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來到妖皇宮外,經紅袖通稟後入得妖皇宮中。先行見過陸久,而後將殷壽的情況細細稟明。
陸久聽聞仲敘述完畢,心中不由暗贊這昏庸紂王倒是個人才。能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將信仰之力納爲己用,法門雖然粗淺,卻也是難能可貴。
二弟子求上門來,陸久不忍拒絕,便將法門隨手改動一番,立成上乘法門。錄在玉符之中交給聞仲,囑咐道:“此法真靈封神者可用。你是肉身成聖,切記不可習練。專心凝鍊雷罰之力皆可,法力駁雜對你沒有好處。”
聞仲恭聲應下,告辭離去
。回到天庭九天應元府,即刻將法門傳於殷壽,並細細爲他講解各種奧妙,留他在府中修行,遇到疑難也好就近請教。
殷壽心中感激之至,哆嗦着嘴脣不能言語。聞仲好言撫慰一陣,爲他安排修行之所。而後,又命人去將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請來。
片刻後,趙公明匆匆而來,見着聞仲問道:“道友,何事喚我前來?”趙公明生性仗義豪爽,以爲聞仲有事相求,便急忙趕來。
聞仲請趙公明入座,將手中玉符遞給他,微笑不語。
趙公明狐疑着接過,神念探入其中。一看之下,登時從椅子上跳將起來,原的轉着子,口中不住喃喃自語。此刻,他心中的動容無法言喻,本以爲此生法力再無寸進,不想還有這等妙法。
聞仲待趙公明情緒稍稍穩定,正色說道:“公明道兄,你可要想仔細了。此乃神道修煉法門。一旦開始修煉,就再難修回仙道,混元此生無望了。”
趙公明心中一顫。目中滿是黯然,澀聲道:“趙公明如今已是這般光景,還奢望什麼混元大道。”
聞仲見他那悽然模樣,心中感同身受,悵然嘆息道:“都是聞仲連累了道兄。”
趙公明見不得聞仲自責的模樣,灑然道:“即便未曾遭劫,又有幾人能證混元?都是我自己的命數,與道友何干。只恨燃燈小人,闡教卑鄙。此恨不可消除!”
說着。揚一揚手中玉符,復又言道:“今日承蒙道友厚賜,日後未嘗沒有報仇雪恨的機會!不知如此妙法從何處得來?”
聞仲垂首恭立答道:“乃是老師恩賜。”
趙公明聞言大喜,對神道法門的信心更足。對着三十三天外深深一躬,口中念道:“妖皇聖人還救下趙公明三個妹子,在此一併謝過。”
言罷,直起身來。稍稍思索之後,取出一片玉符將法門複製一份,原件遞給聞仲斗府自責。我等師兄弟頗爲擔憂。還請道友走上一遭帶去此物,對她說。我們師兄弟從來不曾怨過她。”
聞仲接過重重點頭,面上滿是感激神色
。
趙公明又問道:“我欲將此法遍傳我截教衆神。道友以爲如何?”
念及陸久性情,聞仲微笑頷首道:“道友放心,老師定不會見怪。”
忽然想起當年情景,趙公明自嘲一笑道:“隨手送出先天法寶的妖皇聖人,豈會如此小氣。我趙公明何時有了這等小人之心,哈哈哈哈……”
言罷,大笑着離去。
聞仲看着趙公明的背影。心中感慨非常:老師留下的法門,乃是依靠信仰之力提升法力。趙公明身爲財部正神,所受香火首屈一指。只怕日後燃燈有難了……
神道修行法門的問世,迅速遍及周天星神。讓各大教派,尤其是闡截兩教重視起來,元始天尊更是親自創出一門凝練信仰之力的法訣。
此後,神蹟頻頻降臨人間,各自爭奪香火。奈何佛教擅長蠱惑人心,始終穩穩壓各大教派一頭。
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乃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綵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頂一塊巨石,矗立在此已有無數歲月。忽然炸裂開來,一顆五彩神石懸浮半空。山風一吹,化作一隻石猴,目中金光射衝斗府。
半山腰處岩石上趴着一隻老白猿,懶洋洋的。見得山頂情形,精神陡然一振,死死盯着那時候喃喃自語:“終於來了……”
錦繡天媧皇宮。
女媧娘娘神情一動,心知是早年在花果山設下的禁制被觸動。神念掃向下界,瞭解石猴誕生後的行爲,不由嫣然一笑,抓起先天靈寶江山社稷圖直丟下去。
石猴早又靈智,悶在巨石中許多年,如今方得自由,哪還不縱情嬉戲于山中?每日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這一日天氣炎熱,石猴林中玩耍一陣,便與衆猴一同去那山澗中洗澡。那股澗水奔流而下,湍急異常。衆猴紛紛鼓譟,要順澗邊往上尋那源頭耍樂。
於是乎,猴羣啓動,順澗爬山,直至源頭之處
。但見飛流直下,一道水簾懸掛于山崖峭壁之上。
衆猴皆心生懼意,忽然有猴高喊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爲連呼了三聲,石猴跳將出來,應聲吼道:“我進去!看我的!”
石猴瞑目蹲身,縱身徑直鑽入水簾中,只覺身子着的。睜開眼睛四下張望,那裡邊卻是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
他站起身來定了定神,仔細再看時,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而後又欠身上橋頭,邊走邊看,洞內石桌石椅俱全,好像有人居住一般。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花果山福的,水簾洞洞
石猴喜不自勝,急忙抽身往外走。蹲身跳出水簾外,抓耳撓腮大笑道:“大造化!大造化!”
衆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
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天造的設的家當,正合我等使用。”
衆猴紛紛圍着他叫道:“快細說說,細說說!”
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橋,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窩、石竈、石碗、石盆、石牀、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刻着花果山福的,水簾洞洞天。裡面頗爲寬闊,容得正是我們安身之處。。我們都搬進去,省得受颳風下雨的老天氣!”
衆猴聞言個個歡喜,一同隨石猴入了水簾洞觀看。
玩鬧一陣,石猿端坐在主位石椅上叫道:“列位!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爲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
衆猴聽說,皆心悅誠服。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口稱“大王”。
石猴在花果山自在逍遙,好不快活
。直到有一日見老猴病死,頓時失去了和衆猴玩鬧的心情,坐在花果山巔降生處,獨自悶悶不樂。
手下馬猴頭領尋來,問道:“大王,何事不快?”
石猴鬱郁道:“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着,遲早身死。叫我如何能高興得起來?”
馬猴頭領聞言說道:“山腰處有一位白猿老祖宗,活了不知多少年月。大王何不去向老祖宗求個長生妙法?”
石猴聞言大喜,拉着馬猴頭領飛奔至山腰處,跪在老白猿身前求道:“老神仙,求您賜弟子一個長生妙法。”
“不敢,不敢。”老白猿慌忙將石猴扶起,搖首道:。不過是當年偶爾得了仙緣,蒙神仙點化,才能活了這些歲月。”
石猴又問道:“老祖宗可願將長生妙法教授與我?”
老白猿緩緩搖頭道:“非是老朽不願,實不能爾。老朽只能長生,卻不知其中奧妙,着實無從教授。”
石猴頓時黯然,又聽老白猿道:“大王莫急。老朽蒙神仙恩典,卻是知曉老神仙的洞府所在。大王若是有意,可前去相求。”
石猴頓時大喜,連聲追問洞府所在。
老白猿遙指西方道:“此去漂洋過海,有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便是。”
石猴謝過後,即刻飛奔回水簾洞召集衆猴準備。翌日辭別衆猴,便駕着竹筏飄向無邊無際的大海。
在海上漂流了三年多,忽有一日眼前一陣迷糊,到了一處湖泊上,湖面平滑如鏡。遠處山巒起伏,林木蔥蔥。
“不是在大海上嗎?怎生到了此間?莫不是……”石猴喃喃自語,心中莫名一喜,將竹筏滑向岸邊,縱身一躍而上。邊走邊看,直到轉過山腳,他才發現一座茅屋,大門掩着。
石猴推門而入,只見一位雍容華貴的女子盈盈立於身前不遠處,傾國傾城的容顏上蒙着一層淡淡的光暈,如同霧裡(,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