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乾爹急眼了

自從,李中易以鎮壓叛亂爲名,離開了開京之後,一連十餘天的光景,孟遙再也沒有和他見過面。

孟遙常年遊走於宮廷之中,他自然心裡很清楚,李中易其實是故意晾着他。

臨來開京傳詔之前,符太后和範質都囑咐過孟遙,務必看清楚李中易對朝廷的真實心態。

所謂的真實心態,孟遙心裡門兒清,指的就是,李中易有無不臣之心!

本朝太祖郭威,以武力推翻劉漢政權,這其中的確有劉漢政權因爲猜忌,屠殺了郭威全家的因素。

但是,郭威兵權在握,勢大難制,令皇權不穩,也是極其重要的惹禍根源。

人在廟堂上混,只要你的實力威脅到了皇權,不管你有沒有謀反之心,都會被朝廷視爲眼中釘和肉中刺,必欲除之後快。

孟遙知道符太后的心思,符太后早就後悔了,悔不該當初給李中易兵權,讓他領軍東征北伐。

高麗國叛亂的時候,朝廷打的主意其實是緩兵之計,將李中易送過大海,流放到窮鄉僻壤的高麗國那邊去,任其自生自滅,免得讓朝廷覺得礙眼。

等朝廷完全控制住局面,練出二十萬精兵,再隨便收拾李中易。

誰曾想,李中易渡海東征高麗之後,不僅沒被拖垮養瘦,反而進一步膨脹到有能力正面擊敗契丹人的程度,這就無可避免的引起了朝廷的恐慌。

臨來高麗之前,孟遙想過李中易會採取拖延戰術,卻做夢都沒有料到,李中易竟然仗着兵強馬壯,直接把他撂在了開京城的天使行轅之中,就這麼軟禁了起來。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孟遙一邊低聲咒罵李中易,一邊暗自發狠,只要他還能活着回開封城,一定要添油加醋的將李中易的各種不臣的舉止,“如實”的稟報給符太后。

“乾爹,請用茶。”貼身小太監楊玄,戰戰兢兢的將托盤捧到孟遙的手邊。

孟遙端起茶盞喝了口茶,冷冷的瞥了眼楊玄,在他的諸多幹兒子裡邊,就數楊玄最有心計。

在宮裡討生活,必須是有心計的乾兒子,才值得培養!

有心計和蠢笨,其實是相對而言的。能裡宮裡活下來的宦官,誰沒有心計,誰就死得早,死了還不知道是被誰坑死的,還要幫着數錢。

想當初,孟遙沒得勢的時候,也是宮裡大太監的乾兒子。那時候,孟遙因爲心眼子特別多,一直不得乾爹的賞識。

孟遙的乾爹,也就是前前任的內侍省都知王芳,王芳是本朝太祖郭威最信賴的宮裡人。

在孟遙看來,王芳特別喜歡使用老實人,主要是因爲老實人不可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然而,王芳哪怕在受郭威的信任,最終還是被老實人的乾兒子給坑死了。

老實人,經不起皇帝的信口套話,容易說真話。

老實人說真話,就不可避免的要被套出王芳暗中乾的各種見不得人的勾當,殺傷力無限大。比如說,王芳揹着郭威,在開封城中置辦了十幾處豪宅的醜事。

結果,自然是慘不忍睹的,郭威是個勤儉持國的個性,豈能容得下大碩鼠的存在?最終,王芳被活活的打死在了宮裡所有太監的面前。

孟遙至今清晰的記得,王芳的屁股都被打爛了,身下的血水宛如一條血蛇,極其緩慢的蔓延到了他的腳邊。

那驚悚的一幕場景,令孟遙至今難以忘懷,很多時候,他只要一閉上兩眼,就不自覺的會聯想到王芳的被打死。

不過,符太后畢竟是女流之輩,她既沒有經歷過戰爭硝煙的洗禮,也沒有太多的政治鬥爭經驗。

到目前爲止,符太后一直十分信任孟遙,並且把他派來高麗國宣詔,以便就近觀察李中易的叵測心思。

李中易甩臉色給孟遙看,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一句老話:你孟遙算是哪根蔥?

天下人都知道,孟遙是符太后的心腹,李中易看不起孟遙這個天使,就等於是根本沒把符太后放在眼裡。

“小玄子,你說說看,銅臭子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孟遙冷不丁的停下轉圈的腳,面無表情的問楊玄。

楊玄摸了摸腦袋,憨憨的說:“乾爹,小的腦子笨,怎麼可能猜得出銅臭子在想什麼呢?”

孟遙明明知道,楊玄這是在藏拙,但他依然心裡覺得十分妥貼。要知道,小跟班的宦者,絕對不能笨,但也不能精明到令人感到驚悚的程度。

“那你說說看,銅臭子是不是真的想謀反?”孟遙的心裡其實已經認定,李中易必反,但他還是希望這不是真的。

李中易如果舉旗造反,身在虎穴的孟遙第一個要倒黴,說不準會被綁去刑場,借他的人頭去祭旗。

楊玄猜得到孟遙心裡的恐懼,實際上,他也怕得要死。

只是,這座天使行轅,早就讓軍漢們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他們主僕二人已是插翅難逃。

孟遙坐困於愁城之中,李中易卻在有條不紊的調動兵馬,把從幽薊大平原上擄來的南遷漢民,分批次運輸去了平盧節度轄境的登州、萊州等地。

由於南遷的漢民,只是迫於李家軍的軍威,而敢怒不敢言而已。派去護送的兵馬,按照一比六或是一比七的比例,沿途監視和看押。

李中易絕非心慈手軟之輩,他暗中下過嚴令,膽敢煽動南遷移民鬧事者,一律就地正法,其家眷也全部貶爲官奴。

按照李中易治政經驗而言,沒有經過組織性和紀律性訓練的南遷漢民,其實都是一團散沙,只要大家有口飯吃,就絕難凝聚成一股繩。

換句話說,儘管南遷的移民很不樂意,但是,李中易有理由相信,只要他兌現了承諾,不出三年五載,這些人就都是他最忠實的擁躉。

給每個成年的男丁或女郎,分配幾十畝地,不僅三年免一切稅賦,還租借耕牛、農具等物,又派官軍協助他們春播秋收。除了,李中易之外,這是哪家官府都做不到的事。

第962章 敗類第167章 大做秀第759章 犯忌第960章 分賞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817章 巧會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1421章 召見大周氏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720章 宰羊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415章 搞鬼第60章 優劣第931章 抽查第1524章 擒仙第1215章 車軌第707章 戰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273章 告急第1373章 收穫第448章 登陸第56章 大忽悠第650章 近衛軍第1279章 三軍擁戴第948章 臣虜第896章 辣手第645章 誰敢逼宮?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666章 寶物第308章 反骨仔第1185章 絞監候第1388章 彈壓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394章 稀泥怎麼和?第826章 作死第1124章 暴風雪的前夜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642章 將心異動第248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883章 負荊第79章 摘瓜第722章 不鳥欽使第978章 逃離汴梁第1308章 宮變第311章 窮追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692章 夜襲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149章 垂拱殿算帳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50章 小成第1381章 案子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599章 奸細第1474章 伐蜀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95章 白刃肉搏第298章 搶劫第371章 瞎猜第1341章 登基第464章 打殘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1341章 登基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806章 誤會第29章 同事第1356章 謀局之深第1362章 出賣第1230章 壞運氣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1078章 攻山第725章 警訊第650章 近衛軍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803章 秘謀變局第417章 狠咬第363章 惡賊第1477章 犬子?龍女第896章 辣手第1117章 內閣驚變第1254章 難題第188章 遭雷劈第1132章 黃剝皮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1501章 奪關第743章 紙老虎第606章 聚殲第104章 驚變(三更送上,求月票)第1234章 連夜轟擊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828章 家丁來了
第962章 敗類第167章 大做秀第759章 犯忌第960章 分賞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817章 巧會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1421章 召見大周氏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720章 宰羊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415章 搞鬼第60章 優劣第931章 抽查第1524章 擒仙第1215章 車軌第707章 戰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273章 告急第1373章 收穫第448章 登陸第56章 大忽悠第650章 近衛軍第1279章 三軍擁戴第948章 臣虜第896章 辣手第645章 誰敢逼宮?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666章 寶物第308章 反骨仔第1185章 絞監候第1388章 彈壓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394章 稀泥怎麼和?第826章 作死第1124章 暴風雪的前夜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642章 將心異動第248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883章 負荊第79章 摘瓜第722章 不鳥欽使第978章 逃離汴梁第1308章 宮變第311章 窮追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692章 夜襲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149章 垂拱殿算帳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50章 小成第1381章 案子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599章 奸細第1474章 伐蜀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95章 白刃肉搏第298章 搶劫第371章 瞎猜第1341章 登基第464章 打殘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1341章 登基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806章 誤會第29章 同事第1356章 謀局之深第1362章 出賣第1230章 壞運氣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1078章 攻山第725章 警訊第650章 近衛軍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803章 秘謀變局第417章 狠咬第363章 惡賊第1477章 犬子?龍女第896章 辣手第1117章 內閣驚變第1254章 難題第188章 遭雷劈第1132章 黃剝皮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1501章 奪關第743章 紙老虎第606章 聚殲第104章 驚變(三更送上,求月票)第1234章 連夜轟擊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828章 家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