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鏡相轉變

對“神示計劃”有了更多的瞭解之後,楊屹也是目瞪口呆。

雖然在黃偉成留下的資料中沒有提到“神示計劃”的後續,也就是“神示計劃”取得成功之後,人類與銀河系聯盟的其他文明該何去何從,但是可以確定,不管“神示計劃”的結果如何,銀河系都會毀滅。這就是,在中心黑洞被轉移走之後,銀河系將失去穩定存在的關鍵技術,必然毀滅。

很明顯,“神示計劃”根本就沒有後續,期目的就是在銀河系毀滅之前,把人類與其他文明送往鄰近的恆星系統。

楊屹由此想到了一個問題,即在第二紀元末期,銀河系的毀滅已成定局。

隨後,楊屹的這個猜測得到了證實。

其實,不管是“神示計劃”,還是“星火計劃”,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拯救已經走投無路的人類與銀河系聯盟的其他文明。關鍵就是,在第二紀元的幾千年裡,因爲過度開發,加上沒有在技術上取得突破,銀河系的資源即將枯竭,即便是無處不在的原能也因爲過度的利用而變得稀少。結果顯而易見,哪怕沒有“神示計劃”導致的災難,銀河系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因爲由原能構成的穩定力場崩潰而毀滅。唯一的求生之道就是逃離銀河系,因此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是關鍵的關鍵。

事實上,就算“星火計劃”或者“神示計劃”取得了成功,人類與其他文明順利到達其他恆星系統,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依然是關鍵的關鍵。很簡單,在衆多文明的開發與利用之下,任何一個恆星系統裡的資源都有枯竭的一天。在這一天到來的時候,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去下一個恆星系統。

顯然,這也是“星火計劃”的不足之處。

人類與那些倖存下來的文明能夠在經受一萬年的煎熬之後到達南阿爾法星系,關鍵不是擁有多麼先進的技術,而是各艘飛船上的人類科學家,以及人類科學家在第二紀元期間擁有的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如果沒有這些人類科學家,恐怕沒有一個文明能夠在一萬年的航行中保持穩定與繁榮,也就不可能順利來到南阿爾法星系,更不可能在接下來的幾百年之內成爲南阿爾法星系的主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些人類科學家的存在,銀河系聯盟的衆多文明才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從某種意義上講,“星火計劃”能夠取得成功,運氣佔了很大的比重。

那麼,下一次呢?

顯然,沒人指望下一次還有如此好的運氣。

其實,在“星火計劃”實施之前,包括黃偉成在內的衆多發起者就意識到,人類在銀河系聯盟中的威信與地位將隨着銀河系一同毀滅。就算到達了南阿爾法星系,人類也未必能夠主宰銀河系聯盟。就算人類依然是銀河系聯盟的霸主,也不再是神一般的存在。就算人類依然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當災難再次降臨的時候,也不可能依靠絕對的威望,在少數科學家的主持下展開逃亡行動。簡單的說,能有一次好運氣就很不錯了,絕對不能把生存的希望寄託在運氣上。

正是如此,包括黃偉成在內的一百名發起者才用了大量時間蒐集與整理人類在第二紀元的科技成就,並且在“星火計劃”正式實施的時候各自拷貝了一份,確保能將人類的智慧結晶延續下去。

當然,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不只是爲了把人類的科技成果保存下來,還是爲了繼續在第二紀元沒有完成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星火計劃”最初的一百名發起者,其實都是“神示計劃”的參與者。

說的簡單點,黃偉成他們是在參與了“神示計劃”,並且對“神示計劃”有了深入的瞭解,在發現“神示計劃”根本行不通之後,才走到了一起,依靠自身的影響力啓動了“星火計劃”,最終讓“星火計劃”得到了落實。也就是說,黃偉成等一百位發起“星火計劃”的科學家對“神示計劃”有着深刻的瞭解,知道“神示計劃”的不足與缺陷,也知道“神示計劃”爲什麼會失敗。換個角度來看,他們同樣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才能讓“神示計劃”取得成功。

換句話說,他們並不認爲“神示計劃”行不通,只是覺得在第二紀元無法成功。

很簡單,“神示計劃”進行第二次修正的時候已經是第二紀元末期,銀河系已經沒有足夠多的資源支持人類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也正是如此,堅持“神示計劃”的那些科學家纔在理論沒有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採取技術取巧的手段來推動“神示計劃”,最終引發了“滅世災難”。如果有更多資源,能夠讓人類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也許就不會有“滅世災難”。哪怕銀河系仍然會毀滅,人類科學家也能在此之前找到實現跨恆星系統宇航的辦法。

至少,黃偉成是這麼認爲的。

其實,這也是黃偉成他們選擇南阿爾法星系的原因之一。

很簡單,南阿爾法星系的規模是銀河系的上百倍,是衆多與銀河系相鄰的恆星系統中規模最大的一個。更重要的是,南阿爾法星系是雙子伴生恆星系統中的一個,與之伴生的北阿爾法星系的規模同樣十分巨大。也就是說,南阿爾法星系與北阿爾法星系能夠爲銀河系聯盟的文明提供相當於銀河系數百倍的資源,能夠支持人類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也就更有希望取得突破。相對而言,其他相鄰恆星系統要麼離得更遠,要麼規模不夠大,條件都比不上南阿爾法星系。

在來到南阿爾法星系之後,黃偉成所做的事情,其實也主要是進行相關的深入研究。

事實上,這也是梅森族一直以科技爲主的根本原因。

只是,黃偉成只是一名科學家,而且人類沒有長生不老的秘訣。

因爲不能一直處於甦醒狀態,所以黃偉成別無選擇,只能把絕大部分操作性的科研工作交給對他絕對忠誠的梅森族科學家。當然,他也爲梅森族定下了一切以科學研究爲主的基本方針,並且在初期幫助梅森族取得了很多成就,讓梅森族成爲銀河系聯盟中科技實力最強的文明,鞏固了梅森族的地位,甚至讓梅森族成爲了不可否卻的存在。可以說,沒有黃偉成就沒有現在的梅森族。只可惜,梅森族其實並不適合搞科研,或者說梅森族存在一些無法克服的生理缺陷。關鍵就是,梅森人的創造力遠遠比不上人類。如果只是從事普通研究,還沒什麼問題。可是讓梅森族科學家進行一些創造性的研究,特別是探索未知領域,那就沒什麼好指望的了。

正是如此,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黃偉成每隔五百年甦醒一次,檢驗科研成果,對梅森族的科學家提供指導,確定隨後五百年的科研方向,制定一份詳細的可選計劃,必要的時候還得培養一批科學家。

當然,黃偉成每次甦醒的時間都很短,對多不超過十年,一般也就五年左右。

原因很簡單,他是來自第二紀元的人類科學家,就算除掉冬眠時間,他的壽命也超過了一千歲。以人類的延壽技術,他已經算得上壽終正寢了。如果不是沒有實現理想,恐怕他早就放棄了追求。

雖然指導梅森族進行科研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遠遠達不到黃偉成的預期。

幾千年來,梅森族科學家取得的進展最多等同於人類科學家在五百年內取得的成果。所幸的是,黃偉成帶來了第二紀元的科研成果,而且一些關鍵的技術資料保存了下來,因此梅森族科學家並不是從頭做起,只是在人類科學家已經打下的堅實基礎,或者說已經建起的高樓大廈上再上一層。

這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鏡相轉變”技術。

事實上,“鏡相轉變”也被黃偉成當成了唯一的希望,是他認爲能夠在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所在。

能夠取得突破,發現“鏡相轉變”技術,既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是必然的結果。

偶然因素就是幾次格林尼治戰爭,即硅魅大軍每次都能突然殺入南阿爾法星系,讓黃偉成相信硅魅聯盟掌握着某種銀河系聯盟沒有的空間跳躍技術,也以此爲切如點,指導梅森族科學家在該方向上展開深入研究,並且最終取得了關鍵突破,發現了硅魅大軍突然殺入南阿爾法星系的秘密。

只是,這個發現也只有可能在南阿爾法星系裡面取得。

這就是,南阿爾法星系沒有中心黑洞,而且北阿爾法星系也沒有,兩個恆星系統是通過相互影響保持穩定。也就是說,南阿爾法星系與北阿爾法星系的基本運行規律與銀河系完全不一樣,因此在南阿爾法星系裡面可以用一些在銀河系裡面根本就不存在,也就不可能被人類科學家發現的方式進行空間跳躍。

顯然,這不只是技術上的突破,而是理論上的突破。

正是有了這個發現,並且通過這個發現取得的理論上的突破,讓黃偉成最終找到了能夠進行跨恆星系統宇航的“鏡相轉變”技術。只不過,該技術依然只在理論上可行,因爲從來沒有進行過實驗,也無法進行實驗。在黃偉成準備把理論轉變成行動的時候,楊屹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第807章 相形見絀第372章 涉險過關第1076章 前途未卜第1266章 真實面目第1266章 真實面目第441章 說做就做第376章 說漏了嘴第301章 真實面目第249章 死戰到底第1213章 一念之仁第1268章 無限可能第331章 時過境遷第42章 關鍵材料第656章 聖域傳說第50章 徹底憤怒第53章 手下留情第705章 勇往直前第224章 設身處地第391章 一絲期盼第908章 矇混過關第799章 永存之道第850章 原能炸彈第709章 直面女皇第469章 艦隊對峙第577章 戰前動員第896章 仇人相見第777章 安於現狀第1273章 絕對主宰第478章 一成勝算第1020章 被迫屈服第839章 放下仇恨第267章 爭取援助第1149章 王室禁軍第1032章 反擊進攻第1279章 積極配合第383章 接管衛隊第726章 關鍵所在第695章 有所顧慮第380章 兩個頭銜第768章 以戰養戰第608章 百密一疏第847章 絕對信任第1062章 轉變思路第241章 暫時選擇第758章 決勝之劍第415章 挺身而出第1059章 備用方案第65章 禮多不嫌第152章 作壁上觀第1052章 神皇出現第25章 受之有愧第1151章 苦口婆心第1249章 超級戰士第815章 科技文明第1227章 理想選擇第859章 大勢所趨第431章 艦隊決戰第1262章 楊屹已死第233章 百密一疏第1001章 前因後果第438章 大敵當前第563章 順水人情第188章 風雨飄搖第150章 天生獸皇第146章 一線希望第854章 一往無前第598章 長遠規劃第462章 驚慌失措第1062章 轉變思路第199章 挑釁敵人第1181章 盡力而爲第565章 生命意義第935章 戰皇上陣第1046章 何去何從第198章 強行突擊第440章 盡職盡責第354章 應對之策第787章 極寒之地第1170章 迫不得已第265章 晚來一步第415章 挺身而出第515章 自治政府第744章 機會到來第1171章 內部矛盾第627章 返祖現象第32章 對抗命運第52章 得意忘形第321章 太空要塞第1133章 徹底決裂第767章 輕重緩急第761章 負隅頑抗第1243章 核心意識第1011章 混入商隊第901章 唯一結果第694章 交手資格第828章 鏡相轉變第56章 混亂星域第1022章 刻意隱瞞第1248章 全面開打第418章 異型空間
第807章 相形見絀第372章 涉險過關第1076章 前途未卜第1266章 真實面目第1266章 真實面目第441章 說做就做第376章 說漏了嘴第301章 真實面目第249章 死戰到底第1213章 一念之仁第1268章 無限可能第331章 時過境遷第42章 關鍵材料第656章 聖域傳說第50章 徹底憤怒第53章 手下留情第705章 勇往直前第224章 設身處地第391章 一絲期盼第908章 矇混過關第799章 永存之道第850章 原能炸彈第709章 直面女皇第469章 艦隊對峙第577章 戰前動員第896章 仇人相見第777章 安於現狀第1273章 絕對主宰第478章 一成勝算第1020章 被迫屈服第839章 放下仇恨第267章 爭取援助第1149章 王室禁軍第1032章 反擊進攻第1279章 積極配合第383章 接管衛隊第726章 關鍵所在第695章 有所顧慮第380章 兩個頭銜第768章 以戰養戰第608章 百密一疏第847章 絕對信任第1062章 轉變思路第241章 暫時選擇第758章 決勝之劍第415章 挺身而出第1059章 備用方案第65章 禮多不嫌第152章 作壁上觀第1052章 神皇出現第25章 受之有愧第1151章 苦口婆心第1249章 超級戰士第815章 科技文明第1227章 理想選擇第859章 大勢所趨第431章 艦隊決戰第1262章 楊屹已死第233章 百密一疏第1001章 前因後果第438章 大敵當前第563章 順水人情第188章 風雨飄搖第150章 天生獸皇第146章 一線希望第854章 一往無前第598章 長遠規劃第462章 驚慌失措第1062章 轉變思路第199章 挑釁敵人第1181章 盡力而爲第565章 生命意義第935章 戰皇上陣第1046章 何去何從第198章 強行突擊第440章 盡職盡責第354章 應對之策第787章 極寒之地第1170章 迫不得已第265章 晚來一步第415章 挺身而出第515章 自治政府第744章 機會到來第1171章 內部矛盾第627章 返祖現象第32章 對抗命運第52章 得意忘形第321章 太空要塞第1133章 徹底決裂第767章 輕重緩急第761章 負隅頑抗第1243章 核心意識第1011章 混入商隊第901章 唯一結果第694章 交手資格第828章 鏡相轉變第56章 混亂星域第1022章 刻意隱瞞第1248章 全面開打第418章 異型空間