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柳絕戶

“那寧防就不要了?”

布政使韓椿這話一出,何桂清的臉就當場就拉下來了,你好歹是進士出身,做過庶吉士、翰林、御史、浙江鹽運司、福建按察使這麼多任職,怎麼就這麼不通世故,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在浙江巡撫任上,真正能被中樞稱道的事也就是兩件事。

第一樁是籌餉,別的不說,每月浙江光給江南大營就協餉白銀六萬兩,軍需軍火不計其數,至於其餘各路平賊大軍,浙省也常有接濟,以致於時人皆謂天下軍餉大半出自蘇南、浙北。

籌協之事,下面民怨四起,以致民變頻發,而經手官吏多有貪腐,替前線籌一兩軍餉,往往同時會有七八兩銀子落入私人的腰包,但是誰不能在這件事攻擊何桂清辦得錯,反而要誇他協餉得力,堪稱國之干城。

第二樁就是三防辦得好,所謂三防,是指寧防、衢防和嚴防,也就是在浙江西南方向防堵太平軍入浙。

三防之中,又以寧防最重要也辦得最漂亮,所謂寧防,是指安徽境內的徽州、寧國兩府,可以說是浙江屏障,雖是安徽轄境,但何桂清恐太平軍自寧國入浙,故設防於寧國。寧防雖非浙地,但卻爲是浙江而設,因此不但駐軍的糧餉、軍火皆由浙江供應,浙江方面還在寧國駐有大批兵勇,甚至連浙江提督鄧紹良都常駐寧國,以防太平軍入境。

可是現在把鄧紹良和他的部隊從寧國撤下來,這寧防還要不要?

布政使韓椿這句話不但讓巡撫何桂清的臉掛不住,就連提出此議的浙江按察使晏端書都緊繃着臉,至於最下首的杭州府通判王有齡也是臉如寒霜。

何桂清、晏端書、王有齡都是同一個小圈子裡的人,韓椿這個漢軍旗出身的韓椿卻非他們這個小圈子裡的自己人,因此這話一出也有了悔意:“王通判,你有什麼高見?”

最下首的杭州府通判王有齡官銜不高,卻是何桂清的心腹,他沉吟了一會,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撫臺,藩臺,臬臺,我倒是有點見解,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何桂清親切地喚着王有齡的字:“雪軒,你講便是。”

王有齡當即說道:“那下官便講一講,這股紅巾賊倡亂於溫郡,悍勇無匹,溫鎮的文稿大家也是看過了,副將池建將、姚武城、遊擊卓大林、都司章誠先後殉職,死傷兵勇甚多,據說賊中還有數百真長毛。”

他緩了緩繼續說道:“這樣的悍賊,實是聞所未聞,較之真長毛未必遜色多少,又在浙省境內,我等自然要齊心協力平定此寇,所以第一樁要務是滿漢齊心協力,而今杭州將軍遠在北地,滿漢之間難免生些糾葛,我等應一齊聯名上奏,請駐防將軍早日來浙述職。”

按照滿清體制,浙江全省級別最高的應當是杭州將軍,但是現任的杭州將軍瑞昌的任命雖然下來了兩年了,但是一直沒正式上任,只是留在僧格林沁身邊贊襄軍務。

歷史上這位杭州將軍一直跟在僧王贊襄七年多時間才正式上任,剛剛正式上任一年多就遇到了李秀成兩攻杭州,在絕境之中只能自殺。

可是這個時空,王有齡卻是決心把瑞昌逼到杭州來:“駐防將軍一日不在,滿漢一日不能齊心,我等應當聯名上奏。”

對於這個一個無關大局甚至有些可笑的處置,卻獲得了在座這些浙省大員的一致好評:“雪軒說得甚是!”

“駐防將軍一日不在杭城,滿漢便難免出現糾葛!”

“雪軒兄高見啊!”

瑞昌是滿員,如果天塌下來,他這個從一品駐防將軍的責任絕對跑不了,一切有他頂着,何桂清以下都是樂見其成。

接着王有齡又說道:“繼續第二樁要務,則是請援,溫鎮文稿說了,賊勢如火,非得軍餉一百萬兩,雄兵兩萬才能平定,如今全浙兵餉盡在三防,雖可於各府抽調兵勇,拔補軍餉,但無異於挖肉補瘡,而溫郡在全浙最南,杭城難以顧及,反而離福州甚近……”

他這話一開口,在座衆人都是連連點頭,這真是最好的辦法。

溫州處於浙江最南部,離杭州最遠,卻緊鄰福建,而浙江福建在清朝的軍事與行政體制中屬於同一個戰區,在浙江巡撫之上尚有浙閩總督。

“我設防於寧國,保得全浙數載平安。”王有齡講起來頭頭是道:“如今溫郡之亂,浙江鞭長莫及,王總制以下精兵強將無算,可參照寧防舊例,請閩省暫設溫防,遣一員干將率兵出溫郡,防堵紅寇!”

大家都是覺得王有齡這主意妙透了,浙江既是浙閩總督的轄區,那溫州自然也是浙閩總督王懿德的轄境,福州與溫州近在咫尺,那麼請浙閩總督主持防堵紅寇,那正是人地兩宜的美事。

只要是浙閩總督王懿德接了手,那麼這天塌下來也是王懿德先頂着,而且籌兵籌糧籌餉也是王懿德的首要責任。

大家雖然不能從這個火坑裡脫身出來,但是至少今天晚上回家可以睡個好覺了。

何桂清和王有齡交情最好,又知道最近王有齡跟一個叫胡光塘的商人打得火熱,這胡雪巖給王有齡出了不少主意:“雪軒,莫不是那胡雪巖給你寫的條陳,若是他真有這才具,我可以給他介紹一宗好生意,浙省接濟江南大營的軍餉、軍需、軍食、軍火正差個人擔起採辦輸運重責了。”

“那我先替雪巖謝過撫臺了!”王有齡大喜望外,胡雪巖是他夾袋中的人物,得了這麼一宗美差,自己也能在其中分潤:“撫臺,藩臺、臬臺,若是這事能成,我讓雪巖老弟親門上門來答謝諸位!”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胡雪巖上門還能空手答謝不成,肯定是奉上一份厚得不能再厚的重禮。

何桂清會心一笑:“雪軒你這兩個條陳甚好,只不過緩不濟急,杯水車薪,尚救不了溫鎮這場滔天大火,可有什麼更好的方略?”

王有齡早有準備:“撫臺,我尚有一釜底抽薪之策,諸位可曾聽說賊中有一真長毛,名謂柳絕戶?”

第353章 以毒攻毒第561章 志願軍第477章 敲門第371章 王永義第1章 回首百年第95章 黃旗第573章 氣盛第334章 張遂謀第108章 兄弟第527章 登陸第214章 鄉官第286章 第三種可能第560章 沖天志第245章 龍虎鬥第524章 決裂第570章 羣架第419章 接濟第8章 妖術第49章 訂單第291章 親戚第352章 大舉第568章 城下第284章 上刺刀第227章 名將風采第357章 風雲突變第377章 人事第494章 火輪第495章 帶路黨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393章 佈局江蘇第416章 風格第560章 沖天志第7章 內憂第301章 福建攻略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483章 嶺南第31章 全勝第325章 騾子第252章 瘋狂第151章 改槍第347章 致命的柵欄第513章 廣州第27章 接敵第524章 決裂第355章 刮目相看第443章 選擇第8章 妖術第118章 危機與機遇第47章 德蒙斯第461章 孟託班的痛苦第115章 鑄炮第377章 人事第131章 背後的謀劃第238章 銀行第236章 處州攻略第122章 肥牛第360章 滿城落日第277章 中立港第373章 上游第64章 人潮第250章 回馬槍第363章 洋兵第278章 鄧紹良第245章 龍虎鬥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325章 騾子第404章 升火第411章 斷指第519章 安慶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496章 道臺第266章 席位第114章 收穫第578章 最初的血第210章 清貴第21章 殺人第151章 改槍第37章 磐石第98章 海安第222章 暴露第180章 求援第313章 利用第192章 豆腐榨油第205章 紫薇星號第378章 胎動第478章 選擇第326章 主攻第97章 圍城第447章 帝國利益第294章 未決第313章 利用第450章 爆炸性新聞第26章 西征第420章 蘇州第392章 江寧留守第424章 待機第173章 起潮第102章 破城第120章 虹軍
第353章 以毒攻毒第561章 志願軍第477章 敲門第371章 王永義第1章 回首百年第95章 黃旗第573章 氣盛第334章 張遂謀第108章 兄弟第527章 登陸第214章 鄉官第286章 第三種可能第560章 沖天志第245章 龍虎鬥第524章 決裂第570章 羣架第419章 接濟第8章 妖術第49章 訂單第291章 親戚第352章 大舉第568章 城下第284章 上刺刀第227章 名將風采第357章 風雲突變第377章 人事第494章 火輪第495章 帶路黨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393章 佈局江蘇第416章 風格第560章 沖天志第7章 內憂第301章 福建攻略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483章 嶺南第31章 全勝第325章 騾子第252章 瘋狂第151章 改槍第347章 致命的柵欄第513章 廣州第27章 接敵第524章 決裂第355章 刮目相看第443章 選擇第8章 妖術第118章 危機與機遇第47章 德蒙斯第461章 孟託班的痛苦第115章 鑄炮第377章 人事第131章 背後的謀劃第238章 銀行第236章 處州攻略第122章 肥牛第360章 滿城落日第277章 中立港第373章 上游第64章 人潮第250章 回馬槍第363章 洋兵第278章 鄧紹良第245章 龍虎鬥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325章 騾子第404章 升火第411章 斷指第519章 安慶第258章 雨霆雨露,俱是君恩第496章 道臺第266章 席位第114章 收穫第578章 最初的血第210章 清貴第21章 殺人第151章 改槍第37章 磐石第98章 海安第222章 暴露第180章 求援第313章 利用第192章 豆腐榨油第205章 紫薇星號第378章 胎動第478章 選擇第326章 主攻第97章 圍城第447章 帝國利益第294章 未決第313章 利用第450章 爆炸性新聞第26章 西征第420章 蘇州第392章 江寧留守第424章 待機第173章 起潮第102章 破城第120章 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