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人眼紅了

高拱一聽又有些不耐煩了,這李春芳還真是淨給人添堵。

這回他不想再費口舌了,便朝張居正遞個眼色,叔大便替他回答道:“元翁誤會了。‘河海並舉,漕運爲本’的大原則始終不會變,我們從來沒打算放棄過漕運。只是準備再加大一下海運的力度,從現在的兩百萬石,提高到四百萬石。”

“漕運一年一共才四百萬石!”李春芳有種被當二傻子耍的感覺,不由提高了聲調。

“那是因爲漕運一年只能運四百萬石,如果河海並舉,在不增加百姓負擔的情況下,一年可運六百萬石!”高拱針鋒相對道:“多運兩百萬石過來,北方就將好過很多,朝廷能做的事也多了去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今年桃花汛,黃河又決堤。洪水再次沖決王家口一帶,自雙溝而下,南北決口十餘處,淤河八百餘里,漕船漂覆百餘艘,損失漕糧四萬餘石。”不穀接着嘆口氣道:

“去年秋才恢復的漕運,這下又斷絕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通。”

~~

黃河這條狂暴的巨龍,顯然不是那麼容易馴服的,哪怕潘季馴多了水泥這樣法寶,依然無法一戰功成——其實最險要的高家堰一帶,因爲用了混凝土大堤,反而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

但水泥的產量有限,依然有漫長的土堤需要長達數年來進行置換。決堤的地方,正是還沒來得及重修的土堤……

可朝野對黃河屢修屢決已經徹底失去了耐性,官員們把積蓄多年的怒火,全都傾斜到河道總理潘季馴身上。

高閣老也強硬的指責了潘季馴保運工作失誤,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言辭激烈的要求他立即放棄目前的治黃方案,先不管黃河,全力開泇河保漕運。

之前說過,爲解決京杭大運河經常因黃泛而斷行的痼疾,朝中有三種方案——開膠萊河,開泇河,復黃河故道。

膠萊河方案已經在前年經過實地勘察,被斃掉了,所以眼下只剩兩個。高拱就是開泇河的支持者,潘季馴則是後一種方案的堅定支持者。

高拱認爲,現在黃河再度決堤,證明潘季馴的方法就是不行,所以還是得開泇河——就是由夏鎮經臺兒莊到邳州,修一段全長兩百六十里的運河,這樣可以使京杭大運河‘盡避黃河之險’,實現暢通。

所以他興致勃勃的寫信給潘季馴,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意思,開始籌劃開泇河工程,爲自己的輝煌政績,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潘季馴接到信,卻拒不配合,直言河堤修的沒問題,決堤是因爲修的還不夠而已。應當加大力度,繼續搶修河堤,豈能半途而廢?而且泇河所費巨大不說,一旦修成會導致朝廷徹底放棄黃河,任由其氾濫下去,那黃河沿岸的千萬百姓怎麼辦?終會釀成巨禍的!

見他犯下大錯還死不悔改,高閣老不禁大怒,便擬旨命潘季馴冠帶閒住,由工部尚書朱衡全權負責泇河開鑿事宜。

朱衡告訴高拱,他也贊同開掘泇河。但他幾年前就測算過,此項工程少說要花費百萬兩白銀,二十萬民夫,耗時三年之工。

而且完工之前,漕運就要徹底斷絕了。

~~

高拱便找來戶部尚書葛守禮詢問。

隆慶初年閣潮時,滿朝傾拱,獨戶部尚書葛守禮不爲所動。當時,戶部的下屬要仿效各部,聯名彈劾高拱,但任憑兩名侍郎徐養正和馬自強怎麼勸,葛守禮都依然不肯在奏疏上署名。

最後兩人只好他的名字空着,遞上了一道讓人笑掉大牙的白頭疏。高拱黯然下野後,知道自己必遭徐黨打擊的葛守禮,便也以奉養老母乞歸。高拱復出後,馬上踢走了戶部尚書馬森,把他又原官起復。

有這層關係在,高拱自然將其引爲心腹。葛守禮說話也就沒什麼好忌諱的了,他告訴高拱,首先戶部沒錢,要開泇河得想辦法自籌。再者,漕運衙門停擺了一年,上上下下已經叫苦連天了,再讓他們停運三年,非造反不可。

高拱當然知道事情難辦。因爲好辦的事情,都已經讓徐階李春芳辦完了,剩下的自然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他問葛守禮有沒有什麼辦法,葛守禮卻答非所問的告訴他,去年冬天,皇上沒問太倉要錢。

高拱不禁吃了一驚。因爲宮裡開銷極大,原先靠皇莊皇店撐着,尚需每年從太倉撥付幾十萬兩供上用。

他知道這幾年李貴妃孃家,從長公主手裡奪去了皇莊皇店的經營權。可惜武清伯李偉父子是一對就知道撈錢的草包,哪還能像從前那樣,支撐宮中大部分用度?

“宮裡是從哪裡來的錢?”那日值房中,他低聲問葛守禮。

“皇家海運。”葛守禮告訴他,年前皇家海運分紅,宮裡得了整整八十萬兩,是往年太倉撥給內帑的兩倍。

“這麼多?”高拱倒吸口冷氣。

“而宮裡,只佔了皇家海運一成的股份。”葛守禮也是難以置信,但皇家海運監事會中,有一名戶部員外郎擔任監事,代表朝廷監督漕糧海運。

說着他將一份皇家海運的年報,奉給高拱瀏覽。

年報簡單易懂,只是列出了皇家海運的主要財務數據,股東情況,以及一些應向股東報告的重要事項,並不會像後世那樣林林總總、事無鉅細。

但哪怕管中窺豹,也讓高拱不禁驚呆了。他沒想到人家皇家海運每石糧食只收四鬥運費,其中還有一半是替漕運衙門代收的。居然能一年盈利八百萬兩之巨!

“這也太恐怖了吧?”高閣老驚呆了。全國一年解來的太倉銀,也不過才四百萬兩……

當然,這不是說大明一年只有四百萬兩稅收。而是因爲太祖皇帝缺乏經濟常識,用樸素的老農思維,爲大明制定了愚蠢透頂、禍國殃民的財稅制度——由於當時主要是以實物稅收爲主,老朱覺得把收上來的糧食布匹之類,從地方解送京師,然後再從京師向邊關和各省衛所轉運,實在是浪費。

不如由各地州縣直接解往就近的衛所、王府、上級衙門等吃財政飯的單位,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省運費,減輕百姓負擔了。哇,朕真是天才啊!就這麼定了,永爲祖制,萬世不易!

是以戶部掌握的,只是供給京師和九邊的稅收,不到全國財政收入的12%。地方上不用‘跑部錢進’,自然就不鳥朝廷。朝廷窮的叮噹響,自然放屁也不響……

高拱雖然不懂什麼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他十分清楚,朝廷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

他心裡貓抓貓撓似的問道:“他們是怎麼賺到這麼多錢?”

“這上面寫的很清楚。”葛守禮指着那份年報道:“一是自營的海運貿易,這一塊佔了七成。二是爲商人們運貨的運費收入,這一塊佔了三成。”

“嘶,真賺錢啊……”高拱倒吸口冷氣,又不解問道:“之前漕運爲什麼不賺錢?”

“誰說漕運不賺錢?只是都落在漕運集團的囊中了。”葛守禮冷笑道:“他們每年運四百萬石漕糧,要另收一千多萬石的耗羨運費。這裡頭能貪多少?再者,朝廷體恤漕丁艱難,規定他們返程時可以攜帶貨物,不必課稅,作爲補貼。按規制,一艘漕船四百料,但漕丁們私加改擴,每艘船都能裝載千料。這多出來的六百料,都是用來自己運貨的,這又是多少收入?”

“不過,漕運絕對賺不過海運是一定的。”葛守禮話鋒一轉,又道:“漕船始終行在內河上,一路關卡太多,層層剝皮太多。拉縴操船的漕丁也太多,這塊開銷確實巨大。再者,漕運太慢,時間太長,能運的東西始終有限,腐爛損耗也巨大。三者,海運還能銷往海外,這塊利潤纔是大頭啊!”

“你的意思是?”高拱攏着鬍鬚,皺眉問道。

“把漕運全都改成海運。”便聽葛守禮沉聲道:“皇家海運已經搞了兩年,各方面套路都很成熟了。我們照方抓藥就是了——先以運漕糧的名義,把船隊搞起來。然後兼營貨運,最後也販向海外!咱們要求也不多,一年四百萬兩總可以賺的到吧?”

“唔,我看可以搞!”高拱緩緩點頭,喉頭微微抖動,似乎嚥了口水。大明如今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沒錢!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貧窮限制了高閣老手腳,讓他很多事情都想做做不成。

要是能把太倉歲入翻一番,那不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嗎?

“唯一的問題是,這錢,要入太倉。”葛守禮最後強調道:“要是忙活半天,還是爲他人做嫁衣裳,我是絕對不會得罪海運集團那些人的。”

說着他打了個寒噤道:“真要幹,你還得讓錦衣衛日夜保護我,不然我怕死於非命。”

高拱沒聽他後一句,之前的話就讓他犯了難。錢要入太倉,那船隊就必須由戶部來經營,漕運衙門上上下下幾十萬人喝西北風去?

怎麼可能答應呢?

但葛守禮說的也沒錯,要是還交給漕運衙門辦理的話,太倉的收入勢必銳減,那就成了給漕運衙門做嫁衣。別說葛守禮,高拱也不願意爲那幫南京勳貴,去捅皇家海運的馬蜂窩。

ps.慣性強大啊,還是這個點才寫完。明天爭取24點前完工……

第五十六章 遊說第三十四章 吾誰與歸?第四十八章 趙公子不講武德第一章 賀歲片第四十五章 我媽長公主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氣預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火併第二百九十九章 狗攆兔子第二百零六章 科學小玩具第一百四十六章 夏汛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阿市第二百七十章 巡撫的決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姍姍來遲的第一次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庫水第九十六章 祖墳的青煙向哪飄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華家的(五更求月票)第四十章 交接第二百四十九章 加大號傻福第一百三十一章 冬日彩虹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二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海王行動第二十一章 本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維受驚第八十四章 沒有海鬥士,就沒有大上海第十章 明月使人愁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三十三章 趙公子給安排上了(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眼到香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二百四十章 賭約第二百二十三章 算是初戰吧第六章 立本第十九章 兩難第七十五章 高嶺之花第一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決鬥第十九章 悄悄的我走了第一百零四章 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相第二百一十四章 贅婿第三十一章 林若雨面授機宜,趙守正陣前領命!第八十七章 長廣煤礦第一百八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元輔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姐姐上課第八十三章 新村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舟已過八重山第三十一章 白雲觀裡小蓬萊第十九章 夕陽西下第十三章 梅子黃時雨第六十章 爸爸我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銀山金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放開那個琉球讓我來第六十八章 威風凜凜趙公子第六十八章 敢抓我爹?第九十一章 江南大廈第二百零八章 這魚不能吃!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二十章 羣賢畢至第四十八章 蔡家巷首富第二百六十一章 蔡知府的表演第十八章 顏山農第三十七章 殺!殺!殺!第七十八章 農場第九章 究極特訓第四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還鄉團與靉靆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風不與趙子便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都值了!第三十五章 趙公子的新生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陷南京皇宮第二百零五章 叔大和元敬(求月票!)第三十二章 挖礦吧,小鹿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俠出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醋黨中出了叛徒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議十不赦第三十六章 你是誰,爲了誰?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殯二百二十八章 陳懷秀第五十二章 趙公子要一鍋端第二百八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二十八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二百零二章 潘總病了第十三章 道法研究所第一百三十四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中間出了個叛徒第一百零二章 西伯李亞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可真準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實在是高!(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七章 最後的狂歡第十二章 春芳的心第二十六章 幫手第二百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張相公的請柬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一十六章 嗡嗡的幸福生活第三百零二章 藥到病除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錢更寶貴的第八十七章 趙公子不是隨便的人第一百五十章 諸位辛苦了第六十二章 誾千代是個好姑娘
第五十六章 遊說第三十四章 吾誰與歸?第四十八章 趙公子不講武德第一章 賀歲片第四十五章 我媽長公主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氣預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火併第二百九十九章 狗攆兔子第二百零六章 科學小玩具第一百四十六章 夏汛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阿市第二百七十章 巡撫的決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姍姍來遲的第一次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庫水第九十六章 祖墳的青煙向哪飄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華家的(五更求月票)第四十章 交接第二百四十九章 加大號傻福第一百三十一章 冬日彩虹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二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海王行動第二十一章 本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維受驚第八十四章 沒有海鬥士,就沒有大上海第十章 明月使人愁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三十三章 趙公子給安排上了(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眼到香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二百四十章 賭約第二百二十三章 算是初戰吧第六章 立本第十九章 兩難第七十五章 高嶺之花第一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決鬥第十九章 悄悄的我走了第一百零四章 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相第二百一十四章 贅婿第三十一章 林若雨面授機宜,趙守正陣前領命!第八十七章 長廣煤礦第一百八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元輔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姐姐上課第八十三章 新村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舟已過八重山第三十一章 白雲觀裡小蓬萊第十九章 夕陽西下第十三章 梅子黃時雨第六十章 爸爸我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銀山金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放開那個琉球讓我來第六十八章 威風凜凜趙公子第六十八章 敢抓我爹?第九十一章 江南大廈第二百零八章 這魚不能吃!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二十章 羣賢畢至第四十八章 蔡家巷首富第二百六十一章 蔡知府的表演第十八章 顏山農第三十七章 殺!殺!殺!第七十八章 農場第九章 究極特訓第四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還鄉團與靉靆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風不與趙子便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都值了!第三十五章 趙公子的新生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陷南京皇宮第二百零五章 叔大和元敬(求月票!)第三十二章 挖礦吧,小鹿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俠出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醋黨中出了叛徒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議十不赦第三十六章 你是誰,爲了誰?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殯二百二十八章 陳懷秀第五十二章 趙公子要一鍋端第二百八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二十八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二百零二章 潘總病了第十三章 道法研究所第一百三十四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中間出了個叛徒第一百零二章 西伯李亞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可真準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實在是高!(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七章 最後的狂歡第十二章 春芳的心第二十六章 幫手第二百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張相公的請柬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一十六章 嗡嗡的幸福生活第三百零二章 藥到病除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錢更寶貴的第八十七章 趙公子不是隨便的人第一百五十章 諸位辛苦了第六十二章 誾千代是個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