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大膽試探

法正和荀彧二人爲了荀彧的去留問題進行了一番脣槍舌戰。法正眼看自己無法說服荀彧,當初出來之前可是當着諸葛亮的面在主公劉琮面前誇下海口。怎麼辦?法正腦筋飛速的旋轉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突破口……

“大人,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正以爲,大人滿腹經綸,心憂天下,決不能因爲某一個人的不作爲而放棄天下百姓!”法正話鋒一轉,將矛頭對準了當今皇帝劉協。

荀彧聽出了法正的玄外音苦笑了一下:“孝直,你想說什麼?”

“正只是以爲,以大人的王佐之才,就此歸隱實在是我大漢不幸。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正如大人所言,如今皇帝毫無進取之心,置天下不顧。但有進取之心的大有人在。亂世總得有人來終結……”

“打住!孝直,你越說越離譜!”荀彧連連打斷法正,這法正要幹什麼?怎麼可以如此出言不遜?皇帝昏庸無能那只是私底下埋怨埋怨。而法正不可能不知道荀彧是保皇派。在保皇派面如此放肆……

“大人,請允許我說完!”法正並不氣餒,而是站起身來,頓了頓接着對荀彧說道:“大人,正所言是否屬實?”

“就算如此,你要如何?”

“廢立襄陽天子,大人的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荀彧一臉的吃驚,咕嚕一聲,吞下一口唾液!這個法正確實太膽大了!這……荀彧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法正今天來此居然是逃勸說他廢棄劉協。

此前的二十多年,荀彧都從未動過這樣的念頭,就算曹操進位魏公,荀彧都以爲曹操只是想專權,還是會尊崇漢天子劉協的。

“廢立襄陽天子?”

“沒錯!”法正迎上荀彧的目光,毫不躲閃十分沉着回答道。

荀彧也是站起身來繼續逼問法正道:“由誰廢?”

“漢丞相劉琮!”法正回答道。

荀彧又是問道:“廢誰?”

“廢昏庸無能漢天子劉協!”

荀彧問道:“立誰?”

“立漢室宗親,漢丞相劉琮!”法正朗聲回答道。

荀彧也是提高了音調,厲聲質問問道:“因何廢?”

“君綱不振,一不能威臨羣臣,二不能庇佑天下萬民,三不能守護皇家尊嚴!”法正似乎早有準備,毫不遲疑的回答道。

荀彧心有不甘,法正所言幾點全是劉協的軟肋。也正是因爲如此纔會導致天下羣雄林立,狼煙四起,荀彧略做停頓,而後問道:“因何立?”

“有謫則不立庶,有賢則不立不賢!如若帝王之脈,無謫無賢,則當選擇天下賢良聖智辯惠之人,立以爲天子!漢家制度,自有舊例。諸呂滅,修侯周勃迎代王爲天子;孝昭皇帝無子,博陸侯霍光迎昌邑王爲天子,而後昌邑王不賢,霍光遂廢棄昌邑王,迎戾太子之後,立以爲天子……”

“且近代以來,先有蠢吾侯入主天子之位,後有解瀆亭侯登基大統。有謫則立謫,有賢則立賢,然若是謫、賢皆無。則迎天子於民間。此本即是我漢家制度,況丞相乃魯恭親王之嫡後,有何不可!”

法正義正言辭,荀彧知道他可能早有準備,便接着問道:“如何廢?”

“召集三公羣臣於宮中,宣佈天子不賢無能之罪!”法正回答道。

荀彧問道:“如何立?”

“本是一家,禪讓即可。無賢之君,既不足以蕩平亂世,遂禪讓於有賢之君,此安護漢家宗廟之善策。”

至此,荀彧以前的所作所爲就完全徒勞了。身爲劉琮軍師的法正居然能夠當着荀彧的面說出了這番話。不管這是法正的想法還是劉琮的。都已經不重要了。劉琮代替劉協只怕是遲早的事情。荀彧黯然的低下了頭。現在的他是那麼的愈發無助。

法正勸他留下,居然提出了廢立天子!仔細想想法正的話也沒錯。你荀彧不是畢生志願就是輔佐君王麼?如今皇帝無能,劉琮取而代之,你就不用歸隱山林了,繼續輔佐劉琮吧!

這是一場無硝煙,卻直插本心的對話!交戰的雙方是目前襄陽朝廷當中極具分量的兩位智者。

由誰廢、廢誰、立誰、因何廢、因何立、如何廢、如何立。荀彧看似咄咄逼人的七句短問卻被法正化於無形,廢立之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展現在荀彧面前。法正的七句回答,猶如七道驚雷直插荀彧內心,令他幾乎神魂失拒!

兩人停歇下來時,荀彧一身冷汗,莫不是這個時候劉琮就要取而代之嗎?他是如此急不可耐,比曹操還有過之?

“孝直,此話只能在你我之間說說,切不可外傳……”

“大人請放心,若不是爲了留下大人,正也不敢如此大膽。在正看來,大人之於朝廷和天下的重要性,遠勝當今皇帝。正並非輕薄之人,此番言語此前也從未與我家主公提起。但大人是明白人……”

“呵呵……”聽法正說這番話也是臨時起意,荀彧鬆了口氣接着說道:“孝直爲主公辦事,無所顧忌,勇氣可嘉!可誠如孝直所言,荀某當初離開曹操豈不是大錯特錯?你家主公不過佔據兩州,而曹操卻擁有幽、冀、兗、青、徐、豫、司隸、關中等地。

那曹孟德也絕非草包,誅呂布,驅劉備,斬袁術,收張繡,破袁紹,哪一個對手是等閒之輩?若是荀某入孝直所言,只是一味的追求賢能主公,又何必捨近求遠?”

荀彧不愧是一個政治家,就算法正說得滿腔熱血,吐沫橫飛。但荀彧依舊十分冷靜。是啊,按照法正的說法,這天下能者居之!那麼曹操已經向天下人證明了他的才華。荀彧有何必捨近求遠呢?荀彧在曹操軍團可是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功臣!他如果早就和法正所說的那樣,曹操也不至於與他鬧翻!

“大人,曹操的實力確實比我家主公要強大。可大人還記得高祖皇帝麼?秦人失鹿,天下人逐之。先有陳勝、吳廣,後又項梁,可是最終是高祖贏得了天下。

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光武帝在家鄉起兵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實現了漢室中興!

如今的曹操只不過是當年的項梁、王莽而已。能夠安定天下,復興漢室的唯有我家主公!大人,如今天下之勢,與高祖、光武帝當年是何其相似?大人何不早些迷途知返,從龍建功更待何時?”

“哈哈,沒想到孝直真是長了一張利嘴啊。好一個項梁、王莽!好一個高祖、光武!果真是麾下丞相第一謀士啊。荀某佩服!只是荀某以爲漢室氣數未盡,皇帝雖然失德,卻沒有到非廢不可的地步。孝直如此慫恿荀某,就不怕荀某將你押入大牢?要知道彧現在還是御史大夫!”

“大人,正如此只是爲了大人前途,爲了天下蒼生。相信大人能夠理解。何況廢立只在一念之間。大人只知道終於當今皇上,昔日陳留王。可曾還記得弘農王、少帝劉辯?

大人有濟世之才,卻要隱居山林。就算大人自己願意,怕是也不能得償所願!前路已明,大人若是執意如此必將落得不仁不義……”

“孝直莫要危言聳聽,荀某歷經亂世,一直行得正,坐得端,不仁不義何從談起?”荀彧以爲法正在廢立天子的問題上無法說服自己,便又要叉開話題。

“正所言絕非虛言!近漢室朝廷衰微,已是不爭的事實,大人有王佐之才,不肯出力。有明主卻不願意報銷,執意要離開朝廷,棄天下百姓不顧。是爲不仁!

正此來是勸大人從龍建功。大人若是執意請辭,大人此去,我家主公想來不會高興!就算主公不說,也自會有人針對你們荀氏族人。主公能夠千里迢迢將荀氏族人從潁川遷出,也能在一夜之間將其覆滅、若是落得如此下場,於族人而言,大人便是不義!”

“你!”荀彧只所以想歸隱,就是荀氏家族還有他的容身之地,若是因此劉琮遷怒荀氏,那荀氏一族只怕是從此消失。那就不是損失一個荀攸那麼簡單!而如果沒了荀氏,荀彧又要去哪裡歸隱呢?

這法正不僅膽大包天,而且有點耍無賴,這是**裸的威脅!你不是說君上不賢,不想侍奉君上嗎?可以啊,換!不同意換?那你留下來啊。

既不同意換,又不願意爲朝廷繼續處理,那你這樣的人才留着就是禍害!不僅你是,你的族人都是!

荀彧再一次被法正震撼了,這太直接了!難道這是劉琮的意思?荀彧請辭已是十分不甘心。但是他知道現在的襄陽朝廷,已經完全被劉琮掌控。若是皇帝有上進心,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或許會換來些許回報。現在他不指望皇帝了。

法正就是抓住了他只一點,你既然指望不上了皇帝了,那這個皇帝早晚會被廢了。你還是繼續留下來,不爲別的,爲了皇帝的性命和荀彧一族上百人的性命!

這一招比曹操賞賜空食盒要狠得多!容不得荀彧不三思!

第344章 徐庶會曹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40章 說服劉表第292章 智者野心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17章 張博下注第236章 孫策死因第99章 圍攻首蠻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120章 智辯荀彧加更第430章 有降書來都103章急援江夏第408章 美女夜襲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222章 欲煉神兵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252章 逼反馬超第151章 再圍劉備第344章 徐庶會曹第196章 金旋被刺第341章 堵住張頜第65章 風流劉敏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59章 韓玄拒婚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29章 父子共謀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220章 天降龍兒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228章 房陵歸降第252章 逼反馬超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5章 單挑甘寧第269章 冒險追擊第7章 輕鬆取勝都209章關羽談兵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202章 放匪歸山第350章 文聘襲營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270章 走馬換將第240章 盟軍切磋第341章 堵住張頜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262章 落鳳坡前第51章 精兵特訓第154章 功臣韓依第107章 弓箭逞威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77章 羞愧難當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441章 計定子午谷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424章 許銘劫王第2章 奇恥大辱第449章 空城計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126章 劉表病逝第48章 第一桶金第195章 張鬆獻第145章 營救徐母第35章 收拾姜麗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188章 劉雯遠嫁第153章 腹黑諸葛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135章 曹操南征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271章 另闢蹊徑第380章 將相和解第182章 試牀第378章 甘寧馳援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7章 輕鬆取勝第121章 覲見皇帝第249章 董和被困第314章 逃出許昌第131章 未雨綢繆
第344章 徐庶會曹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40章 說服劉表第292章 智者野心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17章 張博下注第236章 孫策死因第99章 圍攻首蠻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120章 智辯荀彧加更第430章 有降書來都103章急援江夏第408章 美女夜襲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222章 欲煉神兵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252章 逼反馬超第151章 再圍劉備第344章 徐庶會曹第196章 金旋被刺第341章 堵住張頜第65章 風流劉敏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59章 韓玄拒婚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29章 父子共謀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220章 天降龍兒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228章 房陵歸降第252章 逼反馬超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5章 單挑甘寧第269章 冒險追擊第7章 輕鬆取勝都209章關羽談兵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202章 放匪歸山第350章 文聘襲營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270章 走馬換將第240章 盟軍切磋第341章 堵住張頜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262章 落鳳坡前第51章 精兵特訓第154章 功臣韓依第107章 弓箭逞威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77章 羞愧難當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441章 計定子午谷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424章 許銘劫王第2章 奇恥大辱第449章 空城計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126章 劉表病逝第48章 第一桶金第195章 張鬆獻第145章 營救徐母第35章 收拾姜麗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188章 劉雯遠嫁第153章 腹黑諸葛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135章 曹操南征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271章 另闢蹊徑第380章 將相和解第182章 試牀第378章 甘寧馳援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7章 輕鬆取勝第121章 覲見皇帝第249章 董和被困第314章 逃出許昌第131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