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督軍”

在黎元洪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北洋系方面不願恢復舊《約法》,所以擬議仿照約法會議,來修訂一個新約法,議會紛紜,莫衷一是。

6月25日,上海海軍突妄布獨立,駐滬海軍總司令李鼎新、第一艦隊司令林稼懌、練習艦隊司令曾兆麟表聯合宣言,因擁護舊《約法》而宣告獨立!

上海海軍的獨立,使段祺瑞感到事態嚴重和自身陷於孤立。中國海軍共有三個艦隊,第一艦隊是海軍的主力。這次公然獨立,不僅嚴重地威脅北洋系勢力下沿海各省區,同時還可以幫助一切反對北洋勢力運兵北上。

段祺瑞這才瞭解問題嚴重,乃不再堅持要行新《約法》,同時由於林長民、張國淦的奔走,乃於6月29日由黎元洪正式申令,仍遵行民國元年公佈之《臨時約法》。

洪憲垮臺,袁世凱去世,王恆嶽、粱啓超和蔡枵這師生二人便成爲當時人望。

黎元洪做了光桿總統後,極望能拉攏護國方面的力量,倚爲支援,於是有人向黎建議,禮聘粱啓超爲總統府秘書長,如粱北上,以粱當時的人望和西南護國軍方面的實力,足以牽制段祺瑞。黎頗以爲然,遂於7月1日致電粱啓超。

粱啓超是聰明人。何嘗不知道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所以婉辭復謝。黎元洪隨後複數次致書遣人邀粱入京,贊襄一切,並命公府收支處自7月份起月贈津二千元。

隨後,黎元洪以共和重建,特表大批授勳令,以爲酬庸之典。

授孫中山大勳位:王恆嶽、蔡鍔、唐繼堯、陸榮廷、粱啓超、黃興、

岑春煊七人以勳一位:段祺瑞、王士珍、馮國璋三人以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

這些勳章,頒贈得太多,如西南義反帝制派之將領及北洋帝制派之擁有兵權者,甚至遜清皇室之世續、載濤、紹英等,亦均獲得。遂使魚龍混雜,有勳章如雨之勢。

據說四川都督王恆嶽再聽說自己被授勳後,只是鄙夷的笑了一下…

袁死幕繼,北京政府的大權便在段祺瑞掌握中,一切大政均是段的決定。6月10日裁撤了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這是袁世凱以總統的身份抓軍權的機構,袁世凱在世之日和段祺瑞鬧得最不愉快的,就是這個機構,黎元洪當總統,段祺瑞自然不能再讓這個機構存在,所以先廢除了它。13日令徐樹錚爲國務院秘書長,令王式通爲國務院參議。徐樹錚是段的智囊,倚爲腹心,卻又是袁世凱所最憎恨的人。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時,就爲了要派徐樹錚爲國務院秘書長而和袁世凱鬧得極不愉快,現在是段祺瑞的天下了,徐樹錚當然要先掌大權的。這正合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話。19日下令裁撤京畿軍政執法處,這是袁世凱的特務機構,也是被各方最痛恨的機構,段祺瑞爲了收攬人心,所以先裁撤了它。29日廢國務卿名義,仍恢復國務總理,裁撤參政院和平政院所屬的肅政廳。

3日政府人事大改組,外交總長、交通總長曹汝霜,內務總長王揖唐、海軍總長劉冠雄、司法總長、農商總長章宗祥、教育總長張國淦辭職照準。以唐紹儀爲外交總長、許世英爲內務總長、陳錦濤爲財政總長、程璧光爲海軍總長、張耀曾爲司法總長、孫洪伊爲教育總長、

張國淦爲農商總長、汪大燮爲交通總長、段祺瑞自兼陸軍總長。唐紹儀未到任以前陳錦濤暫兼外交總長,張耀曾未到任前,以張國淦兼司法總長。

7月6日對於各省軍政長的名稱加以修改,在官制未定以前,各省督理軍務長官改稱督軍,民政長官改稱省長。

四川都督王恆嶽,自此成爲四川督軍王恆嶽!

王都督?王督軍?其實不管什麼,對於王恆嶽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不過,只是換了一個名頭稱呼罷了…

當時,孫中山沒有經過商量,就搶先委任呂超爲四川督軍。

可是孫中山實在太幼稚了,這時候的四1”已經是王恆嶽的四1”一個孫中山委任的督軍,又怎麼能夠進入四川?

而同爲“實業團”的呂超也很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乾脆就沒有去就任。

於是在次後段祺瑞任命王恆嶽爲四川督軍兼署四川省省長!

段祺瑞卻犯了一個很矢的錯誤!

段祺瑞表的各省軍政長名單,是煞費若心的,一方面要促進南北統一,一方面要鞏固北洋勢力,求全而不全,換湯沒有換藥。舉例言之。袁世凱頒佈的將軍名義和都督名義同時取消,代之爲畿督軍,只是在都督和將軍兩個銜頭中各抽出一個字合創督軍的新名詞而已;其次是委曲求全方面,這次人事安排,無論帝制與反袁派,在臺上或新被逐者,都給予一定的位置安排,人人各得其所,在安排上總算盡了最大努力。

段祺瑞的本意想在各省達到軍民分治,所以只有少數省份是以督軍而兼署省長的,署是臨時ng質。以省長而兼署督軍的,只有四個省。

四川、湖南、廣東、廣西。

這些省都是以軍閥或者以文人而權充軍事長官,這當然是臨時ng質。

至於段祺瑞在四川、湖南、廣東、廣西四省的權力分配,簡直是播下了戰爭種子,製造了紛亂的根源。

尤其是對湖南,湖南是南北用兵必爭之地,較之四川還要重要,因爲在北洋軍來說,取湖南比取四川容易得多!

北京政府任命各省督軍命令頒佈後,先生了馮國璋和張勳互爭地盤的糾紛。馮、張兩人都是袁時代的“上將軍”不過馮國璋在北洋派中的資望遠在張勳之上。張勳的地盤在安徽,他的總部則在徐州,並將隴海線徐州以東的廣大地區據爲己有,這些地區是屬於江蘇的,馮國璋對此久已不能忍受。袁世凱末期,袁正想利用馮、張兩人的利害矛盾以便從中操縱,馮國璋鑑於袁世凱的態,所以只得隱忍,袁死後,督軍命令又表,馮國璋認爲再也不能容忍下去了,因此電請張勳移駐安慶以符定製。那知張勳卻告訴馮國璋,他除了安徽督軍一職外,還兼長江巡閱使,江蘇是在長江流域內,長江巡閱使駐防徐州怎能說不符定製。馮國璋接了這個電報,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竟氣得向北京政府辭職。

馮固璋辭職當然是一種姿態,是敦促北京下令張勳讓徐州,然而北京政府這時又哪兒有力量貫徹這種行動,只能委婉地勸張自動讓防,張勳根本不理。

馮、張的糾紛只好不了了之了。

這是很妙的現象,安徽省督軍的駐地,不在安徽而在江蘇,省長的駐地也不在省會安慶而在蚌埠,安慶只設有督軍和省長的駐省辦事處。

安徽的民政、財政、教育等庶政當然是在省會安慶,於是省政諸事每天要用函電向蚌埠請示處理。安徽省長倪嗣沖,也是一個驕橫不法的軍閥,他怎麼說也不肯離開蚌埠。北京政府雖然一再敦促他把省長公署遷至安慶,他也來個相應不理。

亂了,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而在這個時候,蔡竅的病情也進一步加重了。

ā後段祺瑞特派法國醫生趕來瀘州檢治蔡的喉疾,第二天,法國醫生檢視結果,認爲喉病延誤過久,聲帶已狹,病況嚴重,非迅速赴上海或日本就專科醫治不可。

“蔡枵不行了。”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王恆嶽長長嘆息一聲。

放下了這個念頭,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一封電報上。

這是張勳來的電話,邀請四川督軍王恆嶽參加徐州會議。

早在洪憲帝制覆滅之初,憎恨共和、蓄謀擁清復辟的長江巡閱使張勳就曾召開徐州會議,決議組織吉林、黑龍江、奉天、直隸、山西、安徽、河南七省軍事攻守同盟,鞏固團結,保境安民,實施憲政“抵制暴烈分子參預政權”是爲第一次督軍團徐州會議。

而在段祺瑞上臺之後,段祺瑞又邀請四川、山東、奉天、吉林、黑龍江、河南、直隸、浙江、江蘇、湖北、江西、綏遠、察哈爾、熱河十四省督軍代表再次集會於徐州,準備由張勳、倪嗣沖領銜宣佈成立“各省區聯合會”制定八條綱領,擁張勳爲“盟主”通電抨擊“暴亂份子”及政府閣員藉故擾亂國家政務。

王恆嶽怎麼可能去參加這樣的會議!

“國家要大亂了,參謀長。

”王恆嶽把手裡的電報遞給了蔣裡。

蔣裡看了下,然後默默的放了下來:“其實袁世凱的死未必是件好事,他在,或許國家還不會亂成這個樣子。”

“是啊,但他畢竟不在了。”

王恆嶽輕輕嘆息了聲,忽然身子一直:“命令,我四川嚴防死守,監視雲南貴州動靜,各部加緊擴軍,隨時準備調動,沒有我的命令不許非我定國軍部一兵一卒進入四川!”!。

第380章 棄守第854章 什麼纔是戰爭!!第777章 鐵血總統第216章 討袁之戰!!第126章 中華軍,出動!!第448章 鐵血元首!!第752章 兄弟裡保衛戰(上)第443章 大劫案!第664章 心中的賊第452章 事態擴大!!第390章 “巨龍計劃”第749章 神一樣的大總統!!第818章 希特勒和他的德國第20章 “武器”第688章 反諜第660章 “大工業時代”!第23章 加油,王大人!第164章 分裂國家者,死!第725章 一個“傻子”創造的海戰奇蹟!!第385章 要把法律完善起來第704章 東京66大暴動!第234章 擴編、經略四川第595章 “等待冬天”第22章 大人一定不能夠輸!第64章 熊克武第465章 對抗第583章 異己必須排除!!第387章 孫連仲(下)第364章 第二科第一行動隊第974章 阿西克島第807章 美國的排日主義!第508章 伊爾庫茨克會戰(中)第470章 中國來的張公子第234章 擴編、經略四川第901章 “特工”第237章 稅收、教育第177章 護國討袁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108章 鎮壓第430章 上海風暴(下)第934章 重逢第126章 中華軍,出動!!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1019章 “情報”第319章 幸運的皮特(下)第881章 遊擊在敵人的心臟第616章 大會戰:上刺刀!第456章 “出宮歲月”第1061章 大海空戰第571章 爲了遠東的和平、自由,出兵!第398章 潼關第804章 王恆嶽、蔣介石、袁世凱!第467章 外交勝利!!第494章 張作霖和“咣咣噹”第709章 “毀滅”第153章 誰的中國,誰的四川第556章 紐約證券交易所第246章 在廣東第753章 兄弟裡保衛戰(中)第433章 下野第398章 潼關第72章 麻煩大了!!第675章 別忘記你曾經犯下的罪行!第963章 法國投降第608章 吳蘊初第447章 統一之前!!第415章 湖南會戰之益陽內鬥第45章 岩鹽第617章 大會戰:以血還血第120章 革命聖地第271章 西南王!第1017章 “水雷”第269章 昆明風雲(下)第280章 官員第73章 進城!第536章 “元首夫人”第379章 巴壁虎第276章 大騙局第571章 爲了遠東的和平、自由,出兵!第543章 上海強拆案第941章 東京大轟炸!!第390章 “巨龍計劃”第146章 軍神來了!!第543章 上海強拆案第855章 反擊第303章 國民革命軍第19章 土匪以及鄉紳第42章 酒會第205章 重慶兵變(下)第990章 九龍之虎第491章 王恆嶽的南京金陵造船廠第173章 武器第857章 末日第147章 蔣百里第439章 和洋人打官司(下)第226章 一條都不答應!!第759章 爆破軍火庫第291章 軍餉來了第685章 鐵和血!第423章 上海灘風雲(上)
第380章 棄守第854章 什麼纔是戰爭!!第777章 鐵血總統第216章 討袁之戰!!第126章 中華軍,出動!!第448章 鐵血元首!!第752章 兄弟裡保衛戰(上)第443章 大劫案!第664章 心中的賊第452章 事態擴大!!第390章 “巨龍計劃”第749章 神一樣的大總統!!第818章 希特勒和他的德國第20章 “武器”第688章 反諜第660章 “大工業時代”!第23章 加油,王大人!第164章 分裂國家者,死!第725章 一個“傻子”創造的海戰奇蹟!!第385章 要把法律完善起來第704章 東京66大暴動!第234章 擴編、經略四川第595章 “等待冬天”第22章 大人一定不能夠輸!第64章 熊克武第465章 對抗第583章 異己必須排除!!第387章 孫連仲(下)第364章 第二科第一行動隊第974章 阿西克島第807章 美國的排日主義!第508章 伊爾庫茨克會戰(中)第470章 中國來的張公子第234章 擴編、經略四川第901章 “特工”第237章 稅收、教育第177章 護國討袁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108章 鎮壓第430章 上海風暴(下)第934章 重逢第126章 中華軍,出動!!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1019章 “情報”第319章 幸運的皮特(下)第881章 遊擊在敵人的心臟第616章 大會戰:上刺刀!第456章 “出宮歲月”第1061章 大海空戰第571章 爲了遠東的和平、自由,出兵!第398章 潼關第804章 王恆嶽、蔣介石、袁世凱!第467章 外交勝利!!第494章 張作霖和“咣咣噹”第709章 “毀滅”第153章 誰的中國,誰的四川第556章 紐約證券交易所第246章 在廣東第753章 兄弟裡保衛戰(中)第433章 下野第398章 潼關第72章 麻煩大了!!第675章 別忘記你曾經犯下的罪行!第963章 法國投降第608章 吳蘊初第447章 統一之前!!第415章 湖南會戰之益陽內鬥第45章 岩鹽第617章 大會戰:以血還血第120章 革命聖地第271章 西南王!第1017章 “水雷”第269章 昆明風雲(下)第280章 官員第73章 進城!第536章 “元首夫人”第379章 巴壁虎第276章 大騙局第571章 爲了遠東的和平、自由,出兵!第543章 上海強拆案第941章 東京大轟炸!!第390章 “巨龍計劃”第146章 軍神來了!!第543章 上海強拆案第855章 反擊第303章 國民革命軍第19章 土匪以及鄉紳第42章 酒會第205章 重慶兵變(下)第990章 九龍之虎第491章 王恆嶽的南京金陵造船廠第173章 武器第857章 末日第147章 蔣百里第439章 和洋人打官司(下)第226章 一條都不答應!!第759章 爆破軍火庫第291章 軍餉來了第685章 鐵和血!第423章 上海灘風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