鄂州節度使於將軍合兵,盡起鄂州軍力夜渡大江進襲夏口,最終十三萬大軍攻入荊國直搗了江陵城,困攻江陵一日後,荊王投降。

如今荊國已然被滅,獲得了大量的糧食爲軍用,陸七奉令率領荊國降卒和五萬鄂州軍,渡江返回了鄂州,其原屬三萬旗軍,奉林仁肇軍令,留在荊州歸屬於將軍聽用,如今荊州有八萬唐軍鎮守。

陸七奉令率軍返回鄂州,遵林仁肇的戰略軍令部署,率領十五萬大軍進襲嶽州,如今已然佔據嶽州大半,正在進擊潭州。

陸七書完仔細的斟酌修定了一下,才抄錄的封了公文,這份述職的作用很多,一是解釋了他的行止,二是擺脫一下旗軍後患。

不久後,荊州就可能發生所謂的變故,於將軍與三萬旗軍不幸陣亡,三是陰了林仁肇一筆,四是威懾,他在告訴李國主,陸天風如今是十五萬大軍的統帥,恐嚇李國主不敢了在近期牽罪,而本來能夠牽罪的事情一經拖延,可能就淡了。

封了公文,陸七又謹慎的想了一下,吩咐人去了南昌府一趟,見榮國公問一下,他據有蘇州的事情,榮昌會不會知道了,他要提醒了榮國公,別出了不該出現的差錯。

三天後,信使回來了,帶回了榮國公的書信,陸七打開後看了,滿意的點了頭,榮國公信中讓他放心,他據有蘇州的事情,除了探知者,只有他知道,江寧的兵部侍郎是不知道的,因爲榮氏的暗探勢力只歸榮國公掌控,他的弟弟兵部侍郎,只負責京城的一些勢力。

還有宮裡的那件事情,榮慶兒只是密信告訴了榮國公,兵部侍郎是不知道的,所以有關陸七的秘密,不用擔心了外泄,而如今榮氏已然處於危機之中,榮國公絕不會出賣了他。

榮國公的回信,陸七是相信的,王仲良的情報記錄中,對榮氏是記載很多的,京城的兵部侍郎是榮國公的嫡親弟弟,但就算是嫡親弟弟,榮國公也是一直的牢握榮氏的權柄,世家都有暗勢力的存在,榮國公若想不被了奪權架空,必然會親掌暗勢力。

述職公文發送出去,陸七突然的下令,大軍兵分兩路遠襲澧州,一路八萬軍進襲公安縣,一路十萬軍沿洞庭湖畔向南,在南面繞行洞庭湖,進襲朗州。

朗州與澧州相鄰,與嶽州隔洞庭湖的相對,如果在南面繞過洞庭湖進襲澧州,那必然會經過了朗州,朗州下轄龍陽縣,武陵縣和桃源縣。

陸七進襲澧州和朗州,當然是爲了晉國而戰,利用十八萬軍力先行打殘了楚國對朗州和澧州的統治,而且他也不願意先去進襲了潭州,他要等楚國將吉州和洪州的軍力回調了潭州,那纔是他進軍嶽州想要達成的戰略目的神仙日子全文閱讀。

放着潭州不去進襲,卻是背道而馳的遠征了朗州和澧州,引起了鄂州將帥的置疑,陸七解釋說,直接去進襲潭州,很難攻破了楚國京城,一旦久攻不破,不但傷亡會很大,還要承受了楚國外軍勤王的威脅。

事實上楚國的正規軍力是很多的,京城長沙府有京軍五萬,嶽州有平江軍五萬,澧州那裡有水軍一萬,陸軍五萬,進襲洪州的軍力十萬,進襲吉州的軍力原本也是十萬,鎮守西南一帶的靜江軍八萬,鎮守臨海一帶的(南越)軍力也有七萬,還有歸降的三萬昭武軍,楚國的總兵力是多過唐國的。

與其會陷入了楚國外軍的包圍苦戰,不如採取外圍轉戰的策略,一步步的蠶食了楚國的邊軍,而且滅了澧州的六萬楚軍,能夠獲得了一條糧道的支持,可以自江陵直接渡江運來糧食,給養了十八萬大軍。

鄂州軍將帥接受了陸七的解釋,聽令的轉戰朗州,十萬大軍沿着洞庭湖行軍,四天後進入了朗州地域,大軍直取龍陽縣和武陵縣,圍城後喊話,結果遭到了拒絕,陸七下令攻城,只一次進攻就攻下了龍陽縣城。

破城後,陸七殺了所有官吏,洗劫了龍陽縣城的府庫和官宦人家,將得到的財貨犒賞了將士們,但他依舊不許禍害了龍陽縣,休息半日後,大軍殺向了武陵縣,結果武陵縣的朗州刺史孬種,一被了圍城,就開城降了。

陸七佔據了武陵縣後,大軍過夜休息,第二天一早就離開的奔襲了澧州,在澧州駐紮的五萬楚軍,聞風就退守了澧縣城,而在公安縣的一萬水軍,已然被奔襲的八萬軍所攻滅,俘虜了六千楚軍,有部分楚國水軍及時的駕船逃離了,大半船隻成爲了戰利品,俘虜已然運去了對岸江陵。

陸七下令大軍圍城,十五萬大軍包圍了澧縣城,有三萬軍用於了佔領地的接管,不過大軍圍城後,陸七並沒有採取攻城,而是圍而不打的耗上了。

一耗就是十天,陸七耐的住,鄂州軍的將帥耐不住了,幾次的請戰攻城,陸七順應所請的下令攻城,就主攻西城門。

陸七令鄂州軍和荊門軍一起出軍攻城,四萬大軍領命出擊,一隊隊的將士扛着雲梯奮勇向前,陸七也沒有閒着,親自帶了兩千弓箭將士,冒危的接近城池,開始了輔攻任務。

兩千弓箭手都是陸七在十日內挑集的,個個的是善射將士,站了幾排的輪流發出箭雨,陸七更是站在最前,手提大弓,射出一隻只的利箭,每一箭都是必中,城牆上的楚軍也是憤恨的弓箭反擊。

箭雨往來中,攻城大軍衝到了護城河,前面的支搭了梯橋,後面的扛着雲梯踏上梯橋,奮勇衝到城根支起雲梯,五米高的城牆上,楚軍反擊的拋物打擊,有的向下射箭。

陸七盯住一個雲梯支起處,不斷的射箭殺人,那裡的敵軍一出現就被射殺,使得攻城的將士很順利的爬上了城牆,陸七轉而又對付另一個支起雲梯處,城上飛蝗似的箭雨反攻陸七所在的弓箭兵,很多弓箭兵中箭傷亡,陸七一身的金甲,反而大步向前的又走了六步,對射來的箭支只躲開薄弱處。

一時後,攻上城牆的將士已過千人,尤其是鄂州軍的將士,悍勇之輩非常多,反觀荊門軍,卻是明顯的弱勢很多,陸七明白一是林仁肇治軍有方,二是鄂州軍是在爲國而戰,而荊門軍多數是降卒,所以不願意出力。

城牆一被攻方佔了優勢,那守城基本是趨於了失敗,陸七大軍如同蟻羣的密密麻麻,爭先恐後的爬入了澧縣城裡,三時後,戰事結束了,楚國的節度使主動認敗投降。

這一場攻城戰,雙方各傷亡了五千多人,攻城的與守城的傷亡持平,只能說城裡的五萬楚軍,鬥志不強,而原因之一,就是被圍困耗的,被三倍的敵軍圍困,一日日的過去,卻是不見了援軍,必然會引起軍心的惶惑,而駐紮在澧州的節度使卻是新任的楚軍統帥。???? , www.

第3章 賜婚第54章 備戰第8章 蕭府第174章 問解第40章 西大街第123章 應請第13章 清風酒樓第96章 奇襲蘇州(二)第173章 西巡第5章 石埭縣第156章 父命第216章 帝術第34章 夏軍第173章 西巡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14章 回鄉第93章 求才第22章 委屈第82章 奪武威第207章 大奸第53章 追匪第43章 石忠飛第18章 殿前會第44章 冶鐵第101章 李川第22章 垂拱殿(二)第35章 驅邪儀式第210章 惜情第113章 誤導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174章 問解第198章 奪軍第204章 ‘大宋’第76章 平海第7章 護軍縣尉第124章 老虎第91章 表心跡第61章 桃花運第113章 ‘借糧’第33章 求親第68章 流求島(二)第36章 君臣言第221章 爲夢立傳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19章 雲錦東第15章 衝突第142章 謀害第113章 誤導第67章 守城第14章 回鄉第62章 贛州第96章 驚心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118章 惹怨第180章 約定第165章 戰後第21章 強權第118章 惹怨第210章 惜情第69章 林總鏢頭第14章 求武第89章 言出必行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86章 上賊船第114章 聽宣第83章 張洪波第154章 家宴第9章 屬下第15章 總鏢頭第139章 巴陵軍第29章 臨川縣第119章 韋浩第23章 附屬之國第96章 回軍第64章 官梟之心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11章 任用第25章 秘見第120章 脅迫第121章 死劫第87章 所獲第5章 孔雀樓第29章 帝王心術第72章 賢妻第62章 演戲第28章 林小蝶第62章 英王第19章 師姐第86章 甘州第40章 拆軍第101章 嚇降第24章 望山第128章 策反第153章 虞謀第119章 教坊第55章 言勢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72章 推波
第3章 賜婚第54章 備戰第8章 蕭府第174章 問解第40章 西大街第123章 應請第13章 清風酒樓第96章 奇襲蘇州(二)第173章 西巡第5章 石埭縣第156章 父命第216章 帝術第34章 夏軍第173章 西巡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14章 回鄉第93章 求才第22章 委屈第82章 奪武威第207章 大奸第53章 追匪第43章 石忠飛第18章 殿前會第44章 冶鐵第101章 李川第22章 垂拱殿(二)第35章 驅邪儀式第210章 惜情第113章 誤導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174章 問解第198章 奪軍第204章 ‘大宋’第76章 平海第7章 護軍縣尉第124章 老虎第91章 表心跡第61章 桃花運第113章 ‘借糧’第33章 求親第68章 流求島(二)第36章 君臣言第221章 爲夢立傳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19章 雲錦東第15章 衝突第142章 謀害第113章 誤導第67章 守城第14章 回鄉第62章 贛州第96章 驚心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118章 惹怨第180章 約定第165章 戰後第21章 強權第118章 惹怨第210章 惜情第69章 林總鏢頭第14章 求武第89章 言出必行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86章 上賊船第114章 聽宣第83章 張洪波第154章 家宴第9章 屬下第15章 總鏢頭第139章 巴陵軍第29章 臨川縣第119章 韋浩第23章 附屬之國第96章 回軍第64章 官梟之心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11章 任用第25章 秘見第120章 脅迫第121章 死劫第87章 所獲第5章 孔雀樓第29章 帝王心術第72章 賢妻第62章 演戲第28章 林小蝶第62章 英王第19章 師姐第86章 甘州第40章 拆軍第101章 嚇降第24章 望山第128章 策反第153章 虞謀第119章 教坊第55章 言勢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72章 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