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被大火嚴重摧殘的辦公室,也是外面的人,看到有人求救,才報警的辦公室裡面。
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令人作嘔的腐臭氣息。只見一具屍體斜倚在窗臺邊,身體微微前傾,彷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奮力掙扎,試圖衝破窗戶,逃離這奪命的火海。
另一具屍體蜷縮在門口角落,身體緊緊團成一團,雙手本能地護住頭部,似乎想以此抵擋撲面而來的熊熊烈火。
法醫張凱迅速戴上手套,蹲在窗臺邊的屍體旁。
張凱仔細查看屍體的形態,眉頭緊鎖,一邊觀察一邊向陸川彙報:“陸隊,屍體呈現出明顯向窗臺傾斜的姿態,右手保持着前伸的動作,彷彿在竭力夠着什麼。從他的姿勢以及窗臺周邊殘留的痕跡判斷,很可能在火災發生時,他試圖從窗戶逃生。”說着,張凱輕輕翻開死者的眼瞼,又查看了口腔內部,補充道:“從結膜的充血程度以及口腔內菸灰的殘留情況來看,在他嘗試從窗戶逃生時,已經吸入了大量濃煙,身體機能應該受到了極大影響。不過,目前還不能確定他是否有其他外傷,需要進一步詳細檢查。”
陸川微微點頭,目光緊隨着張凱的動作,神色凝重地問道:“那根據這些痕跡,能大致推斷出他是在火災初期就開始往窗臺這邊移動,還是火勢蔓延到一定程度才行動的?”張凱思考片刻,回答道:“從屍體背部那些不規則且程度不均的燒傷痕跡來看,他在轉身或移動過程中,受到了不同強度火焰的灼燒,這或許表明他在火災初期就有所行動,並非坐以待斃。只是隨着濃煙的不斷侵襲,他的行動逐漸變得遲緩,最終還是沒能成功逃脫。”
隨後,陸川和張凱將注意力轉移到蜷縮在門口角落的屍體。張凱圍繞着屍體踱步觀察,發現屍體緊緊蜷縮,膝蓋彎曲靠近胸口,雙手護在頭部的姿勢十分僵硬。“陸隊,這個姿勢,很像是在遭遇極度危險時,出於本能採取的自我保護動作。而且她所處的位置在門口角落,應該是在火災發生後,第一時間試圖逃離辦公室,卻被困在了這裡。”張凱一邊說着,一邊仔細檢查屍體周邊的環境,發現門雖然已被燒燬,但在門口處有一些散落的文件櫃殘骸。“陸隊,很有可能是這些文件櫃在火災中傾倒,擋住了門口,對方想要出去,卻被這些障礙物阻攔。從她雙手的姿勢判斷,應該曾試圖推開這些障礙物。”爲了進一步確認,張凱小心地擡起對方雙手,查看手掌。“陸隊,手掌有擦傷和燒傷痕跡,擦傷痕跡較爲新鮮,應該是在推動文件櫃時留下的。這說明他在火災發生時,確實拼盡全力嘗試從門口逃生,但最終未能成功。”
陸川站起身,環顧着整個辦公室,腦海中逐漸鉤勒出火災發生時的慘烈畫面。“這麼看來,火災發生時,這一句屍體距離門口較近,第一時間嘗試逃離,但被傾倒的文件櫃擋住了去路。而零一句屍體在辦公室內部,察覺到危險後,朝着窗臺方向移動,試圖開窗求生。兩人都有着強烈的求生慾望,卻終究沒能逃脫這場災難。”
張凱補充道:“陸隊,結合之前在現場發現的打鬥痕跡、可疑指紋和腳印,以及易燃物殘留等線索,這起火災極有可能是人爲縱火,而且在縱火前,辦公室內大概率發生過沖突,兩人或許都是受害者。”
後面最重要的是兩句實體的身份確認。
其中一個叫李強,是一家外貿公司的老闆,就是在窗口的屍體。
門口的那句屍體是李強的秘書,叫王芳。
回到刑偵支隊,會議室裡氣氛凝重。陸川站在投影儀前,神色嚴肅,掃視着在座的隊員們,開口說道:“同志們,這起寫字樓縱火案性質惡劣,關乎兩條人命,我們必須爭分奪秒,把真相查個水落石出。現在,咱們就從現場勘察的線索入手,大家暢所欲言。”
楊林率先起身,手中拿着現場勘察報告,有條不紊地說道:“陸隊,從現場來看,有幾個關鍵線索不容小覷。首先是在辦公室窗戶邊提取到的那枚指紋,紋路極爲清晰,而且具備一些特殊的標記。經技術分析,這枚指紋的錄入角度存在刻意僞裝的痕跡,說明嫌疑人具備一定的反偵察能力。不過,好在其指紋特徵足夠獨特,我們正全力在數據庫中進行比對,有望藉此鎖定嫌疑人身份。”
楊森緊接着補充道:“現場的腳印同樣關鍵。在樓梯間發現的那串腳印,從深度和步幅判斷,屬於一名成年男性,且走路時步伐急促,極有可能是在逃離火災現場。而辦公室角落那些凌亂且帶有打鬥痕跡的腳印,則來自不同的兩人。其中一人是成年男性,步伐有力;另一人腳步較小,初步判斷爲女性。從腳印的重迭情況以及周邊的痕跡來看,兩人在火災發生前,在辦公室內有過激烈的衝突,且持續時間不短,這與我們發現的打鬥痕跡高度吻合。”
陸川微微點頭,手指輕敲桌面,追問道:“起火點方面呢?詳細說說。”
楊林繼續彙報:“我們在大樓內共發現了至少三個起火點,分別位於不同位置。每個起火點周邊都殘留着類似的易燃物,經鑑定,主要成分是工業酒精和汽油的混合物。這些起火點的分佈十分規律,呈三角狀,能夠迅速讓火勢蔓延至整個樓層。從殘留的燃燒痕跡以及燃燒物的分佈狀態來看,縱火者對火勢蔓延的規律相當熟悉,很明顯是經過精心策劃,採用了專業的縱火手段。”
聽完現場勘察線索的彙報,陸川陷入了短暫的沉思,隨後目光轉向張輝和王帥,開始部署工作。
火災有明顯的認爲縱火痕跡,兩條人命,陸川要儘快破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